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徽 昭
(1.淮阴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处,江苏淮安223001;2.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21世纪初,全球化话题成为学术界的热点,时至今日,全球化的学术问题已成过眼云烟,但经济社会的全球化进程仍在继续,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也不断汇入这一进程。当前高等教育提出了办学国际化的诸多发展规划,这或可认为是21世纪初全球化问题的余波,也可以说是20世纪末叶至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变革的自觉要求。“全球化”学术视野中有文化认同问题,中国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也有文化认同问题,尤其是在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双向互动中,教育办学主体对其所置身的区域文化认同是其重要一维。对地方高校而言,在其办学国际化过程中,要想做好国际化文章,首先应清理自身的发展理念,从文化角度认识地方高校的地方文化优势,建构区域内的文化认同,进而发挥地方文化特色,促进海外对地方高校办学所在地文化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高等教育潮流中,也才能真正推动地方高校文化主体性的建构。
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与之互动并进,中国经济、社会逐步汇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高等教育也随之逐步面向海外、融入世界。在经济、社会不断开放所形成文化自觉的意义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专门提出了扩大教育开放、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系列要求,这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教育自觉,也是中国文化不断发展演化对教育提出的必要课题。因此,各个地方、不同层级的教育机构也随之纷纷将国际化列入教育发展规划中。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视察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三个面向”之一“教育要面向世界”可以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国际化的起点,这一起点是中国改革开放对教育提出的独特要求,对教育国际化起到了开荒辟路的作用,但真正形成一股教育国际化思潮,还是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影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真正推动力的新思潮。
20世纪后20年的经济发展,再到21世纪头10年的文化演进,中国教育在实践自己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责任后,随之提出了办学国际化的必然要求,直至当下,中国初步形成了“教育国际化”的思潮。教育国际化思潮首先表现在各教育主管部门基本设置了国际交流业务部门,在人事、财务、管理职能等许多方面为办学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基本平台,这一平台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始成为各层级教育机构的重要业务,业务部门的独立建制及其日益繁忙显示了国际化的显像表征。其次,近年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现象,各种类型与层次的出国研修、留学生教育、合作办学、国际会议等取代了办学国际化初期的简单的迎来送往,成为中国教育融入世界的基本表象。再次,各个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对办学国际化提出了诸多指标体系,对出国研修、来访接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外专聘请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在十二五规划中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范。
21世纪头十年,中国教育逐步由面向世界到走向世界,再进而由走向世界到融入世界,使得教育国际化成为自身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各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学校,日渐重视国际交流工作,其派出研修的师资与学生数逐年增多,国际交流的区域正由日韩等东亚国家向欧美国家拓展。但在国际化潮流中,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其办学国际化实施过程中,文化误区较多,具体操作中只注意外在浅层次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地方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地方高校相对于具有优质办学资源的中央直属高校、沿海一线城市重点高校,往往不具有独特的资源、地域优势,因此其办学国际化面临的困难较多,开展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不具有太大优势。尤为重要的是,对于中国大多数地方高校而言,其办学国际化的根本问题在于理念上的文化误区。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国际化的文化误区主要有,第一,他们知道高等教育要国际化,但在文化思维上无法确认教育国际化对地方文化发展的意义,无法将地方文化切入到教育国际化的具体实施中。第二,他们知道要国际化,但在具体实施中,无法在东西、古今文化冲撞融汇中给高校与地方文化关系作出合适定位,无法将高校办学理念与西方文化作出比较与对话中的恰当定位,也就无法对自身国际化采取恰当的实施策略。第三,他们知道要国际化,但很难将国际化的实施目标与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从文化意义上结合起来,很难引导地方大学生立足地方文化走出去,去审视外国文化,从而给自身发展定位。
因此可以说,就地方高校发展而言,办学国际化的重要障碍是文化认识的理念误区,尤其是对地方文化认识不足,难以将地方文化发展与办学国际化作出平衡处理,并由此突出地方高校发展及其国际化对地方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地方文化与社会发展对办学国际化及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可以说,文化认识的误区是制约地方高校办学国际化及其未来发展的重要症结所在,地方高校要发展,地方高校要想真正通过国际化跨越发展,必须从文化意义上重新认识自身并作出恰当定位。
