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多重意蕴

2012-04-12 03:43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现实生活恩格斯

李 霞

(德州学院社科部,山东德州 25302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颇多,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价值哲学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称谓,反映了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及其价值的不同理解,实际上也反映了研究者的理论旨趣。在笔者看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生活哲学,更能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本质内涵和价值指向,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和生命力。

一、为什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生活哲学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生活”或者“物质生活条件”概念不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概念而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概念出现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中,“生活”同“实践”概念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归宿。“生活”比“实践”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如果说“实践”是动态的,而“生活”则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它既包括动态的实践过程,也包括静态的实践结果,即物质生活条件。也可以说,“生活”或者说“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的整个生活世界。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现实生活世界的真理,改变整个生活世界,并在改变世界中实现自身。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这样写道:“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57页。在这里,马克思用“此岸”与“彼岸”的宗教语言,表达了将自己哲学的根基、目标锁定于生活世界的主张。所谓“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就是要探索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人怎么样、应该怎么样的主题。而确立此岸世界真理的根基和历史研究的基础则是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57页。所谓“现实的个人”就是处于现实生产与交往活动中的个人,是历史的、具体的个人。现实的生活是最直接的,正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考察,使得哲学的使命和价值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以往的哲学家只是满足于对现存世界作辩护性的说明和解释不同,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57页。这里马克思道出了自己的哲学和以往哲学的区别,这不仅是哲学的两种范式的区别,更是哲学的追求的区别。所谓“解释”是指,以往的哲学为现实存在寻找合法性根据。所谓“改变世界”,就是改变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世界,这一世界既具有让人进一步创造、发展的可能性又具有限制人的发展的制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颠覆这一世界制约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制度和规则。在马克思看来,不论是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无助于促进人的发展、确证人的价值,那么其所依托的社会制度就必将被更有利于真正的人的生活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当然这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要“消灭哲学”,所谓消灭哲学,并不使哲学这种形式不再存在,而是指要扬弃哲学面对生活世界高高在上的纯理论姿态,是要哲学改变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它,用哈贝马斯的话说就是,马克思想通过把哲学付诸实践来扬弃哲学。①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哲学改变世界的过程也就是哲学实现的过程,而哲学的实现就是哲学的消灭。“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8、76、75、78、55、79页。即是说,用哲学来分析、考察现实生活,克服现存制度对人的发展的限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哲学的实现。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审视、指导生活世界的世界观。马克思在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时,把黑格尔哲学归结为“作为哲学的哲学”,也即纯粹的“哲学”,而将自己的哲学定位于一种“世界观”。世界观作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包括看世界是什么、怎么样,也包括怎么看。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这样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8、76、75、78、55、79页。“他(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8、76、75、78、55、79页。这里包含着看待生活世界的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由于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决定了世界在人们面前呈现的状态就不同。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是一个与主体无关的被动的向来如此的世界,它看世界的方式是单纯的直观,“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8、76、75、78、55、79页。把人也当做一个纯粹的“感性对象”,“他(费尔巴哈)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这一点且不说,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可见,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8、76、75、78、55、79页。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人的世界看做是一个流动的不断生成的过程,表现为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世界和人变化的根据则在于人的实践活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8、76、75、78、55、79页。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人的不同的存在状态。人的实践过程和生活过程的变迁就是历史,从人占有的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可以理解整个世界的变动性和历史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运思路径是从生活经由哲学再到生活,生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物质生活条件,它以现实生活作为哲学的源泉,而归宿则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有着迥然不同的运思路向:贯穿传统哲学始终的思维运思路向是哲学——生活——哲学,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恰是从现实生活自身的矛盾出发,把生活提升到哲学高度来研究,反思、诊断生活,寻求解决生活矛盾的现实的和可能的途径,然后再回到生活本身中去,其路向是生活——哲学——生活。两种哲学运思的目的也不一样:传统哲学是以构筑某种精致的哲学体系为目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要立足于生活世界,正视现存的各种矛盾、困境和问题,进而在实践中实现问题的解决,创造出新的生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人类历史的前提时说:“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8、76、75、78、55、79页。从生活出发,这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而研究的归宿则是探索人的全面发展之路。马克思以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变迁和人的发展作为主线来衡量整个历史的发展和变革,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谈到了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这三个阶段是以人的生活条件、活动方式、交往关系以及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的区分。由此,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源于生活并以改变、重塑人的生活为价值归宿的哲学。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托于现实生活,并在解决现实生活的矛盾中实现自身,因此,这种哲学不同于以往的体系哲学,它不是封闭的圆圈,它不以建立体系为目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宗旨,归根到底是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此它有面向现实和未来的勇气,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生命力的源泉。它留给后人的与其说是某种可以被宣布为“永恒真理”的一成不变的“结论”,不如说是一把探寻真理的“钥匙”。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基本原理,随着历史的变化,结论都可能错误;但是,马克思给我们提供的方法,到今天依然有效。确实如此,虽然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马克思依然与我们同行,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因为他建立的反思、建构生活世界的方法并没有过时。从现实的人出发,从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永远是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的根本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面向人的全部生活的,只要生活世界还未止息,矛盾依然存在,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依然有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回答现实问题、解决现实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着新的形态,增加新的内容,从而保持着旺盛而长久的生命力。

