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2012-04-12 05:52:41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贫困生思想大学生

黄 涛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明显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贫困生比例逐年增加,贫困大学生队伍迅速扩大,贫困生的构成愈来愈复杂。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一种与当前高等教育模式相关的社会现象,也是发展中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当前不少贫困生的心理及思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轻则影响其身心健康和自身发展,重则导致人格的扭曲,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这对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贫困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中的特殊群体,爱护、帮助及促进他们健康和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对于贫困大学生,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在经济上、政策上给予他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尽快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脱贫致富。但贫困大学生面临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困难,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及心理问题已构成现代大学教育与管理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探讨高校贫困生群体形成的原因、解析贫困生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措施,是落实党中央16 号文件精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这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现阶段贫困大学生思想、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强烈的自卑心理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因农村整体交通欠发达、经济落后,一些农村家庭家境贫寒、经济拮据,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大多会陷入自卑心理之中。可以这样说,贫困大学生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自卑。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大学生常常不敢与人交往,甚至害怕交往,谈“交”色变[1]。他们常常把自己和他人比较,但由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而又时常产生的情绪反应,情绪更加低落。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感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觉得毫无面子;二是在中学学习成绩不错,但在大学里失去了往昔的优势,甚至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同学;三是人际交往处理不当,朋友很少,特别是极少部分同学的言行不当,极易伤及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较强的自卑心理;四是由于平时缺少锻炼,其整体素质不如其他同学而感到自卑。

2、过分的敏感

由于强烈的自卑,这些贫困大学生神经极敏感,老师和同学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甚至对他们产生强烈的震撼。假如有同学掉了东西,不知是谁捡到,老师和同学的讨论或者不经意看他一眼,他就会认为有人在怀疑他;同学的小声说话,他就会觉得有人在议论他。有时出于好意,同学的某些善意帮助,贫困大学生也有可能认为是对他的嘲讽和恩赐。这种过分的心理敏感,如果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会让他们变得焦虑、抑郁,极易出现神经质。这大大影响了他们学习和生活,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焦虑与抑郁并存

虽然是贫困大学生,但他们背负全家人的期望、背负着脱贫致富的梦想走进了大学校园。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害怕失败,一旦失败他们觉得自己毫无用处。走进大学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全新的生活,肩负着经济压力的贫困大学生难以适应,无从下手。因为经济压力,贫困大学生买不起足够的学习资料和书籍,不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不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就餐,更不能彰显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遇到困难,他们一般不和其他人倾诉,而由自己沉闷解决。他们的精神常常处于一种焦虑与抑郁状态,长此以往,又加上情绪低落、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不愿意向同学倾诉,自我封闭起来,缺乏应有的自信和应急处理机制,一旦遇上挫折,心理脆弱的贫困生就会走上极端,其结果是非常严重的。

4、感恩意识淡薄

近年来,各媒体常有报道说贫困大学生在受助后就毫无音讯,特别是在学业成功后从未主动联系资助人。其实资助人并不一定希望图什么回报,他们仅是希望与受助者联系,了解受助者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同时也希望他们如果学业成功了将爱心之火传递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之火充满人间。但事实上,一些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相当缺乏,一些受助贫困生从未给资助他的人打过电话或发过感谢短信,至少这个群体在感恩这方面没有得到资助者或社会的感知、肯定和认可,这不仅给资助者带来了失落,还给全社会的感恩教育蒙上了阴影。

5、诚信意识欠佳

为了让贫困大学生在大学好好学习、好好生活、顺利完成学业,我国从1998 年起实行大学助学贷款制度,每年给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实行无息助学贷款,对特别贫困的大学生还建立绿色通道实行学费减免政策,通过几年的实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缺少完善的诚信保障机制,随着助贷实施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近年来,大学生助贷还贷率低,一些大学生面对银行的催款显得无动于衷,有钱了也不还,有些贷款生毕业后甚至更改了联系方式,使得银行无法联系他,有时即使联系上了他们也不还贷,国家和银行肩负的债务风险越来越大。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国家和银行助学贷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严重影响了后续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

6、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存在偏差

一般来说,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是成年以后,也就是大学时期。随着社会不断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价值取向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的形成。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和其它同学相比,在很多方面有明显不同,例如个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成长成才的道路等等。这些因素往往导致很多贫困生自我意识薄弱、思想偏激,把贫困落后的原因归结为出生地不好、制度的不完善和社会分配不公平,对正面的教育持怀疑态度,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不公平、不合理,且常带有个人的主观感情色彩看待周围的人和物。一些贫困大学生把读大学作为自己跳出农门、脱贫致富的途径,整天热衷于对各种物质利益的追求,急功近利;还有一些贫困生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一时找不到解决的途径,就容易自暴自弃,对自己生活和前程失去信心。

