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俊 喻 婷
“长期以来,乡村民俗几乎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人们都是到乡下去采录民俗,认为农村是民俗研究的重点,而城市民俗不足为奇,甚至在有的人看来,都市没有民俗。”[1]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世界变得越加渺小,都市民俗以其独特的社会特性展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是一次对旧有传统的革命,那么“微时代”的来临就是网络数字时代的延续。
“‘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2]可见,微时代是以数字技术的普及为基础,以电子信息的传播为媒介的一个新兴时代,然而它所影响的并不仅局限于电子信息领域。随着3G技术、物联网等科技的发展,间接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风俗面貌,给固有的市民生活习俗带来了猛烈的冲击,从而影响了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都市人生活中出现的微博、微信、网购、论坛等等,构成了现代都市民俗文化的新亮点,造就了新的世俗之风。因此,更有学者指出,微时代“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3]。
一
都市市民作为都市民俗文化的研究对象,其人群结构的变化是研究市民生活习俗变迁的必要前提。“当今都市人群主要由本土市民和居民化的市民组成。”[4]居民化市民包括了外来的非农人员、进城务工的农业人员以及外出求学和海外归来的人员等。根据近年来城市人口分布的统计,居民化的市民在城市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在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都市市民的日常社会生活正被一系列“微”活动所引爆的数字化风潮影响着,而包括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方面因素是引发市民生活习俗变革的内在动因。
经济全球化的活跃带动了人类社会的新气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都市民俗属于上层建筑,它的变革受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商业化,是现代都市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经济的繁荣,提高了市民日常生活的质量,加快了市民日常工作生活的节奏,满足了市民社会生活的巨大需求,为都市市民生活习俗的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2000—2010年中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数据分析,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呈增长趋势,从3397元增长至9963元(人民币)[5](P72)。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享受型的消费生活已经取代了过去温饱型的生活。过去以吃、穿、用方面的消费需求已扩展至住、游、玩、乐、健、学等多个方面,人们的消费需求从曾经单一的物质向物质、精神以及生态的多元需求转变,其中通讯信息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作为新兴领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固有观念。
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因特网的不断升级、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通讯网的数字化构建等方面,为人们生活习俗的转变创造了新的媒介。2003年,彩屏、音乐和拍照手机开始流行,手机的数字多媒体时代来临;2004年,全球博客网站开始获得支持,博客、播客、RSS、社区和P2P技术等获得风险投资商的青睐,盛大网络游戏开始火爆;2006年,网民成为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度风云人物”,网络内容从单一的文本形式向视频、音频等超文本多元形式转变;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的“革命性手机”iPhone实现了包括多媒体娱乐、Wi-Fi(无线宽带)、博客、播客、电子邮件和视频等在内的多种革命性的功能设计[6](P45);2010年是公认的微博元年,新浪微博有1亿多名用户注册使用,腾讯微博的注册用户也在大幅度增长,由此引爆了全民总传播的大浪潮。自21世纪以来,信息时代向“微时代”加速迈进的现实,反映了民众的社会生活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质的变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规律。
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物。“民俗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人文魅力,民俗是城市文化的特殊窗口,是市民精神与行为的内在动力”[7](P29),民俗文化必须借助传承人的生活习俗来传承,市民作为都市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市民文化的变迁直接影响其日常生活习俗的变迁。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数以万计,而这些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样也改变着社会文化。然而,从另一层面上说,都市民俗文化的传承者经过“农民——居民——市民”的动态转化过程,也推动了市民生活习俗的转变,使得都市传统民俗得到加强。微时代下,都市市民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诸如上网冲浪、KTV唱歌、夜店蹦吧、美发沙龙、运动健身等等新的世俗事象,成为展示都市民俗文化的新窗口。大众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网络文化等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的新文化,也推进了都市市民生活习俗的变化发展。
