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发表园地与出版

2012-04-09 18:57许通元
书香两岸 2012年3期
关键词:马华文学奖丛书

马华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1919年,新加坡《叻报》等提倡白话文后,马华新文学最早的政论和杂感散文顺势诞生。1925年,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创设以白话文作品的“南风”副刊后,旧文学的副刊逐渐没落。

1932~1936年,丘士珍于《民国日报》连载了代表作《峇峇与娘惹》,林参天则出版了马华第一部长篇小说《浓烟》,曝露教育界的阴暗面。1934年丘士珍以废名提倡“马来亚地方文艺”后,一直到1936年,“马来亚的新文学”概念形成,逐渐替代南洋概念。

1937~1941年,马华文艺运动急激上升,文艺出版物十分活跃,再加上中国南来作家,如铁抗、丘士珍、林参天、段枝阳等的作品,还有郁达夫、胡愈之等中国著名作家抵达新马办报出刊;新马的文学新秀,如林晨等在创作上热情呼应着抗日卫马而写下大量的抗战小说,将马华新文学推向了首个高潮。

1949~1953年,英国殖民政府颁布紧急状态对付马来亚左翼分子,管制民间结社与出版活动,拘捕及遣送不少侨民文学作者出境,马华文艺独特性在没阻力之下迅速发展。当时创作小说最成功的姚紫,出版了《秀子姑娘》、《马场女神》等,畅销一时。

《蕉风》与马华现代主义

1955年,马来西亚最悠久的文学期刊《蕉风》在新加坡诞生。隔年,《学生周报》在新加坡创刊,正式区别于香港版。1957年2月,姚拓南来担任《学生周报》主编,同时也编辑《蕉风》,成为上个世纪马华文坛、艺坛与教育界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其《美丽的童年》等皆是40多册蕉风丛书中重要的著作。1959年,这两份刊物迁移马来亚八打灵再也。白垚担任编辑后,《蕉风》陆续刊登欧美及台湾现代主义作品,主张“马来亚化”,开启了马华现代主义之路,影响了文艺青年团体如海天、银星等。同时也造就了如今马华文学作家中重要的宋子衡、雨川、洪泉、温祥英、沙禽、黄远雄、方昂、沙河、梅淑贞等。 1965年新马分家,但马华文学仍然联系长堤两岸关系,如陈瑞献在新加坡协助编辑《蕉风》,在蕉风出版社出版翻译诗集等。

1967年,温瑞安与同学黄昏星等创办绿洲社,后来与温任平社长发展成天狼星诗社,借助活动罗致了方娥真、许友彬、张树林、谢川成等,共成立了十个分社,出版《大马诗选》、《大马新锐诗选》等数十册影响深远的书籍。吉隆坡则有张景云、沙禽等倡立人间诗社、出版飘贝零、黄学海等人编的“人间丛刊”及丛书。80年代中期《学报》停刊,编辑作家们另起炉灶,黄学海组织十方出版了“十方文库”,而庄若则创办《椰子屋》,自1986年至1999年共出版了46期,六、七字辈的年轻写作人无不受影响。

天狼星诗社式微后,在80年代中,某些成员走入马大校园,开启了与马华大专校园文学结合的文学活动,如出版书籍等。当时来自马大的林幸谦、何国忠、潘碧华、程可欣、林艾霖、禤素莱、孙彦庄、林若隐、林春美、刘育龙等出版有泽吟丛书《马大散文集》等,如今大部分成为马华作家中的中流砥柱。

马华文学奖与出版

砂拉越的婆罗洲文化局在1962年首开先河举办四语征文比赛,而李永平在1966年以《婆罗洲之子》勇夺第三届首奖并于1968年出书。此文化局累计的砂华文学出版品超越40册。砂朥越星座诗社延续此精神,在70年代初举办现代诗创作比赛,甚至扩展成全州征诗比赛,出版获奖作品集《星座纪念刊》2集。1980、90年代,此社更积极主办了10届星座诗社常年文学奖,并出版获奖文集《星籁》等,对东马的现代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参与星座的著名作家包括默默(蔡明亮)、谢永就、梁放、蓝波、林武聪、鞠药如等,如今皆是重要的作家。

