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实施

2012-04-12 14:40:33唐毓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审计法校区全过程

唐毓秋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0)

高校新校区建设资金动辄数以亿计,为保证新校区建设工程质量,规范投资行为,发挥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摸清资金筹措、管理、使用的状况和项目运行的情况,寻找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各高校都在新校区建设中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笔者以所在学校新校区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实践为例,对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依据、原则、实施步骤和审计的方法方式等进行了探讨,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1 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依据

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是以一整套法律、法规为准绳和依据的[1]74,审计实践中,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依据有几方面的内容:

1.1 国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高校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的方针政策 这是审计监督高校的基本建设工程是否遵循国家的投资方向,是否严格按程序申报、按规定办理,是否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投资规模是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提高投资效益,又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宏观调控政策相互一致。

1.2 与建设工程相关的审计、建筑、招投标等法律法规和部门的规章制度 主要包括《合同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审计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内部审计实务指南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实务指南4号-高校内部审计》、《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教财[2007]29号)等法律法规和各高校为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监督质量管理相应制订的《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工作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1]74,这是明确高校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操作办法和审计行为适用法律法规的依据,也是确保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工作规范、有序、高效顺利进行以及促进加强审计监督质量管理的依据。

1.3 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包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颁发的工程定额工料消耗标准、取费标准以及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参数、设计图纸和工程实物量、以至建设项目全过程经济活动绩效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等,这是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各方行为、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利益以及相关问题的依据,也是发承包双方结算的依据,工程决算的基础资料和依据,以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编制竣工决算、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和评价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绩效的依据。

2 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原则

高校基本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质量、造价和进度”的完美结合,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第三者参与其中,对涉及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目的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促进管理、保证质量”,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的目标[2]199。因此,高校基本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必须认清职责,找准定位,依法独立开展审计监督,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发挥跟踪审计的控制效力,降低审计风险。审计工作实践中,开展新校区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应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2.1 依法审计原则 就是说开展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必须严格执行审计规范,把握好审计标准,在每一个审计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审计,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并对审计事项做出恰当的判断,确保审计意见和结论有理有据、有章可循,以促进规范管理,降低审计风险。

2.2 独立审计原则 就是说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人员要从第三方参与者的角度出发,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运用审计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独立自主地履行审计监督评价的职责,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运作情况进行动态地监督,指出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只有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才能令人信服,才能树立审计权威,发挥跟踪审计的控制效力。

2.3 客观公正原则 就是说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发现的问题,既要注重每一项事实的细节,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又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听取和接纳工程建设项目参与各方的正面意见和建议[2]199,要从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业主和建设项目参与各方合法权益的高度出发,客观公正地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这样才能与工程建设项目参与各方形成全力,充分发挥审计的积极作用,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2.4 成本效益原则 就是说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要把握好审计介入的最佳时机和切入点,讲求审计的效率性,要注意加强与工程项目建设参与各方的沟通协商,做到“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要注意加强与各高校间审计信息的交流互通,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共享,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工程建设的审计成本,使有限资金得到最佳优化配置,发挥最大投资效益。

3 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步骤

由于高校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对高校基建工程进行审计监督的同时,也受到项目建设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因此,开展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时,应从实际出发,根据项目的特征、施工方案,确定跟踪审计的“跟踪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分层实施,确保审计监督到位,程序科学规范,这样才能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笔者认为,开展高校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应分为审计前期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审计资料归集四个阶段进行实施。

3.1 审计前期准备阶段 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好坏,是确保审计工作进展顺利、审计实务操作简便快捷和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对于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达到审计预期目标意义重大。因此,在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①了解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和审计范围;②组建专业的审计小组,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明确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步骤和方法[2]200;③做好审计相关资料的收集,确保审计资料齐全、审计依据充分。

3.2 审计实施阶段 是按照制定的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审计实务。一是按照制定的审计工作程序,编制审计工作日志,及时记载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所审具体项目、审计方法、发现问题的专业判断以及整改落实情况[2]200。以真实地反映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全貌,动态地监督项目全过程各阶段的运作情况,保证审计质量;二是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对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完成的工程内容、工程量、工程质量及存在的问题,按“同步跟进、定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原则,认真审查复核,纠正错弊,为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合理有效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3.3 审计报告阶段 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小组在审计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对各项审计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等相关审计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绩效做出客观公正地评价,对审计过程进行成果量化,对审计事项出具审计报告。

