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中宁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河南 镇平 474250
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为多见的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反复出现咳嗽、胸闷、发作性喘息等典型症状[1]。哮喘一旦急性发作,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的甚至会因呼吸不畅而死亡。雾化吸入性治疗方法因其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且患者可随身携带吸入剂等特点而受到临床广泛关注,本研究对16例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呋塞米进行吸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本研究选择从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到本院就治的32例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有β2受体激动剂过敏史、糖皮质激素禁忌症以及严重的肺气肿患者排除在外,32例患者均符合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3~67岁,中位年龄34.5岁;病程1个月至45年,平均10.5年;中度哮喘患者24例,重度哮喘8例。将3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具有明显可比性。
本院给32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给氧平喘、补液化痰以及抗感染等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的16例患者给予200~800μg/d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吸入性治疗。对治疗组患者给予20mg呋塞米加入3ml生理盐水中结合高流量氧进行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每次吸入治疗时间均控制在20min左右,每天2次,持续治疗3天时间[2]。
根据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情况,可以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几个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哮喘发作基本得到控制,PEF超过预计值的80%。②有效,患者的哮喘症状得到明显缓解,PEF超过预计值60%。③无效,患者的哮喘症状只有小幅度减轻,PEF没达到预计值的 50%[3]。
本研究采用SPSS 15.0软件包对观察组及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比较数据进行卡方检验。P<0.05,被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3天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显效的有6例,有效的有7例,无效的有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3%;治疗组患者中,显效的有9例,有效的有6例,无效的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组及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
支气管哮喘吸入性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声音嘶哑、鹅口疮等。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中声音嘶哑的有1例,鹅口疮的有1例;治疗组患者中声音嘶哑的有1例。不良反应患者对症治疗后情况均有所好转。
支气管哮喘主要由于支气管的结构细胞以及炎性细胞发炎引起的慢性、发作性呼吸道疾病。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是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法,但是近年来有很多患者在采用上述两类药物进行治疗时,治疗效果欠佳,临床仍需要研发新型有效的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病情,可以将药物制成细末而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吸入治疗起效快、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比传统的口服治疗效果更显著。
呋塞米是一种典型的襻利尿剂,其对肾小管襻升支管腔膜上的Na+-K+-Cl-联运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患者吸收的Na+减少,而支气管上皮细胞主要是通过吸收Na+而对阴离子与水的流动进行控制,Na+的减少直接减轻了支气管的运动,起到松弛支气管的作用,进而减轻患者哮喘症状。每天吸入40mg左右的呋塞米雾化剂,可对超声雾化吸入蒸馏水引起的咳嗽反应以及气道运动引发的支气管收缩等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
本研究中对16例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呋塞米进行吸入性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潘伟.呋塞米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0(15):17-18.
[2]楼滟,王晓宇.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预防作用[J].海峡药学.2011.14(07):39-40.
[3]王爱东.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4(0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