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时,胡锦涛在讲话中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触及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以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大学三个功能外指出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可以说是对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路程反思后的新动向。文化范畴有许多不同界定,但一个根本点是人类创造的区别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和。由这一基本内涵来看,大学三个功能实际立足点也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是文化传承的主体与目标,科学研究可以说是文化与知识的创新,服务社会的起点与终点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所以,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文化问题。文化的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中华民族的每个区域地方便自觉地源于地理、经济、社会、风俗等诸多原因,形成不同特色的地方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大花园中,众多地方文化共同形成了多民族、多地区多元统一的中华文化。由地方文化、大学文化传承功能来看地方高校发展,地方高校立足地方,办学依靠地方、办学资源依赖地方、办学目标也服务地方,这一问题在国际经济与社会渐趋一体化的过程中尤显突出。地方高校如何实现国际化,地方高校国际化与地方文化、现代文化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思想关联何在,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国际化的发展,也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思想基点所在。
“教育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动因。从广义上说,高等教育是制度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也必然要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1]在文化意义上,地方高校可以看做地方文化的产物,也可以认为是地方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地方文化形成了自足的文化体系,地方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人文意识等形成了地方文化。在区域自足的文化体系中,由于20世纪初叶以来作为“他者”的西方“现代性”为表征的现代文化影响,地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良性互动,高等教育作为地方经济、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成为地方文化发展的应有取向。即,一个地方的高等教育是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地方高校借助于地方文化的助推力,也势必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由此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个现代高等教育功能。
在这样的基点上来审视地方高校办学的国际化,便有了新的起点与归宿。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指的是“将大学教学、学习、研究及管理等置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及世界教育和文化的大环境中去进行建设与管理”[2]。从文化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说是地方与民族文化不断融入以现代民主、自由为标志的现代社会的一种动态过程,这一动态过程可以视为对文化与教育现代性的追逐过程。由此在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形成适应地方与民族文化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地方高校办学的国际化也可以说是地方文化重新建构的过程,是地方文化在其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不断与中国传统、西方现代文化冲撞、对话、交流、融合,进而产生新的地方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作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促进地方文化重新定位与发展,或也可以说,在这样的意义上,建构了属于地方文化的现代性。
在高等教育促进地方文化发展的意义上,中国各个地方高校才可以融入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才得以与高校所在的地域产生一种深刻的文化关联。“尽管学者们往往强调科学和学术的国际因素,然而大学作为民族机构已经存在几个世纪了,这主要源于其民族独立运动。”[3]大学的民族性也可以说与地方性紧密联系,不同地方的高等教育促进地方文化融入了全球化的过程,使得地方与民族文化得到凸显,由此真正实现了办学国际化,以及真正使得地方高校获得应有的国际空间。也就是说,地方高校办学的国际化必须立足于本地、本民族的文化环境中,以地方文化、本民族的经验与思索甄别与丰富外国文化与教育教学及其管理体制的有效性,进而反观与发展自身。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4]4,文化认同问题的产生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只有在现代社会语境下,在异文化介入中才会有文化认同问题。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劳动实践、自身发展的族体归属、自然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4]10。教育是具有民族性的,在其实施的教育内容中必然包含着文化认同问题。地方高校办学主体——教职员工的劳动实践、族体归属都蕴含于地方文化之中,地方文化形成了一所地方高校对于本区域内文化的倾向性认识,这些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构成了地方高校办学主体地位的文化特质,因此,地方文化认同建设是一所地方高校成为地方发展动力、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也是办学国际化的出发点。
