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洪彭 辉
(1乐山师范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2开江县普安中学,四川 开江 636250)
读经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儿童读经也在传统教育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完善。民国以后,随着现代教育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儿童读经被废黜。在消失了约80年后,一股少儿读经的热潮又开始兴起。1993年,台湾台中师范大学的王财贵教授,通过对自己孩子进行读经教育的成功实验后,在台湾和大陆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应。团中央、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了“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从1998年6月起,该工程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的数千所学校的近500万少年儿童中开展起来。读经教育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它有哪些教育价值与意义?笔者将从读经教育的源头上说起。
一
儿童“读经”,读的是“经典”。什么是“经”,何谓“经典”呢?《辞海》解释为:“经”为“常道,规范”;“典”为“历来被尊崇为典范的著作或宗教的典籍”。“经典”即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现代汉语词典》说“经典”就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综上所述,对“经典”一词的解释,即经典浓缩了人类文化创造的精华,是经过历史选择与推敲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这种文化精髓不仅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不断被重新选择、理解和建构。正如王中江先生所说:“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经典,在时间和空间中形成,反过来又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经典具有不朽的性格,经典是永恒的。”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也曾说,经典就是指那些浓缩了人类文化精髓的“智识”结晶的古书,它本身的文字就是“文学”的“艺术”。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南怀瑾先生把“经典”二字的范围限定在我国古代,但是他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了我们,我国的经典不仅是经典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当中还包涵着深厚的文学艺术价值,可谓为经典当中的经典。例如儒家的“四书五经”、兵家的《孙子兵法》、医家的《内经》等,这些都属于经典著作。简言之,经典就是浓缩了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历史选择与推敲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人类文化当中,最有价值的、永恒的、百读不厌的作品。它体现着人类对宇宙、社会、思维的深度思考,凝聚着人类的精神智慧;它是历久弥新、垂范后世的文本;具有无穷的震撼力和持续的张力;它是启迪灵魂、唤醒人性的精神家园;以普照的思想光辉,引领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行。
二
读经教育,也称“经典教育”。根据经典教育的首倡者王财贵先生的解释,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材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的孩子是智慧潜能和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儿童在7-11岁这段时间,大脑正处于急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忘记应当关心一个人神经系统的发展和大脑皮层细胞的增强,那么学习导致孩子变得迟钝。”因此,充分把握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智能关键期,使其在学习浅近中华文化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选》等)的同时,汲取世界文化精华,用优质的文化信息刺激孩子的大脑,达到开智励志的目的。总之,“经典教育”就是在学生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以经典读本为文本,让学生尽快尽早的接触历史上最经典原创性著作,进行文化熏陶和感染,使其终身受益、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
近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校本课程已经纳入了教学范畴,读经教育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走进了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社会上大大小小的书院、培训基地或培训班也相继诞生,民间自主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读经热潮。在学术界,儿童读经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家纷纷对此发表看法。有人肯定,有人质疑;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无论赞成也好,反对也罢,读经教育已在人们的争议声中不知不觉的走过了近20年。从数量上看,由最先的几个孩子读经,到如今的近500万儿童诵读。从范围上讲,19年前只有台湾的少数几个家庭在开展,而今天读经已经走进了中小学课堂、书院等,其辐射面已达到了一半的教育机构。从认可度上看,最先有80%以上的民众极力反对读经,而今儿童读经不仅明确纳入了国家的重点课题研究,而且教育部门积极的鼓励学校进行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与使用。所以,从整体看,读经教育正在逐步的向前发展和完善,形成一种有生命力的全新的教育现象。对当代的儿童而言,读经教育更是有着非常大的实践意义和价值。通过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对此做意义和价值阐述的研究已有很多,其中专家学者较多的是从传承民族文化这个大范围的角度谈论读经的意义和价值,而一线教师则更多是从儿童的个体因素如智力、记忆、思维等方面,或者从学校的德育角度去论证学生能不能读经以及怎样读经。笔者认为,应把两者结合起来,在特定的活动场所和背景下,把读经教育放到实践活动中,较为具体的研究“读经”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四
(一)丰富知识体系,建构知识体系,开发智力潜能
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与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人走向成材和成功的前提。反思当今的普通教育,做得最多的工作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但是12年的寒窗苦读,最后学生反馈的是,读得多忘得也多,当他们经过高考之后再来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时,能够长久储存在头脑中的已经所剩无几。因此,笔者认为要让有用的知识根深蒂固的扎根于人的头脑中,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习经典的知识,二是接受“特殊”的教育。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当学生在脑海中积极的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时,知识的积累过程就完成了。而读经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用经典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接受经典的知识,激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意义建构。
从人一生的成长来看: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人从出生到老死,无不是在学习与考验中成长,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年龄层面的思考。随着岁月的流失,当再回头看过去,许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因无知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想从头再来已不可能“,幼不学,老何为?”幼时的经典诵读是为后继的学习扎根的教育。人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经验的积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传承圣贤的智慧经验,这也是人的一生立身行事的基础。“九蹭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预先垫底,有了基础,将来才会运用,才会创新。所以用经典为地基的扎根教育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它会让我们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根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13岁以前的儿童处于记忆力黄金时期。因此,提倡这段时期诵读经典的效果最好。我国学者边艳红2005年对儿歌与经典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华文化经典语言内容是高度紧凑浓缩的,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音韵和谐,言简意赅,在文化领域中展示着独特的文化语言魅力。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与“小猫叫,小狗跳,猫叫狗跳好热闹”的难易程度对于儿童来讲差别不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儿童像学儿歌一样,轻松愉快地高声朗读,遍数多了,音韵和字义等因素都会逐渐影响儿童,慢慢悟进去,将来长大后的学问就广博了。让儿童自小就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之书,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这些内容不仅会存入大脑记忆,而且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在于无需经过意志的运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
(二)加强品德培养,锤炼道德意志,健全人格发展。
儿童在13岁之前,天真开启,记忆最强,最易善导,最需教化,在这时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开智养正,对他们的一生将受益无穷。科学证明:一个人在0-3岁时其人格秉性已经奠定,0-6岁的时候就已经发展了一生全部学习能力的50%,在13岁以前就已经发展了全部学习能力的90%。不难看出,人类在0-13岁之间就已经为自己一生的成就奠定了成败基础。正确的道德品行落实如果从孩童着手,方可事半功倍,效益无限。在人生初始阶段以圣贤的正心正行来熏陶、养育、启发他们,也就是经典教育中所首要倡导的“童蒙养正”。《三字经》指出“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若我们能利用孩子0-13岁这段黄金时期,引用圣贤的智慧经典,熏习教导禀性淳良的孩子,让他们“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开启他们一生幸福健康、快乐成功的“源头“”活水”。
从经典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来看,文化经典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做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指导。比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等。今天,让儿童诵读经典,就是让他们从小学会做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从而为形成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
“读经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主旨,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文化命脉为核心,力求把教育的种子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以培养出具有民族气节与灵魂的龙的传人。这样的教育是具有长久的意义和价值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尽管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和波折,但是只要人们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相信“读经教育”将会泽及后世,功盖千秋。
[1]孙慧.浅析儿童“读经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9).
[2]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刘晓东.“儿童读经”背后的文化弊病与教育弊病[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04).
[4]贾赫.从“儿童读经教育”和“素读”看中小学语文教育[J].中小学校长,2011,(07).
[5]邱少旭.读经热与删经潮的教育解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6]何勇刚.小学读经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