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科,戴元枝
(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清末民国中学选修课程兴亡的过程及原因
张心科1,戴元枝2
(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中学开设选修课程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清末因满足升学和职业选择的需要而试行的“分科制”。“五四”前后,因认识到“选科制”有利于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并受到国外相关教育思想的影响,又因为在实验上取得了局部的成功,所以“选科制”得以正式广泛实施。南京政府成立后,“选科制”因其学分制存在着弊端、分班困难、经费紧张、教材缺乏等原因,而逐步从课程文件和教学实施中退出。目前的选修课程开设,应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清末民国;中学;选修课程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指出,“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可见,《纲要》对中学选修课程的开设十分重视。此后,中学选修课程在多数学校纷纷开设,理论文章也相继发表。然而,有课程专家竟然宣称:中学增设“选修课程是我国教育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1]。其实这并非当代的创举,因为清末民国时期我国中学就曾开设过选修课程。笔者试图对其兴亡及原因进行梳理和辨析,并对当前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参考。
我国现代学制确立的标志,是清朝学部分别于1902和1904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这两个章程所规定的中学部分的课程,是每个中学生均必须学习的,所以属于必修课程。
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 (基础教育),“小学堂之宗旨,在养其人伦之道德,启其普通之知识;不论其长成之后,或习文学,或习实业,皆须以小学立其基;此不能分者也”[2]51。中学教育则不然,其主要是为学生的未来作“升学预备”和“职业预备”[3]。除了中学生的兴趣各异外,因为大学的课程是按专业设置的,如果毕业后其选择继续升入大学,那么,中学就因应与大学课程适度衔接而设置一些相应的选修课程;又因为社会存在着职业分工,如果毕业后立即就业,那么中学就因应考虑到当时的社会需要而设置适合各行业需要的选修课程。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清学部于1909年奏请朝廷改革课程设置,在中学实行文、实 (理)分科[2]51。虽然课程分设是课程选修的必要前提,而且实行文、实分科后学生可以在两科之间进行选择,但是在文、实各科内部所开设的课程是学生不能选择学习的,因为其内部的课程是固定的、必修的,所以其实施的又不过是分科完全必修制。清学部试图在中学进行文、实分科,但因为各省教育改革者并不清楚如何去实施且在客观上存在诸多困难,所以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3]。当时,只有江苏等发达省份的少数学校曾开办“文科”与“实科”,但最终“昙花一现,未有成绩”[4]。
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倒退,中学课程分科设置被取消,又回到学制确立初期的各科完全必修制。
当时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弊端,不能适合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和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各项改革迅速推进的形势发展需要,同时,国内外教育改革者在比较国内外的课程设置后希望中国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因为他们的合力推动,选科制在“五四”前后得以正式实行。
1.中学课程完全为必修,不利于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解放时期,“人”应以独特的个体存在的意识开始觉醒。每个人的能力和个性均不相同,作为促进人发展的教育更应该正视和顺应这种不同。1918年,有人就指出,中学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志向并参考斟酌现实的需要而设置各种类别的课程,并评介了英、法、美和德四国的分科选科制度[5]。又如何仲英认为,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均不相同,若实行必修制,班级人数多,教师不能兼顾全体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又“何能施以同一教材,同一步骤?”如果实行选科制,就可“各视能力,各量天分,各计算个人前途之预备,思而又思,才定所选科目。”实行选科制,又因班级人数少,教师可因材施教。而且,能“经济学生的脑力和时间”,因为“若行选科制,科目必减少,分量必加重,论程度,真可以敢说比从前高,比从前深”,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可在三年内学完所有课程,接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也可复修,或重选,至多四年就可学完所有课程[6]。
2.中学课程过于繁杂和陈旧,不合社会发展和各地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状,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各省区:“详察各处办理情形,大率现行科目不无繁重之嫌。而时势所趋又有增设他科之必要。因时制宜,庶几推行尽利”,所以各地中学教育管理者应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和条件,在《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所列各学科目及课时的基础上酌量增减。言外之意是可减少必须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所以当时有人称:“自有此通令,教育部虽未明定变更学制,而各省学校得以因时因地而稍加活动,此现今之‘分科制’ ‘选科制’所由兴”[4]。