7、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综合素质是指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及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素质。它不仅是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因此,大学办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的影响。经调查统计,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来自边远的农村地区、天灾人祸造成的孤儿或来自单亲家庭,家庭收入微薄。由于家庭贫困、边远地区文化落后及教学条件差等因素制约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很多贫困生虽然在高中时期成绩优秀,但很少了解现代高科技信息,知识面比较窄、缺乏特长。进入高校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讯,看到其它同学衣食无忧,和自己产生强烈的对比,由此产生很大的失落感,于是不愿意与外界接触、遇事退缩、自我封闭起来,不愿意参加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进一步导致他们整体综合素质偏低。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高校贫困生的感恩诚信教育缺乏

不可否认,高校绝大部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乐观、向上的,但在资助政策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要引起重视的。一直以来,高校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公平、公正、公开,这也是保证资助政策实施公正性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有些学生的思想觉悟较低、道德水平缺乏,已严重影响到资助政策实施效率。经调查统计,大部分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边远的农村地区、天灾人祸造成的孤儿或来自单亲家庭,绝大多部分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也主要依靠大学生自己出具在当地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高校辅导员或班主任一般不假思索的就认定其为贫困生。高校贫困生的认定中存在三种情况:一是真正的贫困大学生却因某些原因提供不了贫困证明,或是因为某种原因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贫困生;二是能提供贫困证明的非真正贫困生;三是真正意义上的贫困大学生。但是,大部分高校针对上述现象没有处理好各种关系,贫困生工作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这些都是因为缺乏感恩诚信教育、关爱弱势群体教育和正义教育等相关教育造成的。

2、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常抓不能松懈的工作。不同的贫困大学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每个高校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加以引导。但是在当前,一些高校教育方式单一,机制不灵活,甚至照搬照抄,缺乏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出现新的教条主义,严重违反了教育的本质,脱离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扶贫”的本质,等、靠、要思想极为严重。据调查统计,有37.12%的大学生表示对现在的资助政策不了解;还有很多的大学生觉得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对大学生特别是对贫困大学生的无偿投资,有的贫困生甚至把“贫困”作为获得国家助学金的资本,认为国家和学校提供助学金是情理之中的事。种种现象的存在,说明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我们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及时跟上

一是缺乏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只要做好了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其心理问题就会解决。二是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就算有的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也因设备落后、经费不足、场地狭窄,阻碍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三是重治疗,轻预防,只有在学生心理出现问题以后才针对个别人员去解决,很少开展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和宣传贫困生的自我心理预防和保健。目前,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个人因素及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家庭情况,针对当代贫困生在适应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针对当前贫困大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各高校教师特别是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者要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要经常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及思想动态,把经济困难和精神困难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有效地解决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

1、加强贫困大学生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各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消减作用,坚决抵制一些低俗价值取向和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引导和教育贫困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贫困大学生坚强刚毅的优良品质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贫穷不是人的根本,不是社会耻辱,要把昔日的贫穷作为励志不竭的动力,切实加强贫困大学生理想信念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2、建立和维护贫困生信息系统

在大学生一进校,通过各种渠道,真实全面地了解大学生贫困情况,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时刻做好贫困大学生调查、登记、跟踪扶助工作。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摸底,特别要根据他的经济、生活、消费(主要是日常用品档次等)分别进行调查摸底,准确认定贫困生及贫困等级。二是调查贫困生家庭情况、经济来源、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等;通过多种渠道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公正客观地确定贫困生名单。对确定的贫困生特别是特困生要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在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在物质上要给予倾斜。同时要动态地把握特困生情况,有时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或较好者却因遭天灾人祸变成特困生,所以,建立贫困生信息系统,要定期不定期地跟踪调查、动态分析,切实做好贫困大学生管理、教育、扶助工作[2]。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勤工助学、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及社会资助等措施为补充,解决贫困大学生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使贫困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基本上排除后顾之忧。但是,这种单一的经济补贴,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贫困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标本兼治”的解贫措施,要从根源上下手,从精神上下手,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自觉放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自力更生的解困理念。激励他们在贫穷的岁月中磨练自己,通过一些勤工助学工作既可缓解学习时的经济压力,又增加了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有助于自己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

