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2011年年末“当当网”所列中国大陆原创青春文学图书作者笔名为例,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其分类、修辞及其特点,并对这类作者笔名的规范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笔名分类修辞手法偏离
笔名是某人发表作品著书立说时隐去真实姓名所署的假名。这种现象,皆与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面临的社会环境,复杂的斗争情况,以及作品反映的内容,乃至作者的审美情趣等因素密不可分。古代小说《金瓶梅》的作者就运用笔名“兰陵笑笑生”,近代著名作家李尧棠使用笔名“巴金”等等。
本文以2011年年末“当当网”所列中国大陆原创青春文学图书作者笔名为例,按顺序选取前1000部作品的作者的署名作为语料,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其分类、修辞手法及其特点等,并对其语言规范化提出建议。
一、中国大陆原创青春文学图书作者笔名的分类
中国大陆原创青春文学作品图书作者除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歆以外,绝大多数作者的署名都是笔名。
(一)从所使用的符号分
1.纯英文笔名,如“Vivibear”“Stein”等。
2.英汉夹杂的笔名,如“米兰Lady”“fresh果果”等。
3.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混合的笔名,如“7号兔子”“蛋蛋1113”等。
从检索的语料发现,以上类型的作者笔名很少,在1000部作品中,仅有24部作品的作者使用了上述笔名。
(二)从表现内容分
1.人物类的笔名,如“唐七公子”“寐语者”“李惟七”等。
2.动植物类的笔名,如“小狮”“印莲”“犬犬”等。
3.物体类的笔名,如“独木舟”“扣子”“易拉罐”等。
4.用典类的笔名,如“卫风”“明月别枝”“投我木瓜”等。
5.动作、现象类的笔名,如“人海中”“大风刮过”“青山风流”等。
6.其他,如“因为所以”“巧乐吱”“囡囝囚团”等。
二、中国大陆原创青春文学图书作者笔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比喻
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青春文学图书作者的笔名拟构中有所运用,如“天如玉”,将“天”比作“玉”;“江山如画”,将“江山”比作“画”,雄浑壮丽;“轻尘如风”,将“轻尘”比作“风”,似乎“轻尘”具有了风一般轻盈的特征。
(二)比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以求使原事物获得新形象。如笔名“野象小姐”,野象本是动物,却冠以对人类年轻女子特有的称呼“小姐”一词,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类似的还有笔名“筷子兄弟”等。
(三)谐音
在笔名的拟构中使用谐音,主要是同音代替,即利用汉字的同音或近音条件,使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原来的字。这种修辞手法在青春文学图书笔名中的运用较多,如笔名“蒲宫音”谐音“蒲公英”;“柳下挥”谐音“柳下惠”;“阮绵绵”谐音“软绵绵”。
(四)引用
引用就是在作者对笔名的拟构时引用古诗词或者用典等,以达到意蕴深广、文雅清幽的效果。如笔名“灯火阑珊”源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笔名“投我木瓜”源自《诗经》里的《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笔名“明月别枝”源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五)仿拟
仿拟就是作者模仿已有的词、短语、句子乃至语篇,风趣幽默、令人印象深刻。如笔名“天衣有风”仿拟“天衣无缝”而成。笔名“麦兜兜”仿拟香港动画片中的一头卡通猪“麦兜”的名字而成。笔名“蓝鸾星”仿拟星相学中的“红鸾星”而成。
三、中国大陆原创青春文学图书作者笔名的特点
中国大陆原创青春文学图书作者的笔名拥有与其他文学作品作者笔名相同的特性,如专用性、隐匿性、易变性等。“专用性”是指“笔名是著作家发表文章用的别名,是文人的专利品”,且不同的作者笔名有专用性,不同作者几乎不共用同一笔名。“隐匿性”是指笔名不在现实生活中与其真实对象对号入座,作者隐藏自己真名,署以笔名。“易变性”指作者并不固定于一个笔名,如鲁迅的笔名据说有181个,这些笔名的拟构有的是为了切合文章主旨,有的是顺应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除了上述几个共有特点外,青春文学图书作者笔名还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新颖性
由于青春文学图书的作者多为“80后”,甚至有一部分“90后”,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创新性较强。思想较为开放,善于吸收引进网络流行语以及外来词语,充分体现了“80后”乃至“90后”群体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式。
(二)多样性
多样性与新颖性密不可分,新颖性是目的,多样性是手段。在笔名的拟构中,粗俗与高雅并存,时尚与复古并存,混合式与纯中文式并存。例如“明月别枝”“梅子黄时雨”“语笑嫣然”等笔名,清新淡雅,古韵浓厚,而“黑骑士·伊丝特”“FAN小妖”等笔名,不仅冗长,而且拗口难读,令人费解。
(三)幽默性
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展现“80后”和“90后”群体昂扬向上又充满自我调侃的精神特点,大量青春文学图书作者的笔名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如《花与光同眠》的作者笔名“别脱我马甲”,《不得不贱》作者笔名“马赛克”,《盘龙》的作者笔名“我吃西红柿”等。
四、结语
我们可以从零度和偏离理论分析笔名的拟定效果。“零度”指“正常的”“规范的”和“中性的”一种修辞状态,即中国历来推崇的“语言规范”或“规范”;“偏离”是对零度的违反,是修辞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偏离”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正偏离,即较好的偏离,较好的修辞状态;反之,则为负偏离。前者叫“语言的艺术”,后者叫“语言的失误”。通过分析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笔名的拟构都在努力实现正偏离,以求达到体现作者性格、顺应作品主旨、吸引读者目光的目的。但是也有作者拟构笔名时不遵守语言规范,一味求新、求洋,使人不知所云,这种负偏离化的不规范的笔名在拟构过程中是应极力避免的。对于笔名的拟构,应遵循“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原则,及时纠正偏离语言规律的笔名,以便使笔名的拟构走上规范、健康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谭桂生.论鲁迅笔名的修辞艺术[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7,(2).
[2]袁涤非.网名与笔名及网名的规范化方向[J].求索,2009,(1).
[3]高秀娟.网名的语言学分析及规范化问题[J].商业文化(学术
版),2008,(2).
[4]王希杰.修辞学统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冯城山东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