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如何看待上半年车市
今年上半年,汽车市场仍呈现低速运行态势,且增速不断放缓,增速在低基数上连续第二年下滑是近年来首次出现。您对上半年中国车市的感受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王骏:2012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容乐观,车市亦疲软,1~6月国内汽车销售同比增长仅2.7%。但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能取得正增长已属不易,说明乘用车目前处在家庭普及和刚性需求阶段。
上半年乘用车市场有以下特点:一、销售效率低,增长8.5%,社会总库存水平提高,终端销售表现平淡,很多库存已流入销售网络中。5月底国内乘用车库存水平达到1.9,接近两个月的当量。相比年初,新增库存60万辆。由于短期终端销售不利,压力向上延伸,致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加大。二、细分市场分化突出,以高档车、豪华车为主的进口车增长快,SUV、中高级车也保持了较快增速。1.6升及以下小排量车同比下滑28.6%。三、自主品牌占有率持续下降。四、企业格局强者恒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上半年排名前五位的企业集中度达到40%,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排名靠后的企业增速明显落后。
石涛: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可以明显看出汽车市场理性回归、稳定增长的特点。
今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B级车、SUV增长很快。价格竞争激烈,虽然各家企业对价格没有进行很大的调整,但终端价格已经降了3.5%,达到去年全年降幅;库存增加,且各企业增幅不同,自主品牌压力更大。此外,新产品的上市没有出现预期的带动效应;上半年淡旺季不明显,除春节外增长都相对稳定,总体还是给了业界一定的信心。
杨杰:上半年市场整体形势不是太好,自主品牌更引人注目,增速低于全行业,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生产和销售相比去年同期小幅下滑,分别是4.9%和3.3%,与行业增幅相差十余个百分点。从细分市场看,A0级和A00级负增长,市场份额下滑,而自主品牌产品基本集中在这一领域,市场份额下滑是必然之势。
吴周涛:上半年乘用车无论是批发还是终端销售的增速都在8%左右,与去年基本相当。上半年我国人均收入增势良好,感到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过去扩大的产能在上半年释放出来,库存加大。尤其是高端车,价格下滑甚至达30%,其他级别车价格随之下滑,导致利润下降。但只要人均收入增长稳定,车市增长是肯定的,毕竟千人保有量仍有很大潜力。
从各企业产能的规划可以看出业界对未来车市仍保持乐观,尤其是合资企业。今后汽车市场竞争可能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产品,整个上半年合资企业上市的新产品是去年和前年的总和,很多企业出现新老产品同台销售的局面。
黄承林:近十年来,载货车市场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与中国的五年规划有很大关联度,基本呈现出五年一个“M”的发展规律。重型货车在2001年突破100万辆大关,中型车总体保持相对中庸的状态,卡车市场总体呈哑铃型增长态势。客车相对趋稳。货车半挂、货车底盘、客车底盘全线下滑,重卡已经跌到很低点,商用车企业处于裸泳状态,风险很大。重卡销量排名前六的企业大都出现30%左右的降幅,除中国重汽在增长,但其基数较低。中卡市场的走势令人纠结,轻卡已经跌至2009年的水平,均出现令人担心的探底可能性。
米英峰:从2011年开始,重卡市场进入的回落时期,主要因为宏观调控,包括对物价上涨、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自卸车下降3%、专用车、水泥搅拌车下降7%、农用车相对降幅较小,牵引车下滑20%,去年重卡市场下滑主要由此引起,今年三月前基本持平。相比之下,中卡的市场环境相对优越,降幅不到10%。如果将中卡的载货车部分归类于重卡统计,中卡市场基本持平。
与重卡关联度高的几个行业都出现增幅下降的状况,钢铁同比增长1.8%,增速下降7.8%;水泥5.5%,增速下降14%左右,煤炭同比增长约2%,增速也出现回落。与重型车关联度较高的基础设施投资一季度降2.6%,二季度恢复增长,上半年总体增长4.4%,增幅回落也较大。我国重型商用车主要出口第三世界国家,欧美经济疲软对重型车出口的影响较大。
今年以来重型车库存压力加大,2011年估计重卡产能已达150万~160万辆,但终端释放不超过90万辆,产能没有释放,另外去年四季度,不少企业还增加产品储备,因此开年遭遇大幅下滑后企业存量压力很大。
从终端客户市场看,前几年的大增长导致重卡市场饱和度急剧上升,在今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重卡运能过剩客户经济收益大幅下滑,更新车辆和购车意愿低。
杨武:今年上半年的豪华车市场呈现三个特点:
一、在数量上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乐观预测,今年会突破120万辆毫无悬念。持续动力来自于几个方面:非常好的新产品上市;产能的释放;第三个驱动力是SUV,豪华SUV的增幅达60%,相当于suv整体增幅的2倍;已有客户不断升级。豪华车的两个细分市场在今后几年将有爆发性的、超过50%的增长率。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豪华车过去主要用于商务,价格在30万以上,现在出现很多颠覆性变化,豪华车价格下探,而且未必用于商务,一些个性化的年轻人也买得起。
二、遭遇前所未有的价格战,一发不可收拾,春节前后差价可达40万。
三、经销商库存情况非常严峻,出现持续地、大规模地、大幅度地促销,即使以往能高额盈利的经销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讨论二:下半年车市预期
从上半年看,乘用车销售增长高于去年同期及全年的增长水平,但严重的压库现象不容忽视,而商用车市场连续两年深度负增长,在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以来是首次出现。您认为影响下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的因素有哪些变化?下半年及全年的车市走向如何?
