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明,刁运华 ,柏 凡,魏红军,邝声耀
(1.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广元市畜牧食品局,四川 广元 628000;3.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6)
应日本、韩国有关方面邀请,四川畜牧考察组于2012年9月分赴两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考察组先后与日本住友、韩国西杰株式会社就扩大进口饲料氨基酸贸易进行了深入交流,参观了大阪府民牧场、爱知县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等单位,对两国畜牧业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有了较全面了解,对四川省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有一定启示。
1.1 畜牧业基础地位突出,政策扶持力度大 日、韩两国人多地少,发展畜牧业饲料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两国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把畜牧业作为保障食物供给、提高国民体质的一个基础性战略产业来抓,注重畜产品的适度自给。日本在二战后实施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战略,把牛奶生产放在与大米同等重要的地位,人均年消费牛奶60多千克,二战后出生的年轻人身高平均增长了10厘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两国进一步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一是畜牧业的补助从原来畜禽生产扶持向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设备购置、排泄物治理、牧草种植、饲料生产等领域拓展,补贴可达总额的50%~70%。二是实行价格补贴和信贷、用电优惠政策。日本70%以上农产品的价格受政策支持。肉、奶制品实行“价格稳定工程”,“价格稳定区”一般高于市场的均衡价,由此而产生的亏损,一部分由进口征税来弥补,另一部分则转入公共财政预算。两国都对农协提供农牧业现代化所需的低息贷款,畜禽养殖,包括排泄物处理机械用电按农用电对待,价格是工业用电的一半。日本对饲料工业的发展予以积极扶持,对一些涉及到饲料工业的原料给予税收减免,如混合饲料用的进口玉米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但必须与鱼粉等蛋白原料混合,以确保玉米的用途不发生改变。这样既支持了饲料行业的发展,又避免了国家税源的流失。
1.2 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 日本饲养的主要畜种有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和生猪,重视发展大家畜,肉牛、奶牛的饲养户远远大于生猪、家禽的饲养户。据统计,无论是奶牛、肉牛、猪,还是家禽,养殖户都在下降,但户均饲养量在逐年递增。2007年日本肉牛养殖户为8.04万户,平均户养35.9头;2011年为6.52万户,平均户养41.8头。2008年奶牛2.4万户,户均31.7头,年头平产奶7388千克。2009年养猪6900户,户均1437头,胎产子10.5头,年产2.2窝,年提供仔猪20.6头,195日龄出栏112千克,肉料比1∶3。蛋鸡养殖 3110户 1.4亿只,户均4.5万只;肉鸡2392户1.07亿只,户均4.47万只。上述数据表明日本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饲料工业更是如此,前十家饲料企业的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全农饲料一家的产量就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日清丸红饲料株式会社2011年的饲料产量达到281.5万吨,占日本总产量的11.7%。日本最大粮商丸红株式会社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山东六和集团合作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到2015年在山东、河北等地建造十多家大型饲料工厂,年产量为40万吨至100万吨。产品自给率:猪肉52%,牛肉44%,奶70%,蛋96%。
韩国畜牧业主要包括肉牛、奶牛、猪、鸡禽。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仅次于水稻生产。随着国民收入的上涨,对畜产品的需求稳定增加,韩国畜牧业收入占整个农业收入的比重循序增大,农户的养畜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1.3 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
在日韩,肉、蛋、奶作为国民基本营养需求产品,食品安全理念已深入人心,主体责任和行业自律意识强,生产者、经营者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安全,畜产品品牌首先承诺的是产品的质量安全。两国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畜禽养殖档案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日本批发市场的鸡蛋外包装上都标明产地、蛋鸡品种,生产者、检验者等信息,并进行分级定价。韩国肉牛以耳标制度为基础,全面建立了养殖档案,并实现了养殖、屠宰加工和官方检疫检验的有效衔接。同时两国还建立了牛奶、牛肉、猪肉检测评价机构,负责畜产品的质量评定和价格确定,形成了较好的优质优价机制。在韩国生猪被屠宰之后,分12个等级,驻屠宰场的定级师是经国家认定的、属于有资质的国家中介机构人员,而非屠宰场员工,较好地解决了收购商对养殖户随意压级压价问题。随着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日本畜牧业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由政府创办牧场公园,发展二、三产业。比如大阪府民牧场干净、整洁,配有专门处理畜禽粪尿的无害化处理设施,闻不到臭味。
