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朗读教学的对策思考

2012-04-29 13:51:23郑晓瀛
科教导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对策思考朗读存在问题

郑晓瀛

摘 要 朗读对于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有效提升高师学生尤其是未来语文教师的朗读能力尤为重要。但目前高师学生的朗读存在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适当改善朗读技能缺失的现状。

关键词 朗读 存在问题 对策思考 高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The Countermeasures of Normal College Reading Teaching

ZHENG Xiaoying

(Qiongtai Teachers College, Haikou, Hainan 571100)

Abstract Reading has the immeasurable role of education, effectively raising the reading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especially future language teacher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wever,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normal students reading, can be appropriate to improve the lack of reading skill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a relevant elective status.

Key words reading; existed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normal students

朗读,是指用清晰明亮的声音把文章正确地念出来。徐世荣先生曾说:“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可见,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再创造过程。而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也是一项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内容。本文所讨论的朗读即是高师学生或者未来的语文教师在“清晰明亮地念出来”的基础上富有魅力的范读和指导学生在掌握朗读技巧后的有表情的朗读。

1 朗读的作用及要求

(1)朗读的作用。对于朗读作用的论述,前人叙述几近详备,概括来说表现在朗读有助于存储知识;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朗读有助于培养文学鉴赏力。此外,对于文辞俱佳的文章的朗读在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的同时也能唤起其对美的感悟,接受美的熏陶。可见,朗读对于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因此,有效提升高师学生尤其是未来语文教师的朗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朗读的要求。朗读的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①正确的朗读。朗读时使用普通话,忠实于原作,做到语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不填、不改、不颠倒。这是朗读的基本要求。②流畅的朗读。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将文章读得轻重适宜、高低得体、快慢适度、停顿适当,读出真情实感。这是朗读的进一步要求。③传神的朗读。通过对有声语言的艺术化处理,做到融情入声,将学生带入教师烘托营造的情境中去,引起广泛的情感共鸣。这是朗读或者说是富有魅力的范读的最高层次的要求。

2 高师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师学生的朗读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在:首先,很多学生的普通话或多或少地受到方言的影响,比如平翘舌区分不清,边音“l”与鼻音“n”混淆等;还存在读错字,读破句子,加字、漏字的现象,成语、短句读得不够通顺,比如“飘荡游弋”一词,便有半数以上学生将“弋”读为“g ”;缺乏基本的停顿、换气及节奏感,语法知识较为欠缺,直接表现为遇到稍长的句子便不知道如何处理,结果将一篇“美文”读得支离破碎。

其次,朗读时缺乏目的性,存在“为读而读”的“念经”现象,用心程度不够或者干脆不用心,不用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对景物、人物、情感无动于衷,缺乏想象力,于是就出现了既不能感动自己也不能感动别人的“无关痛痒”的朗读。

再次,大部分学生用于朗读上的时间是不够充分的,对朗读的兴趣缺失,这和目前部分中小学朗读教学水平偏低不无关系,在把齐读作为课堂朗读教学的首选方式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失去了朗读的激情和动力。

最后,也存在个别情况就是有的学生爱好朗读,但是对作品理解不深或没有真正理解,不能做到以声传情,于是就出现了拿腔作调地“无病呻吟”。

3 高师朗读教学的对策思考

鉴于目前师范院校开设的课程门类普遍增多,课时相对紧张的情况,建议师范院校可以广泛开设以培养师范生诵读技能,提升诵读水平为目的的公共选修课。在此,笔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开设了这样一门课程——《美文诵读》,现将课程简要介绍如下。

(1)课程性质。《美文诵读》是以诵读技能技巧的理论教学为先导,以实际训练为主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结合教师示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诵读技能的一门课。

(2)开课依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朗读恰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对课文的理解把握能力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显得十分突出,但在现实的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教师却很难把握朗读教学。作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以服务基础教育为目标,所以让师范生在读期间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同时具备良好的诵读技能,以适应日后的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3)课程作用。通过诵读,提升学生的文学知识、语言修养和美感品质,升华个人的高雅志趣,积蓄浓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通过系统的朗读朗诵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正确规范地运用母语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诵读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4)教学目标:①通过训练,要求做到诵读准确、清晰,并能声情并茂,使听者感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应”,使读者感到“耳濡目染,心领神会”。②能够恰当地运用语音技巧,恰到好处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增强诵读的表达效果,同时做到语态自然大方。③通过朗读吟诵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品味文字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力求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获得广泛的美感体验。

(5)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普通话及口语表述的基础和现状,根据师范专业的特点,选取一些声情并茂、文辞俱佳的篇目进行课堂的朗读及朗诵训练,陶冶审美情趣,以期提升表述的感染力。需要指出的是,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实际不需要刻板安排,但需要在实际训练中结合理论知识的指导,比如发音技巧、语调技巧、态势语的配合等,只有在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实际训练才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6)教学方法。常言道:教无定法。检验教学方法的标准要看实际训练的效果,不必拘泥于某种具体方法。在此,笔者将本课程的一些常用教学方法总结如下:①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技能技巧的讲解及训练,组织学生随堂训练,并建议学生在掌握方法后根据自身的不足,利用课外时间自行训练。②录像赏析与模拟训练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学生欣赏名家朗诵的篇目或段落,并指导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渐进入朗读与朗诵的创作活动。③教师示范指导与学生自主训练相结合:教师针对一些篇目做精心准备,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或朗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④综合表达能力训练:每周给学生设定一个范围,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自行准备材料,在第二周进行展示,给学生创造一个锻炼的平台。要求综合考虑语音、语调、态势、台风等因素对于表达效果的影响,教师及时反馈与点评。

诚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朗读技能的提升只靠师范院校的某一门课程或者课堂上有限的几个课时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新编教师口语[M].海南:南海出版社,1999.

[2] 李淑君.语文课堂本应书声琅琅[J].学苑教育,2009(3).

[3] 王立香.读有层次 导有方法[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9(4).

[4] 张波.口才训练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对策思考朗读存在问题
新常态下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思考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4:34:16
关于建立健全合成维稳机制的对策思考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3:56:03
基层人民法院执行信息公开的困境与进路思考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18:24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8:32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30:28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51:34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