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沐,吴建森,何圣桐
(1.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中共芜湖市委党校 管理与现代科技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0)
20世纪50年代的科普工作奠定了新中国科普事业的基础。短短十年间,新中国的科普事业从开创到发展,迅速完善了国家科普机构的建制,建立了组织机构,培养了大批科普工作者,建立和完善了各种科普设施,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科普高潮[1]。加强对这一时期科普工作的研究,归纳其特征、探究其历史意义对于指导科普工作进一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家群体的饱满热情以及公众的巨大需求,构成了三位一体的良性科普“生态”。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3条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2]为科普事业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曾一度设立了科学普及局,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科普工作。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对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工作领导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科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各级各地党委和政府建立对于各地科普协会的领导和支持。可以说,在国家大法中写入向广大劳动人民普及科学知识的条文,并在中央政府部门设立科普机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新中国的成立给予科普工作者和公众前所未有的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对科学的强烈需求。正如吴玉章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的致辞中指出的那样:“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努力参加巩固胜利和建设新国家的工作。在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里,科学工作不再依靠私人的提倡或所谓‘慈善’性的援助,而是明确地成为国家的事务。”[3]15对于科学界来说,“当人民自己掌握政权以后,进入和平建设的时候,要紧的便是怎样做好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普及的工作。”[3]15科普专家甄朔南也曾谈到:“五十年代‘科普生态’特别好,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各级领导都很支持,很多科学家都十分重视科普。当时我感觉共产党来了,‘德先生’就来了,剩下的问题就是‘赛先生’了。当时是摩拳擦掌干革命,干什么呢,就是干科普”。[4]
这种‘革命’热情也同样鼓舞着各阶层的广大群众。为了推动工农业生产,建设和保卫新中国,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正像申振钰所描述的:“6亿人民的手都伸出来要科学了。工人说,我们要技术革新,需要科学;农民说,我们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需要科学;解放军说,部队要用科学技术武装,需要科学;青少年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向科学进军。”[5]
新中国的科普事业一开始就紧紧围绕着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展开,并受到国家政治环境的显著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科代会筹备会议中,吴玉章就指出,新中国科学团体的主要任务在于配合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工作,放弃旧社会时与政府部门对立的作风,向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靠拢,成为他们有力的辅助。这些原则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6]。此后,“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展开科普工作便一直成为中国科学团体的指导思想。从1950年开始,凡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政治活动,科学团体都密切配合进行了科学普及工作。据章道义的回忆:“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中苏友好月宣传,我们就积极宣传苏联的科技和建设成就;在抗美援朝过程中开展反对细菌战和核讹诈,我们就大力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和原子弹防御知识;取缔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我们就加强破除迷信宣传;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们就层层举办相关科学知识讲座;农业病虫害是农民增收的大敌,我们就大力传授和普及防治病虫害的科学知识;旧法接生夺去了千百万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我们就广泛深入地普及新法接生知识。”[7]
1957年以后,随着“反右”“大跃进”等“左”的思想和浮夸风带来的政治环境的转变,科普工作亦即受到明显的影响而处于变动和调整之中。在组织工作上,反右斗争扩大化错误地批判了一批积极分子,伤害了不少科技工作者。甚至有些地方如陕西、山西、安徽等省为了精简机构而把部分基层的科普协会组织撤销、合并或者将专职干部下放,致使这些基层的科普工作陷于停顿。在工作规划上亦走上浮夸和急于求成之路。如1959年的《全国科协工作规划要点(草案)》为了迎合国家的政治形势,提出了继续贯彻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进一步开展群众性技术革命运动,并对各级科协和学会提出了庞大的、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在工作思路上,科普工作被当作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种途径。过分强调工农群众所拥有的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将生产实践活动完全等同于科学,完全抹杀科学家的主导作用。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迫切期望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进而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国家强盛。由此极大地强化了科学的地位,科普工作由于背负着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功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科普局成立伊始即明确提出了“科学普及工作必须做到明确而深入地为当前的生产建设服务”的要求。到了全国科普协会时期,进一步将其宗旨明确为“向人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提出科普宣传要“结合生产和结合思想教育”。1958年,全国科普协会和全国科联合并为中国科协,确定其基本任务为“密切结合生产,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命群众运动”,科协的工作必须以“实现国民经济建设计划和科技发展计划为目标”[3]62。
这一时期科普工作经济功能的实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还十分落后,全国只有高等学校205所,学生11.7万人,专职教师1.6万人;中等学校5 216所,学生126.8万人,专职教师8.3万人;小学34.68万所,学生2 439万人,专职教师83.6万人。而全国的文盲率却高达80%[8]。显然,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来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显得力单难支,社会性的科普教育在这一时期更突显其重要意义。仅从全国科普协会成立的8年时间看,其在全国范围内共开展了科学技术普及讲演7 200万次;举办了大小型科普展览17万次,放映电影、幻灯13万次,参加者达10.8亿人次。此外,还有黑板报、科普墙报、科普画廊以及科普山歌、小传单等形式各样的科学普及活动[3]54。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普及了工农业生产所需的必备知识,也极大地促进了广大群众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由此可见,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延伸,这一时期的科普工作更多地承担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职责。从这个角度来看,科普的经济功能往往通过其教育功能的发挥来显现。
科学技术被普通劳动者理解并掌握,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得益于科普工作将其通俗化、简约化。在建国初期,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武汉市分会会员、华中工学院教授赵学田在对工人讲授“如何看蓝图”的工作中,创造了“速成看图法”。根据这一方法只要经过5次讲演和讨论学习,一共只用20小时就可使不懂蓝图的普通工人看懂机械零件图以至简单的机械装配图。1958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将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为内容的“优选法”和以处理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简称“双法”)。“双法”推广小分队将华罗庚的“双法”大面积普及和推广,并运用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在广大的基层,乡镇科普协会协同当地文化夜校,开办群众性的科学技术学校,开展新农业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活动。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以后,各地科普协会掀起了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普及新技术,为新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智力支持。
