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化形象建设的创新性思考

2012-04-12 12:17:48□郭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馆员学科图书馆

□郭 慧

( 太原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9)

图书馆文化形象的建设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良好的图书馆文化不仅可以提升校园的文化形象,而且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推动校园文化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精神领域之范畴。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图书馆文化属于狭义文化,它渗透于图书馆发展的各个环节,是支撑图书馆发展的灵魂。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文化下面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之下的子文化。它既有社会文化的一些共同特征,如:人文性,传统性,民族性等。但也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性:

1.开放性。大学的教学理念是开放性的,这给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开放性的基础。大学的教育,因其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图书馆文化的开放性更为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高校图书馆往往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和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藏书量,不断更新的数据库与海量的藏书,保证了学生可以在每所高校的图书馆学会自由地获取信息。高校图书馆的馆员也由原先单一的图书馆专业发展为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

2.创新性。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这些推动社会进步、走出经济危机的动力往往诞生于高校。高校为科研创新提供了便利的物质基础与人才优势,国家对于高校科研的资金支持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更加强化了高校为社会提供创新动力这一功能。高校图书馆作为创新发源地的文化心脏,为高校的文化科技创新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的同时,其自身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图书馆文化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它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动。[1]高校图书馆文化受高校文化的影响,但也是高校文化的典型代表。受社会文化变革而改变,但也为社会提供改革创新的动力。

二、创建高校图书馆文化形象识别系统

高校图书馆文化形象识别系统是借鉴“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传播理念。高校图书馆文化形象的树立可以丰富高校图书馆的文化特征,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视觉识别等要素进行必要的整合,增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形象的建设的一致性,从而达到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的目的。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的构成包括:

1.理念识别系统,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图书馆精神以及未来发展等。

2.行为识别系统,是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动态实施,用以规范图书馆内部的管理,规范师生员工的工作行为。通过图书馆的行为活动让学校师生掌握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达到识别并认同的目的,最终在广大师生心目中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3.视觉识别系统,是图书馆文化形象的静态表现,也就是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文化特征等抽象观念转换为具体的符号,通过行为识别系统来传播高校图书馆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内容包括:图书馆建筑、馆内设计、阅览证、公共指示牌等规格和样式。它是整个形象识别系统中最直观,也是最具感染力的因素。

启动大学形象识别系统有利于提升图书馆文化形象,有利于形成和彰显具有各个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以其鲜明的识别特征在校园文化中彰显其独特魅力,在广大师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

三、创造开放、自由、多元化的阅读氛围

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用途是为广大师生提供阅读学习的场所。开放舒适的环境,可以放松人的精神,将读者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的阅读、接受信息的状态。为此,早在图书馆建筑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本着这样的原则,在阅读空间、采光、位置设计等方面妥善考虑。尽量采用自然光线,最大程度运用太阳光。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要有现代性,外观造型新颖别致,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品位,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与内部功能的方便实用,强调智能化的特点,构筑图书馆的建筑艺术美。建筑是以视觉语言传达文化艺术审美信息。[2]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事实上,环境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人们对于图书馆建筑的文化艺术审美的体验与感知,本身就是人们接受文化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激发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学习热情以及感知力。

1.我们可以定期开展主题讲座或学术交流,不同学科领域的讲座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校园中展现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为学生提供各种选择,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师生间、学校间的学习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扩大学生的交际范围,宣扬不同的学术思想,形成开放而多元的学术氛围,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有利环境。

2.学校可以发展休闲文化,在图书馆里开设咖啡吧、水吧,在这个空间里提供舒适的沙发、水、咖啡等饮品,供师生休息聊天。众所周知,好多伟大的思想与作品都诞生于咖啡店的谈话间。此外,还可以不定期举办各种沙龙与展览,讲讲外语、聊聊时事、看看电影、办办摄影展等,图书馆的空间是举办这些活动的最佳选择,可以请些专业与资深的专家为大家进行讲解,形成独特的图书馆文化风景。

四、提供人文关怀式服务

图书馆应该是温馨的、安静的、舒适的、更为贴近读者的服务。那些曾在图书馆里安静阅读的学生、在这里感受到阅读乐趣的学生、体会到贴心服务的学生、感受着阳光般温暖与敞亮的学生,他们会带着图书馆内敛的气质,即便是踏入社会的丛林,也会在心底留有灵性的空间。图书馆是一个文化氛围相对浓郁的地方,在这样的斯文之地,我们的服务更应该体现文化的美,思想的乐。所以,作为图书管理员,关于服务,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1.培养优秀的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出现的背景有两点:一是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和数字化,二是信息环境的网络化。西方国家先后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服务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早在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首先推出了学科馆员制度。而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也先后尝试引入学科馆员制度,受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学科馆员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首先,要有责任感、职业道德、沟通力以及服务至上的理念。其次,既要具备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相当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还要具备某一专业丰富的学科知识。要有信息洞察力,善于捕捉信息,发现信息,善于分析大量的信息,并将整理出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读者。

2.建立音响试听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苹果从电脑发展到手机,再到平板电脑,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改写了电子产品发展的轨迹。近年来,多媒体阅览室,视听室的应运而生。它为广大师生提供生动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成为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图书馆通过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与国内、国际联网,做到信息互通和共享,使读者的知识更新与国际同步。多媒体阅览室除了提供上网检索外,还收藏有光盘供读者观看,这些光盘内容涉及:中外经典电影、歌曲、国家地理、外语学习、旅游、舞蹈、太极拳、气功、武器大全等等,学生根据需要随时观看。

总之,高校图书馆文化形象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涉及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不可能一蹴而就。各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情况,在强化各个图书馆特色的同时,创造与自身特色一致的文化形象,争取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愉悦且充满文化气息的精神乐园。通过图书馆文化形象的建设进一步实现提升整个校园文化和高校形象的目的。

[1]梁新潮.论图书馆文化的培育与图书馆形象的塑造[J].图书馆学研究,2004,(2).

[2]王小慧.建筑.艺术及其传播[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馆员学科图书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青海政报(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超学科”来啦
飞跃图书馆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