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2012-04-13 09:12郭彧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阅读器条形码标签

郭彧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RFID也称作电子标签技术,它基于射频原理,可以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在多个目标对象间自动识别并进行非接触式、双向数据之间的相互通信。RFID技术无需人工干预、无需光学可视、无需直接接触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且其操作方便快捷,因以上特点而受到信息技术界人士的极大推崇。近些年来,该技术发展的较为迅速,被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和交通运输管理等多个领域,而且正逐渐地向图书馆领域渗透,已成为了近几年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1 RFID原理

完整的RFID系统以下部分组成,它们是电子标签(Tag,即射频卡):由芯片及耦合元件组成,内含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阅读器(Reader):读取(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天线: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以及应用软件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阅读器(Reader)通过天线发射出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电子标签(Tag)在接收信息时通过驱动自身电路将自身编码信息送出,此时阅读器便依序接收数据并解读,同时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系统根据逻辑运算辨别数据合法性,做出相应的控制和处理,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2 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优势

2.1 RFID与条形码相比的优势

(1)数据存储容量大。条形码的容量最大仅可存储3,000个字节,而RFID标签内置存储部分最大容量可达数10KB,甚至能达MB级,是条形码的数百倍甚至更多。

(2)资料可更新。条形码在经过印刷之后信息就无法更改,而RFID标签内的信息则可以进行无数次地添加、修改、删除。

(3)耐用性强。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或塑胶材质,如果读者在书籍的阅读和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条形码的破损、污染从而导致数据难以辨识。而RFID标签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污性,可重复使用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次。

(4)远距离非接触式扫描。阅读器在扫描RFID标签时不需要直接接触,便可以远距离识别,而且它不像传统条码扫描器每次只能扫描一个条码,它可以同时辨识多个电子标签。

(5)安全性高。即使图书内RFID标签在被覆盖或者有障碍物阻挡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其读写性能。这种比现有的磁条技术更好的安全保障功能,可以保证其取代磁条作为图书馆门禁报警系统的应用技术。

2.2 服务模式的转变

图书馆外借工作,是公共图书馆一项最基本的服务模式,如何改变服务模式,提高借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实现读者自助借阅历来都是图书馆界研究的问题,而RFID的出现将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采用RFID作为自助借还系统的载体后,读者可以通过友好的借还交互界面与借还机进行交流,电脑会引导读者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完成图书的自助借还程序。借助RFID系统还可以实现读者路线引导,读者通过检索图书的索书号后,RFID系统可以准确生成图书所在位置的图像,借助RFID系统的的定位功能,很容易锁定所查图书的位置,找到图书。通过自助借还书和图书识别功能,为读者提供24小时开放、完全自助式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使传统的图书馆对外服务得到了跨越转型。还可以将自助图书馆办到城市各个角落,甚至扩展到县区级图书馆,统一实现馆际借阅,真正实现跨地区、广范围的通借通还。

2.3 工作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图书借还方式速度慢,效率低,容易出错,应用RFID技术,以RFID标签取代现用的磁条及条形码,可大大简化图书借阅流程。RFID系统将集合磁条、条形码的全部功能并将图书流通信息和图书编目信息全部融集一身,读者个人资料和图书信息可以完全自动识别,借还图书流程实现简单化、快捷化,大幅提高图书借阅效率。现在全国各图书馆大部分都采用开架阅览,藏阅一体的方式,因此图书在读者检索借阅过程中极易发生错架乱架现象,排架、顺架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采用RFID技术可大大简化图书的顺架、排架工作。利用RFID系统传输距离远、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的特点,工作人员用阅读器在书架附近工作,阅读器通过射频信号识别图书中RFID标签信息,乱架、错架的图书信息会即时显示在阅读器的屏幕上,同时显示每本书的准确陈放位置,大大提高了排架效率和准确率,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利用图书查找定位功能也可以完成馆藏剔旧、图书排架查询、在用情况清查等工作,同时可查询和比对图书自动化系统中记录的借还数据,生成报表,从而对图书借阅、缺失情况和读者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4 服务内容的扩展

