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大型农贸市场和食品加工户较多,一些违法制售假劣食品的黑窝点藏匿于乡村较隐蔽的出租房内,让执法人员很难发现。从2007年开始,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目前,津南区全部8个镇和1个办事处都设立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站,每个村还设置了食品安全协管员。这些协管员充当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旦发现有食品安全问题的违法行为,立即直线上报。2011年,该区依靠三级监控网已组织开展专项整治8次,捣毁非法炼制地沟油窝点2个,取缔非法分装食用油小作坊8个,端掉毒豆芽生产黑窝点3个,查处假冒保健食品案件2起,确保了辖区食品市场的安全与稳定。
协管员除了检查日常食品卫生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调查黑作坊、地沟油、毒豆芽、病死猪等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发现后及时上报,起到侦察员的作用
见到村级食品协管员张俊领时恰逢她正在社区一家小吃店检查卫生。从洗菜到地面,从碗筷到冷食,张俊领在这个小吃店足足检查了30分钟。她所负责的这个小区叫咸水沽镇永安社区,一共有2374户、7120多人。在这个大的居住社区内,现有9家超市、14家餐馆、一家菜市场和多家小吃店。作为一名村级食品卫生协管员,她的职责就是及时发现问题食品和问题经销者,及时向镇里汇报,同时还要对一些不卫生的行为进行检查、规劝、督察。前几年社区有一家小吃店,主要经营炸鸡排等油炸食物,生意很不错。一次检查时,张俊领发现油锅里的油都发黑了,但店主还舍不得扔掉。用这样的“黑油”继续炸鸡排肯定不好,张俊领立即给店主讲解相关知识,告诉他炸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后会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讲解完后,她劝告店主马上更换新油,以确保油炸的鸡排质量安全。像这些看似小的问题,却跟社区百姓身体安全息息相关,单凭工商、卫生等执法部门是根本解决不完的,这就需要当地的协管员来管理。
跟随张俊领走进永安里社区一家大型超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不少营业员和她打着招呼。因为每天都来检查,张俊领成了一张熟面孔。“今天肉从哪里进的?”“还是原来那家放心肉店给我们配送的。”“我看看检疫证明。”张俊领一边仔细查看着检疫证明,一边看着肉的颜色。在蔬菜卖场,张俊领仔细询问员工一箱韭菜的产地、质量等级。虽然张俊领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但她询问、检查得非常仔细。“这个超市顾客很多,如果肉、蛋、菜等出现质量问题,后果将很严重,所以是我检查的重点。”张俊领说。
“怎样当好一名合格的食品安全协管员呢?”张俊领说,首先是接受区、镇主管部门的专业培训,然后就是自学,从书本上、报纸上、杂志上学习。在张俊领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封皮已经有些陈旧了的 《食品安全知识手册》,张俊领说,这里面的37种食品安全常识她已经完全掌握。她说,虽然自己不可能跟专业部门那样专业,但最起码的肉、蛋、菜、油、面的标志及外观鉴别还是要掌握好的,这也为向上级汇报打下基础。
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津南分局副局长张立群说,协管员除了负责检查日常食品卫生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调查黑作坊、地沟油、毒豆芽、病死猪等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发现后及时上报上级监营部门,起到侦察员的作用。53岁的马洪昌是津南区咸水沽镇北洋村的一位食品安全协管员。2011年6月中旬,老马就曾协助执法部门端掉了村里一个非法制售地沟油的黑窝点,线索来源就是他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张立群告诉记者,当时老马发现村里一家刚刚被承包的养猪场有些奇怪。于是通过一个星期的观察,决定把这个情况立即反映给镇里食品安全监管站,咸水沽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随后立即对这家养猪场进行了暗访。可当检查人员检查时发现,这家养猪场表面上没有任何违法行为,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细心的马洪昌发现养猪场内还有一排小平房值得怀疑。检查人员进去一看,屋里有各种地沟油加工设备和加工的大桶地沟油。最终,执法人员确定这家养猪场确实存在熬制地沟油的行为,津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举端掉了这个地沟油黑窝点。
辛庄镇有餐饮企业30多家,食品经营户50多家,对这些地方,镇监管站都要会同村协管员严格检查,不留死角。
58岁的李炳成是津南区辛庄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站长,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目的是让20名村级食品药品协管员随时可以和他保持联系。他告诉记者,全镇有餐饮企业30多家,食品经营户50多家,对这些地方他们都要会同村协管员严格检查,不留死角。
“作为镇这一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主要承担什么任务?”李炳成说:“我们的任务是传达区局的工作任务,向20名村级协管员第一时间进行部署安排,首先起到一个二传手的作用。接下来,我们会全面部署、组织、推动、落实。具体职责是,制定本镇的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及时与15个部门、20个村村委会签订。每月28日召开全镇各村的食品药品安全联席会议,及时研究部署。每月还要对20名监管员进行技术培训,部署具体工作。最后是年终对各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考评,考评成绩与奖金挂钩。”在李炳成办公室的橱柜里放着很多文件夹,记者随手打开其中一个,里面详细记录着各村2012年春节期间对食品、药品联查的详细部署方案、检查推动方案和最终的总结。
“对20名村协管员怎样管理?”李炳成答道:“我们首先对20名协管员挑选全面把关。没有一定组织能力、业务能力和责任能力的人是绝不能当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的,我们把关很严,绝不滥竽充数,村级协管员一般都是由业务能力强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在具体管理上,我们每周都给他们布置专项检查任务并发放检查表,对村里超市、养殖户和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务求不走过场,求实效。”
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切实解决了“基层薄弱,基础脆弱”问题,真正做到了基层食品安全工作有人管、有办法管、管得住、管得好。
津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金建国告诉记者,食品安全当前最怕的问题是上热下凉。但因为食品监管人员数量有限,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为解决这个问题,津南区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2007年就开始建立起一个区、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目的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管理面多线长、难以清除死角的老大难问题。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切实解决了“基层薄弱,基础脆弱”问题,真正做到了基层食品安全工作有人管、有办法管、管得住、管得好。
目前,津南区、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控网实现无缝对接。首先建立了相应管理制度。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每月召开一次镇食品安全监管站工作例会,对责任目标落实和协管员发挥作用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对各镇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区主管部门还要求各镇食品监管站每月要召开一次食品安全协管员例会,监管站要安排好部署工作,并做好对协管员的考核。村协管员发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向镇汇报,镇里马上向区里汇报。另外,津南区还完善了区监管部门、镇监管站工作信息随报和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第一时间报告制度、食物中毒事件医疗机构双向报告制度、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零报告制度。如果镇、村发现重大食品质量问题,区食品主管部门还会组织协调工商、质检、卫生、农业等部门立即加以解决。
“你们对镇食品监管站、村协管员怎样进行考核和奖励?”
“各镇食品设立的监管站为各镇政府下属事业单位,负责全镇食品安全工作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履行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职能,业务上接受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我们对他们的考核有多项指标。村级193名协管员实行聘任制,任期为一年。如果表现好,可以延聘;如果表现不好,可以随时解聘。为鼓励这些村级协管员,区财政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他们进行生活补助,每名每月100元。另外,对干得好的还要进行重奖,有些镇对食品安全协管员的年终奖达到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