试论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审美观

2012-04-29 00:44徐沛华
飞天 2012年8期
关键词:审美观昆曲传统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具有本民族自身特色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的艺术表达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艺术形态特征的音乐,它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可包括当代所创作的作品。

根据中国音乐研究所撰写的《民族音乐概论》一书,最早于把我国传统音乐划分为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共五大类。而实际上, “民族音乐”的内涵大于传统音乐,它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音乐的起源

据权威历史资料的记载,我国的传统音乐起源于六千多年前,随着中华民族文明的逐渐展露,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音乐也随之产生了。远在夏商之前,随着多种乐器的开发使用,乐曲在社会中就开始运用,传统音乐在我国就有了丰富的音乐实践,到了两周时期,我国已成为当仁不让的音乐大国。

(二)盛唐之音

唐朝的音乐,流行用唐诗来配乐演唱,并具有鲜明的特征。如刘禹锡的《竹枝》,王维的《阳关三叠》等,这些诗歌的流传,不仅在文学上的有积极作用,由于它们在民间、宫廷的广泛流传。

唐朝对于乐声人的资历具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要在专业的学校里面学习十五年,能演奏50首以上的高难度乐曲,才能登台表演。唐朝音乐演出机构亦是颇为壮观,它们分工之细腻、规模之庞大、技艺之精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点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可以看出唐朝的音乐演奏机构的分工之细和人数之多。

(三)世遗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昆腔”,起源于元末明初之际的江苏昆山一带,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戏曲艺术中的奇葩。昆曲作为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素有“中国戏曲之母”的称谓。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底蕴深厚,作品流芳百世,是中国汉族文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2001年昆曲成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之前,它和其他传统文艺一样正逐渐被世人所淡忘,那段时间的昆曲是落寞的。随着文化主管部门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在本世纪最初五年之间中,人们开始去研究昆曲艺术,这反应出了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音乐正逐渐被少数群体所关注。在过去,昆曲曾经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被全民集体性痴迷着,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昆曲为代表的传统音乐在当今的文艺界已逐渐失去了主题地位。

二、传统音乐的审美

(一)一般艺术的审美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审美涉及到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大多与艺术领域有关。对艺术的审美的准则,业界至今为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对于艺术品的审美,应体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对艺术品的无品性高低之评,只有个人喜不喜好之评。

音乐作为一种稍纵即逝的抽象语言,通过激发人们心底的情感,引起共鸣进而表现出它的艺术价值。对音乐的审美,可以理解为对该音乐作品水平高低的评价,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没有固定的“要求”、“性质”等条件。即使对音乐的审美有一定的评判标准,这也只是某个特定时期的审美观。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只有不断地反传统、不断的创新才能让音乐永葆生命力。

(二)传统音乐的审美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沉淀着儒家、佛家、道家等思想,传统音乐中也积淀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思想,各种哲学对音乐审美的影响是必然和深远的。古曲多道家所作,律则儒家所正,圆融则是佛家的境界。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着,亦有着深厚的音乐造诣,从中可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和传统音乐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

从商周时期的传统音乐审美观来看,体现出以“和”字为主要思想的审美理想,以“和”为核心的传统音乐审美观贯穿于其整个发展历程。早在西周时期,传统音乐的审美准则的雏形就已开始展现,当时奉行三美学原则,即“五声和、八风平”、“乐从和”、“和从平”,这些思想对后来的音乐审美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时对于“和”与“同”两者之间到底谁是评价音乐的标准争辩了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将人文因素融入到音乐的审美中,抽象出了“四和”的概念,即“乐和”、“人和”、“心和”、“政和”。这个关于“和”的音乐审美观,对后世的传统音乐美学理论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里的“和”一是表达对立统一的“和谐”之意;二来表示恰如其分的“平和”之意,表现了传统音乐在人的内心情感、感受等方面带来的美的享受。

《乐记》作为中国儒家音乐理论的专著,其理论内核都高度集中地体现了先秦儒家关于“乐”的思想,其基本思想当直接传承于孔子。在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中,都崇尚着“和”字,体现出哲学思想的中国传统音乐表现的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琴声最初是摹效人声,然后再表达人声与自然声之和,即人与天地的融合。

(三)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审美观

音乐是一种精神层面产品,它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难以保存稍纵即逝的虚幻之物,但作品一旦创造成功,便是永恒存在,故而我们今天仍然能熏陶到一些年代久远甚至是远古时代产生的传统音乐,并能使我们可以神游古人的那个时代,所表达的人文之美,自然之美,人天“和”谐之美的境界在今天的意义。以昆曲和京剧为例,这种古老的曲艺要想被多层次人群所接纳,要转换成另一种合事宜的表现形式。同样,在现代的流行音乐中,为了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特色,会把一些经典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融入到歌词中,以表现出这些歌曲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价值在今天仍至以后,都是永不会灭亡和消失的。

三、结语

保护、发掘传统音乐中蕴含着的大量精神文化资源,就是在保护自己民族的历史,保护民族的文化生产力,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守护民族精神家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增强国家发展软实力的现实所需。文明的多样性有利于人类的长治久安与和谐共生。音乐作为精神文化的发展,就要面向科学的发展方向。根基多好的传统文化,如果不求发展和创新,就没有前景没有发展的方针。所以无论创新的音乐什么样,一定要有一个空间和合理的定位让他们发展下去。

(作者简介:徐沛华,防空兵学院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审美观昆曲传统
昆曲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浅谈日本传统建筑中的日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