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佛教作为一种信仰实践、社会组织力量和重要的话语形式,通过符号集在特定群体的认知中形成象征性趋同来构建修辞视界或佛教幻象。基于Bormann的符号融合理论和林静伶的幻想主题批评模式,本文旨在分析佛教话语在佛门明星认知中形成修辞视界的过程,研究该语艺群体的社会心理,并试析正信佛教的心理诊疗作用。
关键词:佛教论语幻想主题修辞视界社会心理
一、引言
佛教不仅是一种信仰实践,一种社会组织力量,更是一种重要的话语形式。据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结果,中国有两千年历史的佛教近30年来的发展最为迅速,信仰者人数也最多,有18%的中国人自我认同为佛教信仰者(罗喻臻,2010)。由于佛教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其无形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与审美倾向已经广泛渗透到文化与生活领域。从根本上说,这源于佛教符号集被佛教徒以各种形式覆诵,形成符号的象征性趋同而产生的心理劝谏功能。据主流媒体报道,内地众多知名艺人都是忠诚的佛教徒,他们不断坚定佛教信仰,投身到佛教的慈善事业中弘扬佛教文化,有着共享的符号、共通的信念和共同的行为趋向。本文基于内隐和外显的佛教话语构建的幻想主题,试析艺界名人这一信佛群体所共享的社会心理,并进一步阐释正信佛教的心理诊疗作用。
二、幻想主题批评之理论基础
Bormann的符号融合理论认为是沟通创造了真实。人们在沟通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或符号影响人们对外在世界的认知(Bormann,1983、2003)。Cassirer认为,符号不是对真实的模仿,而是真实的发言者。神话、艺术、语言都是符号,重点不在于这些领域为真实提出的解释,而是在于这些领域各自产生世界的能力(林静伶,1999:80)。可见,社会符号的多样性和任意象征性决定了修辞幻象的普适性。我们生活在话语的世界里,被各种修辞幻象所操控。佛教作为一类社会符号集,它的信徒成员会以特定的语言符号沟通,不断覆诵由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传送的幻想主题,从而在认知域中达到与符号象征意义的趋同,形成修辞视界即佛教幻象。因此,群体成员共享着佛教幻象中的相似感觉,并对佛教幻象情节中的角色有共同的态度与情感上的回应。更为重要的是,在与外在世界互动时,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了该修辞世界塑造的世界观。
基于符号融合理论,林静伶(1999:80~82)提出了幻想主题批评模式。她认为幻想主题、幻想类型、修辞视界是一系列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概念,它们的组成关系像一个金字塔。幻想主题是基石,而修辞视界是在顶端鸟瞰世界的角度。幻想主题是该分析模式的最小单位,是完成对事件具创意的与想象力的手段;幻想类型是由一连串共享的、相关的幻想主题(包括场景主题、角色主题、行为主题)所构成;当话语群体的许多幻想主题逐渐融合成数个重复出现的戏剧情节后,产生一个整体的认知外在世界体系,即修辞视界。佛教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是由“特定文化群体在处理外部适应于内部符号聚合的过程中发明、发现或发展出来的,由于运作效果好而被认可,并传授给组织新成员以作为理解、思考和感受相关问题的正确方式”(Schein,1992)。该组织文化要素可分为三个层次:人工制品、价值及信仰和基本隐性假设。佛教通过人工制品,诸如“寺庙、佛像、袈裟、佛珠”等特殊制品或参拜、剃度、八戒等特定行为展示其组织文化。在当下,佛教幻象的外显形式已不局限于以上人工制品,许多信徒是高层次知识分子或不为基本物质所困的人物,他们从事各项公益事业,宣扬虔诚向善的社会理念。他们共同持有何种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呢?本文试图超越佛教外显的人工制品,深入到语艺群的认知视界中挖掘其共享的价值观及基本隐性假设,研究群体成员是如何覆诵佛教幻想主题,达到佛教符号的象征性趋同,形成整体认知的外在世界观——修辞视界,从而产生共同的行为驱动的。
三、幻想主题分析和修辞视界的形成过程
(一)语艺群体通过外显性的话语践行佛教理念
根据各佛教网络调查统计结果,在佛门明星中,参加慈善义演和演唱佛教歌曲的人数比例约为42%;通过慈善机构捐助贫困儿童的比例约为35%;去寺庙捐献功德、参加佛教法会的比例约为15%;素食、放生,施舍给路边穷人的比例约为8%。他们典型的外显性行为如下:
场景1:在2011年6月7日“家庭日—爱之秀”活动现场,佛门明星那英、林依轮等参与公益拍卖艺术作品,筹集善款92,800元,捐助给北京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场景2:在2011年9月14日“第九届BAZAAR明星慈善夜”现场,佛门明星李冰冰、成龙等献爱心筹款3263万元,全部用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为获得解救的被拐卖儿童设立“回家的希望”项目和“贫困大病儿童救助”项目。
场景3:在2011年9月13日“江海同音慈爱心 万心万愿两岸情”暨中国江阴悟空寺大型感恩心灵晚会现场,两岸三地佛门明星孙楠、孟庭苇等虔诚献唱佛教歌曲,以观音文化为主题,让全场观众体味佛法的教化之功。
在场景1和场景2中,团体成员共享关爱孩童、回馈社会的佛教观;场景3中,他们共同弘扬了以慈悲与爱为情感主线的“观音文化观”。除以上三个典型的活动场景外,该团体成员积极投身于赈灾扶贫、教育事业、公共卫生、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同时发扬了无我至善的慈悲信念。这种共通的价值观、共同的行动显示出一个语艺群体已经形成,并共享着佛教幻象。
