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玲
(中共沧州市新华区委党校,河北沧州061000)
孙中山(1866~1925)原名孙文,字明德,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进行革命活动时,化名中山樵,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孙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孙中山所出生的年代,正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正处于一步一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这时由洪秀全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已经遭到了清政府的残酷镇压,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社会秩序一片混乱。而孙中山的出生地既是洪秀全所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策源地即两广地区,也是最早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地区。因此,幼年时期的孙中山既受到了农民起义的熏陶,也听到了不少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暴行。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给幼年的孙中山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而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更使他对于农民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这与他以后提出的平均地权的思想不无关系。
1878年,年仅12岁的孙中山前往檀香山投奔其哥哥,开启了他接受西式教育的时代。后又于1883年前往香港,先后就读于拔萃书室和域多利书院。之后,他又在广州和香港学习医学。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从1878年到1892年,这14年的西式教育经历与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檀香山的学习经历使他“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1]47,“天天所见所闻,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事”[2]25,并在后来逐渐产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3]12的愿望。由此可见,正是这14年的西式教育经历使早期的孙中山接触到了西方的物质文明,自然科学以及民主思想,并萌发了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民主制度的思想。1885年中法战争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促使孙中山产生了反清革命思想。后来他在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时曾说:“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复清廷,创建民国之志。”[4]2291893年,孙中山和陆皓东、郑士良等人在广州酝酿成立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兴中会,第一次以简明的口号提出了以推翻清政府为核心目标的民族主义。
但是,孙中山当时的思想受当时大的社会思潮的影响,曾经不可避免地幻想过借助封建官僚的影响,以此来推动清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1894年,他经王韬介绍,北上投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5]8的主张,建议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农业生产,使工商业摆脱封建束缚,以达到国家独立富强的目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李鸿章却没有理睬孙中山。上书的失败使孙中山毅然走上了依靠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了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斗争纲领,第一次提出了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此举标志着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建立民国的民权思想的初步形成。此后,孙中山历经广州起义失败和数年海外流亡生活,使孙中山有时间和精力得以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制度,并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革命思想,初步形成了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民生主义思想。他后来自述:“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以实行考察其政治风俗,并结交朝野贤豪。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於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6]246
1903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革命军事学校,在入学誓词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7]224的革命宗旨,进一步扩展了他的革命纲领,其中“平均地权”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正式形成。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并再次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字纲领作为中国同盟会的革命宗旨。同年11月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第一次把这16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在以后对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作了详细的理论解释,并作了以下概括:“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8]329此次概括标志着孙中山旧三民主义思想的正式形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是孙中山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所提出的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纲领,是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此后,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斗争武器,同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举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虽然大部分都失败了,但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为辛亥革命的举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在中国大地上彻底结束了落后的封建剥削制度。辛亥革命的胜利曾经让孙中山对中国的前途一度感到非常光明,他大力发展实业,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发展近代化的纲领,大力实行经济建设,以图实业建国。然而,孙中山的梦想还没有实现,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就制造了大量的流血事件,这让孙中山重新又举起民权主义的旗帜,发动了“二次革命”,下决心“誓死戮此民贼”[9]90。此后,孙中山又发表了一系列的演讲,继续充实他的民权主义思想。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内有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在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努力。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正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民族矛盾而提出的,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中,其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最多,也最为重视。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反清反满先进人物,特别是受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影响比较大;二是欧美和亚洲各国民族独立思想对他影响较大。孙中山曾经说过:“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又说,“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广大之,且改良其缺点。”[10]915-916