3.重新恢复的分科制利弊相生。有些中学又重新试行清末的分科制,如1917年夏天天津南开中学从第三学年起分设普通、文、理、商四科,1918年夏天南京高师附中从第二学年起分设农、工、商三科。清末分科制的设想及尝试为五四以后实行选科制提供了思想基础。如1922年何仲英在谈在中学实行选科制的好处时说:“学生毕业后易于升学及谋生。现在中学选科制,大概分升学预备及职业教育两部。学生学有专门,升学容易。又有生活上必需的知识技能,若投身社会,亦必能胜任愉快。较之从前中学制度,科目,广博而不切实用的,效率有天壤之别。”[6]同时,实行分科制的弊端也在其实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如上述两所中等学校在实验分科制时,出现了选修科目随意开设,而且科目繁多的现象,选修科目有些并不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也不全是学生所愿意学习的,所以存在着和清末的分科制一样的弊端[6]。正是因为选科制利弊相生,所以有必要用选科制来救济。
4.来华讲学的美国学者与留美回国的学生竞相鼓吹实行选科制。“五四”前后,出于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杜威等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相继被邀请来华讲学。1919-1921年,杜威来华讲学,宣传自己的教育思想。他的“儿童中心”、“生活本位”等教育思想在当时就已被普遍接受[7]。1921-1922年2月,孟禄来华考察教育,他回国前对中国的中学教育提出了批评,他说:“中国全国教育,当以小学为佳……大学,也有几处办理得很好;惟有中学,成绩最坏。”[8]他认为,中学成绩最坏的表现除教材陈旧、教法不当外,只有必修课程而没有选修课程也是一个原因,所以“中学的课程要活的,要应济社会各人需要的,要有几种选修科,使中学生可自由选择。”[9]呼应这两位美国教育家的教育改革主张的,是一些留美回国的教育学者,如胡适、陶行知、陈鹤琴、廖世承等。其中廖世承甚至主张在初中就应开始实行选科制[10]。1922年,实行新学制。新学制抛弃清末民初所搬用的日本学制而参照了美国的现行学制。“自游美学者日多,见彼国中学分科选科之推行尽利,亟相鼓吹,思以为革新吾国中学之张本。”[3]上述留美学生成为新学制政策的制定者和课程的设计者,正是在他们的直接推动下,选科制的实施变得势在必行。
1.初步试验。1919年,江苏省已有中学开始尝试实行选科制,如扬州八中的课程分为文、实两科,各科教材不同,而且学校提倡在已有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可在课外、课内教学“注音字母”、“字源”和“范文”等选修内容。该校于次年在国文科中正式试验选科制[11]。1920年6月4日,江苏省南京教育分会事务所组织召开中学校长会议,决议为“议就现行学科中择重要科目,定为必修科;其外关于职业或不在现行学科中者,分划为‘选科’。修业时间必修科占三分之二,选科占三分之一,庶升学与职业双方面兼顾,但经费须略加扩充。”6月17日,校长会议讨论选科办法,决议提到,国文、外语、数学、历史、地理和理科等必修科目的学分及课时占总学分及每周课时的三分之二,而“选科科目由各校就现行学科或非现行学科而关于职业者,酌地方情形规定之;其学分及授课时间占全学分及每周授课时间三分之一。”[4]以至于1921年“最新的中学教育便是选科制”,如南京高师附中、江苏一中、一师女附中、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上海浦东中学、河南二中等纷纷试行选科制。教育部还将这些实行选科制学校的课程简章编印成书,以供各中学参考[12]。
2.正式实施。正因为在思想认识方面取得了上述四方面的突破,而在“实践”方面又有了众多试验学校提供的样板,于是,江苏各中学提议实行选科制,并于1922年春天“上其计划于教育部。部中人士于选科之大体深表赞同”[13]。1922年11月1日,《学校系统改革案》以“大总统令”的形式颁布。《改革案》指出“中等学校得用选科制”,规定初中施行普通教育,但应根据地方的需要而添设各种职业科,高中分为普通、农、工、商、师范和家事等科,根据各地的需要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14]。政府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公布实施中学选科制,标志着该制正式推行。据初步统计,仅《改革案》颁布的当年就有15个省区的49所学校实行了选科制,其中江苏14所,直隶8所,浙江和山东各5所,安徽4所,湖南、山西和福建各2所,京师、京兆、河南、江西、四川、奉天和黑龙江各 1 所[9]。
1948年,张文昌在《怀念中学里的学分制》一文中说:中学实行学分制 (选科制始于1922年而“夭折”于1932年教育部颁布《修正中学课程标准》之前[15],其实,1932年之后,选科制虽然正式从课程文件的规定中消失,但在学校实施中一直持续到抗战爆发。
1.从课程文件中消失。1929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 (教育部)颁布中学各科暂行课程标准,此时取消选科制已露端倪。如大学院在《高级中学普通科暂行课程标准说明》指出,采用分科制虽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升学的需要,但是过早分科,有碍于研究专门的学问,因此本次高中普通科课程标准不再分科设置相关课程。又因为时间的有限,选修科目应该有哪些及其课程标准如何制定等均无法确定,所以仍然采用1923年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的规定[2]121。前面说过,分科往往是选科的前提,不分科就是对选科的一种限制;如果说新学制初期因为时间仓促、经验不足的而在客观上无法确定选修科目、制定课程标准的话,那么此时就是在寻找托辞而有意不去落实了。“教部虽然没有选修学程的规定,而各校仍设选修学程。”[16]不过,1932年教育部在正式颁布《高级中学课程标准》时就正式取消了选科制。
