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华新梁沛华 王宏 王烁 曹敏(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00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为广大基层医院培养大批高质量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招生规模扩大的比例更高。大规模的扩招带来了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尤其是临床教学资源不足日益成为制约高等医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而临床教学基地是完成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其数目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按照国家对高等医学院校设置标准的要求,在校生数与附属医院的床位数之比应为1:1。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指标要求生均床位数之比为1:1,合格标准为不少于1:0.5。而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由于各种原因,仅靠直属附属医院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非直属附属医院就成为保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我校自1998年开始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工作,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医学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非直属附属医院是相对高等医学院校直属附属医院而言的,指与学校建立有稳定的教学协作关系,具有直属附属医院基本条件和功能但又没有隶属关系的校外临床教学基地。它既是当地医疗服务的中心,又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基地。教育部评估专家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认定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条件:学校与医院有建设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协议,并经行政部门批准;能够完成临床教学全过程的三级以上医院;临床教学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健全;有一届以上完整的毕业生。其在体制上不同于附属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不存在隶属关系;在功能上又不同于教学院和实习医院,承担了临床课程的全程教学任务[2]。符合条件的医院成为非直属附属医院后原有的隶属关系、管理体制、人员编制、资产及经费渠道以及医疗卫生、服务面向均保持不变,但其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继续教育等工作纳入高等医学院校管理体系。
1998年始,我校根据原国家教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教高[1992]8号)以及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领导小组《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办法》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认定方案》进行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选择具有非直属附属医院认定条件的教学医院并达成共建意向,在征得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后提出书面申请,省临床教学基地管理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认定。深圳市中医院成为我校第一批非直属附属医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共有21个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年门诊量总数达1 400万人次,病床总数达13 700多张,硕博士导师总数超过300人,正副教授总数约800人,每年承担我校约2 000人次的学生临床实习工作。
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一方面有效地缓解高等医学教育规模扩大后临床教学资源紧张的矛盾,给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障。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医院医教研全面发展,使其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学校与医院之间的联系,形成了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3]。
3.1.1 学生在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中大获裨益
非直属附属医院充足的病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强化了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特别是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成后,每所医院带教学生数量减少,生均管理床位数增加,使学校有条件对原来的临床理论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彻底的改革,实现了“床边”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对在非直属附属医院实习的部分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其中,有不少学生被所在的非直属附属医院直接录用,或考取了研究生,直接或间接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3.1.2 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显著提高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通过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卫生资源,拓宽办学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的规模效益,增加办学活力,缓解学校扩招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
3.1.3 非直属附属医院综合水平有效提高
非直属附属医院充分利用高校的技术、知识、人才优势,通过教学工作,临床医师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诊疗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优秀的专业教师也获得了相应的教授职称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无形中提高了社会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以深圳市中医院为例,在成为我校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后,其教学、科研及对外交流等层次水平不断提高,医院现有正高级职称100余人,副高级职称20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高级师带徒专家4人,广东省名中医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50多人,临床教研室20多个,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专科、自考等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并先后与美国Temple大学、费城Thomas Jefferson医学院、德国Medical Park康复医院建立临床协作关系,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执业中医师学会、香港中医学会会立中医学院、香港国际针灸学院等建立了固定的教学协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有20多个专业学术团体挂靠该院成立。
我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在管理非直属附属医院过程中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PD⁃CA循环法为核心,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机制,在促进非直属附属医院医教研协调发展和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PDCA循环法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包括以下 4个阶段: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PDCA则是由以上4个英文单词的第1个字母组成[5]。PDCA循环法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经实践证明了的非常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之一,其科学性、程序性及有效性同时适用于医学教学管理等范畴。
3.2.1 拟定严格的准入标准与管理计划(Plan)
3.2.1.1 严把入口关。非直属附属医院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严把入口关是保证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质量和临床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我校设置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均是在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领导小组评审认定的教学医院并且与我校有多年临床教学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评审和认定的。医院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必须达到非直属附属医院评审认定的要求,并且具有多年临床实践教学的积累。
