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新视野、新收获
——评许芳红先生的《南宋前期诗词之文体互渗研究》

2012-04-14 00:51李征宇
关键词:姜夔文人文体

李征宇

(南京大学 中文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新思维、新视野、新收获
——评许芳红先生的《南宋前期诗词之文体互渗研究》

李征宇

(南京大学 中文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宋词与宋诗是宋代文学史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前者被视为一代之文学,后者被视为足以与唐诗并驾齐驱的诗国之雄,二者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同一个时代中,高度发展的两种文体之间必然产生各种联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所难免,这一点早为文学史实践所证实,宋诗与宋词也不例外。前辈学者从苏轼“以诗为词”出发,对宋诗影响宋词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该问题的缘起、发展及后续影响均进行了充分阐释,但他们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词对诗歌的反作用。宋词是否影响过宋诗,在哪些方面产生过影响,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具体到单个文人身上又是怎样的表现,他们对这些问题或涉及不多,或根本未有提及,这不得不说是宋代文学研究中的缺憾。

针对这一学术界的盲点,许芳红先生以此为题,用两年时间进行潜心研究,撰写博士论文,答辩完毕之后,又经过三年修改,形成如今近二十万字的书稿,呈现于大家面前。这是学术界第一本全面揭示词对诗歌影响的专著,对探讨词对诗的反向渗透具有突破意义。该著全面梳理了词对诗歌互渗的历史,从现象、题材、艺术、风格、身份、文化六个方面全面揭示词对诗歌的影响,还对陆游、姜夔、辛弃疾的“以诗为词”研究进行深入研讨,不仅对诗词互渗现象进行了宏观勾勒与具体展示,而且对具体的互渗技法进行了科学归纳,本书对全面考察南宋诗对词的影响也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该书角度新颖而全面,论证详实而具体,既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素养,又具有良好的启发意义。该书精彩纷呈,难以粗读入髓,一目涵盖,下文仅抒发一些读后断想,以供其他读者循迹而进,入山探宝。

该书具有一种可贵的反向思维,从而使这部著作成为足以引人深思的教科书。纵观诗词研究史可知,学者多从诗对词之影响入手,以句法、结构、意旨等方面证明诗歌对词的巨大影响,以此说明“诗词同源”等观点。这样的研究难免造成如下两种印象:一、容易将诗与词的特色混于一谈。词之为体,多用歌唱,故词实为歌词。早在北宋时,李清照就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解说,指出词必须与诗异,她认为词在协音律以及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应保持自己的特色。诗多用以言志,其功能目的为政治教化;词为协乐演唱之用,故多言情,其主要功能目的为声色娱乐。诗体与词体,判然有别。如果一味认为词中多有诗歌的创作方法与意味,势必混淆诗与词之间的区别。二、加深词为诗之附庸的印象。词为小道,附庸于诗,诗词同源,诗高词低,这是宋代文人固有的观念,影响绵延至清,故欧阳修等人羞于将所填之词示人。学者们极力说明词中亦有诗之格式,饱含诗之意蕴,这愈发使人感觉诗高于词一等,词乃步诗之后尘而来。这样的研究在有意无意中否定了文学史的实际,使许多原本清晰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这本《南宋前期诗词之文体互渗研究》一反陈说,独辟蹊径,从文学史的实际出发,认为词,特别是南宋的词对诗歌有特别明显的影响。虽然作者谦虚地表示这个问题已有学者提出过,但落到实处的工作主要还是由她来进行。这样的反向思维对整个宋代文学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启发意义。宋词与宋诗在整个宋代文学史中交相辉映,共同发展,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情况。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无可争辩的强势文体,占据王者的宝座,大多数其他文体均受其泽溉,在词尚未成熟之时,自然会有对诗的模仿,甚至亦步亦趋,造成词中多有诗语,或以诗的范式创作词;同时,一旦词高度成熟之后,诗词之间的互动将会增多,其中词反哺于诗的现象开始出现。整个宋代,词开始隐隐有与诗争雄之势,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填词文人,词中的诸多技法,尤其是协律、抒情等方面的格式,开始对诗歌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南宋文人诗词兼作的情况下,这种文体上混合、交互影响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北宋陈师道、南宋孙奕等人均有“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词如诗”之类的论断。对前者即所谓“以诗为词”的研究已是极其充分,对于后者也就是“词如诗”研究,即词对诗的影响倒是少见。正如该书作者所言,这恐怕还是与学者的文体观念有关,诗为正体,词为小道。学问应在前人不疑处或少疑处而有疑,该书作者正是这样做的,她的勇气与敏锐力值得钦佩。

