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巧慧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探索体验式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马巧慧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旅游教育的繁荣,也需要高质量的旅游教育支持。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旅游的性质决定旅游教育应该是体验式的“愉悦”教育。文章就如何构建体验式旅游管理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
旅游教育;创新;体验;体验式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和收入都在不断增多,进而产生了越来越高涨的旅游需求。近年来,旅游业的大发展有目共睹。随着旅游业带来的勃勃生机,旅游竞争也必将加剧,“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竞争呼唤人才,呼唤人才素质的提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强力支持。旅游专业的人才教育到了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提高的阶段,体验式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便是这个转变中的有益探索。
“体验”就是借助过去的经历,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事物[1]。美国学者约瑟夫·佩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在其合著的《体验经济》中提到主要有四种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现实的体验和审美的体验[2]。教育是一种横跨教育和娱乐两方面的体验,为学生提供教育体验就是使学生沉浸其中,在受教者忘我参与的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领悟。因此,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形成直觉——深度理解并提炼理论——培养能力的过程,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亲身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体验、感悟、熏陶,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实践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的专业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摆脱传统教育的枯燥严肃面孔,将教育发展成“愉悦”教育。教育者以社会作为大舞台,为学生提供真实剧场般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将重心从教育者(老师)转移到学习者(学生)。教育行为将逐渐着眼于积极的学习者,而不是老师。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旅游管理教学也没有脱离这个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1]。学生学习的过程被理解为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记忆知识的过程,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实践、体验、感受的过程被轻视甚至无视。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过程既不适应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就必须深化旅游教育改革,创新旅游教学思维,改革旅游教学方式,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目标,从“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体验式”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关注学生学习的环境、策略、方式和途径。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家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3]。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式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旅游是一次美好的体验过程,给人留下历久弥新的美妙回忆。谢彦君教授认为:“旅游是以个人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4]可见,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旅游,花费的是金钱和时间,获得的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阅历和美好的体验,留下的是难忘的回忆。而这种美好的体验和回忆靠的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与旅游业的从业人员良好的互动来实现的。笔者认为,体验高品质的服务有助于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如果希望学生将来为旅游者提供美好的旅游体验,最好给学生提供机会,事先自己获得美好的体验,在校园里接受体验式的旅游教育。
旅游的体验性质决定了单纯的理论教育只会把旅游教育带入死胡同。市场需要的是有动手能力和从业经验的“产成品”,而不是只知道什么是饭店、什么是旅行社的“半成品”。旅游教育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定义、理论层次上。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那么学过“旅游管理”的学生的优势只能是讲出一些与旅游管理相关的定义和历史,知道什么是马斯洛层次论,知道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而对于怎样从事旅游服务和管理,四年的大学学习并没有给他们实质性的帮助。当他们初临工作岗位时,马上就会感觉到学过的理论知识离实际工作太远,尽管背过很多概念、定义,但都不足以让他们应付眼前一个个具体的工作环节。
旅游教育要培养充满激情的、熟悉行业业务的学生,就要从学习中体验旅游行业的魅力开始,储备未来为他人创造精彩体验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行不言之教,读无字之书,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效果。
3.1.1 “模拟公司”的简介
“模拟公司”最早是以“商务模拟公司”出现的,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德国经济起飞初期,并自1993年随着欧共体和德国政府资助的“世界模拟公司”网络获得世界性的影响[5]。1992年我国原内贸部组团对德国、丹麦等国进行考察,带回了“模拟公司”的概念。之后,丹麦奥本罗商学院又多次派专家来中国进行“模拟公司”概念的推广,国内许多学校也派专业教师赴欧洲考察各国模拟公司,由此开始了模拟公司教学法在我国的运用与推广。