在西马,大马华人文化协会在郑良树的建议下,于1978年创设“马华文学奖”,设有各类型文学创作奖,可惜仅连办三届,但也带动了其他文社如南马文艺研究会举办青年文学奖等。1985年,祝家华、郑云城等在理大创办了大专文学奖,至今由各大专筹办了共17届,栽培了不少七、八字辈的文坛新秀。

吴岸于1986年成立的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至今除了出版50多册的“犀鸟丛书”如吴岸、田思、梁放、梦羔子等重要文集,亦举办“东马文学奖”征文比赛四届、文学营等。1987年侯越英与诗巫文友创办了诗巫中华文艺社,并创设“常年文学奖”,入选作品结集成《草叶集》7册,代表作家有蓝波、万川、李笙、桑木等。

马华作协

1978年,马华作协于吉隆坡成立,在历任会长原上草、方北方、云里风、戴小华及叶啸的领导之下,除了促进国内外文学团体的合作与发展,亦出版《写作人》、《马华作家》期刊及去年开始的《马华文学》电子期刊;作协文库、90年代马华文学丛书、“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马来西亚卷”10册、与彩虹出版社合作出版“德麟文丛”40册、《马华文学大系》(1965~1996年)等。

1989年,马华作协联合宗乡亲会馆如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大马福联会馆等催生了两年一度的马华文学节(2012年将举办第12届),相继设立文学创作出版基金,与其他华社团体一同颁发的重要奖项包括马华文学奖、马来西亚优秀青年作家奖、乡青小说奖、客联小说奖、嘉应散文奖、大专文学奖、南大微型小说奖等,属于两年一度的文学盛事。

花踪文学奖

1990年,《星洲日报》在集团总编辑萧依钊领导下,创办了马華最重要的花踪文学奖。此奖以报章头版与大篇幅版面、奥斯卡颁奖方式、巨额奖金为人所熟知,经历了十多年不断增添参赛项目,如世界华文小说奖、新秀奖、儿童文学奖、世界华文文学奖等,让旅台作家潘雨桐、陈强华、林幸谦、陈大为、钟怡雯等荣登花踪推荐奖;青年作家如李天葆、庄若、吕育陶、游以飘、翁弦尉、林健文、黄灵燕、梁靖芬等继续在文坛交出优秀的作品。花踪文学奖还创造了花踪之星黎紫书,不仅在花踪频频获奖,亦在国外斩获无数漂亮的成绩、出版书籍,如今成为马华最受瞩目的作家。《星洲日报》藉着花踪,亦出版了《花踪文汇》10册,去年还出版小说集《朗岛唱本》、诗集《我曾朗诵你》等。

举足轻重的马华文学出版社

傅承得在80年代中期自台北回国后,除了创作,在吉隆坡中华独中栽培了周若鹏等,最重要的是创办了大将出版社,陆续出版系列丛书,至今出版量达300多种,总印量逾560000册。作者名单包括陈亚才、潘永强、祝家华、黄子、欧阳文风、丘光耀、谢爱萍、冯久玲、张木钦、潘友来、钟天祥、温任平、原上草、张弓、年红、田思、何乃健、游川、小曼等。他与诗人游川、小曼等举办全国巡回的动地吟文艺活动等以及千余场阅读与学习活动。去年《星洲日报》读者票选的年度十大最受欢迎本地作家中,大将出版社的傅承得、唐米豌、林金城及许裕皆榜上有名。

