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侨批业发展概略

2012-04-13 19:38邢寒冬
关键词:海南岛华侨海南

邢寒冬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海南岛侨批业发展概略

邢寒冬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海南岛侨批业经历了兴起、繁荣、衰落到消失的过程。侨居国的社会状况和政策、海南华侨的经济地位、国内外形势、近代金融业和邮政业的发展以及战争灾难等,是影响海南岛侨批业兴衰的主要因素。侨批是侨眷生活的主要来源,也是侨乡经济的支柱,它对促进海南岛侨乡社会的发展,平衡国家外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海南华侨;侨批;批信局

侨批指华侨寄托给国内亲属的钱款和信件,因闽南语称信为“批”而来。经营侨批业务的机构叫批馆、侨批局、民信局或批局,1934年,中华民国政府规定统一称为“批信局”,[1]605它是一种民间金融服务机构。从事侨批的业务人员叫做“水客”、“派批员”、“批客”或“批脚”。

按理,有华侨就有侨批,但因年代久远及没有确凿资料,已不可考。有关侨批的最早文字记载大约在16世纪,而把经营侨批作为一种行业是在19世纪上半期,至20世纪70年代,基本被现代银行业所取代。侨批业最初兴起于华侨比较集中的东南亚地区,然后发展到国内,国内侨批业主要分布在广西、福建、广东和海南等东南沿海侨乡。

从历史上看,侨批业的兴衰与华侨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以下就海南岛侨批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进行概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 侨批业的研究状况

焦建华博士在《近百年来中国侨批业研究综述》[2]一文中,对国内外侨批业的研究做了十分详细的总结和中肯的评价。有关侨批业的学术研究始于民国时期,至本世纪初,经历了兴盛、沉寂、复苏的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时间上看,民国时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期刊论文就有128篇,还有数百篇报刊文章和若干调查报告及资料汇编;1949年至1979年,研究几乎陷入停滞,只有20篇论文,还有少数调查资料;1980年至2005年,研究逐渐兴旺,论文约190篇,还有一些专著和资料汇编。从区域上看,福建、广东的研究成果最多,其中一些侨乡的研究走在前列,比如潮州、泉州、晋江等地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发掘整理了不少侨批资料,出版了一批著作;国外方面主要是日本学者和海外华人的研究成果较多。当然,这些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选题不够宽泛、具体研究领域不平衡、研究理论有所欠缺,从而导致研究缺乏深度。

海南岛是仅次于福建、广东的第三大侨乡,也是近代侨批业的主要地区之一,但是侨批业的研究刚刚起步。1988年海南建省之前,有关海南侨批资料大多合入广东,如林金枝、庄为玑编著《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资料选辑》(广东卷),里面就包含部分海南资料。就笔者所知,至今有关海南岛侨批研究的文章不超过5篇,专著尚无。而且,这些成果大多属于一般性介绍类,比如易春的《海口私营侨批业的产生与变化》、张朔人的《民国时期海南侨汇问题述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海南岛侨批业历史比较短,有关侨批资料缺乏,导致研究工作难于开展。由于遗存太少,海南侨批成了收藏家眼里的珍品。泰国著名侨批收藏家许茂春先生,收藏了2万多封东南亚所有国家的侨批,其中海南侨批仅有 5 封,且都是新马地区侨批。[3]212-254利用批封研究侨批史,是近年来侨批研究的一种趋势。许茂春先生利用所收藏的批封,编成《东南亚华人与侨批》一书,对东南亚各国华侨社会的形成和经济发展状况、侨批业发展情况、运作模式以及兴衰原因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在同类作品中,《东南亚华人与侨批》是一部具有一定深度的侨批研究专著。海南著名的侨批收藏家周德川先生,以他精心收集的一百多枚保持较为完整的批封为素材,展现了海南侨批历史的概貌,确有独到之处。可惜由于周老先生的逝世,无法实现他纂写琼州侨批专著的夙愿。

二 海南岛侨批业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

海南侨批业产生于19世纪后期,经历了形成、发展、衰落三个时期。以下分三个部分,对海南侨批业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进行论述。

