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003)
湘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研究
周海燕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003)
近年来,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故偶有发生,迫切需要加强湘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本文通过剖析威胁湘江流域生态安全的种种问题,提出应在综合考虑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的基础上,着眼于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强湘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需要突出重点,搞好“四抓”:抓重金属;抓重点矿;区抓重点河段;抓重点行业。并建议:八个城市联动;职能部门联动;产业之间联动;全体居民联动。
湘江;流域生态安全;流域污染
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话题,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流域生态安全是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长江的主要支流,是湖南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故偶有发生,引起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湖南要下大力气治理湘江,把湘江流域治理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目前,污染治理及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污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生态安全仍存在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湘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
在湖南省境内,湘江流域是最发达的区域。流域跨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8个地市,面积85383KM2,占全省的40%。流域内城镇密集、人口众多、工业集中。2010年,流域内人口4111万人、GDP12205亿元、工业增加值627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4%、77%、89%。湘江集饮用、灌溉、渔业生产、航运、工业用水、纳污等多功能于一体,是沿岸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目前,沿湘江共设有110余个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约2000万人以湘江水作为直接饮用水;沿湘江2000万亩耕地以湘江为直接灌溉水源;自永州苹岛至岳阳城陵矶已全部成为航道。
2.1 重金属污染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Hg、Cd、As、Pb、Zn、Cu、Cr等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底泥重金属污染。湘江干支流长期受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累积影响,河道底泥均不同程度超标。按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As、Pb、Cr,其中Cd最高超标422倍。重金属主要淤积在干流中游、支流集中采选区以及河弯、河道交汇口、集中排污口附近等,重点为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等采选集中区。流域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累积性问题较多、潜在性危机较重。不少水系尾砂入河,底泥淤积,给当地居民饮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二是湘江水体重金属污染。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发生变化,由以Hg为主转变为以Cd和As为主。干流监测断面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株洲、衡阳、湘潭、长沙、岳阳、永州。流域水体和底泥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矿产开发及有色金属冶炼造成的,农业生产施用化肥造成的镉污染累积也不容忽视。此外,流域内部分工矿区土壤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据调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土壤总面积为4820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污染因子中,镉最大超标390倍,砷最大超标275倍,铅最大超标50倍,汞最大超标43倍,铬最大超标6倍。
2.2 水体有机污染
主要是指由城市污水、食品工业和造纸工业等排放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所造成的污染。有机污染物在水中进行生物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一旦水体中氧气供应不足,氧化作用就停止,引起有机物厌氧发酵,散发出恶臭,污染环境,毒害水生生物。2008年,湘江流域排放生活污水11.19亿T,占全省的68.97%;排放COD39.79万T,占全省总排放量的44.48%,在湘江污水排放中占较大的比重。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是湘江有机污染负荷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目前流域各主要大城市均已建有污水处理厂,但仍有大部分城镇居民生活废水仍未经综合处理直接排入湘江,加重了湘江的有机污染,使湘江水体特别是饮用水源保护区江段中COD、氮、磷、氨氮等有机污染物有超标现象。
2.3 流域水土流失
湘江主要支流集雨面积占全流域面积不足15%,暴雨洪水发生时期一般不同频,支流兴建防洪水库对整个流域亦无大的控制作用。目前流域内已建的以防洪蓄水为主要开发目标的水库较少,干流中下游主要城市及大片农田、民垸,主要靠堤防保护,枯水期主要靠东江水库补给。支流已建大中型水库一般都未考虑预留防洪库容。流域内中型水库分布散,规模小,对全流域防洪作用不大。湘江流域防洪工程普遍存在标准低,质量差,防洪水库规模小等问题,每到汛期,频繁发生洪灾,导致水土流失。降水,特别是暴雨对表土进行侵蚀,使汛期河流含沙量增大,且含沙量、侵蚀模数、水沙比自上而下不断增大。水土流失现象也从上而下逐渐加剧。湘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在100~600T/KM2之间。据分析,老埠头站至衡阳站区间来水的含沙量,比老埠头站以上来水的含沙量大92%,衡阳站至湘潭站区间来水的含沙量又比衡阳以上大51%,也比老埠头站至衡阳区间大18%。近年来,湘江流量偏枯,2009年长沙站水位最低降至25.04米,直逼取水警戒线。2011年湘江较往年提前2个月于9月份进入枯水期。水土流失加剧了流量的萎缩,降低了湘江水体纳污能力和自净能力。