在参观过的养殖场中,并没有采用所谓“零排放、无污染”的发酵床养殖。在与爱知县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的交流中得知,自20世纪50年代,发酵床养殖技术确实在日本风行过,但由于该技术存在有害微生物、寄生虫等诸多弊端,从安全角度考虑,日本养殖基本不再采用了。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对养猪发酵床中主要致病菌鉴定及致病性研究结果也表明,发酵床养殖模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宜在生产上推广。
1.4 日益关注饲料安全问题随着日本“疯牛病”病例的发现,对饲料安全问题尤为重视。近年来,日本农林水产省针对饲料产品中兽药残留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科学的研究。政府规定饲料加工企业必须远离养殖场,以避免发生交叉污染。在饲料产品检测工作中,涉及到产品安全方面的项目必须直接由农林水产省肥(饲)料检查所进行检测,一般的营养成分由各督道府县的检测机关进行。为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造成的氮、磷污染,政府规定,新建养殖场在环保上的投入不得少于总投入的10%。积极倡导饲料行业减少蛋白质饲料原料的添加量,以工业化生产的氨基酸营养平衡的理想蛋白模式来代替。
2.1 猪肉价格稳定机制值得借鉴 日本政府为了稳定猪肉价格,制订了三项措施:储备调节制度、指导猪肉回购及冷藏补贴制度、对生产者的直接补贴制度。在这三项政策的保护之下,近五年来日本猪肉基本价格维持在460日元/千克左右,最高价出现在2008年3月,为602日元/千克,最低价出现在2009年7月,为388日元/千克,由于政府补贴,养猪农户并没有因此遭受损失,从而稳定了养猪生产。
2.1.1 政府收购和抛售制度。日本政府制定了猪肉上限和下限价格。当市场供求发生急剧变化,猪肉市场价格超出上限价格时,政府抛售其储备,增加市场供给,或依法减免进口税,扩大进口,以平抑物价。在市场价格低于下限价格时,政府从批发市场收购猪肉增加储备。
2.1.2 政府指导猪肉回购及冷藏补贴制度。这项制度是第一项政策的延续。政府按照农户养殖成本制订猪肉基准价格,在因猪肉供求失衡,猪肉批发价格低于基准价格的情况下,为减少政府收购、存储的成本,在政府指导下,生产者团体(主要是农协全国联合会和畜牧专业农协)、猪肉加工行业协会(主要是火腿及火腿肠行业协会)等自主实施猪肉冷藏保存,控制投放市场的猪肉数量,政府将补贴其相关成本和损失(利息、加工费、运输费、仓储费)。与国家储备和商业进口相比,回购猪肉数量有限,但对市场买卖双方心理影响很大,稳定价格作用十分明显。
2.1.3 政府对生产者的直接补贴制度。这是日本政府保护养猪农民利益的主要手段。政府和农户根据预计销售的生猪头数按照1:1的比例建立猪肉价格风险基金,由独立行政法人“农畜产业振兴机构”统一管理。当价格下降到基准价格以下时,养殖农户能从风险基金中得到80%的差额补贴。这项制度的补贴对象是养殖农户,特别是开展农畜联合经营的养殖大户。
2.2 在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中突出营养与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 发展畜牧业的根本任务之一是保障城乡居民肉蛋奶的有效供给,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的基本需求。无论是日、韩还是其他发达国家,在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过程中,都把畜产品的基本营养和质量安全作为基本要求,作为食用畜产品品牌,首先应当具备从饲料投入、畜禽养殖到畜产品加工整个产业链过硬的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和条件。日本的批发市场和韩国超市上的畜产品,都明确标注了产品等级、主要营养成份、生产者、检验者、最佳食用时间等要素,并实现了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相较而言,我国畜牧业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以及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有些大型企业都不太注重产品基地建设,加工原料来源复杂,畜产品质量安全很难得到保障,在宣传上不重视畜产品基本营养作用,反而过度渲染某些添加剂的特殊效应和功能,强化所谓卖点,误导消费者,最后导致纯牛奶价格接近矿泉水。对这种偏差,有必要进一步把握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加强宣传,正面引导消费者。首先将品牌化与标准化建设的注意力引导到畜产品基本营养作用和质量安全上来;同时加强管理,规范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标准,强化原料基地建设,推进食用畜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2.3 优质优价,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日本畜产品实行优质优价。如日本和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优秀肉牛,其肉质大理石花纹明显,又称“雪花肉”,多汁细嫩、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风味独特,肉用价值高,被视为“国宝”,在超市的价格高达24,000 日元/千克,折合人民币约 2,000 元/千克。
2.4 开发畜牧业相关产业 大阪府民牧场是大阪市政府办的国营牧场公园,据说像这样的牧场公园在日本全国盛行。牧场公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日本幼儿园、中小学生体验牧场生活的科普基地。这种将畜牧业由生产型转向生态型,带动旅游业、休闲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