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建明
【摘要】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关系到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也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但当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更加繁杂,责任日渐加重,导致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人员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心身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为缓解保卫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维护保卫工作人员的心身健康,南昌工程学院努力探索“人本教育、目标管理、用心工作、热情服务”的快乐保卫工作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快乐工作;安全保卫;高校
高校是国家宝贵人才的荟萃地,高校保卫工作作为高校稳定发展的可靠保障,因此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变化,高校安全矛盾日益凸显,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更加繁杂,责任日渐加重,不光有过去的“防火防盗、看家护院”,还包含有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等重大安全工作。这从对高校的各项检查和评估都将高校安全稳定情况作为重要观察点可见一斑。然而,这也导致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人员长期工作超负荷、心理高度紧张、心理和生理健康甚至生命时刻受到威胁。为缓解保卫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维护保卫工作人员的心身健康,同时为高校师生提供和谐、平安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环境,南昌工程学院努力探索“人本教育、目标管理、用心工作、热情服务”的快乐保卫工作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人本教育:塑造员工快乐工作理念
工作其实是人的一种需要。国外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死后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刚走到那个地方的入口,就有一个看似服务生的人走过来欢迎他:“先生,这里的一切,各种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娱乐,以及各式各样的消遣,您都可以尽情享受,如果您需要妙龄少女,也保管您满意。”这个人听了以后,尽管感到十分惊奇,但心里非常高兴,他想:“这不就是我在人间的梦想吗?”于是他进去了,尽情地吃喝玩乐。然而有一天,他觉得少了些什么,就对服务生说:“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你可以给我一份工作吗?”“很抱歉,我们这里唯一不能给您做的,就是没有工作给您。”这个人非常沮丧,愤怒地说:“这真是太糟糕了!你干脆把我送到地狱去好了!”那位服务生温和地说:“您以为这是哪里?这里就是地狱啊。”
但是,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同样的工作内容,同样的工作条件,有些员工可以轻松、愉快,而且高效地完成;但有些员工即使焦头烂额、绞尽脑汁,最后还是收效甚微。这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的成因何在?我们认为,这与员工是否具有快乐工作理念有关。具有快乐工作理念的员工,把工作本身当作一种快乐;相反,没有快乐工作理念的员工,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他之所以工作,是因为他需要获得工资来维持生活。为此,我们努力通过人本式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员工塑造快乐工作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围绕着激发和调动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开教育。
保卫处工作人员普遍学历不高,大都不愿意“聆听”过于理性的说教,因此,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时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员工思考:“自己为了什么而工作?”“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比如,每一个到保卫处工作的新员工都会听到保卫处处长给他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心理学家路过一座山,遇见两位石匠,他们都在用力地凿石头。心理学家看见他们干得很卖力,就走向前去问:“你们喜欢凿石头这种劳动吗?”一位石匠说:“谁会喜欢这样的工作?跟你说吧,这简直不是人做的工作,要不,你试试整天和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还有这些没有感情的石头打交道的滋味?”另一位石匠却说:“确实喜欢,每当我想到这些粗苯的石头经过我的雕琢将被别人欣赏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由衷的自豪。”他说着,嘴里不觉哼起小曲来。若干年后,心理学家再次经过那座山,只看见那位抱怨的石匠依旧在用力地凿着石头,询问另一位去了哪里,原来那位喜欢凿石头的石匠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雕刻家。通过这样的故事,员工们普遍对保卫工作具有较高兴趣,能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保卫岗位,在实际保卫工作中,能做到“防御问题不声张,发现问题不推卸;处理问题不抱怨;解决问题不自傲。”
二、目标管理:打造员工快乐工作制度