(一)海南岛侨批业的形成

唐朝时期就有海南人下南洋谋生,[4]3华侨大规模出国是在鸦片战争后,1876-1908年,从海南出国的总人数已经超过45万人。相对广东、广西、福建地区,海南华侨的经济状况比较差,大多是从事农业、渔业、帆船运输业的苦力劳动者,还有开咖啡馆、鸡饭店、杂货店的小商贩。因此,侨批业起步比较晚,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南亚地区海南人经营的批信局只有数家,主要是在海南华侨集中的新加坡和泰国。其中,新加坡两家,即裕成号和曹琪记号。[5]泰国58家批信局中,46家是汕头人经营的,其余12家由客家人、海南人和其他地区人经营。[3]60最早经营侨批业的海南批客是文昌人张运吉、张运显和庄家讯,还有定安人陈寿卿。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他们4人经常乘坐帆船来往于海南与暹罗、新加坡之间,做走私生意兼收集侨批。

侨批业的发展一般经历由国外而国内的过程,国内批局往往是国外批局的分支机构或代理点。国内批信局分甲乙两种,甲种批信局与国外批信局有直接的联系,有些是与国外批信局有联号关系的分店,有些是与国外批信局在业务上有密切关系、接受国外批信局和侨批员的委托开展业务的代理店。乙种批信局一般与国外批信局没有直接的联系或往来,而是接受甲种批信局或同类乙种批信局的委托,代理解付和送递银信到侨眷手中。20世纪初,与国外批局有联号关系的海南批局不多,基本在东部和北部侨乡地区。清光绪八年(1882),海南岛第一家批信局在海口成立(街道门牌、字号已无从查考)。[6]991900 年,陈寿卿在新加坡开“泰兴号”批馆,之后在海口市设立“元成利”、“美泰”代理店。[1]640光绪二十九年(1903),嘉积市设有“恒顺成”批信局,三十年(1904),文昌县城设有“富荣华”批信局。这些批信局的成立,标志着海南侨批业的正式形成。

1896年,清政府正式开办邮局。邮局成立后,官民邮务合一,把批信局纳入其管辖之下,规定批信局的信件需交邮局转寄。这样,批信局由原来的收、递、发全过程变成只负责收、发,将其中的承转环节交邮局承担,从而加速了批信局承运的速度。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通过邮局办理侨批的人很少,一方面是中国邮局尚未加入国际汇兑交换协定,分理点和服务品种比较少;另一方面是汇款业务仅限于外国银行,对于大部分普通华侨而言,语言、文字上的障碍,使他们在办理汇款业务时候不太方便。[7]9因此,尽管中国邮局成立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批信局依然是华侨寄托银信的主要途径。

1842年,根据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英国殖民当局把香港辟为自由贸易港,这是续新加坡之后在南海地区开设的第二个自由贸易港。英国当局陆续开设了香港到中国内地各个通商口岸的航线,并利用其军事和经济优势,规定从中国内地出国的商船必走香港,使香港逐渐成为东方航运和金融贸易中心。1876年,琼海关成立之后,开辟了海口到香港的定期轮船,香港成为海南进出口的中转站和侨批汇兑中心。

一般来说,侨批从发出到侨眷手中,要经历以下环节:国外批局——海口批局——其他县批局——批脚——侨户;或者国外批局——香港银行——海口批局——其他县批局——批脚——侨户。具体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银行或邮局汇款到香港银行,再转入岛内有联号关系的批信局。第二种是国外批信局将收到的批款买货到香港或岛内销售后,再将回款汇到岛内批信局解付。这样实际上是批信局通过进出口商的关系,将侨批作为贷款再转成侨批来解付。批封上除了写上收款人姓名地址外,还另附说明“外附国币若干元”。侨户收到批款后要回批,通常做法是由批信局预备好回复信封,即在信件右上角剪一缺口,把印刷好的回执插进信内,纳足双程邮资,收款人收到款项后,在回执上签名盖章,由批信局寄回汇款人,证明款已收到。有些批信局还在回执信封上印有“保家银信,十足支付”、“交款快捷,回信迅速”等字样以扩大宣传,类似现在的“广而告之”。

海口是海南岛侨批业的中心,国外批信局一般设分店在海口,各县作为代理,业务范围遍及海南地区16个县。海口批信局同国外批信局关系最多的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次是泰国和越南。因为这些地方的海南华侨集中,侨批较多,侨批业比其他地方发达。