社会是人的集合,以人的存在而存在。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情关系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都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世俗风貌。诸如请客送礼、新年祝福、婚丧俗礼等方面人情关系的处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此外,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今时代的都市市民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提供精神生活的需求。都市市民的生活习惯、生活观念等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发生了质的变化,生活的节奏由慢到快,生活观念从以“劳”为主向以“娱”为主加速转变。“体验”、“绿色”、“生态”成为都市市民追求的新标语,人们的生活愈来愈注意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迫切追求的目标。
这些在“微时代”下的内在因素都推动着都市市民生活习俗的日益变迁。
二
都市可说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中心场所,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文化、科技水平以及生活方式。在“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都市市民的生活风俗正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构建了都市市民生活的新事象,是探究习俗变迁的外在体现。
服饰是人对人观感的直接反应,关系到人的身份、性别、仪容,也体现了人的审美品位。古语有云:“变俗之大者,莫大于殊徽号,易服色冠履间。”服饰的变化,是都市市民生活习俗变迁最直接的体现,传统社会中的服饰,是统治阶级礼教控制的媒介,是等级、尊卑的代名词。近代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服饰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风向标,服饰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都市人穿戴的服饰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衣服,而是自我展示的符号,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风貌特征。同时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全球各个时尚风潮相互影响,都市民众对品牌的认知度也愈来愈高,人们追逐的时尚品牌已由国内扩展到了全球,对服饰的品牌消费趋势已经从观念层面落实到了行为层面。
此外,购买服饰的方式亦发生了显著变化。微时代下的都市民众更乐于体验、分享,新兴的网络平台和网络社区提供了人们发现美与时尚、分享购物乐趣的平台。这些变化,使得都市人的生活网络化、透明化,市民的生活习性变得开放、充满体验的乐趣。诸如时下流行的女性买家社区,为女性提供了购买服饰等用品的网络活动平台,转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服饰官网、购物网站的不断推出增加了人们选择服饰的途径,上网“逛街”已经是时下都市民众生活的新方式。诸如淘宝网的成功,“终于将一个商业工具转变为一个生活工具”。
“微时代”下都市饮食习俗的变化,首先就是各地美食风味的聚集,兼容并蓄,结合本土单调的饮食结构,形成多元化、快餐式的饮食习惯。一方面,都市中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市民,带来了各式各样的饮食习俗。诸如八大菜系、西式餐点、日韩风味、地方小吃等等美食集中汇聚在都市生活中,融合创新,形成新的美食风味,使得市民能够近距离地享受美味。而随着市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下馆子”已经成为都市市民娱乐休闲的一种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受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快餐式的饮食习惯成为都市市民主要的饮食消费方式,诸如肯德基、大娘水饺、味千、必胜客等等快餐式连锁餐厅在都市中比比皆是,影响日益壮大。
其次,市民饮食习俗在方式上也有显著变化。一方面,网络的便捷性推动餐饮服务业飞速发展。网上订餐、美食团购等用餐方式,正逐渐覆盖都市市民工作生活的各个区域;通过社区、贴吧、微博等第三方网络互动平台进行美食评价的方式,愈来愈深入人心,其中提供了分享美食、提供美食信息、互动评价等方面的功能,扩大了民众的餐饮范围、推动了民众的饮食习惯趋向理性,成功地转变成大众点评式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数字化传播扩大美食的宣传力度。饮食类综艺节目、数字电视广告的不断推出,成功地吸引了民众对美食的关注度,改变了民众的饮食习惯——从生理需求的基本满足到自我追求、自我享受的精神需求的获得。
再次,随着网络媒体传播的带动,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绿色”、“生态”等词汇正逐步走进市民的饮食理念中,市民的饮食习俗趋于科学、健康、合理。同时,市民、选择购买饮食产品的场所正在逐步发生转变。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超市正在逐渐取代市场、菜场的地位,成为人们食品消费的主要场所[6](P300)。