(二)被覆诵的言语行为主题形成修辞视界
修辞视界的形成表示该团体成员的认知已经可以脱离于戏剧情节的幻想,并具有系统的外在世界观。他们从认同佛教的幻想主题到形成佛教幻象会经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通过各种符号来传达佛教的幻想主题,并以各种形式的覆诵来共享这些符号,从而使符号集在认知域中逐步趋同,构建金字塔顶端的修辞视界。以下针对佛门明星反复提及的佛经观念展开幻想主题分析,探讨佛教幻象的形成过程及其心理劝谏功能。
首先,该团体广泛提及的佛理之一源于《杂阿含经》卷10:“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传达的幻想主题是:一切事物都是由众多原因、条件和合而成,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圆融的。由于宇宙万物是缘起,因此有生、住、异、灭组成的不断变异的过程。人也如此,处在生死流转的过程之中。这一幻象已深入艺人们的认知,如李连杰认为“人要深信轮回,在世要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务求生命获得升华。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的,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才是大智之举。”此外,在他的行为趋向上不难看出佛教幻象构建的世界观:构思拍摄佛教纪录片,探讨佛教在21世纪对人类的影响,并创办国际性公益组织。由于佛教常说“无常”,即今日拥有的东西明日可能全部失去,艺人们很容易认同“缘起论”对世间万象的真实写照。
其次,佛教“因果报应”理念传达的幻想主题是:众生生命的生活环境,包括山河大地、国土家园都是众生行为带来的报应。其中蕴含了主体与环境不可分离,主体精神活动引起主体与环境的变化的思想。在现代化加速,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多数艺人深刻意识到了“因果报应”的理念,纷纷担当起环保绿化形象大使,如佛教徒李冰冰被冠以“森林盟主”称号并号召北京多所地标型建筑加入熄灯活动,带动华谊旗下的艺人们一同宣传低碳环保的理念。据不完全统计,参入该熄灯活动的人数超过100万人。如苏有朋等也共享这类幻象主题,认为佛教话语能告诫人如何从此岸到彼岸,如何去除源孽,从而看到自身的本性。故“因果报应”构建的修辞视界为该语艺群“天人合一”的道德修持提供了坚实而有效的思想基础。
其三,被普遍提及的是佛教幻想主题之“八正道”,即:超越有无、苦乐、爱憎等二边之极端、偏执,而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反对快乐主义,也反对苦行主义,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行。其宣扬人的思维、言语、行为、意志、生活等都应合理适度,持中不偏。如刘德华热心抄写《心经》,认为要想放缓“心”,就不要把“心”跟外在世界“链接”在一起,这样面对任何人或物、任何情境或烦恼,都能安住自己的“心”。艺界名人金庸以亲身经历解开“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人生各种苦痛,认为人生最大的得益是不怕死,不求欲和利。在注重个人魅力的演艺圈,该幻想主题产生的劝谏功能尤为取效。
其四,佛教“众生平等观”宣扬的幻想主题源于《涅经》中“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和“无情有性”之说,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众生与无情之间的平等。佛教的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在演艺圈,其体现于断酒肉、素食、放生等主张。如佛门明星大S坚持吃素,健康得以改善,心境也因此平和。她认为每一种动物的生命都该被尊重,一只狗与一个人没有生命等级分别。那英担任“扶贫中国行”的形象大使,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尤其是先富人群走进贫困乡村了解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并通过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帮助农民逐步摆脱贫困。可见,“众生平等”构建的修辞幻象不仅有助于人与自然间的和谐,而且也有利于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相容。
其五,佛教“慈悲观”传达的幻想主题源于《长阿含经·大本经》:“以慈悲心故,为说四真谛。”“慈”是慈爱众生,给与快乐;“悲”是悲悯众生,祓除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即在造世之初的宇宙生态大环流中,一切众生血脉相连,山河国土为生命所依。故众生应当怀着平等的心态,报恩的情愫,慈悲的心愿,解除痛苦并给予快乐。艺界名人在慈悲幻象的劝导下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如创“李连杰壹基金”“成龙慈善基金会”“刘德华慈善基金会”或投身救灾扶贫工作等都是“慈悲喜舍”观的外显行为。该理念鼓舞群体成员用赤诚的爱心、慈心、同情心去关爱、体谅、帮助他人。“慈悲”幻象如此培养了和谐、和平的理念与互助互爱、抚危解困的慈善精神。
