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羽
(汕头大学图书馆,广东 汕头 515063)
阅览是读者走进图书馆最基本的功能诉求,也是图书馆读者服务中最基本的职能,建设并维护一个良好的阅览环境一直是高校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责。然而,相对于纸质时代,数字时代高校师生对阅览环境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所要求的阅览环境已经远远超出了诸如整齐的书架、洁净的桌椅,肃静的阅览氛围等传统图书馆阅览服务的范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如何转变观念、调整方式,以读者阅览需求为中心,优化图书馆阅览环境,对于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汕头大学新图书馆(以下简称汕大馆)于2009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一直致力于数字时代阅览环境的建设与优化。本文笔者结合两年多来的实践体验,从感性走向理性,探讨数字时代优化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特征,基于这些特征的认知,人们对一个地方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强烈的环境意念就是场所精神。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时,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特性、文化特性和安定特性使之成为高校师生知识学习、学术思辨以及信息交流与沟通最理想的场所。随着校园文化的多元化,高校师生读者的角色和责任呈现多重化特征。因此,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场所,应该具有高水平的学术服务、高层次的文化内涵、高格调的艺术审美和高标准的价值取向。而这种场所精神,是其他任何机构不能替代的。
无论图书馆建筑内外如何设计,阅览空间始终是图书馆行使建筑功能最重要的场所。有调查表明,在读者不满意的内容归类中,反映阅览环境的占37.3%,是图书馆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1]。汕大馆的建筑主体造型是以存放线装书的书盒为原型的扁平立方体,这样的造型,不仅仅把图书馆与“知识的宝库”意境相联系,更是象征了知识存在的广阔性与普遍性[2]。汕大馆内部空间设计则是围绕阅览空间,辅以藏书空间、员工工作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充分体现各功能空间的流畅与和谐。汕大馆建筑主体分为三层,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设计者基于数字文献载体及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汕头大学的精英教学模式(校本部学生约6,000人),本着“图书馆作为场所”理念,把藏书空间压缩到了极限,设计藏书总容量仅为60万册,把大量的空间用于为读者营造舒适、温馨、独立而又开放的学习交流环境。在阅览空间,松散配置了2,300套座椅、90台个人电脑、27个大小不同的研讨室、400座阶梯式主阅览厅。由此可见,汕大馆建筑设计的重点是以阅览空间的学习与交流功能来实践现代大学图书馆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单纯地以藏书空间的容量来表现图书馆文献的博大浩瀚。
大学图书馆阅览环境,不仅要从理性上努力发掘和创造空间最大价值,还要从感性上把握读者的环境心理、尽力营造空间的艺术审美和人文情怀。汕大馆阅览空间的设计与布局融会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赋予现代大学生活的格调。例如主阅览厅的玻璃外墙以及墙外大型水池的布置,使阅览厅和水池之间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图书馆与校园环境的内外交流。又如在顶层的阅览区中央设有两个种满竹子的露天庭院,象征着中国文人高风亮节、刚直不阿的性格和翩翩君子的风度。此外,汕大馆根据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在图书馆建筑主体的侧边设立了一个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用于开展健身、台球、棋牌等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对短暂的、愉悦的随意休闲的普遍要求,图书馆在各个阅览区的衔接处布置了宽大柔软的沙发雅座,周围摆设报架、盆景,读者在这里可以轻声闲聊、午间小憩、随意翻阅报刊等等,旨在通过阅览环境的优化实现功能的多样化。
数字化文献信息载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方略及文献服务的模式,同时也改变了高校师生传统的阅读习惯、学习方式和科研方法。数字化阅读、数字化教学和数字化科研相继出现,并以惊人的速度融入到高校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之中,数字化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得知识和探求科学最主要的途径。因此,构建信息共享空间,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当前图书馆服务的主流。汕大馆努力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贯穿于图书馆阅览环境建设之中,使全馆阅览空间真正成为一个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复合整体。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离不开图书馆实体资源的配置,而在实践中最难突破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就是馆藏纸质书刊资源的配置与布局。汕大馆不仅实行全馆开架式阅览,而且藏书空间与阅览空间交叉分布,除古籍、特色文献外,没有布置藏书书厅,也没有严格按照《中图法》22个大类对各学科文献分楼层顺序排列。例如二楼不仅有B、C、K等大类哲学、社会科学中文图书,还有O、P、Q、T等大类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中文图书,中外文期刊集中在一楼,而所有报纸则分散摆放在各个阅览区的衔接处。这种藏书布局,实践了图书馆“藏”与“用”的变革,其理由是读者关心的是如何在图书馆获得一个适合个人需要的学习空间,并快捷地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或兴趣的书刊,而不是馆藏布局的系统化程度。
