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丽 赵雪
[内容摘要]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逐年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窘态的原因固然与经济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不无关系,与英美文学教材的编排模式和体例息息相关,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英美文学教师没有及时转变观念,忽视了学生文本阅读参与和分享的权利。本文从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提问环节入手,通过启发性和循环性提问,帮助学生逐渐加深理解,真正发挥文学课程开拓视野、启迪思想的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一、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现状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英美文学课程的中心地位受到猛烈冲击,就业的严峻形势迫使学生选择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外贸英语、商务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实用性课程。当然,英美文学教学的窘态也与教材编写模式有关,多数教材按年代编排,跨越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所有文学时期。古汉语对学生来说已是不易,同样用中世纪英语写作的文学文本应是文学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上加难。另外,多数文学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多遵循“作者简介——作品简介——选读内容——选读注释——思考题”的过程,缺乏文学理论、文学术语、文学要素等文学语法的介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学史对作品文本的解读,长此以往,学生便感觉文学课程索然寡味了。
造成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兴趣下降的最重要原因,是在新的形势下英美文学教师未能及时转变观念,没有及时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英美文学教师仍然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思想内容——作品艺术特色”的四段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将英美文学课程归结为知识型课程,而非智能型课程;仍然将灌输知识作为己任,忽视学生对文学文本理解的参与和分享。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应该以师生互动的交际形式来完成,而提问是增强师生互动的最重要的手段。刘易斯(Lewis)认为,提问占教师课堂言语交流的70%。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提问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近半数英语教师感到课堂提问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表现在:如果所提问题是“初级认知”问题,学生会感觉问题无挑战性,因而缺乏回答问题的热情;可是如果所提问题是“高级认知”问题,学生又会鸦雀无声,教师只好自问自答了。
二、课堂提问的分类
高尔(Gall)早在1984年的一篇文章《教师提问研究》中指出,在教师的课堂提问中“事实性”问题(factual recall)占60%;“高级认知”问题(higher order)占20%;剩下的20%则是“过程性”问题(procedural)。“事实性”问题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回顾,学生可以利用课本原话或自己的语言来回答。例如,教师提问: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哪些作品?学生回答:《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这类问题被广泛认为束缚了学生的能力,因为这类问题没有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高级认知”问题需要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信息加工,通过推理得出问题答案,此类问题需要学生不仅掌握相关知识,还需要运用知识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因此,“高级认知”问题被认为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学习内容的标准。但是,“高级认知”问题往往是“临界”问题,即这一层次的问题处于学习者能力极限范围内的未知领域。如果教师缺乏提问的艺术,学生是无法回答该类问题的。“过程性”问题则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时所使用的一些“横向”问题。
三、鹰架理论及其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1.鹰架理论
鹰架理论(Scaffolding)建立在维果茨基(Vygotsky)的 “可能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ZPD)基础之上。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实际的发展层次,是儿童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层次;另一个是潜在的发展层次,是儿童在成人的协助之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龄人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层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距就是“可能发展区”。这一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两方面的启发:第一,教师教学的重点应从学生实际发展的层次转移到潜在发展的层次;第二,有效引导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中的鹰架就是在两个层次之间搭建桥梁,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知识,使他们能够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2.鹰架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英国文学选读中有一首彭斯(Robert Burns)的诗歌“A Red, Red Rose”(一朵红红的玫瑰),教师请学生找出该题目中存在的诗歌技巧时,学生有些茫然。教师提醒,这种诗歌技巧在古英语时期的诗歌里就出现过。学生很快发现“Red, Red Rose”构成头韵(alliteration)。 但是,问到该诗歌技巧在这一题目中的功能时,学生又一片沉默。于是,出现了下面一段对话:
T: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Red, Red Rose”and “A Red Rose”?
S 1:m-hm…
T:From what angle is the rose described in the two phrases “A RED Rose”and “A YELLOW Rose”?
S 2:from the angle of the color.
T:Could you tell me whether the color of the rose is presented from the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angle?
S 3:From the objective angle.
T:In a statement, we can say “This is a red rose”, but can we say “This is a red, red rose”?
S 4:No, we cant.
T:Why?
S 5:“A red, red rose” is a subjective expression.
T:So the function of alliteration is…
S 6:To express the deep feelings of the poet.
T:Perfect answer!
从上述教学情景中不难看出,在学生不能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用了六个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最终正确回答了问题,对该诗歌题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学生的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搭建桥梁,通过启发提问和循环提问,帮助学生踏进“可能发展区”,获取知识,提高欣赏水平。之后,教师邀请学生将本诗当中的其它诗歌技巧以诗节为单位分组讨论,并指导各组学生用启发式和循环式提问的方法为全班学生进行讲解,促使每个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姜旭等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类型和效度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发现在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时,教师或给予一定的启发性引导,或对学生的不完整的回答加以补充,或以委婉的方式纠正学生提供的错误信息,或依据学生所给信息提出新的问题等四种反馈形式的效度最高。本文认为,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启发式和循环式提问方式尤为重要。启发式和循环式提问使内容和问题形成紧密关联性,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下一个问题的导入,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对所授内容的理解也随之递进。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文学文本意义的寻找和发现,而且能逐步形成敏锐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过程性问题的应用
大班教学时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只有被提问的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其他学生或精力不集中,或做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这时,教师要善于观察所有学生的表现,不时提出诸如“你如何看待某同学的回答?”“你有何补充?”“你同意上述同学的看法吗?”“同意某同学回答的请举手。”“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吗?”“你能把某同学的回答重复一下吗?”之类的问题,以确保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这样,教学任务就可以高效率地完成了。同时,教师的提问艺术对学生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教师会在相似的课堂授课情况下采用相似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一贯性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印象,便于英语师范生将来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加以利用。
文学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是文学课程的首要目的,也应该是文学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课堂主体部分教学效度的高低取决于师生的互动,而师生互动是由教师有效的提问来引发和维持的,所以,英美文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提问这一“有效教学的核心”的重要性,变单一的“提问——回答”模式为循环的“提问——回答——再提问——再回答”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文本理解、分享阅读经验,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艺术、感悟作品魅力。
参考文献:
[1]Lewis,Ellen S.Teacher Influence on Pupil Cognitive Performance[J].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1978,55(3): 252-264.
[2]Gall,M.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TeachersQuestioning[J].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4,42(11): 40-47.
[3]Santrock,J. A Topical Approach to Life-Span Development[M]. New York: McGraw-Hill,2004: 200-225.
[4]姜旭,江燕令. 对大学英语课堂提问教师反馈的反思性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5-50.
[5] 罗晓杰,牟金江.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10: 22-26.
注:本论文是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 “应用性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主持人张军丽,项目编号为:PHR201008302。
(责任编辑 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