大将亦影响了如今马华文学中逐渐崛起的有人出版社。有人由作家曾翎龙、杨嘉仁、周若涛等负责,在2003年创办,至今网罗了马华作家包括黎紫书、方路、邢诒旺、温祥英、吕育陶、林金城、杜忠全、假牙、龚万辉等,已出版了50多册文学书籍。去年出版了天狼星成员李宗舜的《风依然狂烈》诗集、禤素莱《随军翻译》散文集、再版假牙诗集手痒版《 我的青春小鸟》、张锦忠《马来西亚华语语系文学》等,备受瞩目,甚至有些登上畅销书榜。

马华儿童及少年文学的趋势发展

1969年成立的南马文艺研究会,在主席年红带动下,成员马汉、高秀、梦平、梁志庆等积极参与推展儿童文学的创作与活动,使该会成为马华儿童文学发展的重镇。后来随着爱薇、方理、艾斯、佩韦等儿童文学及散文作家的加入,阵容更见壮大。南文会曾主办文艺营、全国华校儿童诗创作比赛、出版了《南文会少儿丛书》,年红主编的《儿童报周刊》、《泰来少儿丛书》、《彩虹少儿丛书》、《世界华文少儿小丛书》、《婴幼儿歌》等,在马华儿童文学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随着南文会逐渐式微,年红将大多数书籍转由彩虹出版社出版,再加上嘉阳及红蜻蜓出版社的崛起,开启了马华文学儿童(少年)文学的康庄大道。彩虹出版社业务以教科书及参考书为主,但在90年代与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合作,出版了《德麟文丛》等数十册重要文集。无论如何,随着刘育龙编辑转投吉隆坡的出版社,与作协合作出版文学著作的数量相对减低,除了继续出版一些年红的儿童文学著作。

近年越战越勇的嘉阳出版社及红蜻蜓出版有限公司,身份近似彩虹,以教学参考书等为主,但这几年出版大量的儿童及少年丛书,包括少年长篇小说,在马华文坛如异军突起。红蜻蜓掌舵人许友彬,集合小说家、散文家身份,于1999年创社后,出版幼儿读本、华小读本、绘图小说等系列。许友彬在2006年更进一步推出自己的少年长篇小说《七天》及邓秀茵的《纯纯的守护神》,每册小说销售奇迹地超越3万册,更进一步出版绘本,举办红蜻蜓少年长篇小说比赛,网罗更多年轻小说作家,甚至在2009年开始,与青岛出版集团合作,引进中国少儿小说。而嘉阳则由许育华社长带领,除了出版作家如云里风、何启良、何国忠等文集,着重在与马汉合作出版马汉儿童文学系列、儿童杂志如《小作家》等,更签约年輕作家如杨志成、石传权、方肯等出版嘉阳少年小说,开拓年轻读者市场,成为最受瞩目的儿童文学出版社之一。

马华文学馆

除了出版,马华文学中的史料收集也愈来愈受重视。早期由吴天才、马崙、李锦宗等收藏家起步珍藏,至1998年马华文学馆正式成立,开启了更有系统性的收集、保存及支援教学与研究所需的各种马华文学资料,继承、延续及发扬马华文学。文学馆珍藏的书籍,如今已达9400多种,19000多册、期刊200多种,11000余册、剪报及论文资料超过86000多笔等可供参考。专题作家展曾展出潘雨桐、商晚筠、姚拓、蔡明亮、韦晕、南马文艺研究会、陈瑞献的完整资料,吸引国内外学者研究生收集资料及研究。2002年底,《蕉风》在文学馆复刊,如今已出版了第504期,成为马华文学与国内外文学创作与学术界的最重要期刊及交流站。除此之外,文学馆也出版了黄远雄、辛金顺诗集,陈政欣及商晚筠小说集《跳蚤》等。

许通元

现任南方学院图书馆副馆长、马华文学馆主任、《蕉风》编委会主席、《蕉风》执行编辑。著有小说集《双镇记》(2005)。2011年出版极短篇小说集《埋葬山蛭》及散文集《等待鹦鹉螺》。编著有《有志一同》(2007)等。

猜你喜欢
马华文学奖丛书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古代丛书与《丛书集成》
防不胜防
文学奖的“权威”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本刊设立“金盾文学奖”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