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越观风记

2012-04-09 00:25:13彭丹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胡志明市吴哥导游

彭丹华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柬越观风记

彭丹华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编者按:汉语中“俗”之一字差不多是贬抑到最低的一个了,因为华夏文化是追求高雅的文化,“雅”故为“文明”,而“俗”正与“文明”相反。而古人对待“俗”的办法,并不仅仅依靠行政,更不只是依靠法律,而主要靠的是“风”。风吹草偃,无形而致,意谓像风吹一样渐渐缓缓地变化,而不是一味强硬处置。《诗经》十五国风是专说“风”的,因此“诗教”也就最能代表当时的“风教”;换言之,《风诗》乃是往古“风俗学”的正宗。古人定义“风俗”大概有两种:其一肯定风俗的差异,南方北方,各有其宜,故以“从宜”称之。其一风俗当趋近于雅,而风俗不能自动变雅,必得“移风易俗”,故以“移易”称之。而“移易”的目标便是礼乐文明。中华与四裔,当同则同,当异则异。同,意谓礼乐文明相同;异,意谓四方风俗有异。风俗容有不同,而礼乐文明不可不同。《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第14册范世忠《使清文录》有《奉北帝旨问安南风景》诗一首云:“客问安南景若何?安南风景异中华。缁尘不染山河莹,八节皆春草木花。食少麦麻多菽粟,衣轻毛革重绫罗。虽然亦有相同处,礼乐文章自一家。”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与越南同与异的关系。彭丹华从事越南使者咏湖南诗研究,今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湖南分社安排前往越南及柬埔寨考察,与汉喃研究院建立联系,而观其风土民俗。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虽观感未及深入,而宗旨切合传统,是可嘉也。

越南风俗;越南使者;诗教;《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

7月18日,下午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往胡志明市。乘坐的航班是越南航空公司的,本来14点45分登机,但到了晚上6点,屏幕上仍是显示延迟。机场广播只说登机口从A5 换到A8,便再无消息。天色阴沉,雨下得很大,跑道上不一会儿就积了很深的水。有性急的乘客咨询,工作人员说是机械故障,具体时间不定。机场的冷气开得十分足,穿上外套还是冷得发抖,有位穿裙装的女士便直接在免税商店买了大披巾裹着。

最终,晚上10点多抵达胡志明市,但已经错过往吴哥国际机场的最后航班,只得在这里暂住一晚。过海关时,人数不多,只开放了两处通道,工作人员拿着护照翻来覆去地看,面无表情,却不时转身与旁边的同事说笑。大约排队十几分钟后,一群白人过来,立马又开了三处通道。然而等他们检查完离开,我还在排队。检查后,因为不入境,护照暂时交给海关。

待出了机场,已经11点多,当地时间10点多,在出口等机场安排的车送去宾馆。风很大,倒不怎么热。出口大门的旁边就是简单的咖啡厅,而触目所及的广告牌上几乎全部是咖啡的广告。门口的护栏、台阶上都坐满了人,很有些国内春运的感觉。但在前往宾馆的途中,路上行人很少,偶尔驶过一两辆摩托车。后来才知道这里的夜市很少,市民都休息得比较早。宾馆只有四层,但房间小巧别致,且十分干净整洁。服务生很是殷勤,送我到房间,帮忙打开空调和灯,他或许是从前台知道我是中国人,指着洗漱用具和饮料用汉语说“可以用的”,我点头,他又微笑着说“free”(免费),生怕我不懂。大概是太累,我倒头就睡着了,一夜好眠。

19日,上午转机去暹粒省,在胡志明市的机场等海关归还护照又是半个多小时。吴哥窟在暹粒省,柬埔寨的西北部。一下飞机,游客就忙着拍照,机场的工作人员也不急着赶人。吴哥机场不大,房子只有一层,橘红色的屋顶很漂亮。这边的海关收小费,一般是1美元,或者是10元人民币,不过检查速度比越南海关快很多。两天后离开这里,工作人员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笑容温和。我照例给小费,但没有零钱了,只好给他50元人民币,他很轻地“呀”一声,又将钱退给我,大意是太多。我有些着急,告诉他没有零钱,他便挥挥手示意我可以走了。

