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简介

2012-04-13 12:41
关键词:砂石澳大利亚大学

张 邠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育系)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历史不长,最早的悉尼大学成立于1851年;大学数量也不多,从1950年的8所到2000年39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有着一种有趣的现象:虽然多数大学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其中也有很高质量的科研和教学;在一个抵制精英、反对传统、希望创立自己特有风格的社会中,精英大学却多还是上世纪60年代以前遗留下来的几所。

澳大利亚的精英大学俗称为“砂石大学”。砂石虽然不及昂贵的传统建筑石料,但相对来说用量稀少也不廉价,更重要的是,砂石是澳大利亚特有的自然建筑材料。澳大利亚的“砂石大学”不同于“长春藤大学”或其它具有悠久历史名牌高校。这里从高校分类及科研和教学这二个方面,来看澳大利亚的砂石精英特色:

砂石大学、橡树大学及其它

与美国和英国不同的是,澳大利亚大学几乎都是公立大学,全国39大学中有37所为公立,只有二所私立大学。此外,大多数大学都有极强地方性,各州政府对大学的设立有着直接的影响。除殖民期成立的四所大学(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士玛黎亚)和1946年由新成立的联邦政府立案建立的国立大学外,其他大学都是由各州政府立案成立的。与其它国家相比,澳大利亚大学很年轻,没有其它国家精英高校的那种历史和传统感,或者私立名校的贵族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大学对精英教育的漠视。近些年来,澳大利亚的高校间结成联盟以及对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视,可以说是澳大利亚力争在国际舞台上建立其特色教育地位的积极举动。以前大学中不屑一顾的“大学国际排名”,现在逐渐用于招揽国际学生,也逐渐成为衡量大学国际化的一个指标。

目前,澳大利亚高校之间有三大集团:八个高校组(Group of Eight/G8)、创新研究大学(Innovative Research Universities Australia)和技术联盟(Australian Technology Network)。在这些组合中,八个高校组是当然的精英,澳大利亚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毕业于这八所高校(在2005年是57%)。中文常用的“高校八强”,是对其再恰当不过的称谓。

在澳大利亚,这些官方指称的集团总不如对这些大学不成文的分类更深入人心。比方,谑称的“砂石大学”(Sandstones)、“橡树大学”(Gumtrees)、“技术大学”(Unitechs)、“新大学”(New Universities)和私立大学(Private Universities)。

需要指出的是,“砂石”和“八强”不一定完全吻合。“砂石”是一个老概论,“八强”则是新的组合。但是,1982年组建的八个高校组(高校八强)多在“砂石大学”之列。通常来说,砂石大学是澳大利亚历史最长、校园规模最大和师生人数最多的大学,因多数校园用砂石修筑而得名。“砂石”和“八强”吻合的大学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和阿德莱德大学。成立于1890年的塔士玛黎亚大学在砂石大学之列,但不属于“八强”。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蒙纳什大学在“八强”之列,但往往不被认为是“砂石”类。

澳大利亚大的学发展有二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二战后。在此期间(从1946-1975年),新增13所高校,其中10所成立于1964-1975年间。第二个高峰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此期间,一批技术院校和师范院校合并或升级为大学,加上新成立的大学,新增20所。砂石大学除国立大学外,均成立于二战前。二战后至1975年间成立的大学多称为“橡树大学”,因其校园有意栽种澳大利亚本土植物橡树而得名。二战后高校的迅速发展为以后澳大利亚确立自身的科研和教学奠定了基础,是澳大利亚走出殖民模式,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科研和相关文化的开端。80年代后的高校升级则迎合了当时世界性普及高等教育的潮流,技术大学、新大学和私立大学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新自由主义和澳大利亚高校

