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琚牵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为推广边疆教育,1937年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聘请陶孟和、顾颉刚、王文俊与郭有守及英国董事泰勒等5人组成西北教育考察团,考察甘肃、青海部分县区教育情况。通过此行,成员们深感“西北之地,国防经济两端,俱有其重要性,而欲为此两端之建设,则教育工作实居首要”[1]。因此,“欲为青海教育筑坚实之基础,并树立该省各校观瞻之模范,计惟有本会自在西宁创办完全中、小学一所,校长由本会选聘,教员由校长选聘;对于学生则优其待遇,给以伙食津贴及教科书籍以诱其来,充实书报、仪器、标本、挂图诸设备以张其教”[2]。后经董事会批准,决定成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任命王文俊为校长,负责筹建工作。
1938年4月,建校工作开始,起初屡遭马步芳阻挠,如“不批给建校用地,不许当地工人修建学校,不卖给建筑材料”等[3]136。后经中山中医院院长谢慈舟说情,允许在西宁城西贾小庄购得土地作为校址,开工建房。于当年8月租用西宁马房街民房,招得初、高中新生30余名,分编2班上课。另招收附属小学及幼稚园各1班。所招的初高中生“几乎一半来自于内地沦陷区,另一半是来自我省(青海—引者注)和甘肃的”[4]47。1939年,校舍建成,是年秋季继续招生。在办学过程中,湟川中学也曾遭受马步芳的为难。如1940年,马步芳严令禁止商店供应湟川中学粮食,以致该校师生只得以洋芋及牛羊肉作主食,此事延续至四十天之久,经王文俊托人说情,马才解除禁令[5]113。1943年,中英改定新约后,撤销“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该会事务均归国民政府行政院办理,所办的学校也移交中央教育部。1944年7月,湟川中学更名为“国立湟川中学”。1946年,按照颁布的《国立中学复员办法》,湟川中学“非青籍员生返乡就业就学。”[6]60
从建校到抗战胜利前夕,湟川中学工作一直由王文俊主持。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湟川中学逐渐在当地的教育界崭露头角。如1941年底,在青海省高初中生会考中,湟川中学的成绩,“震动了教育界”,赢得当地社会的认可,社会上层“竞相送子女入湟川中学学习”[3]139;就连湟川中学起初创办的附属小学,也广受欢迎。据石其麟回忆:“家父石殿峰是当时文教界知名人士,他仰慕湟川声誉,1939年秋季将我提前送入湟川附小一年级”[7]。又如在1944年,西宁地区统一组织中学毕业生会考,湟川中学的21名高中生和53名初中生各科平均成绩均居首位。另从学生毕业情况来看:1941—1947年6年间,湟川中学初中毕业生188人,升入高中的有170人,占90%;高中毕业生113人,考入各地大学深造的有104人,占92%;就业9人,不到8%[8]197-198。作为湟川中学的首届毕业生,张士全考入四川中央政治大学继续深造[5]48。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谓盛极一时,使湟川中学在西北享有盛誉[9]804。
在校风及学风建设方面,湟川中学也取得很大成绩。王文俊任校长期内,“从未发现过结伙打群架、勒索偷盗和拐骗欺诈之事”[10]68;“学生每天早晨都要跑到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和早点名”,“每逢校庆之际,总要举办全校综合性的体育运动会。球类竞赛、田径赛、武术表演、爬山、越野比赛等项目搞得比较广泛隆重”,湟川中学在体育活动及身体锻炼方面是西宁各学校之中的佼佼者[11]107。“课堂上同学们都能自觉遵守纪律,用心听讲,间或有个别同学乱规,马上有人提出斥责,所以用不着老师管理。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大胆起来提问,老师立即解答。”[4]49晚自修时间,起初还每班必有一老师陪同,但慢慢“教室内虽无教师而秩序井然,乃至安静得掉一根针在地下亦可听见,与大学图书馆内的安静,有过而无不及”[10]58。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大都生活困难,见识基础差,因此更加用功。每天早晨起床号子未响,就悄悄起来,到大操场或临近的麒麟公园中去背书,到处书声朗朗。临大考时,更为紧张,常在晚息灯时,辟开老师查房偷偷在被筒里点上蜡烛开夜车。”[4]49就湟川中学形成的校风而言,“当年的老教师,把湟川中学的独特校风曾概括为十六个字,即:好学研究,诚爱为先,活泼严肃,自强不息。”[5]141
总体来说,抗战时期的湟川中学,虽规模不大,如1944学年第一学期,初、高中共有9班,学生278人;1945年第一学期,有6个班,学生291人[6]60。但在王文俊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下,湟川中学形成了优良校风与学风,“在今天教育发达的台湾来说,也几乎没有。”[10]68
抗战时期,湟川中学为何在短时期取得如此成绩?主要在于王文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当时国民政府实施的七项中等教育原则:锻炼健全体格、陶冶公民道德、培养民族文化、充实生活智能、培养科学基础、养成劳动习惯、启发艺术兴趣。王文俊注意到政府确立教育原则的初衷,但他认为中国的中等教育始终是以智育为中心,其他只是装饰点缀而已[10]57。为改变这种情况,他利用湟川中学受庚款管理董事会领导、在教育政策方面受政府影响不大的优势,力求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培养学生。以智育为例,当时学校规定以国文、英语和数学三门为主课,“非及格不可,其中一门不及格要留级,两门不及格要令其退学。国文要求选课背诵,一周一记一文(周记、作文各一篇),并注重书法。英语每课必背,课堂上老师随时抽背,或提问对话。课后布置有练习作业。数学练习基本上全作”[4]47-48。体育教育方面。自建校起,湟川中学便有重视体育的习惯。“添置篮球架、铁饼、标枪、篮球、足球等器材设备”[11]107;同时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周一到周五下午的四点至五点为课外活动时间,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劳动教育方面,校内道路、礼堂、饭厅地坪都由师生修整;学校有一片菜地,按班划分,种植蔬菜。美育方面,除了书画雕塑、音乐歌唱、戏剧舞蹈外,湟川中学还注意培养学生从体育运动的姿态优美、室内校园布置的雅洁等生活中发现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兴趣。