2.4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湘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破坏较严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湿地被占用、淤积,面积愈来愈小,湿地生态系统呈萎缩趋势;湿地野生动植物被猎捕、采集,数量越来越少,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系统的生态稳定性及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也随之下降;湿地系统接纳了较多的城市污水及农田面源污染,导致湿地系统内的水质下降,若污水排放超出湿地的自净能力,则可能对湿地系统带来毁灭性破坏。
2.5 河道生态联通受阻
湘江河道渠化较为严重,河道生态联通性降低。湘江干流梯级开发由9个调整为11个。另外,湘江支流中,潇水干流按8级开发方案、耒水按11级开发、洣水按14级梯级开发、舂陵水按3个梯级开发、渌水按6级开发方案、涟水按12级开发方案、浏阳河采用12级开发方案。 湘江干流已建的各个梯级中,如株洲航电枢纽、大源渡航电枢纽、近尾洲、浯溪、潇湘、太洲等各梯级均未设置过鱼通道。各枢纽大坝将河流截断,阻碍了河道中生物的自由迁移,特别是对鱼类从下游至上游的洄游活动产生阻隔影响,对四大家鱼及其它鱼类的产卵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使湘江流域鱼类资源日趋减少。
针对湘江流域污染问题,湖南省编制了污染综合及专项防治规划,实施了湘江污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出台了污染整治实施方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得到国务院的批复,标志着湘江纳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范围。通过剖析威胁湘江流域生态安全的种种问题,综合考虑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着眼于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笔者认为要加强湘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需要突出重点,搞好“四抓”。
3.1 抓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日积月累,生态安全风险也逐渐累积。重金属难以降解,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生物个体和生态系统形成潜在的生态危害。湘江是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城市供水中断、居民重金属中毒、农田荒废个别现象已经出现。由重金属引起的潜在的生态风险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否则,一旦风险暴发,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令人欣喜的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得到了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治理也正式启动了。今后,要狠抓方案的实施,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对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加强风险防范。要组织交流经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3.2 抓重点矿区
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的开采,对湖南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对湘江流域的污染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要抓的重点矿区主要是指郴州三十六湾工业区、衡阳水口山工业区、娄底锡矿山工业区等有色金属采选集中区。重点矿区排放的废水、矿渣、废气不仅对当地水环境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还通过湘江江水的流动把污染带到中下游,对长株潭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湖南有色金属矿大多为伴生矿,有色金属矿开采回收率约50%,伴生矿综合回收利用约25%,资源总回收率低于发达国家同行业20个百分点。要创新矿产开采技术,提高矿产开采回收率,提高伴生矿综合回收利用率。此外,还要整顿矿业采选秩序,取缔关闭非法采选企业,集中建设尾矿库,妥善处理矿渣。要加强有色金属采选集中区的生态建设,加强废弃矿山的生态恢复。
3.3 抓重点河段
影响湘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问题可以说在全流域普遍存在,但是在长株潭段显得尤为突出。在这一河段,不同类型的污染叠加在一起,还有来自中上游的污染迁移、泥沙迁移,给生态安全造成较大风险。位于此河段的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的“金三角”,又是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人口占全省的21%,GDP占42%,固定资产投资占用47%,工业增加值占一半以上。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面临的生态压力将会更大。因此要特别注重这一河段的生态安全保障。要抓综合治理。既要抓工业污染治理,推进技术创新,加强节能减排;同时又要抓生活污染治理,包括生活污水的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还要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既要逐步清除历史污染欠帐,又要严格控制现在的污染,使污染排放量最小化。既要抓水质安全,又要抓水量安全。
3.4 抓重点行业
湘江流域工业产业结构属于重化工型,钢铁、有色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占有较大比重。重化工型企业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特征。如株洲清水塘工业区的株洲冶炼集团、株洲化工集团、株洲玻璃集团、湘氮等重化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排放总量均较大,严重危及下游湘潭、长沙两市饮用水水源安全。重化工业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渣若处理不当就会形成生态安全风险。着眼于加强湘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要对重化工业企业的“三废”排放加强监管,不要等风险释放再来处理。构建重化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清单机制,对企业进行动态监测,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要关停或督促整改。重视重化工业节能减排技术联合攻关研究,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强新上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把关,防止生态安全隐患。
