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军,李云宁,李晶华,张维璐
(1.解放军第451医院,陕西 西安 710054;2.总后西安市第一干休所,陕西 西安 710054;3.第四军医大学,陕西 西安 710032)
·经验交流·
中医药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63例临床分析
郭振军1,李云宁1,李晶华2,张维璐3
(1.解放军第451医院,陕西 西安 710054;2.总后西安市第一干休所,陕西 西安 710054;3.第四军医大学,陕西 西安 710032)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肠道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它是包括一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国外发病率约为15%[1],年龄范围较宽。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因情绪波动、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障碍异常而诱发,症状重者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我国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以及生活、工作环境的逐步改变,肠道易激综合征的门诊量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明显提高。我们自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对63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和观察,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1病例来源
63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37例,女26例,年龄在14~68岁之间,平均年龄41岁;其中多数经西药治疗无效,病程最短的半年,最长的15年。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实用内科学》(第九版)中关于“肠易激综合征”之诊断标准,并结合我国1986年11月全国慢性腹泻学术会制定IBS临床诊断标准来确诊。即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多数便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便潜血试验阴性。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纤维结肠镜示部分患者有运动亢进,无明显黏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无痢疾、血吸虫等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
中医辩证依据:《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第2版)中关于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及肝胃不和之辩证规范。
1.3治疗方法
给予补肾安神止泻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天为1疗程。
1.4疗效标准
参考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腹痛腹泻消失,但因刺激性饮食、环境改变或情绪波动等复发,经治疗短期内顺利恢复。无效:临床症状时轻时重,观察3个疗程无明显改善。
1.5治疗结果
痊愈37例(58.7%),显效23例(36.5%),无效3例(4.8%),总有效率为95.2%。
1.6典型病例
李某,男,45岁。因反复发作左下腹痛、伴排黏液样便10年,加剧2 d,于2009年8月17日就诊,诉于院外不规则服用氟哌酸、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无效,精神萎靡,头晕、失眠、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数。经纤维结肠镜、B超等检查排除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诊断为肠道激惹综合征。给予炙黄芪15 g、羊藿叶12 g、焦杜仲15 g、鹿角霜9 g、茯神6 g、炙甘草3 g、橘叶6 g、党参1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 d为1疗程。经一个疗程治疗,腹痛消失,黏液样便消失;一周后,大便成形,食欲及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提示其生活规律,避免情绪波动。此后6个月,曾有1次复发,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恢复。之后随访1年未复发,患者痊愈。
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大便常规及培养、钡剂灌肠、结肠镜等一系列检查均无肠道器质性病变发现,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对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其病因不明,可因饮食、药物或环境等因素促发或加重病情,此外,国外学者发现,54%以上的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有精神症状[2]。中医认为该病征属中医“腹痛”、“便秘”、“泄泻”等范畴[3],传统方剂多针对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胃阴不足及淤血停滞组方治疗[4],而在养心安神方面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根据以上症候群及潜在病因,我们认为,肾与大肠相表里,羊藿叶、焦杜仲、鹿角霜温补肾阳,通过温煦肾阳改善大肠功能,心主小肠,茯神养心安神,调节小肠功能,白芍柔肝止痛,橘叶疏肝解郁,同时,鹿角霜兼具收敛止泻之功,最后通过黄芪、党参健脾补气,改善各脏腑功能。9药组方,对肠道易激综合征标本兼治,经临床验证,疗效迅速可靠,可进一步推广。
[1] Spinelli.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Clin Drug Investig,2007,27(1):15-33.
[2] 吴凤皋.中医药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96例临床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0(4):742-743.
[3] 丘和明.中医内科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 黄建略.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治[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0(18):2517-2518.
1673-2995(2012)01-0027-02
郭振军(1982-),男(汉族),主治医师,硕士.
R259
B
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