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054800)焦玉爽 秦长杰
河北省邢台市中心血站(054000)牛慧佳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大手术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目前常规的术后药物预防措施是使用各种抗凝剂。近年来,国内多有报道使用中药来预防DVT,但绝大多数是配合西药同时进行治疗。我们自拟益气通络方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1年6月共观察病例175例,均为本院骨科大手术后病人,手术种类为:单侧髋关节置换、下肢严重多发骨折、骨盆骨折、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肿瘤、糖尿病等与全身凝血状态有关的疾病,符合极高危标准[1]。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101例,男60例、女41例,年龄32~78岁、平均56.5岁;西医对照组74例,男47例、女27例,年龄33~79岁、平均58岁。2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且性别、年龄、手术种类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中药治疗组:术后第一天除了术后常规性用药之外,给予自拟益气通络方(黄芪30g、当归尾15g、地龙12g、泽泻9g、三七粉6g)中药口服,1剂/d,2次/d,早晚分服。西医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支),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生产,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次,2次/d。两组均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疗程2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经临床检查和下肢彩超证实,175例患者术后共发生6例DVT,发生率为3.43%,其中中药治疗组3例(2.97%),西药对照组3例(4.05%),两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发生率低于西药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
术后患者气血亏虚,且久卧伤气,气虚不能行血,血瘀脉络。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气虚血必瘀”,故本病病机为气虚血瘀、瘀阻脉络,治疗当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法。
研究显示,黄芪对造血功能有保护和促进作用,黄芪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2];当归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器官血流量、清除自由基、抗损伤等作用[3];地龙有较强的抗血栓、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作用[4];泽泻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以及增强纤溶酶活性等作用[5];三七能缩短凝血时间及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它通过机体代谢,诱导血小板释放凝血物质而产生止血作用[6]。
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30.8%、预防组为11.8%[7]、未予预防治疗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总的发生率为47.1%[8]。本组病例DVT发生率为3.43%,表明术后的药物预防和干预是有必要的。益气通络方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可以达到与低分子肝素钙相同的预防效果,且较为安全,可避免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剂的出血风险[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