2.从学校实施中消失。1930年,选科制实行的总趋势是逐步减少,有些学校反对选科制甚至取消选科制[17]。1932年,教育部宣布取消选科制之后,因为没有了政策的约束,实行选科制的学校就更少了。1933年,北师大附中的国文课程表中初中第二、三学年仍保留有选修课程“应用文”和“文学文和学术文”,又规定初中第二、三学年的选修课时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高中三年的选修课时占各学年总课数的五分之二。可见,选修课在其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高[18]。像北师大附中这样在1933年之后仍设置选修课程的学校,目前发现的不多。到了1936年有人称:现在的中学,初中大概已经没有选修课程,而高中及中等师范虽然有些还有选修课程,但是比起试行选科制的时候就少得多了[16]。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选科制可能于此时才从各中学中完全取消。因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难以开展,哪里还有可能去实行选科制?193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仍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被调查者赞成中学应进行课程分组或分科教学,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被调查者赞成在中学应多设置选修科目[19],但是,非常的形势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教育,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教育由“非常时期”走向正常时期,战时的课程已不再适合现实的需要,又因为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在重兴的教育民主化浪潮中被视为集权统治的一个重要表征,选科制才再次被提起。如有人称:希望教育行政当局能够准许中学恢复学分制,以让学校教育彰显民主化的精神[15]。于是,1948年教育部在《中学课程标准总纲》中提到,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可根据学生升学或者就业的需要而设置相应的科目、分配适当的课时,让学生自由选修[2]191。这就预示着选科制将有可能再次在中学教育中出现。不过,随后1949年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课程文件没实行,选科制也没实施。
1.学分制存在弊端。实行学分制确实可以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提前完成学业,不至于因学时的限定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不过对于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来说,虽然不会再因为留级而必须重修已及格的科目,但是如果某些科目屡次选修均不及格,那么在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上,和留级相比,并没有多少区别。1922年何仲英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商榷》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说:“学分制虽行,而事实上有些困难,卒至某科目学分不及格者,勉强升班,总学分不及格者,勉强毕业,这是学分制的失败,就是选科制的失败!”[6]张文昌也认为,当初教育部之所以取消选科制,是因为选科制采用的是学分制而导致了升学的混乱,反而不如必修制因采用学时制而可求得统一。[15]
2.分班困难。何仲英在上文中说:“选科制必须学生数多,才好容易支配。现在全国中学一校过五百人者少——以南开中学千人计算,四年级生仅百余人,尚难支配选科,他校可想。”[6]因为实行选科制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所以有时有些科目就只有几个人选,如果只为这几个人开设选修课程,那么往往就会浪费教育资源;如果将这几个人并到其他选修班级 (他们没有选修这些班级的选修课程),那么又违背了设立选修制的初衷。
3.经费紧张。开设选科制,课程数目加多,班级人数减少。这样一来,就要增加教室和专门负责选修课开设的师资。教室增加,就要添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师资不足,就要延聘教师。设备添置和人员增加,将大大增加经费的支出。所以,何仲英说:实行选科制“尤有一个顶要紧问题,就是经费。”[6]朱经农也说:普通中学“那 (哪) 有余钱添聘教员增设选修科目。倘使减低薪俸,延揽许多不称职的教员,滥竽充数,勉强搪塞各种科目,岂不害人子弟。”[10]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实行选科制的学校多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著名中学,如上述1922年实行选科制的学校主要集中在江苏、直隶、浙江和山东等省区,而很少见到落后地区的一般中学实行此制,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费紧张。
4.教材缺乏。民国期间并没有统一的选修教材。选修课程中所使用的教材有些是已出版的各科专著,有些则是由各校教师自己编写的讲义。各校自编的选修课教材,目前所见不多,如1926年北平文化学社出版了北师大附中教员张鸿来编写《初级中学应用文》是根据1922年北师大附中开设选修课之用的讲义而编写的,可谓凤毛麟角,其实在当时数量就可能很少。当时的东大附中师资雄厚、经费充裕,就连这样的学校的教师也因缺乏选修教材而焦虑[20]。由此可以推之,其他一般学校所遭遇的选修教材匮缺的窘境。
以上梳理了清末民国我国中学选修课程的兴亡过程,辨析了其中的原因。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再次兴盛。一方面,这十分必要,当然并不是因为目前选修课程在国外的学校中开设得较为普遍,而是因为选修课程作为弥补必修课程不足的一种特殊手段,在中学进行开发和实施,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最终目标。为了保证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顺利地推进、健康地发展,本着以史为鉴的精神,我们认为要注意三点:首先,在实施学分制、分班制时,要合理组织、精确设计,不要出现混乱和低效。其次,在经费投入上,绝对不能仅供给充足的物质资源,更主要的是要加强选修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学要通过培训、进修等形式提高教师开设选修课程的能力,大学也要改变其课程设置,应在原有基础课的基础上广开选修课。最后,教材开发是关键。目前多数中学使用的是各大出版社编写的由多种必修、选修模块组成的教科书,因为学生的选择被限制在相当小的范围,所以这种选修课程和以前必修课程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课程内容有多少的差异而已,更何况多数教师沿袭必修课程教学的方式而要求学生学习教科书中的所有内容,这样选修也就名存实亡了。各校自设的选修课程很少有教材,就是有,其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也往往极为随意,有些地方甚至违背了教育原理,所以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应制定相应的编写规范,指导选修教材的编写,甚至可成立各级选修教材审查委员会,对已编成的选修教材进行审订。