总之,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生活哲学”,是因为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源泉,而不断地变革现实中敌视人、压制人的制度和规则,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

二、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内涵

对“生活”的反思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终,总结马克思对生活的理解,他主要在三个方面揭示了生活哲学的意蕴:第一,对生活的存在本性即生活“是什么”进行了深刻揭示,这构成了生活本体论;第二,对“异化”、“物化”生活进行了深刻批判,指出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方向,这构成生活哲学价值论;第三,看到了意识的生活属性和意识活动的实践本质,从而对认识的本质作了科学的解释,这构成了生活哲学认识论。

第一,生活本体论。马克思从多个方面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内涵,赋予生活以本体论的意义。首先,在马克思看来,生活就是人们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条件,具有现实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作为人们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条件,生活是历史的前提,也是人生存的前提。“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67、67、71、56、55页。“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67、67、71、56、55页。“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67、67、71、56、55页。因此,人们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过程和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的个人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这些关系也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产生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67、67、71、56、55页。因此,现实的生活是人的整体存在方式,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精神生活是一个整体。

其次,马克思认为生产是生活的本质,生活是生产的目的,生产与生活互为条件、前提,它们的统一构成人最根本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生活是人自身的创造物,“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67、67、71、56、55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67、67、71、56、55页。所谓生产也就是“革命的实践活动”。生产决定生活,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自己的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76页。因此,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致的。在传统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是一体的。在分工发达的现代社会,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职业决定着人的生活活动范围和交往范围。生活是生产的目的与现实条件。一方面,人进行生产、进行创造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没有生活,生产便失去了价值、目的与意义。在此意义上,生产本身也就是一种生活,“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②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8、85、85、56 -57、60、53、52、59、55 页。一种根本性的生活。另一方面,人的生产、创造只能在既有的生活条件下进行。没有既有生活条件,生产无法进行,每一代“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76页。总之,生活与生产的历史关联在于,生产的创造展开为生活,而生活又成为进一步生产的条件。生活与生产的根本历史统一关系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6页。因此,生产、实践和生活是本质和现实的统一,生产、实践造就了生活,他们本身就是一种生活,而生活则是生产和实践的现实展开。因此,马克思哲学既是真正的实践哲学,也是真正的生活哲学。

再次,马克思认为,生活的内容是全面的,多种多样的,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诸多方面的对象性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6页。“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⑥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8、85、85、56 -57、60、53、52、59、55 页。从个体看,生活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人的官能的全面满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⑦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8、85、85、56 -57、60、53、52、59、55 页。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生活是对象化的,生活是人对自然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改造,是人与自然的不断“交往”过程,这个交往过程既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也是人的自然过程。“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然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自身。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⑧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8、85、85、56 -57、60、53、52、59、55 页。从人与人的关系看,生活是具体的、现实的,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最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具体呈现,“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⑨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8、85、85、56 -57、60、53、52、59、55 页。因此,生活是全面的、具体的,具有现实性、对象性和历史性的特点。

第二,生活哲学价值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价值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实人的异化的批判,二是人的解放的发展方向。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理想生活出发,对资本文明条件下生活的“异化”本质进行了深刻批判。在马克思看来,理想生活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类生活”与“个人生活”的和谐统一,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但在现实中,生活往往充满问题与矛盾,在资本文明条件下,以“异化劳动”为“生长点”,异化生活全面呈现。具体而言,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在双重维度上为人提供生活资料,一是作为“劳动的对象”,“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二是“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即劳动者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⑩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8、85、85、56 -57、60、53、52、59、55 页。然而,在资本条件下,劳动与资本对立,“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的对象——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象,而且是劳动的必要对象。”⑪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8、85、85、56 -57、60、53、52、59、55 页。使劳动者在这双重维度的生活资料意义上都远离自然。其次,异化生活是人全面本质的片面化,人的某种机能的片面发展。私有制条件下,人只能片面地发展某一种机能,沦为为资本创造财富的工具、奴隶。再次,异化生活是人的异化状态、人与人的对立状态。“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命题,说的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⑫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8、85、85、56 -57、60、53、52、59、55 页。在资本文明条件下,人与人的对立表现为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第四,异化是人的生产劳动这种“生命活动”、“本质性生活”沦为动物性活动的状态。“结果,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 —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⑬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8、85、85、56 -57、60、53、52、59、55 页。因此,资本“物化”生活的真正受害者是作为生活创造者的劳动者,劳动者的生活时间也被全面剥夺,“工人的生活时间变成劳动时间”。⑭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08页。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现实制度的批判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分析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生活史”,才使得这种批判不是仅仅是道德的、理论的批判,而是现实的批判,不是单纯的批判,而是建设性的批判。批判的本身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人的发展寻找变革的路径,而这个过程也就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寻求人的解放路经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个过程就是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代表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解放为宗旨。马克思认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56、87、130、74、73、72、74、73 -74、60 页。“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56、87、130、74、73、72、74、73 -74、60 页。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并不是未来的一种理想,而是批判现实、改变现实的一种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实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56、87、130、74、73、72、74、73 -74、60 页。在共产主义的生活状态下,分工不再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它是自愿选择的,人本身的活动成为人自身可以驾驭的力量。“只有在这个阶段上,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又是同各个人向完全的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同样,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同过去受制约的交往向个人本身的交往的转化,也是相互适应的。”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56、87、130、74、73、72、74、73 -74、60 页。这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状态,也是人的本质的体现的状态,人的“价值的实现存在于对人的本质的确证之中”。⑤王秀成:《“和谐”是塑造论哲学的思想精髓》,《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第15页。

