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利锋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人民医院,山西 长治 046200
众多循证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 (DM)是冠心病(CHD)的等危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心肌梗死关系密切。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病死率高,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再梗死发生率均明显增高。DM合并AMI患者其临床表现、并发症、梗死部位及预后明显不同于单纯AMI患者,因此,探讨DM合并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对争取早期诊断,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40例 (DM组),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24±5.83)岁。AMI发病前确诊2型DM 24例,其中DM病程≤1年2例、1年<病程≤5年5例、5年<病程≤10年12例、>10年5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 (非DM组),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 (64.51±6.42)岁。
1.2 诊断标准 DM按照1999年WHO诊断标准,均为2型DM患者,并排除应激性一过性高血糖及症状性高血糖。AMI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标准[1],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中的2条:①缺血性胸痛病史,典型心绞痛持续半小时以上;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有ST段抬高,坏死性Q波出现;③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物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超出正常2倍以上。
1.3 研究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心律失常、多部位梗死、胸痛、死亡率及射血分数 (EF)的差异。同时观察两组空腹血糖 (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心肌酶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行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DM 组的 FBG、HbAlc、TC、TG、LDH、AST、CKMB均明显高于非DM组 (P<0.05或<0.01);DM组并发心律失常、多部位梗死、胸痛、死亡率也显著高于非DM组 (P<0.05或<0.01);射血分数 (EF)DM组则明显低于非DM组 (P<0.05);两组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2。
表1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s)
组别(n)FBG(mmol/L) HbA1c(%) TC(mmol/L)TG(mmol/L)13.84±4.32 10.89±2.01 5.85±1.24 3.05±1.87非DM(40)5.96±1.25 5.03±0.89 4.26±1.67 2.01±1.39 P值 0.000 0.000 0.022 0.024 DM(40)组别(n)LDL-C(mmol/L)HDL-C(mmol/L)AST(IU/L)CK-MB(IU/L)LDH(IU/L)DM(40) 3.01±0.89 0.89±0.24 168.42±35.78 364.37±89.14 543.76±124.85非DM(40)2.84±0.73 0.99±0.31 112.43±40.31 287.64±78.56 398.36±102.94 P值0.074 0.178 0.0 02 0.003 0.016
表2 两组射血分数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大量研究证明DM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加重病情及发生心血管事件、最终导致其死亡的首要原因[2]。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50%~70%的患者死于心力衰竭并且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水平明显上升,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DM组患者死亡率为45%,心律失常、多部位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非DM患者明显上升,此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DM病患者并不是单一的糖代谢紊乱,同时还伴有体内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如血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纤溶机制缺陷等,并且大多数患者还伴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如高黏血症,这些均可加重DM 血管病变[3-4]。
DM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而两组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同样的胆固醇水平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3倍,而高甘油三脂血症则间接地反映了较差的血糖控制,同时也增强了胰岛素抵抗、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5-6]。故在临床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应积极给予干预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糖尿病还可以引起心脏功能结构的改变,尤其是糖尿病常引发多支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进而出现左室舒张期顺应性降低,心室弛缓率下降,收缩功能异常,导致心脏功能衰竭,这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患者射血分数 (EF)明显下降及死亡率显著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AMI多为无痛型的AMI,本文DM组无痛型病例占52.5%,明显高于非DM组的10%,与文献报告相似[7-8]。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受损有关,尤其是交感神经痛觉纤维的改变,痛觉神经冲动传入受阻,痛阈提高从而使心绞痛的报警系统缺陷,以致心肌缺血时不产生疼痛,故可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常延误病情增加死率亡[9-11]。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不典型症状应予高度的重视,有时糖尿病AMI患者会以心衰、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就诊,要注意监测其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变化,以利早期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2]韩泉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杂志,2010,14(205):103.
[3]苏海燕,潘长玉,刘敏,等.空腹血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193-196.
[4]许樟荣,王玉珍,刘彦君.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数目代谢综合征组分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对血管病变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学杂志,2006,8:250-252.
[5]criqui MH,Heiss G,cohn R.Plasma triglyceride leveI and mortalit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J].New Engl J Med,1993,328(17):1220-l 225.
[6]罗敏.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内科杂志,2002,9(41):636-637.
[7]慧灵,张琳.48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8(3):10-11.
[8]曾文金,古运登,曾伟标.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1):29-30.
[9]庞宏.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2):19.
[10]薛开讲,魏尊宽,蒋树中.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J].安徽医学,2004,25(4):323-324.
[11]周雁,迟家敏.糖尿病是冠心病等危症的临床意义[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12(4):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