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芳 徐淑贞
(1.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2.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十一五”开始不久的2006年,全国已设置普通高校1867所,高职(专科)院校1147所,成人高校444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划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到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已增至2305所,高职(专科)院校1215所,成人高校384所,在校生总规模达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2010年在校生总规模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5%,位居世界第一,比第二名的美国多了近1500万。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十一五”结束、“十二五”开局时刻,高等教育的学校数量、学生人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不折不扣地进入到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的的确确称得上是高等教育大国了。许多专科院校升为本科,许多大学拥有几千亩地的开阔校区,高楼林立,设施先进。有了这些硬件,大学的确是大了,但还不等于强。因为大学不只是大楼,更是大师和一代代大师所凝聚、积淀下来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不但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在深厚广博的大学文化土壤上才能生长出世界一流的大学,才能真正把大学做强,而且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在浓郁的大学文化氛围中,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者。
文化是什么?《新华字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是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如果从内容上划分一下,文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与自然对应的、人的所有创造物。精神文化是指思想、理论、道德、科学、宗教等。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话来概括,文化就是指那些属于使人越来越摆脱动物界的人类内在规律性的东西。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对文化的特性有着更加直接的概括:“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1]352我国重要历史典籍《易经·贲卦》阐释:“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化成”即是文化的真正含义的合理表达。综合以上几种对文化的定义,可知文化就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蕴藏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的东西。文化者,就是用人文去化成天下。文化的目的,便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的人。
大学人文底蕴深厚,大学与文化之间存在深刻而天然的联系。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其本质是追求真理和学术独立,构建精神交往的自由家园。文化性,是大学的突出特点。因为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构。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是文化的开垦、坚守和传承基地。由此,大学才成为文明的摇篮和文化的载体。
什么是大学文化?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以大学人为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在大学长期办学的实践基础上,所积累、传承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2]我认为,大学文化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文化,是经过一代代大学人的理想、价值观积淀而成的一种以追求学术和道德为己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文化。它体现在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上,渗透于大学人思维、工作、生活的方式中。大学文化是大学的风骨和灵魂,培养人才、发展知识是大学的使命和功能。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乃至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要想站在时代的高峰,首先必须站在同时代的文化高峰。
大学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征。归纳一下大概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浓厚的学术性。学术文化是大学的印记,没有对学术的追求、创造和传播,也就不能称其为大学了。大学是知识创造、传播、汇聚之圣殿。这里领风气之先声,开学术之先河,永远站在时代的高端,走在世界的前沿。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科技在这里开创,又通过讲堂、书刊、实验室辐射、扩展、传播,从而使知识和科技变成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神奇力量。大学是名师荟萃、精英云集之高地。大师特立独行,卓然不群,立异标新,他们是知识的精英、思想的向导、学术的权威。
第二,高尚的道德性。大学文化追求的是人格的完善、心灵的美好,大学文化就是使人越来越成为“大写的人”,就是大学人人格的不断完善,对人类真善美不断地向往和追求,促进大学人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的过程。因为大学并不只限于对年轻的学子们灌输知识,训练技能,而是要培养道德高尚的人,让蓬勃的生命焕发出光彩。也恰恰是因为大学出淤泥而不染、超凡脱俗的品质,才为世人所敬仰,才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神圣的地位。
第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学是社会良心和民族灵魂之所在。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河北师范大学的校训“怀天下,求真知”,等等,都体现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强烈的社会关切、深切的人文关怀向来是知识分子的鲜明品格;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勇于担当是中国文人的优良传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士可杀不可辱,“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成为知识分子的典型写照。知识分子可以清贫,可以困窘,可以献身,但不可以没有责任、不可以没有气节、不可以没有操守。有了这样的社会良知和民族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有了挺立的脊梁,就有了强盛的支撑,就有了发展的可能。
第四,充满激情和活力。大学是青春洋溢、激情浪漫之家园,一群又一群热情洋溢、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走进校园,他们在这里放飞梦想、燃烧激情、迸发活力,在这里汲取知识的营养、接受精神的熏染、进行文明的承传,然后他们走出校园,成为社会的栋梁和国家的中坚。一批青年人来了,走了;又一批青年人又来了,又走了。大学永远保持的是青春和希望,永远洋溢的是激情和活力。
第五,稳定性和多样性。大学文化在历史的积淀中逐步形成学校的校风、学风,成为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文化传统,成为有别于他校的文化特征,并存在于大学师生的潜意识之中,打上了学校的“文化烙印”,就像名酒的香型定位一样,一闻便知其品牌。
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指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它是一所大学的魂魄。虽然每所大学的大学精神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内容是共同的,这是由大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大学精神主要包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包容精神和人文精神。大学的人文精神很重要。大学的出现,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里,既包括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才;也包括对所有大学人特别是教师。要为他们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大学“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真正的大学文化应该是文明的传承和经过岁月的打磨、沧桑的熔铸、历史的淘洗而凸显出的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成效。确实,曾经历过大学生活或置身于大学之中的学人会深深地感受到,大学文化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沉淀积累而形成的;而一旦形成,就再也不是虚无缥缈之物,犹如“场”的存在,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校园里的一尊塑像,校史上的一笔记载,大师的一则趣闻轶事,图书馆的一册善本,也许就是一面镜子,一盏明灯,人们可以从这面镜子里寻觅到大学的历史轨迹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走过的身影,可以感受到大学的精神和民族的灵魂;可以借着这盏明灯找到人类前进的路径,可以照亮社会发展的前程。所以,在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培养,并不是立马要去开设一门什么新课,而是举全校之力营造浓厚的大学文化,并把这生命的活力注入到整个大学人群。因为只有全面发展的鲜活生命,才能继承和创造灿烂的文化;也只有在深厚广博的文化滋养中,生命才有真正的源头活水,闪烁出灵性的光辉。