作为感情动物,人的生活状态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种:痛苦和快乐。人总是渴望摆脱痛苦,获得快乐。这个摆脱的过程,就是目标管理的过程。心理学家对目标的定义是:一个人想要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达到某一特定的行为标准。高尔基曾经说过:“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事的人是不幸的人。”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因此,现代化管理理念中,将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为一体的目标管理模式一直受到众多管理者的青睐。
众所周知,目标管理的制度化原则是“SMART”,即绩效指标必须是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达到的、Realistic—可证明和观察到的、Time—based—有明确时间要求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以“SMART”为原则,建立了具有高校保卫工作特点的工作制度。首先是抓岗位责任,实行“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窗口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具体操作方法是对保卫处设置的每个岗位均对其岗位职责作出明确要求,将各项保卫工作具体化、明确化。通过对岗位的责任化管理,实现每个员工对岗位负责,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的目的。其次,完善保卫工作制度,用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这几把“尺子”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大到遵规守矩,小到穿衣戴帽,都给予明确规定,明明白白的制度,清清楚楚的尺子,扎扎实实的落实。最后,抓激励措施,倡导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我们对每个员工的要求是:事事有记录,月末有小结,年终有总结。我们对员工实施的激励措施是:事事有分析,月月有鼓励,年年有奖励。
目标管理通过细致的目标的设定,实际工作中以目标是否实现来考核工作完成的好坏,似乎是非常刚性而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实则不然,我们按照目标管理人性化原则的要求,在以明确岗位职责来确定员工的横坐标的同时,也以工作任务来分工确定员工的纵坐标,从而形成矩阵式组织,实现岗位柔性的交互式安排。我们通过各种岗位的实践锻炼、各种岗位间互相交流,扩大每个员工的活动空间和工作信息面,让每位员工得到多岗位的锻炼、多渠道的培养、多方面的成长。此外,在保证统一性的目标不失控的前提下,扩大保卫处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自由处置权,拿的准问题不要瞻前顾后,不要担心别人说自己“越位”,而是独挡一面,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以履行职责为快乐,让想办事、愿办事、能办事、肯办事的员工拥有快乐工作的空间和舞台。
三、用心工作:培育员工快乐工作心态
俗话说:“愚人向远方寻找快乐,智者则在身旁培养快乐。”如果从时间方面来计算,工作几乎占了我们生命中1/3强的时间,我们的生活是否快乐,往往与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工作中能够创造快乐,工作中能够发现快乐,工作中能够享受快乐。快乐是一个人由内而发的情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用快乐去诠释工作,生活就多了趣味;用快乐去诠释工作,工作即使有难度和压力也不会枯燥与艰辛;用快乐去诠释工作,个人的智力、能力、潜力、创造力等都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我们保卫处用人的标准是:“我们需要良好的心态。如果你不能有一个好心态,即使你的技能如何高,我们也不会用你。”我们在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培养人才等学校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均将良好工作心态作为核心要素进行考察和培育。正是因为注重对员工快乐工作心态的培育,尽管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犯罪分子手段日趋于智能化、多样化,高校保卫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们保卫工作人员均能以良好心态对待工作。我们的口号是:“最用心地干活,最愿意地付出,最开心地做人,最快乐地生活。”我国古代典籍《大学》中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因此有中国人的人生之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在这里,“心正而后身修”,说明“心正”是“修身”前提和基础,可见心态的重要性。
下面一个故事也为我们保卫处工作人员所熟知: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的青眯,一再被提升,而布若却成长不快。终于有一天,布若向提出辞呈,并抱怨总经理用人不公平。总经理了解这个小伙子,没有直接向他解释,而是对他说:“布若先生,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集市上有什么卖的。”布若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卖。总经理又问:“价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市上问到了价格,又跑回来告诉了总经理。总经理看着跑得气喘吁吁的布若说:“布若先生,请休息一会吧,您可以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说完打电话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请您马上到集市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爱若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我觉得我们公司食堂可以采购,所以带回了几个给经理看看。另外,这个农民说他家里有几英亩的土地都种了土豆,考虑到我们公司食堂可以长期向他采购新鲜土豆,我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如果您觉得可以,我把他请进来您跟他谈谈?总经理和农民谈完话后问布若:“现在您明白爱若为什么得到多次提升的原因吗?”布若点了点头,脸红红的。