早期的侨批或回批往往采取总包的方式,即把发往同一地区的侨批或回批集中打包,到达目的地后再分发。之所以这样,一是由于许多地方交通不便,批件不得不先送到发船港口地集中。比如泰国许多地方是先送批到曼谷,再按班轮到岸地点集中发包到国内各个港口。海南侨批一般集中发往香港或海口再分包送发各地,回批集中海口后发往香港或新加坡后再分包发往东南亚各地。另一个原因是总包可以少贴邮票,减少些费用。1926年中国加入国际邮联后,按照规定侨批必须实行银、信分寄,总包的做法才逐渐被取消。

(二)海南岛侨批业的发展

20世纪10年代至30年代,是东南亚地区海南华侨批信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新加坡为例,1940年日本占领南洋之前,海南批信局从最初的2家发展为40家,它们分别是:恒裕兴、阜安号、人信壮合记、锦和号、锦泰隆、德和昌合记、琼宝通、联合公司、会源丰公司、普天公司、宝通号、三盛号、泰南隆、顺成隆、丰盛合记、南同利、南兴昌、吉昌号、协和合记、汇安公司、富兴隆、琼和安、四宝文公司、光亚号、贝源公司、恒成号、益泰轩公司、益华合记、琼盛公司、纶昌号、和记号、万安堂、瑛记、南安公司、天成美、益和堂、正利华、美兴旅店、万合丰、锦纶号等。[5]至此,东南亚地区的海南侨批业发展达到顶峰。

新加坡侨批业迅速发展与它所处的地位以及海南华侨人口的急剧增长有密切关系。1826年,英国当局设立海峡殖民地,新加坡辟为自由贸易港口,也是南洋移民的集散地。鸦片战争后,英、法、德等国在海南岛开辟了到新加坡轮船航线,因此,新加坡成为海南华侨到南洋最初的落脚点,也是南洋一带海南华侨最集中的地方。

海南岛内侨批业的发展几乎与海外同步,从1919年到1939年日本占领海南岛之前,岛内侨批局数量快速增长,侨批业进入空前的繁荣时期。当时,海口、文昌、琼海等地城镇都设有批信局。嘉积10 家,文城11 家,海口55 家。[8]283至抗日战争初期,国内批信局共278家,海南地区有85家,[1]615这是海南岛侨批业历史上批局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这期间,海南岛年均侨批收入额在1000万光洋左右,最高年份达到二千余万元。[9]182

这时期海南岛侨批业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一是东南亚地区侨批业迅速发展并日臻成熟。侨批业务主要是依靠传统的宗亲同乡关系发展起来的,因此,批客特别注重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络和树立良好的口碑。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这种关系,侨批业者建立了以乡缘为基础的行业公会,新加坡琼侨汇兑公会也在这个时候成立。

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经济复苏,国际上对橡胶、咖啡、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需求增加,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南洋的海南华侨大多从事这些领域的工作,经济收益有所提高,侨批自然增加。

其三,中华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护侨政策,激发了广大华侨爱国爱乡的热情,参与家乡建设的侨批增加。

此外,国际银价下跌,许多华侨为规避风险不得不将资本转移回国,投资性侨批增加较快。

(三)海南岛侨批业的衰落

20世纪30至40年代末,海南岛侨批业的衰落期。

海南侨批业的衰落从东南亚开始。1930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下,世界经济衰退波及东南亚各殖民地,其中以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首当其冲。这对于从事这一行业的广大海南华侨是严重的打击,经济收入骤然减少,许多小业主因此破产。侨批逐年减少,如从东南亚汇向海口的侨汇金额,1932年为1000万元,1933年为500万元,1934 年为 700 万元。[10]56随着侨汇数额的减少,岛内批信局纷纷歇业或倒闭。

3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出台一些限制侨批业的规定,不利于侨批业的发展:

首先,1934年,国民政府规定批信局必须向邮政局申请方可开业。由于侨批业经营信件和钱款,而邮政局主要经营信件,两者在业务上有重合。加上每年侨胞所寄钱款数量相当可观,光是邮资的收入已经不少,况且还有汇兑的收益,两者之间必然产生竞争。1934年底,中国邮政局宣布取消国内的批信局。这一决定引起了华侨的强烈反对,后来几经反复协商,终于达成协议:停止批信局办理国内通信业务,另发批信局执照,准予继续经营批款业务。同时,邮政局不再核发新的侨批局执照。1935年,邮政局颁布《批信局事务处理办法》,规定侨批业每年底进行一次登记,换领营业执照,禁止批信局以及“水客”携带信件。违反规定者按照情节的轻重罚款,屡犯者给予取消执照。