新中国成立之初即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敌视和重重封锁。为了突破孤立与封锁,新中国确立了“一边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靠拢)的外交政策。又因为苏联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领先和示范的作用,新中国的各项事业或多或少都印刻了很深的“苏式”痕迹。因此,新中国的科普事业不可避免地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这也构成了共和国科普事业的显著特点。首先,全国科普协会从建制到工作方法,基本效仿苏联的全苏政治与科学知识普及协会(简称全苏普协)。1954年,全国科普协会应全苏政治与科学知识普及协会和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派代表团去苏联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访问学习。全苏普协的工作经验,特别是他们密切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方针,重视宣传的科学性、思想性、通俗化的方针,学组的组织形式等,对全国科普协会的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10]。其次,苏联专家对新中国的科普事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50—1960年,先后上万名苏联专家与顾问来华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在赫鲁晓夫执政中期达到高峰,同时4 000名专家在华,他们广泛地渗入在新中国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全国科普协会对苏联的科学技术和建设成就也进行了广泛地介绍,组织翻译了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品,如《几点钟》《不夜天》《白纸黑字》《十万个为什么》《人和山》《五年计划的故事》等。这些工作对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伊林的科学文艺作品、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比安基的科学童话等均受到了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11]。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在新中国的科普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短短的十年中,基本形成了组织完善、学科分布广泛,覆盖全国的群众性科普工作组织网络体系;在全社会引导人们树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倡导了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增强了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更多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为新中国尽快恢复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回顾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普工作的史实,归纳其特征,对当前科普工作主要有以下启示。
政治对中国的科普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一方面政府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体制,对科普进行指导、控制和干预,决定着科普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政府行为及其营造的政治形势,构成了科普发展的大环境。从20世纪50年代科普工作的发展来看:首先,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长期的战争混乱状态和不公正的社会游戏规则,建立了高效率的政府管理机制,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和平的国内环境。其次,新政府成立后不仅在中央政府部门设立科普机构,而且在国家大法中写入向广大劳动人民普及科学知识的条文。从编制到经费给予了高度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通过指示和接见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传递着党和国家对新中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以及对科学家的极大尊重和深厚情谊。良好的政治环境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伴随着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和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科普工作亦掀起了第一次高潮。可惜的是,1957年之后,政治风向开始转向左倾,连续的政治运动不仅伤害了不少科技工作者,也造成科普工作走向曲折,出现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和铺张浪费的现象。由此可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发展科普事业的基本前提。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科普主体和科普对象构成科普流程中的两极。科普主体依据环境的要求和自身的价值判断向科普对象传播信息,科普对象接受信息之后除了自身受到影响,同时对科普主体作出价值评价。在剔除政治因素之后,科普主体的价值只有在得到科普对象肯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20世纪50年代的科普经验和教训已经给予了充分的证明。因此,新时期的科普必须首先从公众的需求出发,注意引导公众的需求,进而满足公众的需求。应该注意到的是,今天的公众需求更加参差多元,而且变化复杂,在建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科普工作机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研究不同地区公众的不同需求,而且需要研究不同群体公众的不同需求,还要研究不同时期公众的不同需求,并在宣传内容上、宣传手段上和宣传方法上体现出来。其次,更深层次上我们需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一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当前除了要加大对科学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质量,我们还需要反思当下的教育体制,反思我们的文化建设。毕竟,在充斥着功利主义的社会思潮和文化中,仅靠科普工作者一厢情愿地贴近公众需求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注重从实现自身价值、满足精神追求来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经验对当前的科普工作同样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虽然当前市场化的改革促使物质回报上升为社会的主要诉求,但追求精神和价值的满足并非被驱散殆尽。重庆大学的一项调查仍然显示:教师排在前三位的科普动机为获得经济补贴、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尊重、为社会做贡献。参与科普活动的动机既有出自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考虑,也希望自己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公众的尊重及认可。因此,构建以“精神”核心为驱动的激励机制在新时期的科普工作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1] 周孟璞,曾启治.科普学初探[M]∥中国科普作协程度科普研究小组.科普学文汇.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1.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N].人民日报,1949-09-30(2).
[3] 沈其益,王顺桐,高镇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4] 刘丽.畅谈科普使命[N].科技日报,2001-06-22(13).
[5] 申振钰.中国科普历史考察[N].大众科技报,2003-04-03(B2).
[6] 赵雪.50年代初我们干劲十足 [N].科技日报,2001-07-27(11).
[7] 毛磊,石光荣,赫侠君.中西500年比较[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552.
[8] 章道义.中国科普名家名作[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235.
[9] 刘新芳.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科普工作史评[J].科普研究,2011(4):50-56.
[10] 章道义.中国科普:一个世纪的简要回顾[N].科技日报,2001-04-06(12).
[11] 袁勇.高校教师科普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D].重庆:重庆大学,2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