周勇江:今年下半年,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和刺激政策,整体经济有望回暖,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8%~8.5%之间,乘用车全年增速预计12.5%。乘用车细分市场方面,两个最明显的趋势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继续下滑和SUV的市场份额继续增长。
王骏:下半年国内车市竞争更加激烈,但销售形势好于上半年。有利因素:一是消费政策拉动有利于1.6升及以下的节能车销售,汽车以旧换新的政策亦有利于市场增长。二是短期油价回落有利于汽车消费,鉴于世界经济不振,美元短期相对强势,油价短期内不具大幅上涨的可能。三是稳增长的重大项目可带动消费信心上升,比如机场、水电项目的建设。
不利因素包括:产能过剩致使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合资企业、跨国公司都宣布了新工厂的落成或新产能的规划,根据调研,去年我国汽车新增产能已达600万辆,预计2015年达到千万级。二是自主品牌压力更大,跨国公司不断调整产品策略,关注中低端市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短兵相接;三是交通压力制约了汽车发展,城市限购具有示范效应。
随着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整效应的逐步显现,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企稳,经营环境将有所改善。因此我仍然维持年初时全年销量增长约7%的判断。但当前库存处于高位,7、8月份又是传统的淡季,市场压力非常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要求企业保持警惕,控制好产销节奏,确保行业稳定健康。
石涛:谨慎看好下半年增长。
根据我总结的五年规律,基本上半年销量占全年的48%~49%,今年这种规律仍在,下半年应当维持当前的增长态势。行业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化,鼓励小排车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仍将推动汽车市场的增长,不少新车上市,会起到一定拉动作用。油价呈下降态势,因此下半年仍将稳定增长,全年乘用车市场维持8%~9%的水平。
黄承林:下半年商用车继续面临市场下行风险,细分市场压力增加。自主品牌降幅有所收窄,压力大于合资品牌;客车市场趋稳;汽车进出口市场保持平稳,在量上是120万比100万,但在价值上会有5倍逆差。
米英峰:国家从4月份之后开始宏观调控,增加了新开工项目,金融政策也有所放宽,不到一个月两次降息。下半年国际出口恢复增长,投资也会出现一定增长,国内消费需求会上升,我国经济形势会在三季度出现好转。
据此分析,中重卡市场环境可能会好转。一是投资需求回升将带来重型自卸车等处境翻身;二是实体经济发展会带来公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增加,增加物流车辆需求;三是煤炭运输和秋粮运输双双进入旺季,增加对重卡的需求;四是燃油价格企稳回落,运输成本稳中趋降,运输效益回升,促进车辆更新;五是美国经济缓慢回升,欧债危机有望改善,金砖国家形势尚好,国际环境有利因素多于上半年,中重卡的出口需求将有小幅回升;六是中重卡自去年以来的库存压力已经逐步缓解,去年6月中重卡企业的库存量和渠道库存接近30万辆,目前回落到17万辆以下,未来有望回落到合理区间。下半年重卡市场在国内外不发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将温和回升,逐渐走强,季节性影响仍将发会作用,新出政策效应还需时间显现,因此三季度重卡市场仍将在低位徘徊,九月份以后市场进入回升状态,四季度市场环比、同比应会都呈现增长态势,全年销量约在70万~75万辆,下半年32万~37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重卡全年降幅在15%~20%。
胡小安:预计全年的大中型客车销售增长率在8%~10%左右。五大原因:一、今年上半年中型客车出口销售7.3万,同比增长9.5%,去年是6.3%,整体表现良好。二、国内的销量强于出口,达4.5万辆,同比增长16.1%,出口增长仅是3.8%,需求非常强劲;三、在非公交产品(公路客运、校车、旅游大巴)是拉动上半年客车市场的主力军,上半年销量达到4.2万辆,同比增幅在两位数;四、客车行业的热点、亮点不断,年初校车的呼声很高,还有天然气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等节能环保车。校车今年上半年销量达10.38万辆,而2011年全年只有8000辆左右。预计今年寒暑假期间校车还会有增长高峰。今年LNG客车的表现增速迅猛,同比增长45.6%,符合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方向。还有混合动力客车,自2009年起国家启动了十城千辆示范运营,收官之年还将有增长的大爆发。混合动力客车下半年预计可达一万辆以上。五、虽然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公共消费需求有所降低,但有利政策还是不少,将支撑市场增长。虽然今年的客车市场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利,但仍然有望保持以往的增幅水平,约在10%左右。
讨论三:如何应对车市微增长时代
自去年以来,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时代。您认为进入这一时期的中国车市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中国车企在告别高增长时代也将告别高利润时代后将如何发展?尤其是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您有哪些想法?