学校的历史和建筑往往是大学价值的一种表露。但对砂石精英来说也不尽然。如1989年成立的私立邦德大学,尽管校园多用砂石建筑,但却不属砂石精英类。又如澳大利亚的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蒙纳什大学皆成立于二战以后,校园多用红墙建筑,他们都是高校八强的成员,尽管不用砂石,但却自认是精英学校。1946年稍早于其他橡树大学成立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目前在各种国际国内排名中常常位于前列,被推为“砂石”之首。澳大利亚高校的发展过程可以说交织着英国和欧洲的传统势力。近年来,北美影响正在和澳大利亚自己风格相磨合。在此期间,政府干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上世纪50到70年代初是澳大利亚高校形成自己风格的高峰期。二战后到1973年前成立的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蒙纳什大学和10所橡树大学,得益于当时联邦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及长远投资。在此期间,澳大利亚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学数和学生数的大规模增长(见附录1),同时也受到对学生质量的质疑。门泽斯(Robert Menzies)政府授命的the Murray Committee Inquiry(1957年)质询报告把当时辩论的一系列教育问题归结于大课堂教学、过低的师生比例和教育资源的贫乏,因而把教育问题归结为经济问题。在此后的十几年中,大学得到政府的慷慨捐助。如橡树大学90%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和砂石大学不同的是,这批新的橡树大学不局限于传统学科,而着眼于发展跨学科和边缘学科;在这些大学中,政府投资的各种研究院,为教学与科研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学生在这些学校就读,可以说是杂业而非某一专业,校园体现的是爱国激情(不是民族感)和民主的气氛。对非传统模式教育的鼓励和资助提携了一大批年轻学者,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很多学术著作都来源于这批年轻的精英学者。

1974-1975年,澳大利亚出现了自上世纪30年代后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教育经费紧缩。到80年代,免费教育已经难以为继。此时,“新右派”开始全面实行市场经济。新自由主义倡导者海耶克、福德曼都曾在上世纪70年代来澳讲学。80年代后期,当时的就业教育和培训部长道金斯(John Dawkins)提出了“一轨制”(unified national system)的‘道金斯改革’。从1988年起,全国实行统一的高校管理模式。澳大利亚高等院校在此之前分为三级,此后,原有的职业技术大专院校和新成立的新大学、私人大学一起升级归类到综合大学。高等教育逐渐转换为综合大学模式。在“一轨制”下,所有的高校本着“公平”原则竞争科研经费。以前只有19所大学可以得到的科研经费,现在改由39所大学来申请分配。90年代后,澳大利亚高校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政府拨款只占40%左右。研究者常常感叹澳大利亚是一块新自由主义试验的沃土,原因之一就是私营中小企业在澳大利亚的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私营管理模式被运用到高校管理之中,从而自谋资金成为大学必须面对的现实。对自筹资金,砂石大学和新大学比较容易实施,因为砂石大学有其优势可以开发科研产品,并可利用学校名牌吸引投资。技术大学也能尽快地通过调整而适应市场需求,如悉尼理工大学和昆士兰理工大学就通过调整,迅速开办IT、财会和管理专业,并利用其都市中心的校址便利条件,大批招收国际学生。橡树大学曾是政府拨款受益的最大者,政府投资减少和大学市场转向后,这些学校也受到最大的冲击,大多数橡树大学都缺乏私人和企业的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国际化影响下,这些学校的某些传统、地方和应用性不强的学科,不断萎缩或消失,如昆士兰理工大学就取消了文学系,部分文化研究人员转入以媒体文化为主的“创意工业”,部分语言研究教学人员也被并入商业类专业中。

近些年来,澳大利亚大学的排名逐渐系统化。排名的主要指标包括:带有科研基金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科研经费额、科研论文发表数和引用率、本科生来源和人数、研究生就读和毕业人数、国际学生和国际教职工人数等。在学术评估标准中,砂石大学有着很多优势,使其领先于其他大学,从而得到的财力、物力、人力及声望,也非橡树和其他大学所能及。砂石大学传统上以科研为主,近年来科研和教学逐渐分离,同时,科研的重要地位更加深科研理念。在生源方面,砂石大学不担忧对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吸引力。近期来,政府对大学科研经费拨放的制度化,使砂石大学更容易争取到科研经费,从而有更多的科研成果。用教师的话说,科研经费可以兑换他们的授课时间和花费在教学管理上的精力(有钱雇佣助手做一线工作)。面对不断的社会和机构变迁,砂石大学保持了相对稳定性,没有90年代后技术大学主新大学所遭遇的那种升级转向合并之类的大规模体制转变。