应用RFID技术,使工作人员从重复的机械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了效率,简化了传统图书馆借还工作的流程,淡化了流通借阅工作,取而代之的将是工作人员更深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可以进行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将解放出来的人员重新合理调配,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钻研业务,逐步培养自己的文献咨询素养,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对读者的服务质量和高度,满足读者图书借阅以外的需求,提供更深一层次的服务,图书馆馆员不再是传统的书刊资源的监管者、保存者、传递者,而是转变为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使用者和开发者。图书馆将会把信息资源和信息中介有机的综合在一起,更加突出信息咨询与信息导向工作的重要性,提供给读者的服务将更加人性化、多元化和纵深化。

3 存在的问题

3.1 RFID技术的成本问题

高昂的成本是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推广的主要障碍,成本主要有以下要素构成:①软硬件设备的购置费,包括RFID标签、阅读器、系统接口等。②人工成本:贴RFID标签所需的人力费用等。③维护费、管理费等。实施RFID系统资金投入量大,以使用量最大的RFID标签为例,其采购价在2.5元至3元人民币,而目前广泛使用的条形码和磁条系统,每本书只需要0.5元至1元的成本,两者价格差距非常大,藏书量越大,标签成本投入比重越大,还要考虑以后不断购置图书所需标签以及相应的阅读器、人工成本和其他设备,这些累计起来是一比很大的投入。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在各大行业的广泛应用,RFID的价格必将不断降低,最终能满足多数图书馆的预算,使其在图书馆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3.2 RFID技术标准问题

目前RFID工作频率包括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四个频段。国内图书馆行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RFID频率标准,但高频段已成为国内90%以上图书馆所采用的系统频率,技术标准是iso/iex18000-3,is0/iec15693,国外的情况也基本一致,可以说这两种标准已经成为图书馆行业内默认的标准。标准不统一,RFID标签和阅读器不能通用,图书馆间就无法顺利进行协同工作和数据交换,将会对各馆RFID系统之间的互通和整合形成阻碍,也会给未来RFID环境下的图书馆馆际互借和安全检测带来问题,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3.3 RFID与现有系统整合问题

实施RFID项目的图书馆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RFID应用系统如何与现有ILAS系统的集成、整合。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是以条形码技术为基础设计的,RFID系统则是以RFID标签技术为基础设计的,二者在数据格式、接口、通信协议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两套系统整合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一个国际通用协议sip2,它可以作为两者之间的数据接口协议,完成图书自动化系统与RFID系统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系统整合。图书馆与RFID系统提供商和自动化系统提供商应进行充分沟通,提出详细的软、硬件接口的整合方案,以便定制出一套成熟的技术和平台。

3.4 RFID技术的隐私安全问题

安全性也是影响RFID技术在图书馆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RFID系统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最严重的是RFID数据很容易受到攻击,RFID标签内芯片数据很容易被截获和破解,这些信息涉及图书的文献资料信息和读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一经泄露,就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读者隐私信息与文献资料信息的安全一直是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在选择使用RFID系统时必须要求RFID标签加入信息加密的功能,防止信息被伪造、篡改、破解,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机密性、完整性。

4 结束语

RFID技术引入图书馆领域,是图书馆工作的技术革新,也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RFID系统并非为图书馆行业量身制作,因此在积极引进、应用RFID技术的同时,更应结合图书馆实际工作情况,以先进的馆藏管理模式和文献服务理念为指导,大胆地进行探索和改革,集思广益,研究对策,最大限度地克服影响RFID应用的不利因素,使之成为实行馆藏文献管理智能化、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更好地为图书馆工作服务。

[1] 马月丽.RFID技术服务模式下的图书馆员角色转换探究[J].图书馆建设,2010(1):100 -102.

[2] 陈海钦.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1):163 -166.

[3] 韩广峰.智能化图书馆RFID技术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1):58-61.

[4] 邬亚平,汤霖.图书馆部署RFID系统的关键问题[J].图书馆学刊,2011(3):122-124.

[5] 沈煜.论图书馆文化服务的跨越转型[J].晋图学刊,2011(5):29-32.

猜你喜欢
阅读器条形码标签
基于反向权重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创意条形码
The Magna Carta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一种高效的RFID系统冗余阅读器消除算法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条形码大变身
标签化伤害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