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

2012-04-18 06:44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创造性

武 宁

(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引言

作为目前我国翻译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译者主体性受到越来越多翻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译者主体性关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强调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解构主义及其翻译观中又有独到的阐述。从解构主义翻译观来审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可以为译者主体性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一、解构主义翻译观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解构主义翻译观,首先还得从解构主义谈起。解构主义诞生于法国,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为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解构主义是对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结构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其特征为怀疑性和消解性。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语音和现象》、《论文字学》和《文字与差异》,这三本著作成为解构主义理论形成的主要标志。

解构主义思想于20世纪后期渗入翻译界,给翻译理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使得人们用新的理念考察已有的翻译理论。德里达再三强调解构主义与翻译密不可分,他认为翻译“更应被看做语言对源语文本的不断修订,是对源语文本所有可能性理解的延异和置换,是一种隐匿在场的活动。”[1]161解构主义翻译观的独到见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理论消解了原文的中心地位,强调译文所起的重要作用,把译文提升到与原文同等重要的地位。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译文决定原文,如果没有译文,原文将无法存在;决定原文生命的不是原文自身的特性,而是译文本身的特性;德里达声称“是翻译文本书写了我们,而不是我们书写翻译文本。”(Translated text writes us,not we write the translated text)。[2]45原文是对某一概念或事物的阐释,因而也是译文,从这个意义上讲,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补的,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其次,解构主义翻译观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看待原文文本,否定对原文文本整齐划一的解读,文本没有终极意义。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把文本比做一个葱头,“是由很多层(或层次、系统)构成,没有心和内核,也没有隐秘和再简约的本质,只有无穷层的包膜,所包着的只有它本身表层的统一”。[3]10因此,巴特在阐释文本与译本、作者和译者的关系时甚至宣称“作者死了”。根据他的观点,文本一旦生成,文本的语言符号便开始起作用,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理解文本的意义。这样,文本便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便成为一个敞开着的、开放式的文本,不同的读者,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此外,解构主义翻译观还以一种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翻译。德里达提出‘延异’概念,并将这一思想运用到文本解读当中,认为文本的意义始终处于一种‘延异’的状态,即意义总是存在时间上的推延和空间上的差异之中,换言之,文本的意义总是存在于一种不确定性的状态,文本没有终极意义。因而,翻译并不是对原文的简单机械的复制,任何一个译者要想找到与原文最恰当的唯一译文的想法只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美梦。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一思想也为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依据。

二、译者主体性

关于译者主体性,不同学者由于研究的着眼点和研究的视觉不同,对其定义和内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首先要弄清楚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的主体问题是随着人们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身份、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而逐渐展开的。贝尔曼指出,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动机、翻译立场、翻译方案、以及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都使译者成为翻译中最活跃的因素,译者所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4]75袁莉认为,“当我们把翻译文本看作是融入译者的主观审美意向和历史存在的一种自足的艺术创造产物时,便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面临关于翻译主体性极其能动空间的提问…,译者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5]402-406而杨武能则认为文学翻译的主体应包括作家、翻译家和读者。许钧在对“主体”问题研究做了一番综述之后把译者视为狭义的翻译主体,而把作者、译者和读者作为广义的翻译主体。[5]11显然,我们这里讨论的翻译主体主要指的是译者。其实,关于译者主体性的问题,自有了翻译活动以来,国内外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都有所论及,只是没有明确提及这一概念。古罗马翻译家认为,翻译的主要目的不是“译释”,也不是“模仿”,而是与原文“竞争”,译者可以凌驾于原作者之上。持这种观念的翻译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西塞罗,他把翻译分为“解释员”式翻译与“演说家”式翻译。苏联著名翻译家科尔涅伊·丘科夫斯基指出,只要译者具有天赋的才能,他就会把原作的艺术特色创造性地再现出来。[7]19,189中国古代的彦宗提出“八备”说,指明译者所应具备的条件。茅盾也认为,好的翻译就像原作者用另外一国文字写自己的作品,这样的翻译需要译者发挥工作上的创造性。[8]376基于以上回顾,我们可以对翻译主体及译者主体性作一简要界定,翻译主体即翻译活动的发出者、策划者,翻译活动的主体性即翻译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要主体。“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9]21-26

三、解构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

语言结构主义翻译观强调原文的中心地位,把翻译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语言层面上的转换,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要求译作对原著的忠实。诚然,这种翻译观注重翻译实践中的客观因素,为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标准,然而,正是这一研究视角过分强调翻译的客观决定因素,从而忽视翻译中的主观因素——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与此相反,解构主义翻译观消解了原文的中心地位,关注译文及译者的积极作用,强调译文和译者的重要地位。认为译文同原文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译者操纵文本”、“译者摆布文本”和“抵抗式翻译策略”等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将译文受原文遮蔽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将译者从仆人的身份中解脱出来。

(一)文本意义不确定性与译者主体性

解构主义理论家抨击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声称不能机械地认为原文是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系统。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差异,原文的意义不可能固定不变。解构主义翻译观甚至认为,决定文本意义的,并非原文,而是译文。译文是原文的来世,译文使原文得以生存。译文与原文之间并非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上述翻译思想为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原文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即开放性正是译者表现主体性的场所,它能激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创造性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表达译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原作品的信息,他总会带着某种如认知、审美等期待解读文本,自然会打上译者自身的个人兴趣、知识、经验、文艺修养、欣赏水平等主观因素的烙印。译者带着这些主观因子参与文本解读,沉浸在具有开放性的原文文本的对话与交流之中,译者的主体性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所产生的译文既继承了原文的血脉,又在新的译文语境中获得了重生。

(二)延异与译者主体性

德里达杜撰出“延异”这一概念术语,延异意味着区分、延搁、播撒。德里达从拆除现实的在场为切入点,消解了形而上学的基础和逻格斯中心主义。德里达认为符号不存在同一性,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难以愈合的差异性,意义因差异得以扩张,文本在差异中获得发展。在空间上,符号总为其他符号所限定,离不开其它与之相异的符号;从时间上看,符号总是推延所指的在场,没有恒定不变的意义。德里达认为原文本自身并不统一和完整,存在多重意义,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任何解读和翻译都不可能穷尽其可能的意义。由于解构主义的“延异”观提出原文没有固定的意义,这就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翻译中,原文本的意义有待于译者去解读,去挖掘。同样,由于原文没有恒定不变的意义,翻译中要想做到译文与原文的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是不必要的事情。这就打破了译文从属于原文的翻译观,也打破了长期以来译者从属地位的观念束缚,让译者获得解放,译者也不再隐身,而要从翻译的后台步入前台,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凭借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已有的经验结构和审美情趣创造性地阅读原文,创造性地书写译文,使译者主体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结语

解构主义翻译消解了原文的中心地位,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下的翻译观。反对以封闭、静止的态度看待原文,强调文本的动态性和开发性。主张以辩证、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翻译。为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新的理论依归。在解构主义翻译观视野的关照下,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正因为译者对原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和阐释,原文本才获得新的生命,才得以永久传承。

[1]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Studies[M].New York:Routledge,1993.

[3]Barthes Roland.Style and its image,in Chatman,S(ed),Literary Style:Asymposium.NewYork:Routledge,1971.

[4]Berman Antoine: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Donne[M].Paris:Gallimard,Paris,1995.

[5]袁莉.关于翻译主体性的构想[A].张柏然,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7]谭载喜.西方翻译理论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猜你喜欢
德里达解构主义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浅析解构主义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以山顶度假屋为例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重塑与解构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被“延异”的语言*——德里达对索绪尔的批判再审视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浅析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