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华宏张升方永奇,3曾文雪,4**(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三亚市中医院 三亚57000;.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405;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中心 广州 510405;4.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养血糖浆系由当归、白芍、川芎、黄芪等药材加工提取制得的口服糖浆剂,具有补气血、调经的功效。目前主要用于月经不调,行经腹痛,贫血虚弱,产后体虚,萎黄肌瘦,产后血虚等症状。目前周坚等对其当归、川芎及黄芪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并对总阿魏酸进行了含量测定[1],为控制该产品质量提供了依据。本实验为了进一步完善其含量测定项目,对处方中的君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了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515泵,2487紫外检测器),电子天平(日本岛津AUY120)。
芍药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36-200526),养血糖浆(四川省通园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10301-20110305),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1 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Diamonsil C18预柱,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82:18),检测波长230 nm,温度室温,进样量10 μL,理论塔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5.83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58.3 μg/mL的对照品储备液。精密吸取上述储备液10 mL,加甲醇稀释,作为对照品溶液。
表1 芍药苷加样回收率试验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0 mL,根据参考文献的方法[3-4]和预实验结果,精密量取加8倍量体积的70%乙醇萃取,取上清液,然后水浴挥干,最后用甲醇稀释至100 mL容量瓶中,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不含白芍的阴性样品,照2.2.2项下方法制备,即得。
2.3 干扰试验 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10 μL,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见图1。由图可知,其他原辅料对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无干扰。
图1 养血糖浆高效液相色谱图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对照品储备液0.5,1,2,10,25 mL,分别置于25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系列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0 μL,记录芍药苷峰面积值,以峰面积积分值(A)对对照品浓度C(μg/ mL)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1134C-146.73(r= 0.9998)。结果表明,芍药苷对照品浓度在1.166-58.3μg/mL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制得的供试品溶液,重复进样5次,每次10 μL,记录峰面积,RSD为1.04%,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 分别称取本品同一批号样品6份,照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RSD=0.98%(n=6),表明本法的重复性良好。
2.7 供试品稳定性试验 对同一批样品制得的供试品溶液,分别于第0,2,4,6,8,10 h进样,测定峰面积,结果RSD为1.34%,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 h内稳定性良好。
2.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芍药苷含量的高、中、低浓度的样品各3份,共9份样品,分别加入芍药苷对照品98.0 μg,按照2.2.2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溶液,按照2.1项色谱条件,分别测定,计算其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1。
2.9 样品含量测定 取5批样品,按照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液。照上述色谱条件分别测定含量。结果如表2。
表2 样品芍药苷含量测定 /μg·mL-1
3.1 流动相的选择 在试验过程中,曾采用甲醇-水(25:75)、乙腈-水(26:74)等多种流动相,色谱峰分离效果均不理想,而未被采用。而以0.1%磷酸溶液-乙腈(82:18)为流动相时,分离效果较好,无其它干扰的杂质峰,峰形较好。
3.2 提取溶剂的选择 在供试品制备时,参考文献大多采用甲醇、不同浓度乙醇(70%、80%)作为提取溶媒[2-5],通过试验发现70%、80%乙醇萃取得到的样品浓度大于甲醇,而70%、80%乙醇的提取效果差别不大,从节约溶剂的角度出发选择70%的乙醇。结合文献中加入量的考察,最终确定加入8倍量体积的70%乙醇。不仅无杂质干扰,且含量高,稳定可靠,而且操作方法简单有效。
[1].周坚,王宓.养血当归糖浆质量标准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3(1):61-62.
[2].周祖坤,孙代华,凌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芍药颗粒剂中芍药普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6,26(7):1 001-1 003.
[3].李衫,王亚楠,刘小宇,等.白芍总昔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5):173-175.
[4].邓一鸣,孙晓霞,薛立安.赤芍中芍药苷的提纯工艺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6):363-365.
[5].周洪伟,许文博,王玉蓉,等.赤芍总苷提取与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39(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