其次,国民政府增加银行网点经营侨汇业务。1935年中国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放弃银本位,与美元挂钩。同年,邮政储金汇兑局成立,它利用特权、雄厚的资金和四通八达的邮政网络经营侨汇。1936年,中国银行在南洋华侨集中的地区,以及闽粤两省开设分行或经理处,开展侨汇业务。

国民政府出台的这些规定表面上是为了规范金融、邮政业务的管理,其真正目的是保护官方垄断的金融业和邮政业,削弱民间侨批业的力量,以达到最终消灭的目的。这样,批信局与银行、邮政局争夺业务,彼此之间进入恶性竞争。海南华侨实力本来就比较弱小,作为民间机构的侨批局实力难以与政府对抗,因此,许多侨批局的业务大大减少,甚至关门倒闭。

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种局面一度好转。国民政府大力号召华侨救国捐助,蒋介石还亲自兼任战时劝募委员会主任,并任命一些德高望重的海外华侨领袖担任委员。国民政府应海外华侨的要求,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银行与侨批局合作的措施。广东是华侨最多的省份(包含海南岛),为了缓解侨汇积压和解付延迟的状况,广东省政府要求广东银行采取新办法:比如在各县广设办事处,紧密与私人银庄、批局及水客联络和合作,扩大吸收侨汇,加速侨汇的解付等等。这些做法大大调动了海外华侨的积极性,有些华侨甚至倾馕相助,侨批业务一度回升。

有些南洋华侨为规避战争风险,仓促地将部分资本转移回国。至1939年2月海南岛沦陷之前,侨批数额不减反增,如1938年海南岛侨批收入约三千万元港币,[1]640高于同时期广东地区的平均水平。可见,抗战初期,海南岛侨批业一度好转与海外华侨高度的爱国爱乡精神,以及国民政府为改善侨批流通环节而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据统计,8年抗战期间,华侨总共捐款国币13.2 亿元,平均每月捐款约二千万元国币,[11]476几乎占全部抗战军费的1/3(当时每月花费军饷约七千万元。)[12]322

1940年,日本陆续入侵东南亚各国,在占领区内,强迫华侨汇款必须由日本银行或者台湾银行汇寄。尽管如此,依然有少数侨批员冒着生命危险来往送批。据南洋批信局统计,1939年和1940年海口的回批分别为 40,707和 2,385封。[3]86其中的秘密是南洋华侨冒险开辟了绕道越南或者缅甸,经陆路进入广西,再到广东、福建和海南等地的侨批通道。

东南亚各国殖民当局对华侨汇款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比如新加坡政府规定侨批每次不得超过叻币45元。批信局采取暗汇的方式,例如用暗号代替币名,如“发冷丸”代替叻币,“酵母丸”代替港币;“国”代表港币1,000元,“港”代表港币500元。暗汇侨款一般没有付信件,只写寄款人与收款人的姓名、地址。海南岛内也战火弥漫,海内外交通几乎瘫痪,批信局无法正常营业。批脚的工作辛苦而危险,肩挑步行是他们传递银信的主要方式,爬山涉水、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路上匪徒打劫也是屡见不鲜。当然,也有个别不讲信用的批脚携款逃亡的现象。

战争期间,侨批局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把侨批送回国内,保证了侨眷的生活,保证了海外华侨和国内亲人的联系。

战后南洋地区的侨批业逐渐恢复营业,新加坡恢复最快。1945年,新加坡琼侨汇兑公会统计,重新申领执照的海南批信局24家,1948年增至 34 家。[3]86

与新加坡不同,泰国的侨批业经历坎坷。由于泰国与日本签定了合作协定,避免了战争。但是,亲日的泰国政府为了讨好日本,相继出台了一些不利于侨批业发展的条例,其中之一是规定将批信局纳入国家银行管制之下,并且规定所有汇兑业务,包括侨批业务必须通过银行进行;原有批信局必须统一申领执照。凡此种种,侨批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直到战后,泰国政府才取消了对侨批业的限制,侨批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47年,仅曼谷就有113家,其中近2/3是潮州帮的,海南人经营的有4家。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扩张太快,侨批业陷入危机:90%的批信局是亏本经营,能基本维持平衡的不到10%。侨批局之间相互削价争夺业务,进一步将这个行业推向崩溃的边缘,许多批馆不得不停业。1949年之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泰国的侨批业日益衰退。1956年,经过多方商榷,泰国政府终于批准了12家批信局,其中海南人经营的仅1家。

