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庆芳,王必胜,韩翠萍
(1.长治医学院社科部,山西长治046000;2.长治医学院学工部,山西长治046000)
无产阶级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研究和成功地解决了农民问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因此,从一定意义讲,农民问题的成功解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始就关注农民或土地问题。比如,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就提出了 “没收土地归社会公有”。1922年6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 《中共中央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进一步提出 “没收军阀官僚的财产,将他们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1]的主张。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 《大会宣言》对中国农民作出初步分析,认为 “中国三万万农民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大会宣言》还对农村的阶级进行划分,把农民分为三种,认为 “贫苦农民至少也占百分之九十五。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贫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1]1923年6月,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 《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正式提出并讨论了农民问题及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党纲中对农民利益提出五个方面的特别要求。[1]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 《农民问题决议案》,强调 “以保证农民之利益而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之必要”。[1]
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也都对农民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其中毛泽东有着特殊的贡献。毛泽东出生在农民家庭,从小就对农民比较熟悉,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刻了解。1923年6月中共三大上,毛泽东指出,“湖南工人数量很少,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更少,可是漫山遍野都是农民”。因而他得出结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毛泽东初步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1924年2月,毛泽东离开上海回家乡韶山养病,开始了领导农民运动的实践。他在家乡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中共韶山支部,成立雪耻会等等。在领导农民运动的实践中,他发现农民不仅是个受苦的阶级,而且非常 “富有战斗性”,对农民的认识实现了巨大的思想升华。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在给学员讲授 “中国农民问题”这门课时,指出:国民革命的目标,是要解决工农商学兵的各阶级问题;设不能解决农民问题,则各阶级问题也无由解决。“可以说中国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1926年9月,毛泽东在为《农民丛刊》写的序言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鲜明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2]为了回击国民党右派对农民运动的污蔑,带着农民运动是否 “过火”、 “幼稚”的问题,毛泽东回到湖南,历时32天,行程700公里,考察了五个县,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出了 “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3]的科学论断。
总的来看,从1921到192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及毛泽东等对农民问题的确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以及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解决农民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没有根据这些科学的认识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付诸实践,不敢放手发动农民起来革命,解决他们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土地问题,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这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按照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从事革命,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城市,以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为主,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革命也好,建设和今天的改革也好,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广泛的阶级基础或群众基础,尤其是中国的革命,必须要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唤起和发动处在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重、革命性最强的群众的积极参加,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立即投入了激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党分别在上海、武汉、广东、湖南等地领导了工人罢工斗争,遭到了发动军阀的破坏和镇压。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了第一次高潮,持续时间13个月,罢工斗争100多次,参加人数30万以上,但是,基本上都遭到了反动军阀的镇压而失败。从1925年6月开始,广州和香港工人发动了 “省港大罢工”,英帝国主义又制造了 “沙基惨案”。这些以城市工人为主体的运动也以失败而告终。特别是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蒋介石的反共意图开始暴露,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制造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工人,查封上海总工会等革命机关。之后,在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都发生了反革命政变,使中国革命遭到巨大挫折,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的革命力量遭到巨大损失。之后,为了反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对共产党员及革命力量的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和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三大武装起义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扩大了革命的影响,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同样没有在城市取得革命的胜利。
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不仅控制着中国的大中城市,而且在大中城市有强大的反动力量。而在中国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对农民革命斗争的极力压制和破坏,瞿秋白、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坚持 “城市中心论”,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城市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革命不仅没有取得胜利,反而遭到了巨大的损失。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必须把革命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以农民问题为中心,只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解放农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武装农民,走有特色的中国革命道路,才是革命胜利的唯一希望所在。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城市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战略进攻的方向,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认识到,如 “不使农民得到土地,农民将不能拥护革命至于最后之成功”。[4]毛泽东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与中国革命的总体决策和中国革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摧毁农村封建势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支援革命战争,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农村实地调查考察,总结各地革命实践经验,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和成熟,在土地改革、农村政权建设、发展农业经济以及动员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办法。而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毛泽东先后主持制定 《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经历了由没收一切土地到只没收地主和公共土地的原则变化,从而保护了中农的利益。到1931年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分配办法: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中明确规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私有权)。
