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佳
(武汉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文化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王可佳
(武汉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由此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关于文化大讨论、大建设的热潮。《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与社会生产、文化与民族复兴、文化与个人生活品味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角度作一分析。
文化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词,使用频率高,所指内容宽泛。文化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分。大概念所说的文化是指人们生活中的一切,从衣食住行到吃喝拉撒,从远古到未来,从宏观太空到微观纳米,无不属于文化范畴。根据汉语大词典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可代代相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按照这种对文化的理解,一般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制度和精神。小概念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无论是大概念还是小概念,文化的根本是人的精神、思维和创造性,一切文化产品、文化对象和文化活动都根源于人的精神、思维和创造性。文化还与文明相近,二者共同性表现为都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反映了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与精神创造物。但在特定的情况下,文明更侧重于物化形态,文化更侧重于精神领域。文明与野蛮相对,文化与“自然”相对。
文化是人的创造,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是人的集合,是文化发展的舞台,文化、人与社会相互包含,文化是社会的,社会也是文化的,人是文化的也是社会的,英国文化人类学又称社会人类学。按照文化社会学的解释,文化先进与落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决定的标准在于经济基础,也就是器物这个层次,如生产工具、战争工具等。当我国还在用牛耕时,西方国家已用拖拉机、生产效率高下不言而喻。而在组织制度和精神层面很难说好和坏,先进和落后。如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共有、共享与农耕社会里的私有相比,前者有利于分担风险、保障生存,后者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各有利弊。中国传统以道德本位,西方中世纪以宗教信仰本位,中西文化精神价值追求不同,各有各的活法也很难说对错、好坏,先进或落后。这种分析方法与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应来看,器物、生产、生活工具、生产方式是经济基础,而组织和伦理、价值是上层建筑[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精神文化因素融入生产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类社会在18世纪前后巨变的关键是发生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创新的速度加快了,人们的认知能力转化为技术能力形成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在现代社会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的时代才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任何时代的生产都离不开精神因素,因为生产就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但是前现代的传统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要简单得多,专门从事精神文化创造活动的人,更是社会中的极少数人,而工业化以来的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无论在生产工具还是生产对象及产品形式方面都更多地容纳或体现了精神因素,如生产工具更加智能化,现代电脑计算代替了传统的人工计算,现代的机械化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劳动,现代的日常消费品比传统日常消费品融入了更多精神文化内涵,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知识分子、技术人员成为生产的核心和主轴,精神文化活动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精神创造活动也不再仅仅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成为任何人都可能从事的活动。现代社会产业的共同特征是文化创意、精神创造,其生产过程和产品都更多体现和融入了精神文化因素。文化越来越变成经济,经济越来越变成文化,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向,文化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个民族经济上强大必然要彰显自身的文化,这是一种内在必然的社会发展规律。亨廷顿说,东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着权力和自信心的增长,非西方社会越来越伸张自己的文化价值,并拒绝那些由西方强加给它们的文化价值”[2]。民族复兴,归根结底,体现为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遭遇了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特别是近30多年,在学习西方文化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从经济上迅速崛起。但仅仅经济上的富足还很不够,正像一个个体的人一夜暴富并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一样。只有到了我国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和社会全面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时候,我国在化解国际社会各种矛盾、保障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靠榜样力量发挥引导作用的时候,我国因为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而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拥护的时候,我国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为世界人民所普遍倾心的时候,我们才能说中华民族实现了文化复兴[3]。当今世界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为代表在国际上推行霸权主义,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运用于处理社会关系,形成“强权即真理”、“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导致恐怖主义,使世界不得安宁,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种价值导向存在的问题。与之相比,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所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中国传统所形成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以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理念更符合人类的生存原则,这是人对其自然属性的一种超越。这些思想也必将伴随中国经济的强大而走向世界。
现代社会在物质需要逐渐满足的前提下,人的主要的使命就是文化成人,不断发展人之为人的感觉、思维和能力,学文化知识,做文明人是人生活的永恒的追求,人永远走在文化自我生成的路上。马克思说:“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不仅是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的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总之,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 —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4]人像动物一样生存活着,但活的方式不同,人吃饭不仅仅为了活着,还有对美味和尊严的追求,所以有不受“嗟来之食”的说法,并有烹饪科学;人的两性生活不仅仅为了生殖,还有对爱情的追求,所以有爱情心理学及家庭伦理等学科;人的住房不仅仅要求实用,更有对结构样式的审美需求,所以建筑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穿衣也不仅仅为了保暖,还有对颜色和款式的追求,所以有时装时尚的行业。这些超出基本生活需要的追求都是人的文化生活。因此,精神文化构成人之为人的生活。
五、发展文化是为了追求一种美好的生活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和文化大众化,人们的社会活动由原来的以物质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文化精神活动为中心,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如果说在物质匮乏时代,人们追求的还主要是温饱等能够生存问题,那么,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人们更多地追求的是如何生活或更好生活的问题。前一个问题主要是个经济问题,而后一个主要是个文化问题,即人究竟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的问题。现在关于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是文化之争,价值观念之争,不同的好生活理念之争[5]。关于什么是好生活的理解和讨论是一个无尽的话题,永远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关于美好生活的基本发展方向应该是明确的。如前所述,文化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包括人与人)及人与自我等生存基本问题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文明是达到的程度。任何时代人类生存都要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科学认知之真、德性自觉之善、审美感觉之美是人类生存的三种基本价值维度。现代世界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形成了当今世界以物质文明为特征的文明成果。而当人类的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更合理地分配财富、更好地与人相处和更好地个性化生存。人类现代化走到今天需要对现代文明成果进行全面的反思认识和评价,人类追求的价值取向需要调整,即如何在马克思所说的,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综合来说,科学技术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所达到的对自然规律真理性认识是确定无疑的,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这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法律规范,形成互助互爱的道德风尚,尊重人权,尊重人格,尊重劳动,是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人们在摆脱为谋生而必须从事的强制劳动后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个性自由活动,每个人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的现实表现。虽然每个民族、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区别,但以真善美为主要内容,具有精神创造性的文化和文明生活将是美好生活的共同特征。
[1]林毅夫.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N].光明日报,2011-11-14(07).
[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刘润为.21世纪中国的文化使命[N].光明日报,2011-11-21(03).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陶东风.什么是好生活[N].中国教育报,2011-01-07(09).
责任编辑 吕学文
(E-mail:dalishi_sohu@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