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江,薛小敏,王国庆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1)
血清胶冻状1例
张有江,薛小敏,王国庆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1)
多发型骨髓瘤;血清;胶冻状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内异常浆细胞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故临床医生常把首发的主要症状误认为相应的常见病[1],现将我实验室在分离血清时发现的一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61岁,于2009年5月24日在我中心健康检查血糖血脂,离心标本后分离胶上层呈胶冻状,只分离出少量血清。检验结果:GLU 6.37mmol/L,TG 1.12mmol/L,TCH 1.96mmol/L,HDLC 0.84mmol/L,LDL-C 0.95mmol/L,TP 115.8g/L,A/G 0.40。反复离心这份标本,血清依然呈胶冻状且质感较硬。询问病史:低热、咳嗽、咳痰两周,在社区医院曾使用青霉素和咳特灵治疗。为确诊病情我实验室免费为其进一步检查,血清仍呈胶冻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1)Hb 69g/L ,WBC 3.2×109/L,RBC 2.45×1012/L,PLT 112×109/L,ESR 140mm/h,末梢血涂片镜检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2)尿蛋白++,尿本周氏蛋白阴性,尿β2-MG>2.5 mg/L。(3)TP 120.6g/L,A/G 0.34,钙 2.71mmol/L,BUN 5.12mmol/L,CRE 69μmmol/L,UA 360μmmol/L。 (4)血清蛋白电泳见单株异常免疫球蛋白带:位于β-γ之间,M+γ 60%, 血 清 IgG 10.0 g/L,IgA 1.3 g/L,IgM 0.70g/L,β2-MG2.74 mg/L。各项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均为阴性,高度怀疑免疫增生性疾病。即通知患者转苏北医院治疗,该院以高球蛋白血症收治在血液科,15d后确诊多发性骨髓瘤,2009年7月30日病情缓解出院。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MM在我国总体发病率1/10万,仍属于少见疾病[2]。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产生漏诊误诊,MM从出现症状到确诊会有不同程度的延误,平均误诊率:43.5%,误诊时间20d~16月不等[3]。
本病例于2009年5月24日在我中心健康检查,由于离心标本血清呈胶冻状,而怀疑异常蛋白增高,测定M蛋白(M+γ 60%)。文献报道[4]: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因子、vW因子水平的提高及大量的M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损伤纤维蛋白的聚合作用从而引起血液呈高凝状态。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覆盖于血小板表面,封闭受体,从而影响血小板功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还能抑制多种凝血因子的活性或选择性地作用于纤维蛋白单体上使纤维蛋白不能聚合[5]。形成的凝块不能收缩呈胶冻状,此为发现该病例最为关键的因素。M蛋白表面所带的正电荷抵消了红细胞表面唾液酸所带的负电荷,红细胞之间的相互排斥力减弱,即M蛋白血症表现出与浆细胞异常增生相关的一系列表现:贫血、红细胞成缗线状排列、血沉加快、高球蛋白血症、尿蛋白阳性等。
β2-微球蛋白可作为判断预后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若β2-MG<4mg/L则预后较好,β2-MG>6mg/L则生存期相对较短;缓解患者的β2-MG会很快降低,复发后则β2-MG很快升高[6]。本病例入院β2-MG 2.74mg/L,加之诊断及治疗较早,经化疗后病情缓解出院,预后较好,后期将定期随访。
因此常有健康检查或检查其他疾病,发现不明原因贫血、蛋白尿、血沉加快、高球蛋白血症及血清凝块等应引起实验室高度重视并建议临床作进一步检查。
[1]冯小芬.多发性骨髓瘤11例误诊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0):123.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7.
[3]陆时运,赵晓红,周仲昊,等.多发性骨髓瘤误诊20例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9):2331.
[4]刘增艳,陆 化.多发性骨髓瘤血栓形成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7,30(6):500.
[5]王振义,李家增.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49-500.
[6]王鸿利.多发性骨髓瘤实验诊断的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9):582.
R446,R551.3,R733.73
C
1674-1129(2012)05-0432-01
10.3969/j.issn.1674-1129.2012.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