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了保证。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从1930年9月到1931年3月,参加红军的翻身农民达3万多人。”[5]毛泽东还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作为检验党的工作的标准,他指出:“只有苏维埃用尽它的一切努力解决群众的问题,切切实实改良了群众的生活,取得群众对于苏维埃的信仰,才能动员广大群众加入红军,帮助战争。”[6]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龚忠武在 《中国向农村的贫穷开战》一文中写道:“中国广大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从古到今,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谁就能够统治中国,就能使中国长治久安。当年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早就敏锐地看到了中国政治上的这个诀窍,这个千古不易的中国历史规律,所以中国共产党胜利了,国民党失败了。”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的开展,不仅使中国革命再一次复兴,而且我们党在实践中探索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更主要的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抗日战争实质上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农民是抗日战争中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大承担者和战争的直接参与者,没有农民的合作与广泛参与,中国就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毛泽东指出:“农民在全国总人口中大约占百分之八十,是现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农民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7]刘少奇曾在 《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一文中说:“抗日战争没有占全国人口百分八十以上的农民参加,是不能胜利的。便是全国各地最大多数的农民都是处在救死不暇的状态中,因此,他就更无力来救国。所以在抗战的时期中,正确合理地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最重要的一着。”[8]这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了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与抗日战争胜利的直接关系。中国共产党就把解决农民问题与建立、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紧密结合在一起。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里这样说道:“为着消灭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必须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民。孙中山先生的 ‘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是目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时代的正确的主张。”[9]为了动员和获得农民这支革命主力军,以利于抗战,中国共产党主张要把抗日与反封建结合起来,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
各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既实现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改善了民生,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满足了地主的要求。这虽然是一种带有过渡性的革命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但是,在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时期,却使得农民在经济上得到了实惠,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斗争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和其他各项经济事业也有了发展,保证了抗日战争在人力、物力和后方的巨大支持,使日本帝国主义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继续使中国处于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违背了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意愿,发动了全面内战。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与政治上实行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的同时,在解放区继续开展了土改运动。
解放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曾对斯诺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1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继续把解放战争的成败与解决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为此,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了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此前的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194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又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了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的基本原则。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在解放区迅速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国共产党关于解决农民问题的政策和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封建经济制度随之废除,地主阶级归于消灭,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这一历史性巨变,深化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广大农民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第一,翻身农民 “参军保田”,参加人民解放军,扩大和充实了人民解放军的力量。第二,得到土地的农民积极生产,促进了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尽力地保障了人民解放军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物资的供应。第三,大力支援前线。解放战争中军用物资的运输、战争需要的修桥修路、伤员转运等等,民工、车船、畜力、工具等都来自解放区的农民。淮海战役期间,“支前的民工达500万,遍地是运粮、运弹、抬伤员的群众。这是我军真正的优势。人民群众用小车、扁担保障了部队作战”。[5]淮海战役出动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粮食4.34亿斤。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也与农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而国民党军的给养都是从南京用飞机运送,并就地掠夺群众,陷入包围后,国民党军的给养只能靠空投,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最终失败。全国解放之初,毛泽东在评价解放区土改作用时说:“我们已经在北方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要肯定这个伟大的成绩。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的胜利,才有了解放战争的胜利。”[11]充分说明 “三农”问题的政策和实践对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大凡我们党把革命的工作重心放在城市时,革命就会遇到挫折或失败;而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时,革命就会兴起或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农民问题是关系到中国革命成功与失败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关系到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功与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度里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这就是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大特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共中央召开了十六次中央全会,讨论和通过了12个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不仅清楚地记录了党中央对 “三农”问题的关心和重视,而且对 “三农”问题的认识有了创新性的突破,对 “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的历程、取得的经验和辉煌成就,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个具有改革创新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全面确立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基本目标。但是,当前 “三农”问题的特点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解决 “三农”问题仍然是长期的、艰巨的和复杂的。只要我们能够汲取历史教训,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发展,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能够成功,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复兴。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26,76,113,118.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毛泽东文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
[4]高菊村,刘胜生,陈峰,等.青年毛泽东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81.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364,1008.
[6]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08,130.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3.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第八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817.
[9]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70.
[10]斯诺.斯诺文集(第1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08.
[11]毛泽东选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