[1]方智范.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教科书概览 [J].语文建设,2006(9):19-23.
[2]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 (教学)计划卷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李步青.中学校制度之商榷 [J].教育杂志,1922,12(9):1-6.
[4]陆殿扬.江苏省中学学制变更的历史观[J].教育杂志,1922,14(学制课程研究号):1-9.
[5]天民.中学校亟须改革之点 [J].教育杂志,1918,10(9):113-115.
[6]何仲英.中学实行选科制商榷 [J].教育杂志,1922,12(9):1-4.
[7]李步青.小学国文教授实际之研究 (续) [J].中华教育界,1920,9(1):1-8.
[8]权伯华.初中国文实验教学法 [M].上海:中华书局,1932:1.
[9]陆殿扬.民国十一年之中学教育 [J].新教育,1923,6(2):264-265.
[10]朱经农.初级中学应否采用选科制[J].教育杂志,1923,15(1):1-5.
[11]李荃.六年内国文科教学状况经过概略 [C].張震南.中学国文述教 [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148-151.
[12]李一平.普通中学设置选修课的历史演变过程[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67.
[13]汪懋祖.对于江苏省各中学校采用选科制贡议 [J].教育丛刊:北京高师,1922,2(5):1-5.
[14]教育部.学校系统改革案 [J].新教育,1922,5(5):1031-1033.
[15]张文昌.怀念中学里的学分制 [J].中华教育界,1948,2(12) 复刊:14-15.
[16]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 [M].南京:正中书局,1936:9.
[17]张文昌.对于部颁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的意见 [J].中华教育界,1930,13(9):15-29.
[18]张鸿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校新订课程草案[J].师大月刊: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4(9):14-28.
[19]程其保,经筱川,钟显尧.关于中学课程一个小调查[J].教育通讯,1939,2(7):10-12.
[20]王衍康.中学实行选科制后所引起的几个困难问题和救济方法 (上篇) [J].中等教育,1923,2(1):1-9.
The Process and Reasons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Middle Schools Optional Courses betwee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ZHANG Xin-ke1,DAI Yuan-zhi2
(1.College of Chines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2.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Huangshan College,Huangshan 245000,China)
The idea of optional courses in the middle school originated from the departmentalization,which was to meet the need for a higher education and more career choices in Qing Dynasty.Arou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it wa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 elective system was good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the society development.Therefore,under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home and abroad,with the regionally successes and for other reasons,elective system was finally widely implemented.However,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elective system was gradually cancelled for different causes,such as the deficiency in the credit system,the financial strain and the lack of teaching materials.Therefore,the opening of present day optional course should learn form it.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middle schools;optional courses
G 638.1
A
1671-6493(2012)02-0083-05
2011-08-28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世纪前期与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学语文选修课比较研究”(2011SK413)
张心科 (1973—),男,安徽宣城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史。
(责任编辑:吴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