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刮痧拔罐治验举隅

2012-04-13 13:07殷丽莉唐艳苏琳范玉琴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证属刮痧双侧

殷丽莉,唐艳,苏琳,范玉琴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乌鲁木齐 830000)

刮痧拔罐疗法,因其易于操作,效果明显,自古就被百姓养生保健广为应用。笔者因自幼惧针,10年前曾采用此法治疗自身顽疾,亲身感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遂常运用于临床,每每获得惊喜效果,尤其对某些顽固性疾病的满意疗效,更令人深感中医学的奇妙和简单之中的深奥,兹举几例供同道参考。

1 慢性结肠炎

患者,女,65岁。腹泻20余年,呈糊状泡沫样便,日均大便5~6次,伴肠鸣、四肢无力偏凉,时有腹痛难忍便急,肠镜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经各种治疗均无效。症见神疲,面黄纳差,腹冷喜暖,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治以温补脾肾,固肠止泻。经络取穴,膀胱经取双侧脾俞至大肠俞,任脉取中脘至气海,胃经取双侧天枢、足三里至上巨虚,用面刮法和双角刮法,以45°角度从上向下刮拭。刮痧治疗后,痧出量多,尤以大肠俞、脾俞颜色深红,并立即在刮痧局部和涌泉穴拔罐(若不易拔吸可闪罐)。治疗后患者顿感周身轻松,次日腹泻仅2次。2至3日治疗1次。复治5次后诸症告愈。

2 乳腺增生

患者,女,40岁。双侧乳房疼痛伴肿块8年余,以右侧为重,多在经前、劳累或生气后加重,乳痛处可扪及肿块,经多次服中西药及理疗等治疗,病情仍未能有效控制,因惧针灸疗法,随行刮痧、拔罐治疗。症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舌暗淡,苔薄黄,脉弦,右乳外上象限、内下象限可触及约3 cm×2.5 cm包块,左乳内象限可触及约2 cm×2.5 cm包块且触痛明显,两乳包块均可移动,无粘连,双侧腋下无淋巴结肿大,经钼靶X线乳房摄片,诊断为双侧乳腺增生。证属肝郁痰凝;治以疏通经络,解郁化痰。经络取穴,膀胱经取双侧膈俞至胆俞、膏肓俞,胆经取双侧天井,小肠经取双侧天宗,任脉取膻中,胃经取双侧屋翳、丰隆,肝经取双侧期门、太冲,行刮痧治疗,痧出量多,颜色深红,尤以天井穴和天宗穴为甚。并即在刮痧处拔罐,治疗后自感皮肤发热,周身轻松,乳房疼痛减轻,心情舒畅。3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后乳房胀痛消失,检查已触及不到明显包块。因病程较长,又坚持治疗 10次后复查,钼靶X线乳房摄片肿块消失,半年随访未再复发。

3 神经性皮炎

患者,女,49岁。前胸部及背部呈片状对称约4.5 cm×6.5 cm神经性皮炎的皮损14年,曾行中药、针灸等调治未愈。症见皮损呈红色片状,日久不退,背部皮肤增厚,纹理加深,阵发性剧烈瘙痒,尤以夜间安静时为重,舌红少苔,脉弦数。证属阴虚血燥;治以养血祛风,滋阴润燥。经络取穴,胆经取风池,督脉取大椎,大肠经取曲池,脾经取血海,膀胱经取风门至肝俞,以及皮损局部,均行刮痧治疗,痧出量多,尤其皮损局部呈暗红色。随即在刮痧处拔罐。治疗后即感痒止,皮肤灼热,周身轻松。痧退复治。治疗5次后瘙痒消失,皮肤恢复正常。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4 顽固性失眠