研究宋代文学的论著汗牛充栋,新作迭出,可是从词对诗歌影响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却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是全面深入的研究。许芳红先生的这部著作一方面很好地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她以全面而详实的研究,使南宋词对诗的影响得到很好揭示,使读者能够借此窥探诗词互动的另一面,丰富了我们对于宋代文学的认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部著作的思维也能极好地启发其他研究者,不仅是宋代文学的研究者,还有其他朝代文学的研究者,甚至是外国文学的研究者。因为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是文学史普遍存在的事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我们能够跳出传统思维的桎梏,全面看待文学史的现实,就能够从原本看似深入具体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新的灵感,从而推进文学史的研究。

在反向思维的基础上,许著体现出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前辈学者指出,一流的学术研究讲究才学识的配合,卓越的才华,充沛的学养,高超的见识,三者缺一不可,这应该是我们进行文学研究所应当追求的境界。该书作者从反向思维出发,提出词对诗影响这一问题,本身即体现其高超的见识,同时她又具备充沛的学养,善于分析问题,该著即很好的例证。

首先,该著以近二十万字的规模,从现象、题材、艺术、风格、身份、文化六个方面全面揭示南宋前期诗词互渗现象,重点研究词对诗歌的反向影响,举凡能入手的词对诗歌影响的方面她均有涉及,既有传统研究,从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又有别出新见者,如从文人身份着手,体现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厚的功底。特别是作者立足于文本细读,从同一作者诗词的题材构成、描写对象、立意、风格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对比,探讨了诗词如何互渗。以科学的统计数字作为立论基础,既从宏观上勾勒出宋代诗词互渗的创作现象,又从微观上展示了诗词互渗的具体状态。

其次,南宋文人众多,如果对整个南宋诗词进行全面梳理,考察诗词之间的相互渗透,难免博而不精。作者在广泛考察的基础上,选取陆游、姜夔、辛弃疾三人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样体现出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这三位文人均为诗词兼擅,留存大量诗词作品,二者之间必然有各种联系,同时他们又堪称南宋文坛最重要的文人,其作品足以代表整个南宋文坛的成就,以他们为靶的进行研究,以典型概括一般,能够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充分把握南宋前期诗词互渗的复杂现象。

再次,作者深入现象本身,鞭辟入里,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对诗词互渗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许多地方都给人以启迪。比如第一章第三节《词学视野下的姜夔诗歌》与第四节《诗学视野下的姜夔词》,从诗词两个方面探讨姜夔的诗歌与词的艺术成就,分别以传统的诗学研究方法与词学研究方法对姜夔的词与诗进行研究,这样的尝试本身就极富启发性,体现出作者不拘泥陈词的态度。该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比如《诗学视野下的姜夔词》一节,从“波澜开阖”之章法、“平妥精粹”的句法、奇警传神的字法、“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典故运用、“自然高妙”之神韵五个方面对姜夔的词进行研究。章法、句法、字法、典故、神韵等,均是传统的诗学研究范畴,但作者不拘一格,将其用于词的研究,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窥探出姜夔词的特色,同时也对姜夔的诗词创作有了新的体认。比如“波澜开阖”之章法一目,作者深入诗词本身,以分析理论、诗词对举、相互比较等方法,步步解析,旁征博引,论证姜夔词以“江西诗法”为词的观点,思维绵密,视野开阔。

学术研究最忌陈陈相因,了无新见,许著拥有独特的视角,缜密的分析,令人信服的结论,故其可称得上是词学研究史上有所开拓的新作。

自从宋代文人学者提出“苏子瞻词如诗”之后,“以诗为词”便成为研究苏轼词的一个重要入口。对此问题,历代学者均有一己之见,赞之者认为此为填词之创新,使词突破自身,丰富了词的内容,使词跳出旖旎柔媚之态而有雄健之气,所以俞文豹《吹剑录》中有云:“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世多有附议。毁之者则认为此为词中异端,非“本色当行”,破坏了词协律演唱的传统,混同了词与诗的特色,如李清照《词论》有云:“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还有学者从中调停,认为苏轼的做法有得有失,既拓宽了词的表现范围与力度,同时也消解了文体的独立性。