从机场出来,走国道六号公路去餐厅吃午餐。很快地,我见到了这次游览吴哥的导游,姓施,高棉人,比一般的当地人高许多,肤色略黑,笑容明朗,风趣善谈。他说汉语,但是从没有去过中国,是从当地的华语学校学的,有明显的两广口音。现在他除了导游的工作之外,还在华语补习学校兼职教汉语。他说柬埔寨通用美元,只有一些礼品店能用人民币,于是我用100元人民币换了46000柬埔寨币。道路两旁尽是宾馆和餐厅,导游说这条路被称为“旅馆路”,是当地发展得最好的一条路,为了发展旅游,原来的居民都被迁走了。政府为保护当地古迹,不允许建高的建筑,这些宾馆大都只有三、四层,装饰比较简单,但是已经比当地居民的房子好很多。在吴哥,条件好的地方几乎全部提供给游客了。

傍晚,在巴肯山看日落。这边大概是地势较高的原因,虽然是雨季,降雨不多,地面显得比较干燥。汽车驶进吴哥石窟遗址,道路是黄泥路,尘土飞扬。路旁的树不是很密,但直耸入云,枝繁叶茂。小吴哥窟的外围是人工河,导游遵循中国的习惯,称作护城河。柬埔寨传统认为神是永恒的,所以住石头造的房子,而人是短暂的,住木头房子。然而小吴哥全部用石头建筑,不住人,所以称作护城河并不准确。河边是大片的草地,正值黄昏,许多当地人带着孩子在草地上野餐,狗就在他们旁边躺着,看上去很是平和惬意。导游笑着说,柬埔寨人很难得有机会出国,吴哥窟每年接待的游客绝大部分是外国人,所以在这里看外国人也是一样的。

巴肯山神庙的周边到处是断壁残垣,四处散落着残破的雕像,在夕阳下显得很是苍凉。下山时,转过一座用草盖的木房子,看见一位穿着黄色僧衣的僧人,抱手站在树下,沉默地看着过往的游客。

在巴肯山的山脚下,很多人小孩子捧着小饰品或明信片在卖,女孩子居多。柬埔寨还保留以前母系氏族的传统,女尊男卑,称呼上总是母亲在前,如“父母”称为“母父”。这里是男孩子“出嫁”,要为自己多准备“嫁妆”,才能“嫁”得好一些,男孩子婚后要住在女方家里。现在也有变化,结婚三日后,新郎要“回门”,双方会根据住在哪一方工作生活比较方便而定居,但是孩子出生后仍随父姓。凑巧的是,看完日落下山,导游就很抱歉地告诉我们,不能带我们继续明天的游览了,他的妻子刚生了个男孩。大家纷纷向他道贺,他笑得很开心。

晚上住微笑酒店。“微笑”得名于大吴哥塔上四面刻着的面带微笑的佛像,但后来发现,吴哥的微笑不只在神庙,是随处可见的,不论是为游客服务的工作人员,还是迫于生计在景点附近卖纪念品的商贩,大都是笑着的。在这个战乱阴云过去不久的地方,微笑如此常见,却珍贵无比。

新的导游姓霍,是华裔,外貌看去和中国人毫无区别,汉语讲得很好,只是稍稍有些拘谨。20日上午的行程很紧,共有大小吴哥、塔普伦庙、女皇宫四个景点。在途中,他说,元朝有一个中国人,在这里住了一年多,要多了解柬埔寨的风俗,可以看他写的《真腊风土记》。导游说的中国人即元人周达观,曾随使到柬埔寨。他记载的一些风俗,如女子婚前在河中沐浴净身,当地现在还保存者。

建筑大小吴哥的石材都是火山岩,风化得很厉害,但主体经过修复还比较完整。在参观小吴哥最高的那座神庙时,底下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不能戴帽子和打伞。从小吴哥出来,看见几个人在雕刻,神情很专注,他们身后摆了一排雕好的近半人高的佛像的头部,应该是做修复工作。已经完工的摆在桌上的小雕像也可以卖给游客,造型仿照吴哥窟的狮子和佛像。经过他们时,匆匆按了几张照片,隔着树听到里面人和我打招呼,声音里满是快乐。

塔普伦庙被风化得更严重,房间很多,光线不太好,一不小心就会迷路。我进了一个很暗的房子,里面有浓郁的檀香味道,一个光头的老太太坐在地上,右边供奉着神像,她让我烧香,但不许我给她拍照,转身背对着我。从塔普伦庙出来,路边一群人盘腿坐在木头做的简易台子上演奏,演奏的乐器有柬埔寨传统的竹琴、胡琴、鳄鱼琴,曲子很欢快,并不在乎游客是否给钱。迎面走来几个穿着花衣服、戴草帽的老太太,跟着曲子就跳起舞来,笑声朗朗,引得许多游人驻足观看。离开时才看见木台子旁边摆的假肢,再看他们的腿,有的裤管是空的。

