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交互界面图标隐喻修辞研究

2012-04-11 08:46
关键词:喻体图标本体

王 佳

(首都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北京 100048)

随着网络、无线终端、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开发,用户越发趋向选择使用人机对话来获取信息和处理工作。界面图标是人与机器交流的重要连接通道。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对信息传递起着关键作用,而由于软件界面功能的增加与交互操作的复杂度的大幅度提升,传统图标的直接表意性使得用户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适应新的操作界面。相较之下具备隐喻修辞特征的界面图标设计更加符合人类的语用思维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人机交互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这也成为当前UI领域争相开发与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界面图标与视觉隐喻修辞

计算机的发明是人类历史新的里程碑,其引发的信息革命开创了及文字创造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的第三种创造与传播符号的新篇章。作为具有代表这一时代特征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操作用户界面,主要完成用户与计算机相互传递信息的功能[1]。界面图标是GU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户与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渠道,它作为信息的传播媒介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界面图标由最初的信息交互介质功能发展至今需要同时应对机器复杂功能的设置与用户审美层面的需求等诸多方面的新标准,这也引发了界面设计工作者对图标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近年来语言学研究者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字类语言研究对象转为更具时代特征的视觉类语言符号,如陈汝东在《论视觉修辞研究》一文中提出“人们在研究图像修辞时,实际上是把图像作为与语言具有统一性的符号看待了,其中蕴涵了一定的喻化”[2]。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metaphora,在Lakoff &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到,“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是从一个认知领域向另一个认知领域的映射”[3]3-13。图标是人机界面中具有交互功能的视觉符号,它可以指示或指代一个程序、一个命令、数据文件、窗口、选项或者是一个概念。设计者把操作信息用一定的视觉符号以图标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用户则通过对这一表现形式来还原符号的意义,完成对软件或程序界面的功能操作。隐喻修辞手段可以较好地辅助界面图标进行信息传播,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使人与机器的交互过程更加符合人与人的对话模式。这种以图形语言符号学为媒介,以取得最佳交互效果的视觉隐喻修辞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界面图标隐喻修辞化发展的必然性

D·E·利里曾经说过:“所有的知识最终都根植于隐喻式的感知和思维之中”[4]。这就是说隐喻的修辞方式是人们认知新事物的习惯性思维。计算机界面图标是软件和程序的图形对等物,往往是对某一复杂命令或是抽象概念的描述。而当下社会人们往往面临着信息超载所带来的负面压力,传统的界面图标设计已不能有效实现用户对计算机语言的读取与识别功能。隐喻修辞以人类思维认知特征为设计角度,不仅能够实现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与快捷性,更是将社会因素融于其中,是界面图标发展的必然趋势。

1.无隐喻修辞图标的局限性

早期界面图标设计习惯使用文字信息或无修辞图形对程序功能进行表述。其优点在于高度的识别性,这也是多数图标使用此类模式进行设计的原因。Finder是用户与计算机建立直接联系的程序,负责管理用户文件磁盘与网络连接等工作。在早期的设计中采用直接将计算机显示器缩略图与文字的无修辞组合的形式,这种设计模式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在崇尚设计多元化的当代背景中,无修辞图标导致一部分用户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当面对复杂操作与抽象概念的表达时也是困难重重,因为此类图标的识别必须建立在用户具备专业训练的基础之上。直至2001年3月Mac系统猫科动物系类的问世,其交互界面颠覆了以往传统设计模式,大量使用带有隐喻修辞特征的图形作为图标的新形象。此时的Finder程序图标革新为一幅生动的同构图形,主体为两个正在愉快交谈的人物面孔形象。这不仅提高了用户角度的识别度,同时向用户传递了程序使用过程中的愉悦情境。而这样的附加含义是无隐喻修辞图标无法承载的。

2.隐喻图标与人类认知规律相符

新旧信息的相依性是隐喻修辞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条件。G·H·莱维斯指出:“呈现与思维的新观念必须能用以往的经验加以解释并证明与之有相似之处,否则就不会被人感知并理解”[5]124-126。这如同当我们已熟练操作某一程序时,一旦接触这一程序的更新版本,仍能快速掌握操作的原理一样。新版本的界面往往是对旧版本的优化设计,符号形式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使用隐喻修辞设计图标并不是创造新的符号,而是选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符号以新的创意方式进行解构或组合,使其产生新的意义。它充分利用了人们头脑中对于邮寄信件时需要贴邮票和加盖邮戳的生活经验实现对程序功能的隐喻。这一过程与人类通过已知了解未知的认知过程相符。