在学科方面,澳大利亚高校沿袭的是英国体制及德国洪堡式的学院办学模式,砂石大学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继承的是传统的大学分科及孳生的系科文化 ,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学术分工。这种分工带来或倡导的是非彼此间的竞争(劳动没有高低贵贱,只是分工的不同)。在这种体系中,大学中崇尚的是非功利的纯学术研究和对商业化的抵制。

科研与教学的分流与逐渐被淡化的学生

澳大利亚没有多少独立于大学外的大规模科学和社会研究机构。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是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大多数科研均由大学和高校教师承担,大学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二大渠道,分别是澳大利亚科研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和国家卫生医疗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NHMRC)。前者负责所有学科的科研基金,其中科研基金有二大类:“发现”类和“赞助”类。“发现类”科研需在学科上有所突破,“赞助类”科研需申请人在申请前自行先联系好科研赞助单位,总体来说,澳大利亚科研基金的申请透明度很高,申请程序和过程向社会公开。所有申请均使用统一的格式,包括用普通语言和不超过100字描述的申请项目、申请人简历、科研预算,和用不超过十页阐述科研意、过程和参考文献,所有申请都由申请人直接从网络递交。近些年来,由于对高校排名的重视,大学不得不重视对科研基金的申请,有些学校成立了专门协助科研申请的办公室,定期开办申请讲座,设置科研申请费,协助申请者联系专家咨询反馈。对于申请人,有的系和教师自己有专门的科研申请助手。当然,科研项目带来的经费只不过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对科研成果的评估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看发表的论文。发表论文评估参看的是“影响因子”,包括学术期刊级别和文章引用率。当然,有的科研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特别是一些非文科研究,往往超出一般学术评估和普通研究之列。

比较而言,澳大利亚科研的实用性很强。科研的可开发性和商业潜能指导甚至左右着理工科和其他应用学科的研究,博士研究课题也多朝此方向发展。上世纪90年代由企业、高校、科学院和政府联合的“合作科研中心”(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是理工科博士生奖学金的一个主要来源。这里并不是说澳大利亚缺乏所谓纯学术研究,或者实用性研究对科学性有所削弱;也不否认发现科研的申请难度远大于带有赞助的科研,而且二类科研论文从行文、方法和研究效用等方面会有明显区别。传统上,澳大利亚大学供职人员为终身制。近些年来,终身制逐渐转变为合同制,教职人员要接受年度评估、晋升评估,在这些评估中,基金的科研项目参与是一项重要指标。

对于大学的分类,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一流大学做科研,二流大学搞教学。或者“在学院提升为大学时,对学生失去兴趣”。言下之意就是科研高于教学,或者科研者不会教学。对于大多数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说,选择教书还是科研被认为是又一人为制造的贫富悬殊。对此,各大学和院系有各种不同科研资助用来帮助年轻人、早期在职人员或女性学者。这种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待遇似乎是杯水车薪或者说只不过是为申请更高规格基金的敲门砖。大家呼吁的是科研基金申请和发放要多元化和多种渠道。其中较大的科研基金比较容易由“圈定”符合标注的申请人获得。研究者可利用这些基金带课题研究生,雇用研究助理或与同行合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目前有种趋势是组成混合申请队,申请人跨学科、学校或者国界。这种企图打破教条束缚的情形并不罕见。澳大利亚有很多人,既是优秀科研人员,又是杰出的教师,由于教学的自身设置使得教师容易脱离学生。澳大利亚大学本科为三年。讲师(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职位是讲师)一般只负责大课堂的讲授,再由助教进行小课堂讲解、批改学生作业,以及对学生进行咨询等。助教一般由高年级学生担任。论文研究生和博士生通常做课题研究,课题学生自己选定,学生一般不用修课。教师和学生课堂直接交流的机会不很多。总体来看,澳大利亚对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培养似乎非常随意。

