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媛 苗晓强
摘 要:文章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剖析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维度,进而探寻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 构建 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74-02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都强调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并提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对于优化科学发展信用环境、夯实市场经济运行基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首先,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化程度越高、市场规模越大,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越重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制关系的单一性,使各个社会主体间的经济交往形式非常简单,整个社会对信用系统的需求有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交换关系日趋复杂,以信用为基础的规范和制度日益成为维系各个市场主体间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整个社会对信用系统的需求急剧增长。市场经济,信用为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为前提。
其次,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适应加入WTO新形势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格局中,信用环境对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而我国目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水平无论是从横向还是从纵向相比,都与国际标准存在巨大差距,必须加快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入世后各领域的逐步放开,使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范围更大、领域更广,与国外企业之间的信用交往将日趋频繁。如果企业整体信用程度低,就有可能降低整个行业、整个国家的信誉指数,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如果缺失诚信、不讲信用,对商业欺诈、侵权盗版、窃取商业机密等种种失信问题听之任之,还会影响对外开放的质量和进程,牵制社会发展步伐。
第三,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经济细胞和社会成员安身立命的重要条件。“市有信则立,无信则废”。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新旧体制的交替中,新体制框架虽已确立并开始发挥作用,但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再加上市场规范不完备,司法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之间控制失衡、市场主体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局限等因素,致使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偷税漏税、走私骗汇屡禁不止,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严重,财务失真、假账假票、违反财经纪律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这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而且严重扭曲了社会信用关系,背离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扭转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局面,必须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作为治本之策。
一言以蔽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信用体系,无论是有效维护经济活动正常秩序,优化我国的投资和贸易坏境,还是扩大信用交易规模,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维度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集聚相关要素,发挥其最大效用,是决定体系建设成败的关键。鉴于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特性与市场经济共性相结合、内部思想整合和外部制度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从道德、产权、法律等几个关键维度入手,引导并推动它们在体系建设中的功能实现。
首先,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精神支撑。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能通过人们的自律,对经济、社会行为产生一定的柔性约束。一般来说,当前企业和个人诚信的缺失和信用的沉降根源于行为主体道德认知的歪曲和诚信意识的淡漠。解决这些问题要看现象抓本质,从引领正确道德风尚入手。由于道德教化是基于真、善、美等伦理价值层面上的人性状态的理性改造工作,因此,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大格局中,丝毫不能离开对行为审美情趣、意志品质和行为倾向的道德规范和塑造。换言之,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也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工程,道德信用理应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法则、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一个社会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没有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支撑,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
其次,产权是构建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指出:“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诚信。”产权作为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其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信用意识不强,原因之一就在于企业产权制度上存在着缺陷。由于缺乏产权保护和产权模糊等原因,造成了经营者只追求权利而逃避责任,只要利益而不承担风险,只求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最终陷入经营行为的短期化的泥潭。信用的基础是人们对长期利益的关注,一旦经济主体不注重对长期利益的关注,信用的基础也就会被摧垮。所以必须要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明晰经济主体的产权,使之成为完善社会信用制度的充要条件。
第三,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根本保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完备的法律是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保障。有了道德约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为主体都自觉地诚实守信,因为完备的道德标准如果缺乏必要的强制力,也不能保证人人守信;有了明晰的产权,也不意味着企业就一定不售假货或者不欺骗,因为再明晰的产权在没有外部强制力下,也不能保证所有企业始终守信、处处守法。也就是说,现代信用也是市场主体依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交易过程中确立的一种制度安排,法律能为各主体间的相互交易提供通用的行为准则。失信行为不仅意味着对社会道德准则的公然违反,实际上也是对国家法律规范和社会规范的背离。建立完善信用法律体系,用严格的法律规塑行为主体,用完备的法律防范和惩治行为主体的不当行为,能真正推进社会信用制度在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路径依赖
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延伸拓展。因此,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既要树立全局眼光,统筹规划,全面部署,还要按照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切实提炼并整合相关要素,使之形成无缝对接式的闭合工作,真正开辟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是要建立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信用信息的有效性是信用产品质量的核心。但目前大部分政府部门对信用信息严格屏蔽,信用服务机构或企业难以获得涉及企业的信用数据和资料,导致信用信息资源割裂和浪费,开发利用不充分。为此,必须针对性地搞好信用数据技术平台建设,积极做好基础数据库建设、信用数据库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同时,征集、整合行政机关等组织或行业在履责过程中收集的各类相关信用信息,构建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信用基础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平台,开发适合我国市场主体特点的征信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培育现代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服务业承担着信用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的功能,在防范信用风险、促进信用交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高资质、独立公正、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大型信用评级公司、企业信用服务企业和消费者信用服务企业这三类企业,使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要培育信用产品市场体系。信用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建立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要积极营造全社会积极利用信用评级、评用报告等产品的浓郁氛围,切实发挥信用产品市场功能。
四是要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可以大幅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的问题,增强信用风险的防范能力。要从健全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支持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加强企业诚信教育、推动企业信用自律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不断提升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
五是要建立政府信用市场管理体系,为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以建立法治、高效、廉洁的政府为目标,纵深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建立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和信用信息公开制度,真正提升政府为社会服务的和水平。
六是要建立完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立法先行。要把健全完善征信制度的立法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认定、执业规则、违规惩戒及监管等内容的建章立制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机构和违法、违规中介活动,防止非法采集和滥用信用信息。
七是要建立社会诚信宣传教育体系。把加强信用宣传教育摆在信用建设的重要位置,组织开展诚信建设舆论宣传、职业道德教育、信用基础知识普及活动,大力推动信用单位创评活动,积极营造浓郁社会氛围。要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对信用工作的宣传,大力弘扬诚信正气,强化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灌输,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推动形成有效的社会自律机制和道德评判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太原市委讲师团 山西太原 030081)
(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