由此看来,大学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首先,表现为导向功能。大学里追求真理,探索问题,坚守信仰,捍卫科学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意向,以及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在不断成长成才过程中,思考人生,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形成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学风,养成淡泊明志、宽大包容的性格,这种影响对许多人来说直抵终生。其次,表现为凝聚功能。一种核心价值观被师生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精神黏合剂,从各个方面将大学成员聚集和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进而能够爆发出巨大的事业推动力。第三,表现为激励功能。大学文化能激发学校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进而为大学的使命和学校的声誉开拓创新和勇往直前。北京大学“爱国、民主、科学和创新”的校歌:“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写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不断拼搏;清华大学至今传唱的校歌“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需自强……”吸引着大批学子奋发向上。第四,表现为塑造功能。大学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不知不觉中使深居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将其内化为个人品质,表现出与大学文化的内涵相一致的行为。以积极进取、平等互助、服务奉献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高雅的生活趣味和审美情趣,以充实和完善其人生。大学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具有潜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大学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除了知识和技能之外,便是他们周围的生活与环境,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接受文化的沐浴、道德的洗礼与人格的升华。
回想抗战时期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临时组建的西南联大,就是大学文化育人的典型范例。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当时的环境极其恶劣,物质条件极度贫乏。据说,闻一多、华罗庚两家一度十几口人共居一室,中间用布帘隔开,形成“布东考古布西算”的奇特格局。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教授们大多分散居住,有的住在几十里外的远郊,步行来上课。周培源先生骑自家养的马来上课,从不迟到。学生们几十人挤在茅草屋、土坯墙的教室和宿舍里。然而,西南联大的师生以振奋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治学,弥补了物质条件的不足。西南联大取得的辉煌在近代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据不完全统计,出自西南联大的师生中,先后被聘为两院(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或(文科)学部委员的达160人之多。学生中还拥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杨振宁,“两弹”元勋邓稼先、朱光亚及一批国际、国内的著名学者。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就是因为有着民族精神的滋养,有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救国志向的支撑。林语堂先生到该校演讲时曾感叹地说:“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大学教育根本上是一种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选择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传递给学生,是大学的责任。纵观世界名校,无一不将“育人”作为办校的头等大事。因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人的素质培养远比技能培养更重要。所以,大学无论扮演多少角色,肩负何等责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内在规定性,具有永恒的意义。
大学文化不是悬挂在校门口、大楼前的长幅标语,不是印刷在文件上的那些文字。大学文化表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每个角落,体现在每座建筑物、每位师生员工的身上。所以,大学的文化建设主要是营造浓厚的大学文化氛围,融会到每一个细节当中。这种无形的软化教育可能不像知识的传授那样立竿见影,但却有可能达到行不言之教的境界。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大学应涵养文气。告诉人们什么是文化根本,什么是价值实现。不能因一片乌云的飘过而否定太阳的存在,不能因为社会的浮躁而放弃文化培养。大学应在基础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新思想和新知识来满足和引导人们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大学文化不同于世俗文化,它的特性就在于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所积累的知识不可胜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洪流让我们目不暇接,甚至感到无所适从。这时,需要大学对知识的选择、思想的孕育和价值的批判担负起引导责任。思想是一所大学的高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厚度。大学是靠思想去引领社会,是靠思想去推动文化走向社会。
第二,以文化育人,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我们的校长、教师要有文化。因为校长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教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者和参与者。校长和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其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处在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校长和教师切不能丧失自己,不能失去理想和追求。既然选择了这份育人和教书的工作,就应该具有职业信仰和职业操守。大学校长要有不愧为“大学”的气质与风骨,说话做事要有学者的气派和品格。大学教师应当有不媚俗、不媚权、不媚钱的品格。在学术研究上敢于道人所不道,言人所未言。唯此才能为人师表,为世引航。校长和教授、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要积极开发校史名人、优秀教师独特资源,形象地影响学生。
第三,构建文化校园。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北大的未名湖畔,清华的西园荷塘,武大东湖的樱花和南开马蹄湖的红莲,都已是陶冶学子们情操的特色独具的风景。建筑被赋予生命,景观折射出哲学思辨,使校园的自然、人文景观都能够诠释和展现出大学的意蕴和思想内涵。通过无处不在、点点滴滴的校园文化,让置身校园的学子们在润物无声中能产生出心灵的启迪和思维的撞击,使学生在大学校园的文化构建中学会构建人生。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体现着大学人的一种文化自觉。由文化浸染的大学,因文化的无处不在,就能构成一个大的教育磁场。这样一来,就可以使置身其中的活的生命体——经营着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处处都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使我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仪表、精神风貌,更具有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儒雅和内涵。
第四,制度文化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将每年的新生入学和毕业典礼都设置成仪式文化,成为学生们记忆深刻的景象。
以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引领社会,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大学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独特的文化自觉,表现在对文化本质、规律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经过大学教育模式的文化思维,可以对文化建设有全面、系统、长远的考虑。当然,大学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精心培植才能生根发芽。所以,大学文化建设应该倾全校之力而为之。
[1]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M]//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2] 韩延明.如何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