学科文献咨询是提升图书馆阅览环境、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关键,也是体现高校图书馆价值的核心服务。为此,汕大馆在新馆投入使用之际,撤销了参考咨询部,更名为学科服务部,建立了一个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并将学科服务部与阅览部、流通部置于图书馆工作第一线,视为图书馆服务的窗口。学科馆员的职责不仅包括面对面咨询、虚拟咨询、读者培训等传统参考咨询服务,还包括馆藏纸质及数字资源的调研、评估、采访以及对口学院的学科文献服务、读者培训等。读者可以随时通过面对面、网络在线和电话等方式咨询资源,如果读者在阅览区域或研讨室,学科馆员会立即走出咨询台,热心为读者解答问题。此外,学科馆员不定期地走访对口学院,根据师生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循环举办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指导活动,开展一系列学科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讲座,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信息素质。可以说学科服务部的设立为图书馆阅览环境提供了一个读者与图书馆良好互动、提升图书馆素质教育功能的支持平台。
对于高校图书馆读者而言,信息共享空间的最大好处就是多功能信息资源与服务的空间统一,读者可以享受一站式的文献信息服务。基于汕大馆的建筑结构,信息共享空间不可能也不应当独立于阅览空间,因此,对于汕大馆而言,阅览环境建设就是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从整体看,为了体现高校图书馆平等、自由的文献信息服务特征和职能,馆内在各阅览区配置90台个人电脑供读者免费使用,师生可以检索馆藏目录和本馆购买的中外文电子资源,也可以利用网络硬盘进行文档的存取,此外,馆内覆盖了无线宽带网络以方便日益增加的笔记本电脑的使用。
为了满足个性化阅读学习的需求,汕大馆为每一套座椅配置了雅致的台灯、电源插座和网络端口,主阅览厅的座椅后面还配置了书格,用于存放个人书籍及文化用品。
为了满足学生相互交流和集体学习的需要,馆内各阅览区共有27个大小不同、设备齐全、可供4至20人使用的研习室,读者只需通过研习室预约系统选择自己所需的研习室及使用时段,并输入自己的校园一卡通,就可以在预约时段凭校园一卡通打开研讨室。
为了提高服务效率,馆内各楼层都备置了自助式复印、打印和扫描一体机,并与图书馆网络硬盘服务的数据传输功能互联,实现个人文件处理的高度信息化。此外,汕大馆还实现了全馆普通图书的RFID自助借还服务。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优化不仅需要基于图书馆场所精神和信息共享空间理念的阅览空间布局,还需要有一整套阅览区服务的规范管理,而服务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业务管理制度的落实。
图书馆普遍存在阅览服务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汕头大学图书馆也不例外。考虑到阅览区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社会招聘的合同工,60%为高中学历,尽管其中有些人已经在旧馆书厅工作多年,但是面对新馆服务模式的更新,图书馆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的提升。为此,新馆开馆之初,图书馆并没有专门设立阅览服务部,而是学科服务部兼管阅览工作,阅览区工作人员由6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馆员负责指导,并实行分片帮带责任制。经过半年的引领指导,阅览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有了长足的提高,已经能够适应新的服务模式,熟练应对阅览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为了区分业务职能,阅览区工作脱离学科部,独立设立了阅览服务部。
为了加强图书馆工作的规范管理,汕大馆引进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中包括诸多有关阅览环境的质量管理方法,对书刊排架、阅览环境维护、RFID书刊查架、新书验收与展出、为读者找书、破损书刊处理、书区照明管理、设备故障报修、安全巡视、常规咨询、读者培训以及投诉处理等制订了一整套ISO管理手册和作业指导书,有效地保证了图书馆阅览区的服务质量及其可持续发展。
优化阅览环境,实施科学管理关键在人。以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来建设和维护阅览环境,必须优化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汕大馆全面实行了人员岗位聘任制,并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在阅览服务岗位中建立了考核评估、奖惩激励等更为细致的聘任办法。具体地讲,汕大馆对阅览服务岗位详细制定了岗位职责说明,以公开招聘的方式择优上岗,同时设定了服务技能、工作绩效、职业道德等各类考核标准和指标,诸如考勤记录、上架速度、找书速度、错架率、读者评价都是岗位考核以及调整岗位津贴的依据。
李嘉诚先生对图书馆的功能要求作过精辟的说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有着林林总总的形式、外观与规模,但它们均秉承恒久不变的价值观,为学者提供研习空间,让每一个人可寻找到一生中所选择追求的知识。两年多来,汕大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环境、场地、空间、资源、人力等各种因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空间与资源、资源与读者的和谐统一,以阅览环境的最优化来诠释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的价值观。
[1]阿扎丹·斯玛依.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览分析——以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1):101-102.
[2]杨明华.解读汕头大学新图书馆建筑设计特色[J].图书馆论坛,201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