3.2.1.2 严格教师聘任与管理。非直属附属医院的临床带教教师是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我校非常重视临床教师的聘任和管理工作,制定了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对临床教师的聘任条件、职务和期限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对其实行严格管理,临床教师届满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续聘。为了有效地激励临床教师做好临床带教工作,我校还制定了优秀临床带教教师奖励办法,对在临床带教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员进行表彰。
3.2.2 实施干预措施(Do)
3.2.2.1 加强临床师资培训。加强临床带教师资培训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长期以来,我校非常重视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带教教师的培训工作,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期临床骨干教师培训班,重点加强教学意识和临床带教方法培训,近年来共举办了8期培训班,近2 300人次参加了培训班学习。除了举办专门的临床骨干教师培训班之外,学校和临床医学院还组织专家到各非直属附属医院进行教学指导或示范教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也组织临床带教教师到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观摩和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3.2.2.2 实行院院对口联系。我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在管理和联络机制上实行学校-学院-医院三级管理机制,在学校统一领导下非直属附属医院与临床医学院实行对口联系,临床医学院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临床带教、考核鉴定、检查指导直接辐射到各自所联系的非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在专科专病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申报以及临床骨干人员进修培训等方面也充分利用临床医学院的各种优势资源。实践证明,实行院院对口联系是促进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和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互利共赢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合作机制。
3.2.2.3 加强交流与沟通。交流与沟通是保持校院良好合作关系和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我校与非直属附属医院之间通过多种方式和不同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建立了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学校每年召开一次临床教学基地工作会议,总结和交流临床教学工作经验,通报下年度工作要点;学校每年深入各非直属附属医院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学校每年年终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非直属附属医院领导也应邀参加,了解学校情况。此外,临床教学初终期的交接、临床教学中期检查指导以及学校和临床医学院领导不定期走访等也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非直属附属医院的交流与沟通。
3.2.3 检查考核(Check)
开展教学评估。事实证明教学评估是促进教学建设的有效手段。为了促进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建设,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我校根据国家和广东省有关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管理办法,制订了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评分细则,并组织专家对其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引起了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医院的教学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医院的教学建设。
进行毕业实习质量检查。为了保证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专业毕业实习质量、促进临床教学基地规范化带教进程,2012年4月至5月,即在临床毕业实习的后期,学校组织内、外、妇、儿科专家到毕业实习生较多的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进行了毕业实习质量检查。通过检查,不仅对毕业实习生和带教教师在“学”与“教”两方面的状况有了总体了解,而且通过专家的意见反馈对各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师生给予了具体指导。
3.2.4 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和持续改进(Action)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再评价和总结,比较各项评价指标,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通过总结和再评价,修订评价指标,使之更为恰当地反映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水平并具有持续的可比性;修正干预措施和考核督查办法,使之更为有效地辅助计划的实施。拟定新一轮的干预计划,提升干预目标,全面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科研、临床等水平。
PDCA循环,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相互渗透,又相互支持,难以截然割断[6]。通过拟定标准和管理计划-实施干预-检查考核-总结这样的不断循环,实施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不断地螺旋式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管理的水平。
非直属附属医院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新生事物,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高等医学教育,只有加强对非直属附院教学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我校多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从教学管理层面上来看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首先,我们要更新管理意识,在现有三级管理机制模式下,将管理从现有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其次,改善教学管理手段和方式,进一步加强校本部和非直属附院之间的网络连接,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尽快构建适合非直属附院教学质量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7]。
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绝非一日之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会再接再厉,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使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各项教学工作全面达到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水平,这将成为我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的下一个新目标。
[1]程子军.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教育途径[J].医学与哲学.2005.26.
[1]蒋尧传,仇小强,罗伟生,等.建设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实践与思考[J].华夏医学,2007,20(5):1 087-1 089.
[2]许劲松,沈胜娟,戴伯军.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76-78.
[3]雒保军.非直属附属医院1O10年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433-435.
[4]王宏,李红,刘文红.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5-46.
[5]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5-70.
[6]吴红卫,郑企琨,杨泽民.运用PDCA循环构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评价与干预系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3):1 121-1 122.
[7]唐湘涓,陈军,张厚德.强化教学管理确保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质量的提高[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3):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