以工作为乐的人,会在工作中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就像爱若一样,工作时会充满智慧和自信。如今,我们保卫处“爱若”式员工随处可见,正是这些员工以工作为乐,使得我们可以建立起每一个细节处均能看见美的人防体系。首先,学校设立了总值班室,实行校领导带班、下设5个片(行政片、教学片、学工片、保卫片、后勤片)分片全方位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时保持联络通畅,时刻报告校园信息。其次,校各单位、个部门均指定专人负责综治维稳工作,坚持每天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工作机制。再次,在教职工和学生当中建立专门的综治信息调研组,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校园安全稳定信息,把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园内部。尤其是在遇到重大事件和敏感时期时,如全国“两会”期间、国庆期间、开学初等时期,保卫处利用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最后,针对毕业生离校前,学生社区收购废品时与学生时有摩擦发生的情况,保卫处采取主动出击,专门在学生社区开展巡逻和治安防范工作,有效避免冲突的发生。这种变“封闭式”人防为“开放式”人防,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防控”的人防,保证了各种安全措施和安全预案的运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违法犯罪的发生。但毫无疑问,没有工作人员的“用心”参与,这种工作中细节处的美是无法绘出的。
四、热情服务:感染员工快乐工作对象
高校安全保卫队伍的职责是负责全校治安保卫防范工作,维护校园稳定,处理校内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和治安消防、交通事故,进行安全教育、宣传,通报治安、消防情况,组织发动师生员工进行安全防范,把发案率减少到最低限度。[4]因此,高校保卫工作的艰巨性和危险性可想而知。而且,从高校保卫工作队伍来看,高校保卫工作人员数量远远低于公安部对保卫人员配备占单位总人数3‰的规定比例要求。[5]可以想像,高校保卫人员除了完成每天8小时的工作以外,还必须经常加班加点,乃至较长期地超负荷工作。如此一来,高校保卫人员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时,就有可能缺少热情,而是所谓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了。但心理学启示我们,如果我们带着不良情绪工作,工作时这种不良情绪就会传递到工作对象那里,工作对象接受到这种不良情绪后,会把接受到的不良情绪再加上自己内心原有的不良情绪自觉或不自觉地送回给我们,乃至我们得到了更多不良的情绪,如此多次传递,终成恶性循环。著名的“踢猫效应”就告诉了我们不良情绪经过多次传递后会造成极大的、可怕的后果。
因此,热情地对待工作对象,其实也是愉悦地对待自己。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写道:“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情感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6]热情服务不仅是高校保卫工作本身所需要的,也是维持高校保卫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所必须的。为此,我们要求保卫工作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按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严格办事与为广大师生员工热情服务统一起来,要通过热情服务意识,热心解答师生员工提出的问题,真情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让保卫部门成为一个让广大师生满意的服务窗口。
为强化热情服务意识,我们在保卫工作中常年开展“抓效率、抓秩序、抓案件”所谓的“三抓”工作。抓效率指积极为师生员工提供“急、难、危”紧急求助服务,接到求助后1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师生集体户口需迁移者以及来我处办理出国、出境手续者,我们一次性把所需的材料及办理流程向师生说清楚,不会让他们多走一趟冤枉路;学生社团在校园内举办大型活动报我处审批,我处受理后,一至二个工作日内一定给予回复。抓秩序是指认真做好校园内的交通秩序、商业网点管理;做好门岗执勤和安全巡逻工作;规范校园内车辆的停放,划定规范化的停车区域和泊位,改变教职工私家车辆乱停乱靠,摆放无序的状态;整治校容,对乱设摊点、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乱吊挂、乱堆放、乱扔垃圾等现象发现一处整治一处。抓案件是指校园内发生治安刑事案件,我处接到报警电话后10分钟内赶到现场,及时进行现场处理,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案件的侦破工作。
五、结语
“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高校的安全稳定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由于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而高校保卫工作是一项由高校保卫人员开展的,面向高校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服务的工作,所以没有高校保卫人员的“快乐”,就不会有高校保卫工作的“快乐”,也就不会有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快乐”,甚至不会有高等教育事业的“快乐”,以及整个社会的“快乐”。塑造高校保卫人员快乐工作理念,打造高校保卫人员快乐工作制度,培育高校保卫人员快乐工作心态,并通过高校保卫人员的热情服务感染广大师生员工,营造安全和谐的“快乐”校园,因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千馨.快乐工作的真谛[J].中国保健营养,2011,(2):66—67
[2]丁心镜.幸福学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175
[3]宋春宁.目标管理就是把痛苦变成快乐[J].光彩,2011,(3):9
[4]邓秋芳.新时期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黄频.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60—262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