3、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完善教育工作方式方法

要根据新时期新形势积极大胆探索贫困生心理教育的新方式,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由于大学生在知识、阅历、经验等方面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在大学普遍地开设心理学课程和设立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教育和干预,帮助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常见的心理调节方法,形成较好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发挥自己潜能战胜各种突如其来的困难。其次,要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全面了解优秀贫困大学生如何成才的,这样会让一些正处逆境中的学生受到鼓舞,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使贫困大学生从中受到激励与启发,引导贫困大学生在逆境中学会抗压和崛起,重整风帆,鼓舞了贫困大学生的干劲,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贫困大学生会受益匪浅。再次,对个别心理有问题的贫困大学生要给予重点关注,要经常帮其疏通各种疑惑、消除心理障碍、减少对其刺激,并指派优秀学生经常对其跟踪,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4、积极拓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贫困大学生不仅是高校的资源,也是社会的宝贵的财富。资助贫困大学生不仅仅是国家和学校当务之急,而且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参与这项工作。高校在国家原有的救助体系基础上,要不断拓展救助渠道,实现救助资金的多样化,要广泛吸收各种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与一些企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有条件的专业尝试贫困大学生半工半读的形式。或者有条件的学校拿出一定量的资金向贫困大学生提供无息贷款。通过校企合作,尽可能地为学生广开更多的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同时高校还应鼓励贫困大学生在保障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创业,对创业有突出贡献的贫困大学生给予更多激励和奖励。

5、强化贫困生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诚信和感恩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失去了诚信和感恩意识,那也就等于失去自己的灵魂,对于贫困大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3]。一是加强贫困大学生诚信教育引导,激发贫困生的感恩意识。高校可通过讲座、社会实践及平时的日常管理开展多种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增强感恩意识。例如在对贫困生开设绿色通道、发放各项奖助学金时,一定要向学生阐明党和政府资助贫困生的初衷就是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真诚地传达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关爱,以自己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学生消除其理所应当享受的错误认识,让受资助的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各界的关怀和体恤是分不开的。这对于完善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建立贫困大学生个人的诚信档案,这些诚信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学费缴纳情况、学习情况、勤工助学岗位、家庭经济状况、参加公益活动等。将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经济、就业诚信等方面的考察结果作为他们评奖评优、入党、助学贷款申请、国家助学金等级评定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强化贫困生的诚信意识,做个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三是多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重视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例如高校可通过感恩主题班会、经验交流会、感恩人物等活动,使贫困生获得最直观、生动和持久的激励,燃起自信、自强的火苗。它既是感性的刺激,也是理性的教育,有助于激发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6、全面提高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

贫困大学生之所以在很多方面欠缺,是因为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这不仅制约了他们当前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未来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大力气,通过各种渠道,如开展技能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歌咏比赛等让贫困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潜能,必要时在很多活动方面让他们做组织者,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全面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7、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

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是众多贫困大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他们实现脱贫的有效途径。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要为贫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指导,帮助他们全面分析就业形式与就业前景,并要想尽一切办法使他们尽快就业,指导他们先就业再择业,鼓励他们到基层和民营企业去,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这样会有利于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从而让他们尽快完成脱贫致富实现自己的理想。

8、创新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

新形势下,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也要创新,一方面,我们要传承优良传统,发扬风格;另一方面我们要大胆创新,充分现代网络技术开展QQ 教育、博客教育、飞信教育和电子邮件教育等。因为很多贫困大学生不敢也不愿面对面交流,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其教育。在校园中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光荣传统,反对铺张浪费、攀比消费可耻风气,使贫困大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无形减少了很多心理压力。在网络上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体育、文娱和校内外活动,让他们通过网络真正了解大学生活,在生活中正确判断自己的能力,并从自身的进步中获取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自己信心。这种新的工作载体容易培养贫困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心情,能够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

总之,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我们必须要有新的视野,拓宽一切渠道对其帮助,要不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一些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加强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研究,充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培养贫困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全面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帮助高校贫困生真正脱贫,实现高校稳定和谐发展。

[1]毛小玲,李 阳,蔡其明.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J].中外健康文摘,2008, (2):159-160.

[2]熊尚鹏.高校贫困生非正式支持的现状与拓展[J].教育评论,2007,(4):73-77.

[3]House,J.S.Work,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M].MA:Addison Wesley,1981.3-5.

[4]张长伟.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73-176.

猜你喜欢
贫困生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中国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 10:23:07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中国火炬(2012年10期)2012-07-25 10: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