澳大利亚博士教育起始于对科研人才的培养。第一位澳大利亚博士生乔仪思斯托Joyce Stone女士于1948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 ,她的博士论文是《细菌血凝论文检索》(Virus haemagglutina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人文学科最早的博士生在表演艺术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1950年时只有8个博士毕业生,2000年博士毕业生有3247位,2006年博士毕业生5811人。

澳大利亚大学的学生人数悬殊很大,多则40000以上,少则5000左右。有1000人以上注册读博士的大学生都集中在砂石类。原则上所有大学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也没有对博士导师的资历限制。申请读博士也很简单,一般来说,三年本科后再加一年荣誉学位,就有资格申请读博士。读博士没有入学考试,论文博士生也没有任何考试(但有一种“职业”型博士生,要求选修课程,这会有考试)。澳大利亚博士生生源和就读方式多种多样,从2005年统计看,博士生平均年龄为37岁,男女差不多各占一半。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很多中年妇女和半职学生。澳大利亚博士教育沿袭着英国的博士导师制,通常是一个主要导师指导一个博士,学生在三到八年内完成一篇8000字左右的论文。一般来说,全职博士生完成时间为4年,半职生可以读到8年。博士生被视为早期科研人员,本国学生不用交学费。注册读博士的人数往往比较大。2005年,注册在读博士生为36000,但能毕业的人数多年来不到注册人数的一半,大多数退学的是中年以上的半职学生或女性学生。以前博士在读人数是政府给大学拨放经费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政府研究培训基金按博士毕业生(50%)、科研收入(40%)、论文发表(10%)的比例进行发放。

2007陆克文新政府上台持政后,高校对实行尽20年的单轨制进行反思,认为科研和教学分离,对各种国际评估的借鉴,允许校际之间和不同学科之间自行确立收费标准,似乎有意拉开大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澳政府用学费调控学生入学来对大学进行干预,已有年头,但理念不同。1960年,大学在校生为53,000人,1975年全国有19所大学,148,000名在读学生。在此期间,劳工党惠特兰政府(75-76)为吸引中产阶级和工人家庭子弟入学,取消大学学费制,此举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评论对这种“免学费”制持否定态度,因为此举并没有改变中下阶层子女入学的状况,在这之前,20%左右的学生能获奖学金;另外,贫困学生入学率低不单纯是经济原因,他们多数中学辍学,没有读到高中毕业。贫困学生在高校中一直占很少比例,至今仍为高校教育的一大问题。1989年,随着高校统一管理模式的实行,大学又开始实行收费制,同时实行高校贷款,原则上任何学生都可以申请贷款读书(the Higher Education Contribution Scheme,HECS):交一小部份学费,部分学生可以申请到生活补贴。贷款很少利息,在学生工作后按年收入比例扣除偿还,该制度沿用至今。在这种贷款制下,联邦政府给予高校一定的招生名额,按学生人数给大学拨款(从国家税收中支出)。一般来说,学生贷款多限于本科生。从2005年起,大学允许自调学费,原则上大学可以招收政府名额以外的人数,即自费生。从2006年起,墨尔本大学用直接进入专业研究阶段课程来延长本科生的继续学习,扩大收费来源。在一般大学学生增多时,医学毕业人数仍由医学协会控制。医学人员地位的相对稳定,不排除其数量控制对这一行业精英地位的维护。

上世纪80年代起,澳大利亚开始接纳自费国际学生,招收海外学生在90年代后得到迅猛发展。2003年,国际生占在校生的27.9%,高于美国的大学。澳大利亚国际生多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博士和论文硕士研究生,只占2.5%~11.3%,美国为15%。澳大利亚希望教育“国际化”,但又没有将此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费生带来的收益也很少用于投入相关研究。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多元化特质及其蕴藏的潜能还有待开发。虽说近些年来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各种周边国际事务,但还不习惯于置身亚太地区这一事实。从学科近几年的发展看,澳大利亚学者在众多的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递增迅速,在人文学科方面,很多80年代发表的作品仍然很耐读。

猜你喜欢
砂石澳大利亚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砂石在铁路上的妙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砂石换填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在澳大利亚骑行
砂石采砂量核定方法的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