“模拟公司”通过实践来实现教育,即通过参与实践而获得相应理论知识,学生在“公司”的每一个部门进行轮岗操作实习,直接与其他(国内或国外的)“公司”发生经营业务关系,与真实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伙伴那里得到经济信息、资料和设备的援助等,并在整个“模拟市场”上宣传其伙伴的品牌,同时为自己的学生与各大公司建立了良好的联系。
“模拟公司”为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环境,在这种亲身参与的活动中,他们可以了解、熟悉、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各方面理论知识、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这种体验环境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起指导、服务的作用,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能力、自立能力、相互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1.2 旅游“模拟公司”的设立
设立模拟公司,丹麦的经验是以模拟商贸活动为目的开办公司,其功能如同真实公司的商贸功能。一个学校可以建立若干个这样的公司,一个场地(如一个教室)可供一个或者几个公司运行。公司的工作人员由若干受训者或者学生轮换工作。模拟公司通常由学校找一个支柱行业的正式公司作为赞助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6]。
在具体的建立程序上,笔者建议:首先,寻找一个现实中的公司作为学习标杆,如模拟酒店学习现实中某个酒店,模拟旅行社学习现实中某个旅行社,他们是模拟公司教学培训的组织形式和业务活动的学习对象。标杆公司为模拟公司提供业务咨询、人力援助等支持,模拟公司寻找机会为标杆公司进行广告促销,培训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员工。其次,模拟公司与现实的公司要有一致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管理模式、服务信用及适合学校特色的业务流程。第三,学校力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如每年新生报到时利用模拟公司,不但可以减少各部门的工作量,而且任务会完成得井井有条。新生报到时,模拟酒店模拟接待团体客人或散客的程序,首先派出驻车站代表去车站接客人(新生),然后将客人(新生)带到模拟前厅,到总台办理各种登记手续,最后由模拟行李员带客人(新生)到客房(寝室);还可以开设一些其他业务如问讯服务、寄存行李服务、代购车票服务等。模拟旅行社可以设摊招徕客人(新生或家长),可以接待团队,也可以集中散客,带他们熟悉校园,介绍校园的各种设施设备,甚至可以对他们进行专业介绍,宣传学校。对外地的客人(新生或家长),还可以介绍本地的风景名胜,带他们外出游玩。当然我们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到学校外面去接洽“业务”,培养其适合社会的能力。
模拟酒店、模拟旅行社的成立实现了旅游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完美结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毕业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很难适应等问题,真正实现了体验式教学。通过模拟酒店、模拟旅行社的运作,可以使在校学生在学习中真实地接触到模拟操作实务的各个环节,更加充分、及时地利用所学的知识,从而为毕业后为客人创造美好的旅游体验打下基础。
笔者所在的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管理系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旅游教学方向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设立了旅游“模拟公司”——旅游实践中心。该中心于2010年建立,由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指导,模拟公司运营模式,管理系学生自行运作。中心以“服务师生,欢乐旅游”作为服务宗旨,自成立以来为本校以及所在的大连市金州新区的学生、家长在提供住宿、旅游、票务和咨询的服务中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相关旅游服务,得到了社会的极大肯定。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心运行的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旅游服务组织的魅力,为课堂的学习提供了实践体验和深刻理解的机会。
“订单式”教育最初发展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职业教育学院与某些跨国公司的合作,为跨国公司“定做”灰领技术工人[7]。订单式教育借用了商品交易中的订单概念,它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经济生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虽然这种教育方式起源于职业技术学院,但是这种教育的思想符合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体验式”教育的思想,可以借鉴使用。开设旅游管理教育的院校可以与一些感兴趣的酒店、旅行社探讨,为他们定向培养所需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做的是一种前景非常看好的“期货”,对于学校来说,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因此,无论对于校方还是企业,这种教育方式都比较有吸引力和合作的空间。
企业在与高校签订“订单合同”时,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例如[8]:①员工培训。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按照有偿服务的方式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基层业务人员提供全方位理论和专业培训。②咨询服务。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在考核的基础上选拔资深教授、教师若干名,通过协议的方式聘请这些教授、教师为营销顾问(常年性或阶段性),为企业在制定一些重大战略规划时提供智力支持。③联合促销。企业在重大节假日以及销售旺季期间组织大规模促销活动和市场调查需要人力支援和新开店需要市场调查时,由学校选派优秀学员给与协助。④学生实习。学校在企业挂牌设立“实习实训基地”,由企业为在校学生实习提供场所及相关指导。⑤教师挂职锻炼双方合作期间,按双方达成的协议由企业提供适当的岗位供学校青年教师挂职锻炼。⑥实践讲座。合作期间,学校按教师管理的有关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及酬金管理办法),聘请企业有关高层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客座教授将定期或不定期就商业企业的重大实践问题为广大师生作专题报告。
以上的合作,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很好地实现了“双赢”。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有风险。因为订单式教育需要三个条件才能顺利进行:企业对人才有特殊需求;企业对人才有批量需求;企业能够对未来三五年内的市场变化做出预见。风险可以“学校+企业”共同承担的方式规避。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在给予学生“订单式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掌握多种技能,以“不变应万变”;而企业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寻求企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平衡点。