40年代开始,海南侨批业从萧条走向衰落,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战争影响。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内除了西南后方外,大部分地区已经沦陷,交通阻断,侨批无法运送。虽然在越南开通了东兴汇路,部分缓解了侨批流通受阻的压力,但是依然无法满足侨批业务的需求。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和南洋先后被日军占领,两地与国内的交通被迫中断。这种状况持续到1946年战争结束后,香港与南洋的海运和空运才恢复正常运作。由于香港是侨批的中转站,南洋是侨批的主要来源地,因此,侨批无法送达国内,导致一边是侨眷受苦挨饿,另一边是侨批积压阻滞的局面。海南侨批积压的现象尤为严重,直至1946年下半年,本地侨批的解付依然十分缓慢,常常迟解一个多月之久。如在该年下半年结转信汇的162笔汇款中,就有18笔未解妥;1947年头两个月有9笔未解付,亦未办理退汇。

此外,许多华侨因战争而破产或者失业,侨批大大减少,也是导致海南侨批业萧条的重要因素。

第二,民国政府不合时宜地推出一些限制侨批业发展的措施。

1944年,国民政府停发批信局新执照,只准持有旧照的继续经营。1946年,海口有45家批信局恢复营业。之后虽然增设了不少新的批信局,但是邮政部门对侨批业又采取了新的控制措施,要求所有的批信局必须持抗战前原有执照到邮政部门登记,经审核批准后方能继续营业,而新设立的批信局则不准经营。原来执照遗失、新设立领不到营业执照的批信局,则采取借用名义经营的做法,如广南批信局就是借用汇通庄的名义进行经营。至1950年,作为海南侨批中心的海口市登记在册的侨批局只有34家,其中10家是抗战后成立的。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内百废待兴,急需凝聚民心。对于曾经倾囊相助抗战的广大侨胞而言,更应当给予一定宽松的环境。但是,国民政府的做法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引起华侨的不满,影响了侨批局业务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国内汇率波动太大,逃汇到香港的现象十分严重。

战后东南亚地区的批信局增长迅猛,国内的分支机构却不增反减。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家银行官价外汇率偏低和货币贬值太快。例如,1944年和1945年,中国中央银行挂牌官价美元和国币的汇率是1:20,自由市场的汇率则是1:192~1705,二者之间相差巨大。此外,中国币值不稳定,通货恶性膨胀,国币贬值过快。抗战前,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量为14亿元,至1947年底发行达34万亿元,而1947年10月的物价指数比战前上涨了64,500倍。1948年8月,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强制规定侨汇必须折换金圆券,以前所存外币亦须折换成金圆券。

香港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汇兑中心。由于外汇率偏低和货币贬值太快,华侨和侨眷蒙受的经济损失太大,大部分海外侨汇通过批信局流入黑市,经香港转送,国家银行的侨汇收入日益减少。据估计,战后逃港侨汇每月高达 1,000万美元,[13]6黑市侨汇 90% - 95% 集中于香港。[14]41海南岛的逃汇现象同样严重。据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和广东省行1947年核计,海南侨汇直接收入共三百余亿元,这只是占该年度本岛侨款的1/9,其余通过侨批局汇入的高达2,700亿元。

侨批局这种经营方法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侨眷的利益和侨乡的经济稳定。抗战后广东许多地方通行港币,甚至取代了国币的地位。海南岛也流行各种外币,有港币、叻币、暹罗币、美元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港币。

第四,二战后华侨社会发生新的变化,大部分华侨融入当地社会,成为华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东南亚华侨受到排华运动打击回国。不管是华人还是归侨,他们都能够和亲人团圆,建立在传统移民社会基础上的侨批业也逐步消失。