其六,佛教宣扬的“解脱”理念构建了“一切唯心造”的幻想主题,即众生的轮回流转或解脱都决定于心,强调改造人心,完善心灵,提升人性;从烦恼痛苦和生死流转的束缚、困境中解脱出来,获得解放,获得超越。它有助于该群体摆脱狭隘的自我欲望,消解种种的“我执”观,从而正确坦然地面对人生得失。如吴宇森、张铁林共同认为佛教的宗旨就是要净化人心、祈求社会和谐;因此将佛理融入戏剧当中,可深入浅出地弘法,潜意识地感化人心。努力学佛的吴孟达也持相同的修辞视界,认为学佛不是迷信,是学佛的大智慧、大气度;心态最重要,演员要爱演戏,而真正的“爱”是源于“心”的。显然,“一切唯心造”构建的修辞视界引导着人们正确对待物欲,摆脱各种精神困扰,并在心灵深处培植一种公平、公正、健康的心态,从而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
四、语艺群体的社会心理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佛门明星共享的佛教幻象是由佛教“缘起”“因果”“中道”“平等”“慈悲”和“解脱”的幻想主题所构成。佛教话语构建的修辞视界阐明了该语艺群体认同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认同以及这种认同如何促使他们采取一致的行为。那么,佛教幻象为何在该群体中有如此强大的向心力呢?
“现代性”不仅是作为一种时代意识,同时也是作为种种“问题”而存在。抑郁、多疑、强迫、幻想等症状,都是“本我”被“裹挟”的结果,而非我“本意”。佛教作为一种超越性的独特智慧,对人的惯性与常识性思维具有特别的反省意义,从而有助于启迪现代人解决各种现代性的困境。演艺名人是当今社会中具代表性的特殊群体。他们本身作为一种商品,由于时刻要被关注而缺乏安全感,内心世界更丰富、细腻和敏感。因而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更严重,当他们发现自身的生命和行为包括语言财富都是身外之物时,就想贡献于社会而去寻找一种真理,一种信仰,一种永恒。佛教的修辞视界为该群体成员的心灵求索之旅提供了可能性,激发了他们用自身的心灵去照亮自己。此外,值得强调的是“神通不敌业力”的佛教观:若带有私欲而进行商人式学佛只能满足一定的物质欲望而体悟不到“信”的精神,不知道“信”什么,如何“信”。信佛不一定要住寺庙吃斋念佛,但“心”一定要“出家”,要“信”和“仰”,即敬畏一种比自己伟大的精神,并希望达到该种境界,这就是正信的佛教。这样信佛才可真正获得无条件的快乐,才能与佛教符号集试图传达的象征意义产生认知趋同。可见,佛教幻象的外显形式,如寺庙、佛像、法会、功德箱等会误导人们的认知。因此,本研究关注于该语艺群体在佛教修辞视界中共享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而非借助于外显性的人工制品是科学合理的。
五、结语
基于佛教语艺群体的言语符号和社会行为的幻想主题分析,我们发现佛教中以“缘起”“因果”“中道”“平等”“慈悲”和“解脱”为主题构建的修辞视界被该群体成员所共享,且促使他们产生一致的社会行为。这得益于佛教的心理劝谏功能,它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与伦理觉悟具有重大作用,有助于个体心灵的愈合与当今社会的和谐。因此,当今佛教的心理诊疗作用是“佛教回归其原始的精神本怀,直接契入人性与人心,治疗人的心灵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一种内在表现”(唐忠毛,2010)。佛教话语形成的修辞视界有助于引导现代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伦理建构、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从而促进社会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Earnest G.Bormann.Symbolic convergenc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A].In Linda L.Putnam & Micheal E.Pacanowsky(eds.).Commun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C].Beverly Hill, CA: Sage,1983.
[2]Earnest G.Bormann.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 the
rhetorical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2003,396~407.
[3]Schein E.H.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2nd ed.)
[M].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1992:385.
[4]林静伶.语艺批评理论与实践[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9.
[5]罗喻臻.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最多为3000
万[J].佛教新闻,2010,(8).
[6]唐忠毛.都市佛教文化功能的现代转型与当代价值[J].深圳大学
学报,2010,(1).
[7]佛子之家[OL].2011.http://www.fzzj.org
[8]中华佛学网[OL].2011.http://www.aaa110.com
[9]海峡佛教网[OL].2011.http://www.hxfjw.com
(谢莉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