女皇宫是新发现的,再加之由石英砂岩建造,不易风化,保存得比较好,可以看出雕刻十分精美。初次听到“女皇宫”这个名字,觉得带了几分旖旎的色彩,然而这里也是神庙,并没有住过女皇。她的规模不及大小吴哥,却更为精致,当地人发现时,觉得红色岩石造的神庙很美,于是取名女皇宫。

我们买的是吴哥窟一日游的通票,但每个景点都有专门人员检票,导游说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景点都不用机器检票。检票员是4点半工作,下午5点半才下班,但不必天天工作,分单双日上班,所以不会特别辛苦。工作比较简单,学会汉语、英语等11国的三句话就可以,分别是“你好”、“请拿出门票”、“谢谢”。

景点周围都是当地人开的小商店,搭得很简单的木棚,屋顶盖着草,出售衣服、披巾、拖鞋、伞等等,颜色都十分鲜艳。汽车驶过时,只觉得眼花缭乱。年幼的孩子在附近玩,稍稍年长的就会卖东西,他们大多能说简单的英语和汉语。有妇女推着自行车卖冰激凌,装在泡沫箱子里,只有榴莲和香芋两种口味,包装也很简单,仅用透明的塑料围一圈。在这边没见到专门的冷饮店,花两千柬埔寨币买了一个香芋的,但因为两种放在一起,满满的榴莲味,味道还不错。在将要离开吴哥窟时,汽车旁边站了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提着一串棕叶织的五颜六色的鸟儿,上面蒙了一层灰,不知她卖了多久。我是最后一个上车的,她用汉语叫我一声“姐姐”便不说话了,只是望着我。我拿出五千,示意只要一只,她摇摇头,把整串五只都放在我的手里。

下午2点,在木房子餐厅用完午餐,便出发往金边。乘汽车从吴哥到金边大概需要六个小时。路边见到当地人用木头搭建的小小的房子,房顶用草盖着,一般都是两、三层,底下一层架空。很多牛卧在路边草地上,以白色的居多,瘦骨嶙峋。这儿的牛主要用来耕种,也有两头牛共拉的牛车。然而一路过去,虽然都是平原,大部分却长满荒草。柬埔寨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也适宜,本来农业应该发展得很好,但战乱过去不久,农田水利设施几乎没有。

越往金边走,土地渐趋湿润,植被更青翠,农田也渐渐多起来。车子走到一半时,突然下起大雨,从车窗望出去,人们一点都没有躲雨的意思。同行的人有些着急,金边没有夜市,餐厅在晚上八点半就打烊,他们担心吃不上晚饭。司机中途只短暂地休息了两次,晚上八点半堪堪到达。

吃完晚饭,竟还来得及看看这儿的水果街。这里的菜市场下午五点就全部收摊,一般的商店关门也不会超过九点,不曾想水果街人还不少。多是当地产的水果,有一种水果长得很奇特,当地人认为它像释迦牟尼的头,就把它叫做释迦。果皮是绿色的,果肉雪白,籽很多,但是吃着很甜,有一股牛奶的甜香。进口的水果也有,像苹果、葡萄等,存放在冰箱,价格还稍稍贵一些。雨一直不停,街面上都是水,我着急上车,卖水果的女孩子帮我挑了山竹,等进了宾馆,才发现好多坏了,但是没有坏的味道很好。后来服务生敲门,送了大包的水果。这边水果极易坏,晚上买的水果又是按公斤称的,于是第二天一整天我都在不停地吃,最后看到水果都想跑了。

宾馆名字叫“蓝河”,我住的房间拉开窗帘就能看见湄公河。第二天一大早,隐隐听到鸡鸣,感觉很亲切。起床走到阳台,才发现正好对着东方,湄公河上飘着蒙蒙的水雾,云层很厚,太阳还没有出来,只有大片金色的霞光。阳台下是茂密的椰子林,在树枝的缝隙中不时能看见成群的鸭子,鸡鸣大概也出自这里了。

上午都在金边市区里转悠,道路两旁种的树有着碧绿的像羽毛一样的叶子,开大红的花,导游说是孔雀树。市区没有公交,三轮的摩托车很多。这些摩托车往往聚在路边等客人,谈好价钱就送客。柬埔寨的柴油、汽油全部依靠进口,在车上看了几条街,却都没找到加油站,可能是太少的原因吧,摩托车都是自带一大壶汽油。