王文俊认为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必须基于自觉、自动和自律的精神来教育自己。”[10]60结合初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意志、兴趣等方面不稳定,但自认为自我判断正确这种情况,王文俊要求老师:首先要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让学生向老师“公开其心灵,心悦诚服地被你领导”;其次是多接触学生,“一是学校所规定的课内与课外的各种接触,二是精神上的接触,亦即默察其言行举措,了解其家世环境”;三是要有高度的耐心和热情。在这三个原则的前提上指导学生自我教育,使学生养成一种自发、自动且自治的良好习惯。“各项课外活动,学生们按其性质,配合校历及季节,订出活动计划,经学校审核许可,即作为每学期的活动规程,并由学生自治会负责,按计划规程施行。从多年来的实施情况看,从未发生问题,而且效果良好”[10]61;“吃饭时如发现饭菜有不卫生情况,同学们立即叫嚷起来,将管理员、炊事员整顿一番。”[4]51
“道德分为个人道德和集体道德两种。这两种道德并非互不相干而各行其是,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有个人道德而无集体道德,则这种个人只不过是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自了汉而已,毫无益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反之,如果只有集体道德而无个人道德,则这种集体之内的个人,犹之乎一部大机器内的零件,只能随着机器的转动,毫无自主能力与自动精神,决不能改善或促进集体的发展。”[10]59湟川中学自建校起,便以班级为基础,经常举行班级之间的各种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荣辱与共的团体精神。如每周举行各班教室、寝室的清洁卫生大检查,由王文俊任值周主任,导师、教官等人组成审核组,以总分评定冠军,第一名即获得奖旗悬挂于教室及寝室内。对校外来说,如与别的学校作任何竞赛时,选手莫不全力以赴,为学校争取光荣。致使“无论对外竞赛或对外表演,湟川中学可以说很少失败过。”[10]60正处国难当头,这种群体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更是以对民族意识的加强,民族精神的激励为最终目的。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觉、自动和自律的精神,而群体教育则培养学生爱国精神,这是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最佳状态,也正是王文俊及湟川中学所追求的。
当时抗战形成的知识分子流居西北、使得湟川中学有机会引进名校毕业生。原先青海因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加上医疗条件差,因此,愿意到青海工作的人很少。但时值抗战初起,从华北一带撤退到西北者很多,大多限于西安和兰州。因王文俊原是北大毕业的,加上他在兰州的努力,聘得“北大毕业者四五人,北师大毕业者三四人,清华毕业者二三人,均可称一时之选,教师阵容极为坚强。”[10]56另据《西宁市志》记载,建校初期,共聘请三校毕业生11人,占教职工总数17人中的64.5%[8]198。据1946年的统计,全校教职员工32人,其中专职教师17人、兼职教师7人、职员8人。学历方面,大学本科毕业者有21人,占总数的65.6%;专科毕业的3人与大学肄业2人,占总数的15.6%;高中毕业的6人,占总数的18.8%。专职教师的来源:北京大学10人,北京师范大学5人,清华大学2人[8]198。
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中、言传身教,更是推动湟川中学快速发展的因素。当时教师“多半为青年才俊,已婚者不多,故大部分居住校内,而且多数好学,也爱好运动”,“身教言传,感情并重”[10]56,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很大。湟川中学的任何活动,都有相关的教职员参加。以学校规定的朝读为例,“教师们也人手一册,加入朝读行列,这就起到了‘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染缸作用。”[10]58这也充分反映出在抗战背景下知识分子流居西北、积极地参与改进当地社会文化发展的工作态度。
如何实现科技兴国这一问题,近年来一直被政府和社会所关注,也有学者就一些教育改革措施进行了探索[12]。那么,结合王文俊及抗战时期湟川中学的发展,我们该从此过程中汲取哪些历史经验,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170.
[2]顾颉刚.补助西北教育设计报告[Z].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352-353.
[3]罗麟.湟川中学的创办人——王文俊先生[Z].青海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青海文史资料:第15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4]狄弘祖.我对湟川中学的印象[Z].民和县政协文史组.民和文史:第2辑.1990.
[5]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2.
[6]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四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7]石其麟.湟川中学片断回忆[Z].西宁市城西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城西区文史资料:第3辑.2005:167.
[8]任峻.西宁市志:第35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
[9]阎振宇,宋大莉.全国重点中学通览:第1卷[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804.
[10]王文俊.创办西宁湟川中学的经过[Z].青海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青海文史资料:第14辑[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11]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体育史料:第10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12]王春燕.论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J].沈阳大学学报,2011(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