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1例

2012-04-13 02:21:33张建非于涛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补法斜角胸廓

张建非,于涛



针刺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1例

张建非1,于涛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胸廓出口综合征;针刺;医案

患者,女,68岁。因颈肩部疼痛,右上肢疼痛、麻木无力3月余于2012年3月来我科就诊。上肢痛以上臂内侧及前臂尺侧为主,平卧患肢外展时症状减轻,仰头、深吸气、头转向患侧时症状加重。查体见下颈部僵硬,前斜角肌处压痛明显,可触及增粗的条索状物。右侧Adson氏征阳性,过度外展试验阳性,右手握力减弱。颈椎、胸部正位摄片未见异常。肌电图示右三角肌、右肱桡肌可见神经源性受损,考虑患者存在神经损伤。西医诊断为胸廓出口综合征(前斜角肌病变);中医诊断为痹证(气血亏虚)。治拟益气养血,祛风通络。患者仰卧位、自然放松,充分暴露针野,先刺右侧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以右侧上肢抽动1次后出针;清灵直刺1~1.5寸,施提插补法,右侧上肢抽动1次后出针;臂中直刺0.5寸,施提插补法,右侧上肢抽动1次后出针;颈2-7夹脊穴常规针刺;肩三针(肩髃、肩前、肩贞)向三角肌方向斜刺1.5~2.5寸;臂臑进针1.5~2.5寸;曲池直刺1寸;外关直刺1寸;合谷进针0.5~1寸;八邪进针0.5寸;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按常规针刺,施用捻转补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针刺1个疗程后,患者疼痛麻木症状好转。继续治疗3个月,疼痛麻木症状明显好转,右手握力增强,项肩部及右上肢活动自如。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 本病极易与颈椎病混淆,颈椎病疼痛多以颈肩部为主,本病以上肢及手部麻痛为主,有时伴有大小鱼际萎缩。颈椎X摄片亦可予以鉴别。本病久治不愈导致化生气血功能减退,血虚则不能濡养筋脉,可见肌肤麻木不仁,筋挛拘急,血虚运行无力致血行瘀阻,经络受压,气滞血瘀则疼痛加重。取穴以极泉、青灵、臂中为主穴,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颈夹脊、肩三针、臂臑、曲池、外关、合谷、八邪为局部取穴以活血通络,调气血,利关节,止痹痛;本患者以气血虚为主,配以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以补益气血。针刺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可缓解肌痉挛,从而减轻对血管神经的压迫,达到止痛目的。但因颈椎病等其他原因所致的前斜角肌发生的病理变化改变,应配合其他疗法治疗原发病。

2012-04-20

张建非(1985 - ),女,2010级硕士生

1005-0957(2012)08-0603-01

R246.2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8.603

猜你喜欢
补法斜角胸廓
胸廓成形术在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双侧胸廓内动脉起点异位一例
解剖学杂志(2021年6期)2021-12-31 03:25:40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基于工具造斜率和井斜角的井眼轨迹设计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02
以“倾斜角与斜角”为例谈概念教学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在向量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