订单式教育有助于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提前体验用人单位的要求,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进行教学安排,值得大范围推广。当然,这种教育方式的实现还需要学校与目标合作企业进一步商讨细节,具体如何操作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是我们可以循着这个思想去探索和研究,最终实现为学生提供适合实践需要的教育体验。
产学研一体化是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企业联合办学,提高学生的体验程度是旅游管理教育的正确发展道路。除了“模拟公司”“订单式教育”,建立实习基地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美好的教育体验,实现体验式教学的目的。
在这方面,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商谈,定期组织部分学生到企业中实习(如旅游旺季),学生在接受必要的培训后实地上岗服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从业经验,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旅游旺季企业服务能力不足的压力,同时又可以平衡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高质量服务。
如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管理系从2006年开始陆续与大连市、深圳市、海口市、三亚市的多家五星级酒店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基地,开展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的体验式教学。具体的合作内容包括:①津桥商学院每年的7月至次年的3月派学生到酒店顶岗实习,实现课堂、企业的联动教学。②聘请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兼任学校的客座教授或者到校举行讲座,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③组织业内参观。定期组织学生到酒店中参观,一般每学期组织一次,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也同时弥补实习机会不足、覆盖面不大的缺陷,有利于课堂上专业课的学习。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由现在的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强国需要强才,我们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应该是能够适应行业发展国际化需要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
机会只降临给有准备的头脑。如果希望学生将来有机会成就卓越事业,教育者就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敲门砖。在大学教育已经走出精英教育的今天,就算学生将来只能当一名服务生,我们今天也要撒下最优秀的服务生的种子;就算学生将来只能作一名导游,那我们也要撒下金牌导游的种子。学生是关系到学科能否生存和发展,也是关系到学校能否在这个社会立足的决定性因素。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现代社会国际化竞争的学生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要不断探索,不断寻求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而在旅游管理教育不断创新的道路上,体验式教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1]谢祥项,吴珏.论体验思维在旅游教学中的应用[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5(4):111-113.
[2]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莫.体验经济[M].夏业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8.
[3]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06-13.
[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73.
[5]郑建萍.职业学校模拟公司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9-23.
[6]国家内贸局系统中专学校赴丹麦考察团.丹麦的“模拟公司”[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5):53-54.
[7]杨育谋.为跨国公司“定做”工人[J].国际人才交流,2006(4):39-41.
[8]黄金火.市场营销专业“定单式教育”培养模式初探[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2-75.
Abstract:The boom of tourism brings about the prosperity of education on tourism and needs the support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on tourism.The objectives of tourism education at college and the nature of tourism make it clear that tourism education should be a pleasant experience-based educa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to construct an experience-oriented tourism teaching mode.
Key words:teaching of tourism;innovation;experience;experience-based teaching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Oriented Teaching Mode for Students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 Qiao-hui
(King bridge Business College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Dalian 116622,Liaoning,China)
G642
A
1008-5432(2012)06-0073-04
马巧慧(1978—),女,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管理系讲师,东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体验、旅游管理和企业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