“大学和高等教育被认为在民族和国家发展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5],这几乎已经成为全球学术共识,但大学和高等教育如何在民族与国家发展过程中产生作用,尤其是地方高校如何策应这一目标,地方文化认同是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在国家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形成不同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层级关系,沿海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与三线城市,三线城市与其他中小城市等构成了不同的经济与社会资源差别。地方高校办学国际化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资源远远不具有一线城市、乃至二线城市雄厚的实力,当高等教育办学国际化潮流席卷而来的时候,地方高校往往觉得失去了方向,多跟随一线城市或重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模式,找寻几个外籍教师、出国考察一番、送出几个教师学习,等等,以为这便是办学国际化了。这正是办学国际化理念迷失导致的文化认同缺失。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文化发展也是人类发展的最高价值。地方高校如何切实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进而自觉地实现这一功能,与地方文化有着不言自明的关系。一所高校建立于地方,成为地方精神与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尤其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渊源的地方高校多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着牵扯不断的关系。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文化血液,是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主要来源,地方高校和地方文化应该是一种互动促进的关系。比如苏州地方文化之于苏州大学的关系。20世纪初,苏州得海外风气之先,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促进了苏州古代文化重焕生机,苏州文化中的精致优雅、争先发展等因素成为苏州高等教育开中国先河的重要特质,也是苏州大学一系列学科专业强大、名师大家不断聚拢而来的重要因素。在苏州大学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苏州地方文化是促成其飞跃的重要因素,作为一所建立在地方上的高校,苏州大学也成为苏州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地方文化认同建设是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立足点,地方高校以地方文化及地方文化认同挖掘办学特色与优势、建构新的办学理念,这些优势与特色及办学理念是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区别于海外及国内其他高校的重要因素,也是吸引海外高校关注的主要原因。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认同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的教职工、学生形成了对生活的地方及其文化共同的心理结构。在地方高校日常办学过程中,地方日常生活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隐形的文化认同,每一地方独具文化与社会地理的特质也是区别与彰显该地方的重要符号,地方高校也进而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风貌。也就是说,海外高校之所以关注一个地方高校,其独特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地理风貌与特色会成为主要因素,而附着在这些地方文化特质中的高校的精神风貌、学科特色与优势等共同构成了海内外人士对其认知的重要符码。
地方高校办学国际化目的是回归本土文化,通过国际化为自身办学寻找出问题,促进自身发展。地方高校应将国外高等教育作为解决自身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的资源,要从办学国际化过程中寻找出自身文化建设的支撑,进而在国际教育视野中为自身文化发展作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新定位。因此,地方高校基于地方文化形成独特的学术传统与文化发展模式,也对自身的文化理念和教育制度、行动具有独特的规范,在其办学国际化过程中,应首先考虑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与实际情况,从而寻找到国际高等教育与地方高校办学实际的结合点。
地方高校利用地方文化在国际文化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独特位置,地方高校也根植于地方文化,以此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吸纳适应地方高校文化与学科发展的资源。一般来说,地方高校置身于独立的地理区域和行业范围,其民族、行业与地方特色比较明显,这也是海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建构独特的国际化发展模式的重要特点。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办学国际化对本地方地理与文化的认同,更有利于国际化发展,进而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办学特点,也能以此扩大办学影响力,形成立足地方的高等教育品牌。所以,地方高校在地方文化的土壤里培育属于地方文化的教育理念,才可以找到适合自身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发展中国家只有把科学吸收到它们的传统文化中去,把世界思潮吸收到它们自己的民族生活中去,才能更新它们自己而又保持它们民族的特点。一个文化,只有由于它自己能够进行改革,才能够生存下去”。[6]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一个地方进而到一个民族国家,建构起地方、民族与国家的文化认同,是办学国际化的基本立足点与归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持地方高校的独立发展。在这样的高度上来看地方高校的办学国际化,才能实现中国高等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互相呼应、发展、融合,进而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实践。
[1] 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2-23.
[2] 张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实施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5(1):86-89.
[3] Scott,P.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M].Bury St Edmunds,Suffolk:SRHE&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
[4]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 Valimaa,J,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Finnish higher education[J].Finnish Higher Education,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2001:13-54.
[6] 周琪,刘绯,等.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