3.4 审计资料归集建档阶段 每一项高校基建工程审计结束后,都必须按《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对审计资料进行标准化的汇集整理登记,对审计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建立审计档案。档案资料必须真实、完整,对涉及新校区建设的来信来访材料也要依据监察档案的要求,按规定上交上级档案部门,为今后的后续监督检查做准备。具体来说,应存档的资料包括审计计划、审计指令、审计工作底稿、调查记录与取证、需要整改调整的概预算、决算数统计表、审计报告,以及项目建设各利益相关方对审计报告的书面反馈意见等。

4 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方式的选择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对建设工程自立项至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深入系统地调查和监督,涉及面广、程序环节多、技术复杂、专业性强。开展新校区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理顺审计程序,采用恰当的审计方法,才能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审计工作实践中不同阶段采取的审计方法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说有几种审计方法可供参考:

4.1 详细审计法(或称“全面审计法”)指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或行业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按照工程建设本身所特有的先后次序,对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各个阶段的全部项目逐一进行审查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细致,工作失误少,经审计的项目造价差错少,审计质量高,其缺点是审计工作量大[3]185。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审计主要是了解项目论证是否充分、项目申报资料是否完整合法、是否履行审批程序等,为投资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工作量不是很大,比较适宜采用全面审计法。

4.2 重点调查审计法 指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特征,对不同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和重点环节进行重点审查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节省时间,审计效率高,缺点是不够全面,工作容易疏忽遗漏,易产生审计风险。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审计实务中被称为“全过程造价控制”,涉及从投资意向到投资终结的全过程,工程建设每一个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和重点环节都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应予关注的重点,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可依据项目不同阶段的特点灵活运用这种审计方法。

4.3 对比审计法(或称“类比审计法”)是指用已经审计的工程造价与拟审计类似工程进行对比审计的方法[3]185。这种方法一般应根据工程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区别对待。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具体应用中又有整体与部分比和综合对比等方法。其优点是简便快捷,审计速度和发现问题快,缺点是可供对比审计的工程少。这种审计方法普遍应用于对工程建设项目概预算的审核,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的跟踪审计也经常采用这种审计方法。

4.4 标准图审计法 是指对于利用标准图纸或通过图纸施工的工程项目,先集中审计力量编制标准预算或决算造价,以此为标准,进行对比审计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效果好、定案容易;缺点是只适用按标准图纸设计或施工的工程,适用范围小[3]185。

4.5 分组计算审计法 是将分项工程划分为若干组,并把相邻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编为一组,审计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再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这是一种加快工程量审计速度的方法,审计效率高[3]185。工程项目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的跟踪审计工作量大,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要求高,适宜采用这种审计方法。

此外,还有筛选审计法、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同时,为了获取相关数据还可以采取现场调查、与工程建设各参加方人员座谈交流等方式[4]98。总之,全过程跟踪审计应以取得最好审计效果为目的而相应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审计方式。

5 结束语

开展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目的是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运作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地监督评价,以促进规范建设工程管理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因此,高校审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思路与方法,把握工程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水平[5]170,促使工程建设项目按规范有序进行,促进学校建设工程目标的实现。

[1]吉慧鸿.袁柳.张莹,初探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监督工作[J].财会研究,2011(2):74-75.

[2]吴武,对高校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新思考[J].经济师,2011(12):198-200.

[3]赵光景.黄伟,浅谈如何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审计[J].四川建材,2011(6):185-186.

[4]郭华,项目后评价内部审计初探[J].财会通讯.综合,2011(12):98.

[5]黄伟.刘晓芳.杨柳,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重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5):167-170.

猜你喜欢
审计法校区全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公民与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14
江西省审计厅“三个到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审计法
审计与理财(2022年2期)2022-03-18 00:23:18
聚焦主责主业 抓好贯彻落实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关于审计法(修正草案)的修改意见与建议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4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审计法史的学科地位
会计之友(2017年7期)2017-04-27 12: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