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郭侠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西安 710061)
肺痨是由于痨虫侵蚀肺叶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胸痛、消瘦为特征。又名痨瘵。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肺痨病因是痨虫,病位在肺,发病及病机演变决定于正气强弱,病变性质为阴虚,病变过程中可以形成五脏亏损,而以肺脾肾三脏为重点。近年来随着耐药结核的出现,以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给肺结核的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经过大量查阅资料,翻阅病历,结合临床科研经验,本人认为应用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痨可取得较好疗效,现汇报如下。
1 理论基础 《医碥》云:“饮食入胃,脾胃运行其精美之气,虽曰周布四脏,实先上输于肺,肺气受其益,是为脾土生肺金,肺受脾之益,则气愈旺,化水下降,泽及百体。”《素问》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在生理上,脾属土,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属金,主气司呼吸。土能生金,脾胃所化生的气血,首先上归于肺,为肺脏生理活动提供物质源泉。因此,肺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即补脾有助于益肺气。培土生金法来源于五行学说,即所谓肺病不愈,求治于脾。《石室秘录》:“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医宗必读》云“虽喘嗽不宁,但以补脾为急……脾有生肺之能……土旺而金生”的论述,亦是根据五行相生学说,以补脾为手段而达到疗肺之目的。
在病理上,肺痨病变,痨虫侵蚀肺叶,导致肺失宣降,耗伤肺气,久则子盗母气,导致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无力抗邪,使病情缠绵难愈;再者,肺脏受损,津液不布,五脏失于濡润,同时脾胃虚弱,土不生金,金不生水,肾脏精血藏纳失权,阴阳失衡,从而形成阴虚体质。肺痨的病变性质为阴虚,通过培土生金,间接使得金水相生,协调阴阳,达到治疗肺痨的目的。
2 临床治疗 2.1 辨证分型论治 肺痨的辨证分型,临床上以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多见,尤其以前两型多见[1]。肺阴虚型为肺痨初期表现,反映出“阴虚生内热”的病变,以肺阴虚与肺失清肃最为突出。治疗以滋阴润肺为主,以麦门冬汤为代表方。麦门冬汤为甘凉培土生金法之代表方。该方出自于张仲景的《金贵要略》。方中麦门冬甘寒清润,入肺胃二经,有养阴生津、滋液润燥并清虚热之功,重用七升为君。《本草新编》:“麦门冬泻肺中之伏火,清胃中之热邪,……盖火伏于肺中,烁干内液,不用麦冬之多,则火不能制矣;热炽于胃中,熬尽其阴,不用麦冬之多,则火不能熄矣。”以半夏为臣,降逆化痰,佐以人参,补益中气,与麦门冬配伍,大有补气生津之力,加用粳米、大枣、甘草补脾益胃,中气健运,津液自能上输于肺,胃得其养,肺得其润,此正是“培土生金”之意。
气阴两虚型多是肺痨中气或后期的病变,阴伤气耗,肺脾同病,致使肺失清肃,脾失健运。治疗以益气养阴,肺脾同治。以保真汤为代表方。本方中四君子汤补脾胃之气为主,配以天门冬、麦门冬、生地、五味子以滋阴润肺,起到益气健脾而不助热,滋阴润肺而不滞脾,为肺脾同治之良方。
2.2 肺痨症状对症治疗 肺痨的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为主要症状。久咳伤肺,肺气不足,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减弱,气机不利,肺气上逆,出现咳嗽;肺气不足,输布水液功能减弱,水液停聚肺脏,随气上逆,则出现痰液。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肺气不足。故治以补益肺脾、宣肺止咳。运用培土生金法,遵循 “虚则补其母”。“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咳痰治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使脾得健运,湿去痰消,气机通畅,咳痰亦可消除。
肺痨发热多表现为午后潮热,多伴有盗汗。午后为一天中属阴的阶段,气血不足,阳气不收,加之阴精受损,虚热内生,则表现为潮热,基本病机为气阴不足,虚热内生,治疗以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甘温益气,元气内充,虚热自除。盗汗为肺痨日久,肺脾气阴两虚,阴液不能内守,卫气不能卫外。治以补脾益肺,益气养阴。
传统中医认为,肺痨治疗的基本原则为补虚培元,抗痨杀虫。笔者认为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痨效果显著,与弓显凤等人[2]认为“治痨先实脾”应贯穿治疗肺痨的始终一致,亦与邱泽德[3]认为肺痨从脾治一致。培土生金法亦可治疗抗痨药物所致肝损害[4]。培土可以促进肺组织的修复,可增强呼吸肌功能,也能增强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5],所以配土生金法可推广治疗其他肺系疾病。
[1]赵 琳,尤 辉,任郭侠,等.肺结核中医症候规律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1,32(2):173-174.
[2]弓显凤,任郭侠,毋永锋.关于“治痨先实脾”治疗肺痨思路初探[J].陕西中医,2011,32(11):1517-1518.
[3]邱泽德.略论肺痨从脾治[J].江西中医药,1982,13(1):7-8.
[4]张俊明.培土生金法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43例[J].江西中医药,2004,25(2):26-27.
[5]蔡 蕊.“培土生金法”机理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1988,7(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