与衣食的变化相比,微时代下住行习俗的变化不甚明显。首先,居住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居所环境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之前,都市中的居民建筑主要以四层至八层的楼房为主,内外装饰简易、粗糙,普通市民的生活条件一般,人口密集。而21世纪至今,微时代下的都市建筑主要以高层楼房为主,配备电梯,方便市民居住生活。同时,以社区为主形成的居民建筑群落成为都市中的典型示范。城市社区用花坛、草地、林木、藤蔓、水池、人造瀑布、街心花园、路边花园、自然圆石、叠石小品等条件与办法,建设生态社区,提供给市民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以及趋向乡村田野式的生活方式。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居住与商业区分的单一模式已不再能够满足市民对生活居住的需求,城市综合体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场所,集商业、办公、居住、餐饮、文娱和交通等多个功能于一体。这种“城中之城”的生活环境正在改变市民的生活习俗,使得市民的日常生活更加集中、便捷。其次,从交通方面的习俗变化来说,以车代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生活现象。公交,出租车等已经成为都市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方便市民的社会生活,其中移动媒体的传播使得市民在交通行动的时段中同时获取资讯,提高了市民生活的趣味和品质。再次,智能化的体验式生活方式正在逐步渗入都市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居住还是交通出行,民众愈来愈依赖数字电子设备的便捷、高效,以致改变了市民的生活习惯。以电子地图为例,依靠GPS电子导航,能够引导人们的出行,方便人们快速地找到目的地。
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都市市民的娱乐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微时代背景下,以数字媒体网络为主的游戏娱乐最为突出。首先,休闲内容异常的多姿多彩。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的虚拟世界,能够让民众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体验、互动成为市民娱乐习俗的显著特征。一方面,包括角色扮演、策略对战、社区经营、智益解谜、棋牌休闲等等在内的网络游戏应用,提供给人们各种类型的游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游戏需求;另一方面,以分享、交流为主的视频、音乐、阅读、网页、贴吧等在内的网络社区平台,提供给人们不同方面的互动,以图像文字的方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此外,包括3D电影、CG动画等等在内的数字电影也是都市市民休闲内容的主要方面,看电影是都市市民在休闲娱乐习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次,以手机、电脑为依托的数字娱乐方式已经成为市民娱乐习惯的主要表现。同时,以手机移动设备为媒介传播的新媒体——第五媒体,提供了以便捷为特征、能够随时随地及时发布信息的互动传播方式。而这种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深切地影响着都市的数字化进程。手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移动通讯工具,而是集游戏休闲功能于一身的娱乐工具,微时代下都市市民的娱乐习惯已经被小小的手机所改变。
三
上述都市市民在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变化,能够明确地显示出:“微时代”背景下的都市市民生活习俗,正在经历着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变的历程,其主要特征和趋势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个性化的特征,呈现虚拟化、体验化的倾向。在传统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站新闻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复制版本,民众看到的是经层层“把关”后刊登的新闻,由于传统媒体属于单向传播,互动性极差,所登出的新闻也不一定是人民所关心和需要的。随着微时代的出现,人们可以与网站和人进行一些互动,就某政策或热点事件发表个人意见。“微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息源,从而改变了传统媒体是唯一信息源这一格局,人们的生活不再是单调的一成不变,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更能适应人们的需求及商业化的市场运作。数字媒体形成虚拟的环境和空间,将不断改变目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交往的方式[8]。都市居民在生活方式中的变化:从逛街购物到网上购物、从煮菜做饭到网上订餐……从电话联络到网上聊天,这些转变呈现出人们在当代都市中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变化,正朝向虚拟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必再遵循传统固有的生活方式。此外,微时代也是体验时代,人的感官成为传播体验的重要媒介,诸如网络游戏、论坛贴吧等等,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的帮助体验不同的生活以实现自己个性的展示。
微时代环境下,这种都市民俗个性化的特征也正是孔子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的体现,个性的生活是其表,而内在共同的数字化行为方式则是其里。
第二,多元化的特征,呈现兼容并包的倾向。在微时代的发展下,信息的交流和融合变得异常迅速,传播活动也随之具有瞬时性的特点。对于传播者而言,小的信息量提高了传播速度,加快了信息内容的更新,而手机等便携通讯设备更是起到了促进作用。互联网技术和3G技术的大力提高和普及,为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使用者只被允许发布140个字符之内的信息,但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软件等多种途径发布。这种篇幅短小、发布及时的信息渠道,对于接受者而言就意味着可以接收更多元、更及时的信息。在这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的媒体的促进下,市民的生活习俗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都市民俗的包容性变得更加明显。从微博、微小说,再到微电影、微娱乐,“微”字大行其道,在短小精悍、富有创新精神的“微”媒体下,人们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欣赏到制作精美、内容丰富、耐人寻味的网络产品。新媒体传播形态的不断出现,不仅改变了大众的消费体验,也改变了大众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结构,使得表达渠道更加多元化。