许著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跳出以往论述“以诗为词”的窠臼,研究词对诗歌的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以往的研究方式。该书的第一章第一节“诗词互渗现象鸟瞰”,从隐括诗意入词、翻词意入诗、诗句与词句相类、诗词创作的相互触发四个方面对宋代诗词互渗现象进行全面把握,使诗词互渗这一现象得以比较完整地展现出来,直观地呈现了诗与词在创作中互相影响的具体情况。四点概括立足于文学史的实际,虽云“鸟瞰”,实则其开拓意义非凡。比如第三目诗句与词句相类中,作者从文本出发,归纳出陆游、范成大、辛弃疾的作品中诗句与词句相类的情况,也就是相同或相似之句同时出现在诗词之中的情况。三位文人的作品卷帙繁多,尤其是陆游和辛弃疾,要从他们的诗词作品中找出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实属不易,但作者不辞辛苦,细心梳扒,总结出近六十条事例,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此类现象的存在。此外,作者还辨析出三位文人在诗句与词句相类上的细微差别,比如陆游的诗词在句法思想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连齐言体与长短句的形式都没有明显的区分,诗句与词句已完全趋于一致,表现出“诗人作词,往往不能脱尽诗腔”的创作现象(唐弢《读词闲话》),范成大则有的诗句似词,有的词句似诗,这种相同或相似之句出现在诗词两种文体之中,模糊了诗与词之间的界限,而辛弃疾的诗句与词句相类的情况更加明显,是辛词诗化的重要表征之一。

总而言之,许著推进对“以诗为词”这个传统命题的研究,既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体认到宋代诗词互渗的事实,同时也深化了对若干文人的创作的认识,尤其是对陆游、姜夔、辛弃疾的作品的认识。

对苏轼“以诗为词”的非议从北宋时便已开始,苏门弟子陈师道即公开指摘,认为苏轼的创作非词中本色当行,李清照也有类似言论。但事实上,“以诗为词”的创作实践早在词成熟之初便已出现。晚唐五代时,词体逐步成熟,其特征得以确立,“以诗为词”的创作随之发生。南唐冯延巳、李煜,宋初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中,皆可寻觅“以诗为词”的痕迹。此后,随着词自身发展以及苏轼的强大影响力,“以诗为词”的创作之风开始兴起,至南宋时,这种创作方式在许多词人的作品中都有体现,陆、姜、辛便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与苏轼相似,学者对辛弃疾的“以诗为词”的创作方式比较关注,相对而言,对陆游、姜夔的关注则要少一些,尤其是姜夔,众人皆视其为婉约派词人,对其以诗之法创作词的手法存在有意无意的忽视。许著以上述三人为例,重点分析他们创作中诗词互渗的情况,从题材、艺术、风格等多角度进行研究,不仅推进了陆、姜、辛三人创作中“以诗为词”现象的研究,同时还将三人的诗词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对姜夔词的研究,作者在第一章第四节中将姜夔词的创作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与诗歌创作进行对比,使姜夔词的艺术特色得以更充分地展示,其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其研究成果丰富了我们对姜夔词的体认。

宋词兴起之时,便有沈义父、张炎等人的阐释与总结,此后七八百年间,代有文人青眼加之。尤其是近百年来,新方法新理论的进入,使宋词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直至当下,各类研究论著仍然层出不穷。同时,当许多学者汲汲于新方法新理论之时,仍然有一批学者立足于传统研究方法,以细读、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进行研究,许芳红先生即其中一员。该著从头至尾并没有采用所谓西方的理论与方法,而是以实证的方法为主,该著中的诗词比较,如第一章第三、四节对姜夔诗词的对比;或数量统计,如第三章第二节对陆游、辛弃疾、姜夔诗词创作中使用典故的统计,都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统计的基础上,最后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这样的文本细读、耐心比较的方式值得我们深思,因为这样的研究方法对全面考察南宋诗歌对词的影响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相似或相同的方式,对整个宋代诗词互渗现象进行研究。据我所知,许芳红先生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其未来的研究成果依然值得期待。

以上三点,实难概括许著的价值与意义,仅为本人阅读之后的些许感受,倘若读者欲从许著的苦心经营与细致研究方面体味其用心,此三点或许能提供一点借鉴。

许芳红先生专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在不长的时间内,她还需要处理繁重的教学事务与繁琐的家庭事务,然而近几年中,她却以极大的耐心与毅力,完成了博士学位的课程学习,并在南京大学文学院莫砺锋教授的指导下顺利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同时先后还在《文学遗产》、《河北学刊》、《江西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山西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十余篇极具分量的论文,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勤奋的求学精神足以令吾辈年轻学子钦佩与学习。

宋代诗词互渗现象研究是一个极具意义的研究课题,面对这么一个有意义而又复杂的课题,许芳红先生交出了一份相当优秀的答卷。当然,学术之路永无止境,这样一个问题仍然还有值得拓展的空间,比如南宋其他文人的创作,以及北宋重要文人的创作,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期待许芳红先生在这一领域作出新的贡献,同时也乐于见到其他年轻学子加入到这一课题研究中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之疑乃越辩越明,我们期待这一问题可以得到富有意义与更加深入的探讨。

I207.22;I207.23

A

1007-8444(2012)06-0835-04

2012-08-29

李征宇(1984-),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刘海宁

猜你喜欢
姜夔文人文体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诗法属性新探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文人与酒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陆明君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
姜夔,你咋这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