第三,生活哲学认识论。这里的生活哲学认识论特指生活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同时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首先,现实生活是认识的根本出发点,正确的理论“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56、87、130、74、73、72、74、73 -74、60 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着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56、87、130、74、73、72、74、73 -74、60 页。“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56、87、130、74、73、72、74、73 -74、60 页。因此,认识以现实生活作为出发点,并且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其次,现实生活是评价、衡量认识真理性的重要尺度。“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56、87、130、74、73、72、74、73 -74、60 页。“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56、87、130、74、73、72、74、73 -74、60 页。“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6、56、87、130、74、73、72、74、73 -74、60 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从现实生活关系”出发的方法,“是唯一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⑫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410、73、291、292、89 页。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为归宿是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重要特点。再次,从现实生活出发也是获得真正知识的根本前提。“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⑬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410、73、291、292、89 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归宿。“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⑭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410、73、291、292、89 页。同样,现实生活的进程决定意识的进程,现实生活样态的转换决定意识样态的转换。“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⑮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410、73、291、292、89 页。因为意识是对人自身生活的一种反思和对新生活在头脑中的再创造,对生活的再创造只有回归到生活中才能显示它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源于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特点与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揭示了生活的创造本性、实践本质,也揭示了生活的全面整体的内容,唯物史观也就是真正的生活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如何生活才有意义,这是每个时代都在探索的哲学话题。但是,在被普遍物化的现代社会探索好的生活以及生活的意义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内涵对我们构建有意义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从生活哲学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原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人的感性活动,社会生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实践的。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发生了教条化、主观化的倾向,实际上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生活哲学的原初含义,马克思主义本身成为高高在上的与实际生活和物质生活过程脱节的抽象理论,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强大的改造力量被消解掉,变成了干巴巴的、毫无生气的教条或“原理”,变成了对现存事物进行简单、粗糙“辩护”的工具,成了被马克思批判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失去了指导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便失去了生命力。从生活哲学的视角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现实生活,就是要复原它原初的含义和生命力,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的实践,用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反思,只有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才能发现生活中最根本的东西。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不仅从根本上转换了哲学的主题、性质,而且改变了哲学的存在样式,它不再以“存在”、“本质”等这些为我们所熟悉的哲学范畴来表述自身,而是真正地研究现实生活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的存在样式,从马克思哲学基本精神的高度切入其生活概念,展现其真实意蕴。生活哲学的意图就是要唤醒人们思考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并借助哲学探索改变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第二,回归现实生活,直面生活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断创新的源头活水。脱离了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了纯粹的抽象理论,成了书斋里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它改造现实的功能,实际上失去了指导现实的话语权,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宗旨——无产阶级解放的工具。脱离现实生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研究就丧失了创新和发展的可能性。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生活哲学的研究方法只能是唯物辩证法。所谓唯物辩证法,就是从人的生命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出发,考察生活世界本身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它要求哲学研究要面向生活,回到生活中来,让世界以其原初面貌向我们呈现,并展示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它要求从否定的方面审视现实生活,寻找超越现实的力量、方式和路径,使生活世界在不断的改变中向人的存在与发展敞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现实生活,就是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的实践,用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就当代人存在状态而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主体性的凸显,使得重新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世界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人的需求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就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的发展状态而言,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成为推动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在主体性、发展动力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在思维方式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主体的创造对于改造世界的意义;在发展动力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生产方式的变革、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于人的发展的最根本的意义,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化,“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9页。在价值取向上,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归宿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生是实然和应然相统一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个从人的实然向应然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化就是人在生活中的自我塑造、自我实践。②陈新汉:《论人生价值》,《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20页。因此,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中认识到生活的创造价值和创造、改变生活的人生价值。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理解,发掘人们在全面生活过程中的生命价值,不但要从全面生活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用哲学指导生活,用生活丰富哲学,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根本意蕴。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现实生活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抉择
人民出版社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