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军,张润昌,杜 平
(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山东德州 253009)
漳卫南运河堤防总长1536km,河道总长814km,由卫河、漳河、卫运河、漳卫新河和南运河组成,是海河流域南系的重要防洪水系。堤防工程绿化体系是防止洪雨水对堤防工程冲刷侵蚀、维护堤防工程水土保持、改善工程面貌和沿河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措施,包括临河防浪林、背河护堤林、堤顶行道林和堤坡草皮等。漳卫南运河地处北方地区,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多数时期多数区域干旱少雨,为建设和维护工程绿化体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多年来采取的措施有:当树木和草皮缺水时,在每行树下开挖浇水沟,从河道或附近村庄的井内利用水泵抽水将水引至浇水沟内,并对堤坡草皮进行大水漫灌。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水资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对工程有一定程度的破损。因此,迫切需要应用节水技术进行工程绿化灌溉。
2011—2012年,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申请了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在全国首次将喷微灌技术应用到堤防工程绿化中,共建设喷微灌系统67 km,滴灌堤防行道林67 km、堤坡草坪5万多m2。
喷微灌技术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渗灌等多种方式的节约灌水技术,由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道和滴头组成。该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果园、温室大棚和经济作物的灌溉,部分干旱缺水地区利用窑窖蓄水在大田粮食作物灌溉中也使用。
其主要技术优势为:
(1)省水: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精确地进行灌溉,采用管道输水比地面灌溉省水30%~50%。
(2)灌水均匀:可以有效控制每个滴头的出水量,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3)节能:灌溉水利用率高,减少了抽水量,相应也减少了抽水的能量,在高扬程灌区效果更明显。
(4)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可以适应复杂的地形,灌水强度低;可以适应入渗率低的黏性土壤,由于灌水时间长,勤浇勤灌,即使在透水性很大的砂性土壤上也不会造成严重的深层渗漏。
(5)省工:滴灌便于自动控制,节省劳动力,还可以用于施肥和喷洒农药,既省肥(药),又省力。
与果园、大棚不同,堤防工程一般高于地面5 m以上,且呈线性。因此,其布置与果园、大棚的网状布置有所不同,为线性布置。
从机井引管道至首部枢纽,从首部枢纽引1条干管向堤顶延伸,到达堤顶后,向两侧沿堤顶行道树布设滴灌支管各2条,由内侧堤顶向内护坡底部延伸2.2 m,向两侧各引微喷支管1条;滴灌支管上布置稳流器和滴头;微喷灌支管上设置微喷头。
漳卫南运河上游来水量较小,且年内分配不均,非汛期时常断流,水量不可靠,作为灌溉水源保证率较低,但两侧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因此,地下水是当地主要供水水源,大堤两侧机井较多,为主要灌溉水源。
在堤防戗台上建砖砌保护池,将首部枢纽放在保护池内。首部枢纽1条管道连接机井水源,1条管道通向堤顶,2条管道为直径90 mmPVC管道,在2条管道中间安装2个过滤器,在过滤器前后各设1只阀门、1个压力表。
(1)抽水设备:根据树木需水量、机井出水量和堤防高度,经过计算,选用了扬程70 m、流量15 m3/h的潜水泵。
(2)滴灌设备:滴灌稳流器选用工作压力为7~30 m水头、流量为18 L/h的小管出流组合。滴灌系统组合包括稳流器、滴灌管、滴头三部分。每株树下布设1个稳流器、2条分水毛管,为防止临时负压吸泥堵塞毛管,在毛管末端包裹长为6~10 cm的土工布裹头。
(3)微喷灌设备:根据堤坡草皮长度,草坪微喷头选用工作压力为20 m水头、喷洒直径为6.0 m、出水量为43 L/h的单侧轮微喷头。
(1)滴灌部分布置:首部枢纽位于1.4 km河堤中部0.7 km处,从首部枢纽引1条干管向堤顶延伸,到达堤顶后,向两侧沿堤顶行道树布设PE支管各2条,埋设于树下0.7 m深,滴灌支管在每棵树的位置处开孔安装稳流器,稳流器间距为3 m,每个稳流器引出2条滴灌毛管,埋在树的两侧0.5 m深处,滴头埋在地面下0.2 m深。滴灌灌溉系统毛管为直径3 mmPE管。
(2)微喷灌部分布置:从首部枢纽引1条干管向堤顶延伸,到达堤顶后,由内侧堤顶向内护坡底部延伸2.5 m,向两侧引PE微喷支管各1条。微喷支管每隔4 m引微喷灌水器1个。
2011年5月进行了第1次灌溉试验,灌溉时间9 h,堤坡草皮微喷直径达7 m。灌溉完成后,对行道林滴灌进行了开挖检查,发现滴灌均匀、土壤湿润比为65%,喷微灌效果较好。
系统运行较为简单,当需要灌溉时,把潜水泵放入机井内,通上电源,就可进行滴灌和微喷;灌溉结束后,将潜水泵取出放在仓库里。微喷头不用时,取下放入管理单位仓库,为防止微喷管口淤堵,平时用硬物将其覆盖,用土掩埋。
项目实施后,提高了堤防行道林和堤坡草皮的成活率,避免了对堤防工程的经常性破损,减少了水土流失,使堤防工程更利于完整,从而提高了堤防工程的防洪能力和堤坡草皮的防冲刷能力。
尽管滴灌设备需进行一次性投资,但其使用寿命长,设计寿命30年左右,除首部枢纽利用的潜水泵以外,其余的滴灌材料全部是塑料制品,投资成本低。传统浇灌堤顶2行树每遍需用水量400 m3左右,每次开挖50 cm×40 cm大小的水沟,浇灌完成后又需进行回填。实验表明,实施滴灌后堤顶行道林每浇灌1次节约用水200多m3/km,同时避免土方开挖400 m3、土方回填400 m3左右;根据气候特点,一般只需浇水4遍,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011—2012年建设运行实践表明,喷微灌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绿化中,布置简单,施工方便,技术可行,运行管理实用,综合效益明显,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