黄承林: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时代,自主品牌压力要大于合资品牌。国家开始倡导新能源产业,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海外市场问题也将被高度关注。
未来十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增加,随着购买力的增加,消费者购买中高端产品的比例也在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对品牌的忠诚度越来越低,消费者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保持消费者的持续注意力越来越困难。
各大企业都会关注细分市场的差异化发展。小城市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在一线市场的发展会带动二、三线市场的发展。
微增长时代的新趋势:一、限购限行可能成为越来越多城市不得已的选择。二、政府将对小排量车、节能减排车加大鼔励力度;三、随着产能过剩,新一轮重组将加快,且有别于过去的政府主导;四、自主品牌短期压力大,但长远看前景广阔;五、海外市场将受到更多重视;六、产能扩大将会受到抑制。另外,各大集团都将推出自己的中高端产品,合资企业也在推出合资自主,自主品牌也在调整结构,更加注重区域化营销,注意研究产品的周期规律。
杨武:今后的五年,豪华车的增长会领先于乘用车两倍左右的速度。限购政策对于豪华车市场影响非常小,但过去高利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自今年以来经销商面临的种种挑战将长期持续,经销商的增长模式也会有颠覆性的变化,其盈利的空间会从整个价值链里面获取,而不像过去简单从车的差价里得到。
杨杰: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下一步自主品牌压力更大。一般在市场高速增长的时期,自主品牌表现优于整体水平,而且因为合资企业产能扩张的流程冗长,自主品牌刚好填补了时间空隙。而在市场稳定期,市场份额竞争更多依靠产品和企业整体竞争力。今年上半年以前,不少合资企业的产能仍有不足,到明年其产能建设基本完成,品牌产品比较完善,届时市场供需会形成新格局,产品价格下探空间更大,对自主品牌发展压力加大。
从自主品牌发展来看,销售和渠道非常重要,三、四线市场逐渐增长,一二线逐降。自主品牌的产品谱系会进一步完善,自主品牌的中高级车、SUV都会陆续推出。
还有个趋势是兼并重组,中国目前较大的汽车企业有70余家,前十家的集中度达到88%,预计未来将更趋集中。
自主品牌建设不仅关系到产业安全,在合资集团内部还关系到自身的话语权。因此我们长安每年都将企业整体销售收入的5%用于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中,“十一五”期间总共投入120亿。
刘宇:未来要发展自主品牌要有合理的心态和合理的尺度。
困难总没有方法多,心态很重要。比如北京限牌,不少人认为自主品牌会从北京市场消失,其实运行2年下来并非如此。摇号机会对有钱人和对普通人均等,相反我国的消费金字塔的结构是上尖下宽,位于金字塔塔座的普通品牌消费者中签的比例较大。例如北汽在京的有些店,A0级别的两厢轿车月销量可达100多辆。中国人做产品慢慢地在跟国际接轨,而且具备了在局部领域向合资企业挑战的实力。虽然目前市场份额在下降,可有很多产品的市场份额是增长的,只要我们在配置上、在工艺的精度上、小毛病的控制上达到一定的标准,我们的性价比就会更有优势。
北汽的理念是“行者有其车”,能为所有有用车需求的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秉持同仁堂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利润虽薄却不敢省投入,承担社会责任,做出能够挑战合资企业和欧美品牌的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