从50年代开始,新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规定,侨批局逐渐被银行取代,侨批业退出历史舞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初期,华侨对新政府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侨批大大减少,侨批业务也转入秘密状态。新中国政府为了消除华侨的疑虑,争取更多的外汇,积极配合批信局以“明暗批”的形式经营侨批。50年代末至60年代,由于受到极“左”路线的影响,侨批被看作海外资产阶级的象征加于排斥。即使有少量侨批,必须用电汇的方式,传统侨批业的银信合一功能逐步丧失。1979年,侨批完全纳入中国银行的业务,批信局成为中国银行的“海外私人汇款服务处”。

三 海南岛侨批业的历史作用

侨批曾是侨眷的主要生活来源,甚至是侨乡的经济支柱。海南岛侨批业的发展,对侨乡经济的发展、平衡国家外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促进了海南侨乡社会的发展。早期海南华侨在海外挣钱,只能补补家用。最初侨批通过进出口商人,间接转化为投资款参与家乡的商业活动。随着华侨经济实力的增强,侨批不仅为家乡亲人提供生活来源,更多的是直接回国投资创业或资助公益。侨乡的公共事业、医院、学校、建筑、近代农矿业和工商业等,绝大多数是华侨投资兴建的。同时,华侨也将国外的经济作物、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异域文化带回家乡,为家乡的近代化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海南岛成为中国的橡胶、咖啡和胡椒种植基地,都是海南华侨引进和投资经营的结果;具有南洋风格的海口骑楼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还有侨乡众多的民居、祠庙成为海南特色文化遗产,也是华侨出钱出力建设的结果。

其次,平衡国家外汇收支,抵御外国银行的经济侵略。19世纪末,西方列强银行早已捷足先登,在各通商口岸设点布局,垄断中国的金融业。中国政府虽然成立了近代银行和邮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客户不够稳定,业务发展缓慢。侨批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地缘血缘关系上的一种华商独有的商业模式,信誉比较高,客户比较稳定,使它能够在拥有雄厚资金优势的外资银行和政治特权的官方银行的夹缝中顽强生存。难能可贵的是,在战争和经济危机困难面前,侨批业者表现出高度的民族凝聚力,灵活的业务经营方式。民国期间,侨批一直占广东侨汇收入的70%左右,在平衡国家外汇收支、抵御外国银行的经济侵略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1]林金枝,庄为玑.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资料选辑(广东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2]焦建华.近百年来中国侨批业研究综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2).

[3]许茂春.东南亚华人与侨批[M].曼谷:著者出版,2008.

[4]琼海市华侨志编委.琼海市华侨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5]吴华.狮城掌故[J].南洋文摘,1972(14).

[6]海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海口市志:下册[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7]林家劲.近代广东侨汇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8]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金融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9]周南京.华侨华人百科全书[M].北京:华侨出版社,2002.

[10]杨建成.三十年南洋华侨侨汇投资调查报告书[J].南洋研究史料丛刊(台北),1984(7).

[11]华侨志编纂委员会.华侨志[M].台北:1965.

[12]黄珍吾.华侨与中国革命[M].台北:国防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1963.

[13]刘佐人.港粤金融的交流对于全国经济的影响[J].广东省银行月刊,1947(9).

[14]昭毅.香港金融业的特殊性格及其转向问题[J].经济导报(香港),1955(191).

A Summary of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Remittance Business in Hainan

XING Han-do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1970s,overseas Chinese remittance business in Hainan had undergone the process of rise,flourish,decline and disappearance.The social economic conditions of their residing country,the economic status of overseas Chinese of Hainan origin,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e governments’policies,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financial business and the postal trade as well as wars and disasters,etc.were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rsie and decline of overseas Chinese remittance business in Hainan.Overseas Hainanese’s remittance was both the main source of life for the relatives of overseas Hainanese and the economic pillar for their hometowns,which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and in balancing state foreign exchange,etc.

overseas Chinese of Hainan origin;overseas Chinese's remittance;a postal office

K313.9

A

1674-5310(2012)-01-0093-07

本文为海南省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历史上南海区域各民族的互动与共生》(批号:JD09—05)成果之一。

2010-12-15

邢寒冬(1964-),女,海南文昌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海南地方史。

(责任编辑:田 原)

猜你喜欢
海南岛华侨海南
我的华侨老师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为海南停留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关于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