以“反满”为中心,构成了早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面对内忧外患,孙中山对清朝满族贵族实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指出:“清虏执政兹三百年矣。以愚弄汉人为治世第一要义。吸汉人之膏血,锢汉人之手足。”他进一步指出汉族在满清统治下的悲惨地位,认为在“世界文明日益增进,国皆自主,人尽独立”的情况下,惟“独我汉种愈下”[11]172。指出:“自从满清进入中国来做皇帝,我们汉人便做了满的奴隶,一切幸福都被他们剥削净尽,生杀予夺,都操在他们手里,他们为刀俎,我们为鱼肉;最惨酷者,像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实为亘古未有浩劫。至一般知识阶级,偶然有因文字触犯当局之怒,便可以不分皂白地立刻置之死地,像戴名世等文字狱,不但个人要被砍头,还要抄家灭族……这种惨祸及暴民虐政,真是举不胜举。”[12]42除此之外,孙中山还对少数民族的地位表示了同情,他说:“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中,满族独占优胜之地位,握无上之权力,以压制其他四族。满洲为主人,其他四族皆奴隶,其种族不平等,达到极点。种族不平等,自然政治亦不能平等,是以有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13]438-439。孙中山还在同盟会《安民布告》中具体规定了反满民族主义的任务,即解除“满洲政策束缚”“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与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不容再有暺腥余毒存留在我中华民国之内”[14]310。但是,孙中山的反满思想有别于“反清复明”的思想,他把反对满清统治者和一般的满族人区别开来。孙中山对此解释道:“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族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绝无寻仇之理。”[8]325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孙中山的“反满”思想并没有把一般的满族人和清朝的满族统治者混淆,他认为,并非所有的满族人都痛恨革命,而只有反动的满族统治者才反对革命。但是,另一方面孙中山却又陷入了“种族主义”的误区。
对民族危机的认识以及解决民族危机的方案,是这一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另一基本内容。孙中山所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年代,幼年的孙中山从小就意识到只有民族独立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这种意识我们在孙中山的革命言行当中可以找到依据。在兴中会宣言中,孙中山指出“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15]19,表明建立兴中会的目的就是振兴中华。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又把民族危机认为“殆不可以须臾缓”[16]288的原因,明确指出解决民族危机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解决民族危机挽救中华民族就成为了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孙中山认为,正是因为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导致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他一再指出清政府的腐败才导致帝国主义的入侵,“满清之政治腐败已极,遂至中国之国势亦危险已极,瓜分之祸已岌岌不可终日”[17]442。并且认为,只有推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才能挽救中华民族,“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18]234。
阐述“民族平等”的思想,是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另一重要内容。孙中山认为,在满清时代,清朝统治者采取的民族压迫政策,是造成民族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说:“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中,满族独占优胜之地位,握无上之权力,以压制其他四族。满洲为主人,其他四族皆奴隶,其种族不平等,达到极点。种族不平等,自然政治亦不能平等,是以有革命……”
“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13]438-439各个民族应该平等相处,反对一族独大。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主张,即建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民主国家的主张,“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于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2;中国境内各民族在政治上都有发言权和参政权,汉满蒙回藏五族一家,地位平等;中华民国的人民一律平等,没有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要之,中国各族人民“在昔之受压制于一部者,今昔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
孙中山的旧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是以“反满”为中心,它直接揭露了满清统治者的腐朽统治和民族压迫政策,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目标,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并对辛亥革命的胜利举行巨大的作用。但是,孙中山受困于其思想的局限性,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方面,孙中山的旧民族主义思想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革命纲领。孙中山没有意识到在近代中国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他认为,“帝国主义之所以侵略中国,根源乃在于满清政府的衰落与腐败。”[20]57由于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孙中山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革命纲领,而仅仅是把“反帝”融于“反清”中,甚至曾经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帮助,来达到他的革命目的。正是这种反帝的不彻底性,才导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但是并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
另一方面,孙中山的旧民族主义倾向。孙中山虽然反对满清政府推行的民族不平等政策,但是在他的“五族共和”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他的思想带有明显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他说,“就中国的民族说,总数是4万万人,当中参杂的不过是几百万蒙古人,百多万满洲人,几百万西藏人,百几十万回教之突厥人,外来的总数不过1000万人。所以就大多数说,4万万中国人,可以说完全是汉人”[21]473。
[1] 孙中山.复翟理斯函[M]//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M]//辛亥革命(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孙中山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孙中山.建国方略[M]//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5]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M]//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6] 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孙文学说[M]//孙中山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 孙中山.东京军事训练班誓词[M]//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8]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M]//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9] 孙中山.讨袁檄文[M]//孙中山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 胡汉民.总理全集:第一集[M].上海:上海民智书局,1930.
[11] 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 孙中山集外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3] 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安民布告[M]//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M]//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M]//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 孙中山.在旧金山丽禅戏院的演说[M]//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18] 孙中山.驳保皇报书[M]//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19]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M]//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20] 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1]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M]//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