这种习俗变迁的多元化还体现在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深圳‘民俗文化村’从建设开始,一直都是都市旅游的热点,每逢旅游黄金周和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都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婚俗表演、民俗服饰表演、地方曲艺表演等,带来了不菲的旅游收入”[9]。再譬如吸收不同民俗文化,在城市中组织庙会活动、举办美食节、开展民俗体育竞技、开发名人故居等等多样化的新民俗活动,以此丰富都市市民的生活,增加生活趣味,并且增强都市生活空间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都市作为各种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都市市民生活习俗的变动,主要来自于不同民俗文化的多元冲击。准确地说,当代都市中市民的生活习俗深受乡村民俗、国外民俗以及各民族民俗的影响。就比如情人节、复活节等西方节日都得到了众多都市市民的青睐,这深刻反映着市民生活习俗的变化。另外,都市民俗对这些民俗的包容,使得各种不同的生活习俗相互融合、变异,淘汰了落后的生活习俗,形成了新的生活习俗,完成了习俗的变迁。同时,也是这样的包容性提供给都市市民不同民俗文化的精华,汇聚成多元化的世俗景象。
子曰:“君子不器。”现代社会不仅市民需要拥有多元化的信息储备量,都市文化也需要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兼任更多的外来文化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微时代正是为这种兼容并包的发展概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三,开放性的特征,呈现全方位共享的倾向。当代都市生活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有效的信息传播媒介,其传播范围扩大至全球,打破了市民生活的地域局限性,体现出了开放性的特征。同时,只有开放的都市生活态度,才能够接纳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民族的生活风俗,形成具备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都市,进而转变都市市民的生活习俗。因微博的兴起,近几年都市中掀起了“全民围观”的热潮,各种媒体应用相继出现,人们在微博中各种“晒”:晒隐私、晒朋友等等,都市民众的生活方式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发生质的转变。
某地起火或被盗,新闻和警方还未公布,微博上就有目击者当事人可以第一时间上传相关图片,每个人都可以充当记者和新闻主播,可以说微博让我们更快地接近事实真相。同时,人也成为传播的一部分,与互联网相连,并把自己的感知和发现等智能与之凝结,成为真正的“物联网”。从上述资料看,微时代下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信息经一次传播,共同分享成为现实。发布、围观、评论、转载,人们通过简单的操作运作就能做到全方位的信息资源的共享。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从接受到参与,具备不拘时间、不设地点、不限人数的便捷。“全民记者”成为微时代下都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新风尚,这就说明了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朝着更为透明、更加开放的方向迈进。正像很多学者、社会活动家等呼吁的那样,市民需要一个更公开、更透明的信息平台,而微时代的来临正使我们向这个平台大步地迈进。微博、网络社区的逐步普及正为我们提供着一个愈发透明的社会窗口。
然而,微时代的到来为市民提供的不仅是信息的共享,同时也在引领着一个资源共享的新时代。在网上查阅资料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在中国知网、万方、读秀等官方数据库问世以后,新浪爱问、百度文库、豆丁网等完全由网民自助上传、下载的知识平台,已经以一种更加亲民的姿态活跃于市民的生活之中,大大提升了知识传播的效率。同时,各个学习、交流网站的建立使网上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譬如,雅思、托福、四六级等专门针对英语考试的学习网站,每日都会有学习资料的更新以及高分通过者学习心得的发布,使考生们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有效信息。
可见,微时代的来临不仅使信息透明变成一种可能,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也为市民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
都市民俗作为对市民生活需要的适应与满足,也是市民生活的呈现。在微时代背景下都市民俗的改变,也正体现了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数字媒体对市民生活的巨大影响。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化媒体全面步入微时代,“微媒体”已经成为转变都市居民生活习俗的重要平台,影响着都市习俗的变迁。在认清其重大作用之后,我们数字媒体人应该做的就是要研究它们的方向和规律,其利弊害,使其能够正确引导市民的精神文明生活,使市民生活更加健康和谐。
[1]陶思炎.都市民俗探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青年记者,2010,(2).
[3]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4]许连军,李云安.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民俗研究对象变迁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黄升民.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2005-2006[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8]邓琼飞.论中国都市民俗的包容性特征[J].世纪桥,2008,(1).
[9]百里.微者,博天下[J].软件工程师,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