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精神”及其文化传承

2012-04-11 08:46夏志学
关键词:太行山知识分子办学

夏志学

(河北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河北 保定 071001)

“太行山道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服务“三农”的成功探索,得到广泛认可。在其实践中形成的“太行山精神”,经过多年传承与积淀,已经成为一种大学精神,成为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具有引领主流价值形成和推广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一项大学实践活动孕育形成一种精神文化的表象入手,分析其成因,探究其成为大学精神的本质,揭示其文化传承的示范引领意义。

一、“太行山精神”的形成和内涵

一所地方性农业高校自1979年主持太行山区综合开发研究以来,组织广大师生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把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具有广泛影响的山区开发新路,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太行山道路”。面对山区是落后地区、农业是艰苦行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低的现实,几十年如一日送科技进山,矢志服务“三农”,没有一种独特的精神品质坚持不下来。它就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

“太行山精神”内涵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艰苦奋斗”表现为知识分子与山区人民患难与共,不怕艰难困苦,知难而上,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播散科技的种子,创出依靠科技振兴山区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甘于奉献”表现为知识分子心系山区,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千方百计为农民做贡献,捧着一颗心去,不带本根草来,不求索取、不计报酬的高尚品德;“求真务实”表现为知识分子科学求是,尊重规律,因地制宜,不尚空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勇于改革和创新;“爱国为民”表现为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太行山精神”的成因

通过研究发现,“太行山精神”的形成与其办学传统、时代背景和实践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办学传统与“太行山精神”的形成。学校前身直隶农务学堂1902年创建时是为解决“地瘠民贫,民生困敝”和“振兴农务”的需要,办学宗旨是使农业“次第改良,著有成效,以兴民利而杜漏卮”[1]。1917年校长郝元溥提出了“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2]的教育教学原则。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学校提出了建立“中国式农学院”,其中核心是:实现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3]。办学传统是一所高校几代人共同探索的办学思路和经验,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可以昭示后人的办学理念。可以说,百余年办学传统为在“太行山道路”实践中形成“太行山精神”提供了文化血脉。

时代背景与“太行山精神”的形成。“太行山道路”实践活动1979年起步,1986年命名,“太行山精神”1996年被中宣部正式肯定下来。起步之初,一方面是革命老区—八百里太行山在建国30年后还依然贫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发太行山区提供了历史契机;另一方面当时的老专家教授多是建国前曾经留学海外的学者,既有一颗报国心,又受到优良传统的沁染;再者跟随这些老专家的助手又是刚刚恢复高考的几届毕业生,时不我待的一股干劲在这种氛围影响下得到极致发挥。

实践背景与“太行山精神”的形成。“太行山道路”的核心是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三结合,它作为一条办学道路坚持下来,其纽带是“实践”。其一,深入“三农”,了解“三农”,是知识分子与实际相结合的首要环节。知识分子走进农村,走近农民,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增强了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二,拜工农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是知识分子与实际相结合的关键。真知来源于实践,知识分子只有放下架子,拜工农群众为师,才能取得群众支持和配合,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规律性的东西。其三,科教兴国,服务发展,是知识分子与实际相结合的最终目的。“太行山精神”在这种实践背景下自然而然的就孕育形成了。

三、“太行山精神”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高校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对其办学理念进行内化、升华和不断进行理论抽象与价值凝练,逐渐形成的师生共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追求。它体现大学自身的气质、品味与个性,影响着每一个大学人成长过程和价值取向。也是一所大学发展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之所在。

“太行山道路”经过不断的发展实践,它是高校把教育、科技资源优势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科教兴农之路;是一条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深化教育改革之路;是一条高校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紧密结合的人才健康成长之路[4]。它是“太行山精神”的实践载体。

“太行山精神”是在“太行山道路”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师生广泛认可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它是一个主旨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艰苦奋斗”是创业之基,“甘于奉献”是精神之源,“求真务实”是治学态度,“爱国为民”是价值追求。目前,“太行山精神”已经成为学校兴校育人富民的宝贵财富,在其发展中发挥着凝聚、激励和导向作用。所以说,“太行山精神”它的属性特征构成了大学精神的独特气质。

四、“太行山精神”的文化传承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历史时期,大学精神的塑造是不可或缺且尚需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设大学精神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5]。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学文化就是一个大学独特的大学精神。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工程,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生命力,就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从校史资源、办学传统、地域特色等方面着手。

比如,可以通过建立“太行山道路”展览馆、碑廊、文化园等形式,把“太行山道路”开创、培育形成“太行山精神”的历史传承、实践发展过程、师生感人事迹、精神风貌,以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理念和工艺,进行集中专题展示。“碑廊”和“文化园”可以以中国式园林建筑,集中展示“太行山精神”文化,形成以“馆、廊、园”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

“太行山精神”对于我国高校培育大学精神具有示范引领作用。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新形势,高校间生源、资源配置、政策支持、融资渠道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公众形象和办学特色更具重要意义。大学精神有利于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教育环境和组织氛围,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太行山精神”对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辐射到社会各个方面,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重要的影响。“太行山精神”文化传承在塑造一所大学独特精神品质的同时,也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和数以十万计的毕业生影响着社会[6]。

[1]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料:第1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871.

[2]郝元溥 直隶农业专门学校成绩报告[M].保定:保定印书馆,1917:1-2.

[3]刘大群,刘继亭,张璞.河北农业大学校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344.

[4]张增栓,太行山道路的实质[J].科技与效益,1998(1):27-29.

[5]刘增芝.河北省地方高校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51-153.

[6]夏志学,张淑云.关于“太行山道路”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8(2):23-26.

猜你喜欢
太行山知识分子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太行山写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太行山(外二首)
太行山上忆当年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