3.隐喻性图标简化抽象概念认知行为

计算机软件程序的表述充满着抽象概念,当代的程序设计者思维异常活跃,他们会源源不断地为用户输送新的概念,每一个新概念都会开启新的视觉角度与思维方式。而越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语言去说明的抽象概念,越是容易被某个具有隐喻修辞特征的图标直观传达于用户。隐喻不是事物之间的单纯替代或比较,而是思维相互作用的产物,它能以已知喻未知,同时可以以具体喻抽象,用有形的具体事物来理解无形的、难以说明的抽象概念。根据概念间下位符码的近似性或临近性结构关系,以隐喻的思维方式实现对本体抽象概念的认知和解读。

烧录是指使用刻录机把数据刻录(也烧录)至光盘之中。图标使用形象语言将这一抽象行为用烤面包机与光盘组成的具象图形进行替换,将数据的烧录行为隐喻为面包片的烘烤过程。使用这样的隐喻修辞设计方式,往往能得到兼具趣味性与功能性的设计方案。

三、隐喻修辞图标的概念转移模式

关于隐喻是一种思维现象的认知过程,英国著名修辞学家I.A.理查兹在其著作《修辞哲学》中给予了阐释:“隐喻是思维的相互交流(intercourse of thoughts),而不仅是词的转换(shift)或替代(substitution)。隐喻包含着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前者是隐喻的潜在主体,后者则是表现主体的词语”[5]124-126。隐喻的本质特征建立于本体与喻体下位符码之间的近似性或相似性来实现概念的认知转移。语言学家索绪尔首先在语言符号学领域建构下位符码的概念,他认为“能指”为符号的外延形象,“所指”为符号的内涵意义。下面将依据此模式对隐喻图标的概念转移过程建立动因模型。

1.类似性概念转移模式

以下位符码间的类似性为动因的隐喻修辞模式,在实际的图标设计中出现于用户面前的视觉形象并不是要说明事物的本体,而是被隐喻而成的喻体事物。使用这一隐喻模式的基础是用户头脑中预存了与两者外形或概念相类似的生活经验,只有具备这一条件用户才能在仅看到喻体就能解读出本体的含义所在。Roxio Toast图标的概念转移分析模型,图标本体为光盘的数据烧录过程,喻体为面包的烘烤过程,本体所指与喻体所指之间存在类似性特征,具备概念转移的条件。在设计中使用喻体的能指(烤面包机)对本体的能指(烧录机)进行替换,由于喻体中面包片的形象与本体中光盘的形象在能指上存在类似性,为了增加诙谐气氛将此图形保留,并与烤面包机重组完成概念转移的过程。

2.临近性概念转移模式

临近性概念转移模式的形成动因为本体与喻体下位符码间存在临近性特征。本体与喻体间不存在比喻的关系,而是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等关系。在Mac系统中E-mail程序图标中本体为电子信件的邮寄程序,喻体为加盖邮戳的邮票。本体的所指(邮寄电子信件)与喻体的所指(邮寄实体信件所需要的具体事物)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具备概念转移的基础条件,在设计过程中使用邮票(喻体能指)喻意邮寄电子信件的抽象概念(本体所指)。

理想的界面交互模式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具备自适应性特征,无需特殊的训练用户即能够完成对机器的复杂操作。隐喻修辞源于人类认知的本质思维方式,使用户对计算机界面图标的认知行为更加迅速和直观。视觉隐喻建立于用户的全部生活经验,同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与时代背景因素,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倾注情感与想象,是一种具备互动性的审美体验经历。如能在界面图标设计中依据具体语境合理使用隐喻修辞手段,将为用户减轻记忆负荷,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人机交互的过程。

[1]张云鹏.人机交互技术研究新进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30):59-65.

[2]陈汝东.论视觉修辞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47-53.

[3]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4]董革非.话隐喻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J].长春: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79-381.

[5]RICHARD 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UP,1965.

猜你喜欢
喻体图标本体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图标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中国风图标设计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有意思的厕所图标
喜马拉雅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