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物理创新教学

2012-04-29 04:36张会靖
考试周刊 2012年88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张会靖

摘要:作者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谈看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一种教育活动,它不仅通过传授和学习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个性,而且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本途径。

创新,对于中学生来说,不是要求他们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创造出新的“产品”,而是在遇到某个问题时很有见解地找到其解决方法。审视传统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恰恰缺少一种锐意求索的精神。究其原因,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活动总要在教师的周密的主导安排下,亦步亦趋地按程序进行。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相反,却处于一种被指派、“辛苦劳作”的“仆人”地位。如此的主体活动怎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又谈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作为教学的重点。下面就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虽处于受教育的地位,却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不应再单纯以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评价学生,不再单一地传授知识,而是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鼓励他们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使他们通过自己学习实现自主发展,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使影响学生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达到优化,从而使受教育者通过活动全面发展自身素质。

例如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学生已经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推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但对于“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能否大于液体本身所受的重力”这一问题,许多学生认为,不能产生比液体重力还要大的浮力,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物体受到浮力大于液体重力完全有可能,双方都有道理。于是学生纷纷动手设计实验。有学生把木块放入一只稍大于木块的容器中,注入水后,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学生都清楚地看到液体产生的浮力可以大于液体的重力,这是学生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证明自己看法的正确性,同时学生对浮力大小决定因素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他们以收获,使他们个性得到发展和学会学习,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这样才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真正成才。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再如伯乐挑选千里马,而应做辛勤的园丁,浇灌万紫千红,不能忽视每个学生,要正确对待他们的个性差异,使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将创新与物理教学更好地结合。

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可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必须亲自组织教学,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指导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情感渗入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知心朋友。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自由发展极为重要,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的时候,同时再现知识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物理学家们为获得物理知识所经历的真实而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物理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含有静态知识体系——科学规律、成果;动态知识体系——科学研究的过程。前者给人以知识,而后者给人以创新的智慧。

比如在讲授重力时,千百年来,“苹果”不知“落地”多少次了,而人们只看到“苹果落地”就可以吃了,牛顿却独具慧眼地看到了“重力”,并由此推广到宇宙间的万有引力。后来人们根据这一引力定律推导出了海王星的运行轨道,并发现了海王星。这样,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及知识的力量所在,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激情。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不怕艰辛、百折不挠的研究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知难而上、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

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创造性教学,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查阅相关资料,作出合理分析、综合判断,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提出各自解决问题方案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分析、概括和讨论,这样会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及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

三、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统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学生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并获得创新,同时,也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指导、调节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应发挥师生的互动思维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因素、多角度的思考分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比如学习“测液体密度”时,可以让学生按照书本上要求测出它的密度,教师提问:这种方法测得液体的密度准不准?实验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不少学生分析出由烧杯向量筒中倒液体时倒不干净,使得液体体积测量不准,造成测量结果不准。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身边的仪器改进方法,更准确地测出液体的密度。学生积极动手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影响着学生的创新,学生的创新也不断促进并检验着教师的教,教学彼此相长。

总之,创新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教育理念,由教会学生什么转到既重视学习学知识,更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的轨道上来。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个体的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思想,实现全民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达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实验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