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语与文化”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课程,该课程的设置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母语学习,加深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积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汉语与文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学习汉语和汉文化的高潮,而在国内却普遍存在着“重英轻汉”、忽视母语学习的状况。“汉语与文化”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面向中文学院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近年来,我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改革,努力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指南针,是构建一门课程体系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理念的偏误,使原本充满情感美的母语教育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技艺之学、知识灌输,甚至演变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应试训练,因而大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在此情况下,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顺利实施“汉语与文化”教学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1985:186)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胡明扬,1988:39)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关系非常密切。我们认为“汉语与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揭示汉语所蕴藏的丰富文化信息,了解汉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认清汉语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汉语与文化”课程,每学期正式开课前,我们都和学生一起探讨“语言除了是一种表达工具外还具有其他什么功能”“如何评价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汉语与我们汉民族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等问题”。通过讨论与讲解,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一种表达工具,而且还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共存的文化基因。汉语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与汉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汉语与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它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母语的由衷敬意和皈依之情,让他们为自己的母语而感到骄傲,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学生认识到只有认真学好母语,深刻把握汉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自觉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才能真正肩负起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汉语与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涵盖面极为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历史等多学科,教学内容的精选便显得尤为重要。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能力很强的特点,我们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首先,突出重点,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因为学生从小学习汉语,大学期间又学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他们对汉语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对中华传统文化却所知甚少。为此,我们不强调汉语知识的传授,而是重在把汉语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引入课堂,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广泛涉猎诸多文献的基础上,我们以类统摄,采用分专题编排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汉语与文化的内容。例如在“汉语姓氏文化”专题中,我们向学生讲解中国人的姓氏来源以及古人“名”“字”“号”的知识;“汉语地名文化”使学生了解到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如南京在不同历史阶段曾有过“金陵、秣陵、建业、建康、应天、天京”等称号,反映出了历史文化的变迁;“汉语民俗文化”则为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民俗与汉语的密切关系,如婚嫁祈子习俗中的谐音双关现象既体现了中国人讲究“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文化传统,也反映了汉民族委婉含蓄的心理文化特征。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音美、形美、意美的文字,在“汉字与文化”专题中,我们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汉字字形与中国人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密切相连;当今不少汉字如“井、门、人、山”等仍保留着“意象”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人“观象取物”的直观思维特征。
其次,适当介绍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作为外语类的综合性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生外语水平普遍很高,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失时机地将一些汉语中的表达方式与英语作比较,并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探讨以增强学生对汉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如汉语亲属称谓语非常复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指对象不同,而英语则不分父系、母系,只对应“grandfather、grandmother”;汉语中的“叔叔、伯父、舅舅、姨夫”英语通称“uncle”,而英语中的“aunt”在汉语中还得区分“伯母、婶婶、姨妈、舅妈”等。这些语言现象反映了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数千年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而西方社会则崇尚个人价值,强调独立精神和表现自我。再如有关时间的表示法,汉语从大处着眼,由大到小,即“年、月、日、时、分、秒”,而英语则习惯从小处着眼,由小到大,这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影响。中国人注重整体思维,西方人注重个体思维。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都包含在一个整体之中,因此,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言语观倾向于寻求整体和笼统,具有“整体思维”特点。与此相反,西方人认为“天人相分”,注重个体成分的独立作用及相互关系,强调细节分析,讲究从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中西文化的对比教学开阔了学生思路、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第三,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努力营造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每个专题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采撷一些图片、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不仅有效地扩充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而且把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可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汉语言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三、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创设互动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应仅仅是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应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的执行者;教师也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在“汉语与文化”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打破传统单一的、封闭性的知识灌输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师生共享信息、共同探索,创设出积极互动的教学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那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学习潜能的生命体,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思想情感、知识结构、智力水平;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学生在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的同时,会萌发出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第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课堂有效互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近些年来,我们根据教学的内容实施了“讨论式”“案例式”“任务式”等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根据学生来自不同地区、说不同方言的特点,对“方言与文化”教学采用了专题研讨会的形式,让不同方言区的学生组成小组准备各自的演讲专题。各小组接受任务后都精心准备资料,认真撰写讲稿。研讨会上由各小组派出代表上台演讲,学生互相发问,并围绕相关主题开展讨论,老师最后进行点评。分小组专题研讨的形式不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汉语方言,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营造出开放互动的课堂气氛。
第三,课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在每个专题开讲前都会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如在介绍“汉语饮食文化”专题前,我们布置了两道思考题:1.汉语的“吃”字能与哪些非食物类的词语超常搭配?2.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你吃了吗”打招呼?介绍“地名与社会文化”这一专题前,我们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的说法?湖北省为什么要把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同学们了解哪些地名的来源?在介绍“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专题前,我们提出了佛教、道教对汉语有无影响,具体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这些提问引发了学生的认真思考,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形成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产生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对话与碰撞,以往那种教师主宰课堂、机械封闭的教学状况得以彻底改变。
四、运用科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评价方式是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由教师一方用成绩这一把尺子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建立起了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以往的评价注重的只是学习结果,将学生日常的努力程度排除在评价范畴外,把考试、测验作为评价的唯一形式,这既不能准确考察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全面掌握的程度,更无法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客观地评价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强化了对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控制,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对学生整个课程学习中的学习态度、表现也都进行评价,还特别强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例如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参观文物古迹,采集民谣、俗语、故事、神话传说,开展民间戏曲、民间习俗、地域方言等调查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将自己的社会实践成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汇报形式不限,可以是访谈、辩论、角色扮演、幻灯片制作等,教师则根据在活动中的参与和表现做出评价。
(二)将学生自评和互评引入评价体系
以往的评价往往仅限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引入评价体系,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例如在“方言与文化”这一专题研讨中,我们要求小组内的同学根据自己和其他成员的参与程度和态度进行自评和互评,并对其他组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评价。学期末,我们要求学生对学习“汉语与文化”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填写《自我评价表》,然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完成《同伴互评表》。自评活动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自我诊断、调控和反思,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做出调整,提高了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之间的互评则增强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团队意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在“汉语与文化”课程教学中,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能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参与热情、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这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系2011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汉语与文化》教学改革研究”[GWJYYB11014]成果。)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中外语言文化之比较[J].国际学术动态,1997,(10).
[2]李维安.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2,(3).
[3]王金娥.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J].内蒙古师范
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
[4]朱麟,李嘉珊.21世纪的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J].未来与发展,
2010,(5).
[5]萨皮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胡明扬.西方语言学著作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刘萍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