患者,女,58岁。昼夜不寐5年余,5年前因手术后费用之事与家人产生分歧,心生不快,整日不语,随即失眠,日渐加重,每日靠服“安定”能睡2 h,现服“安定”也不能入睡,家人介绍行针刺治疗后未见改善。症见彻夜不眠,面色不华,神疲乏力,懒言少语,健忘多汗,舌淡苔白腻,脉细弱。证属肝郁兼心脾两虚;治以疏肝解郁,补益心脾。经络取穴,膀胱经取双侧心俞至肾俞,奇穴取四神聪、双侧安眠,胆经取双侧风门,心经取双侧神门,脾经取双侧三阴交,刮痧治疗后,痧出量多,颜色深红而紫,随即拔罐。治疗中患者入睡,起罐后,背部腧穴布满水泡,治疗后唤醒患者,自感一身轻松,嘱其勿抓破水泡待其自行吸收。次日家人告知患者入睡十几个小时,精神爽,并愿与家人交谈。汗出减少,苔腻渐退,水泡吸收后又复治 5次,患者精神焕发,自述睡眠良好,心情开朗,健忘改善,多汗消失,并主动要求再治疗10次。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5 按语

刮痧和拔罐临床上很少单独使用,尤其刮痧费时费力,就更为少用。刮痧古称“砭法”,古代中医治疗6大技法(砭、针、灸、药、按跷、导引)中,砭为第一法,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地位之重要,应用之频繁。拔罐古称“角法”。两者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指导下使用和发展的中医外治法,作用机制相似,有相辅相成的功效,两者治疗后皮肤表面都会出现痧和斑,是经络受邪闭塞瘀阻的病理状态。刮痧是向肤内施以正压,而拔罐则是向肤外施以负压的原理作用于肌肤,内外表里相合疏通经络,清热解毒,祛风散寒,行气化瘀,消肿止痛,调节阴阳。从西医角度看,刮痧、拔罐可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镇痛,松解粘连,调整信息。中医学认为经络系统是人体的综合调控系统,其功能可涵盖现代医学人体所有系统的功能,它像一个巨大的网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连五官九窍并通达皮肤,分布人体的各个部位,它既是气血营养物质运行的通路,又是代谢产物排出的通道,还有濡养脏腑组织、传导感应、保护人体、抗御外邪、调节脏腑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

刮痧与拔罐的理论核心是经络学说,因其在人体的体表施术,具体而言是皮部的理论。《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皮部虽属于人体最外层,但与经络气血乃至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可激发经络的传导作用,调整经脉、脏腑功能,使患病的组织、器官功能恢复正常,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特别要说明的是,经络刮痧的操作手法,必须遵循不破损皮肤的原则,即《灵枢·官针》中所介绍的“半刺”法:“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也符合《内经》关于浅刺络脉的理论和方法,《灵枢·经脉》:“诸刺络者,必刺其结上,其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主其血。”因此,各种刺络方法主要是一种泻出邪气的方法,经络刮痧也不例外,只是将出血变成排出血性的痧疹,并以出疹为泻邪的手段,从皮肤络脉引导病邪排出体外。络脉受邪,闭塞瘀阻的病理状态是出现痧和斑的病理基础,很多种疾病,只要出现了痧和斑的病理表现就可以根据痧斑的病情新久、病势轻重、患者体质以及兼杂证候灵活使用经络刮痧和拔罐。对于病邪已深入经脉,可选用针刺并辅以汤剂;相反若精气不足的虚证或虚实夹杂的证候,当禁用或慎用经络刮痧或拔罐。

综上所述,刮痧、拔罐都属于刺激皮肤络脉的方法,其机理符合《内经》的刺络泻邪理论,其运用更是遵循辨证施治原则,它已并非只是简单的民间保健疗法。《素问·异法方宜论》在论述了砭石、毒药、九针、炙焫、按跷的五种治疗法后说:“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要求医生根据天时、地理、生活习惯、体质等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治法,倡导各种治疗方法和措施综合应用,强调医生只有掌握多种诊疗技能,方能临床随证所需,运用自如。因此,当代医者更应力求“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从而发扬光大中医学的各种治疗方法,更好地为现代人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证属刮痧双侧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巧调饮食对抗关节炎
应用双侧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双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游离静脉皮瓣桥接修复伴有双侧指动脉缺损的手指复合组织缺损
《中医研究》杂志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