加强湘江流域生态保障,不能仅仅考虑单个的生态问题,也不能仅仅关注某个河段或某个城市。基于流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生态要素的普遍联系,在关注重点生态问题的基础上,要着眼于整体和长远,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4.1 八个城市联动
充分发挥湘江流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作用,消除“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避免出现污染的外部转移效应及上下游累积效应,实现八个城市“同防同治”。加强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特别是对关系到整个流域生态安全的重大问题,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采取一致的行动。构建上下游生态安全预警机制,保障对突发环境事故的快速应急处理。加强行政区域界面的湘江水文水情的动态监测。构建科学、合理、可行和规范的补偿机制,组织专家学者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一起对全流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上下游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测算,合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用好生态补偿基金,增加森林植被覆盖,保护上中游水源涵养林区及重要湿地。
4.2 职能部门联动
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一方面,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化解现存生态风险;另一方面,要未雨绸缪,防范新的生态风险。生态要素普遍联系,互相影响,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归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生态安全保障不仅仅考虑生态要素之间关系,还要考虑生态要素同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流域生态安全保障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联动。发改、经信、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物价、旅游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维护湘江流域生态安全的具体事务中要积极配合,而不是互相推诿。各职能部门进行充分交流,就加强湘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进行科学部署,合理安排。
4.3 产业之间联动
湘江流域工业污染形势较为严峻,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加强流域生态安全保障,需要产业联动。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工业产业技术创新。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来开展生产活动。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湖南环保产业示范园、岳阳汩罗市再生资源工业园、郴州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的建设步伐。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物流或能量流传递等方式把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的边缘效应,建设梯田(地)防护林网和地埂经济条带。根据生物群落生长的时空特点和演替规律,发展丘陵及山地生态梯度开发、林果立体间套、农田立体间套、水域立体种养和庭院立体种养等生态农业模式。
4.4 全体居民联动
流域生态安全保障不能单靠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要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宣传活动,普及生态环保意识,如利用报刊、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开辟专版、专栏等,让人们了解有关法律制度,了解湘江流域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污染治理进展,使人们懂得流域的生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湘江流域。人人都从生活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形成合力。建立公众积极参与机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保障湘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检举揭发危害生态安全的行为。运用好居民听证制度,让居民真正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决策。
[1] 陈丽莎等.湘江流域长株潭段重金属污染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603-4605.
[2] 刘耀驰,高栗,李志光等.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 .环境保护科学,2010,8.
[3] 童潜明.“镉米”:湘江重金属污染的标本[J] .国土资源导刊,2011,5.
[4] 余光辉,陶建军,李博超.湖南省湘江流域环境污染安全性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5.
[5] 雷鸣,秦普丰,铁柏清,湖南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分析[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2.
[6] 周宏春.迫切需要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4):10-12.
[7] 潘润泽,吕涛,李华伟等.弘扬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35(5):44-46.
X51
A
1673-288X(2012)04-0109-04
项目资助: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立项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1ZDA04)
周海燕, 硕士,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