柬埔寨民众绝大部分人信仰佛教,金边的寺庙随处可见,总给人金灿灿的感觉。这儿的人们在道别和表示感谢时,双手合十,双目垂下,虔诚而真挚。塔仔山是当地人祈求好运的地方,很多人都捧着荷花来供奉佛,这些荷花的花瓣经过折叠,形状很漂亮。上台阶时,碰见一个小男孩,抱着大束的荷花,笑容甜美。山脚下有许多高大的菩提树,树下围绕着石凳,我在树下站了会儿。

21日,下午回到胡志明市,这边的导游姓方,四五十岁年纪,在本市长大,汉语讲得很流利。在他带领下参观独立总统府、邮政大楼和红教堂。胡志明市旧称西贡,以前是法属殖民地,这些建筑都是法国统治时期建造的,已逾百年,至今仍在使用。回程时,同行的一位老师十分感慨,他说,在胡志明市见过的建筑,只有这几栋好一些,殖民过的地方现在看来倒是没有吃亏。独立总统府周围的街道两旁多是高大挺拔的柚木,也是当年法国统治时期留下的。

我要寄一份材料往河内栋栘郡邓进东街的汉喃研究院,有7篇论文和《湖南碑刻·浯溪卷》等书。下午近六点才到邮政大楼,生怕邮局已经下班,导游说还有时间,带我去寄。邮政大楼的大厅很高,正中悬挂着胡志明的画像。售卖邮票和明信片的窗口早已关闭,但邮寄包裹的人很多,这些窗口还在紧张地工作。先到专门的窗口打包,填好单子,填写收信地址和收信人时,工作人员说不能写汉字,于是导游帮我翻译并填好。他对河内的辖区不太熟悉,我有点担心能不能寄到,但他自信满满,说肯定没有写错,而且这是国家邮局,一定可以送到。他写的越南文极美,后来在交费的窗口重填单子时,他让我照着他的写,我学不会,请他又写了一次。寄信人的一栏倒是都可以写汉字,我便自己填了。奇怪的是,在工作人员交给我包裹单时,收寄两部分都是越南文,大概是工作人员认识汉字,重新写的。包裹寄的快递,选的方式是空运,共重890g,邮资89000越南盾,折合人民币不到30元。

晚上在小美餐厅吃的中国菜,老板是广东人,已经开了好几家分店,菜的口味偏甜,是粤菜的风味。胡志明市的华人较集中地住在第五郡,经商的居多。金边的华人大多来自潮州,占了全市人口的近三分之一,经营餐厅、酒吧,请当地人做服务员,生活状况比当地人好很多,地位比在越南的华人要高。胡志明市的华侨多会在自家大门上贴“五福临门”或“天官赐福”的字样,而且在家门口供着神像,每天烧香拜神,所以很容易辨认。

第二天上午在“滴滴壶香榭咖啡”喝咖啡,奶和糖先调好放在杯中,再用专门的壶泡咖啡,一点点滴到杯中,香味很浓厚。在咖啡厅的后门,我见到刚运来的四大蛇皮袋咖啡豆,看来每天的需求很大。胡志明市随处可见咖啡厅,市区自然不用提,即便是稍后前往水村美托的途中,在路边也时时见到。这些路边咖啡厅的布置不是很讲究,只要有一个吧台,摆上成片的椅子就可以。这儿的人们热衷于喝咖啡,且追求口感,泡得十分浓。在他们看来,雀巢的三合一咖啡是档次很低的,不仅不能用来待客,自己也很少喝。

喝咖啡时,路对面刚好有一家在准备婚礼,只见到了穿西装的新郎。喝完咖啡,乘车往美拖的途中,又遇见了五、六家在举办婚礼,心里觉得有些奇怪。导游说,这边的人们举办婚礼也挑日子,而且挑的是农历,选双数月份结婚的人会多一些,下个月农历七月,是鬼月,很少人会选在这个月份,因而农历六月结婚的新人相对就多了。当天正好农历六月初四,宜嫁娶。越南人的婚礼会有整整一天,但是最重要的仪式都是在晚上完成的。晚上回酒店,刚好就有一对新人在举办婚礼,新人穿西装婚纱,长辈中的女士都穿越南的传统服装奥黛。越南人很节俭,吃肉吃得相对少些,传统的越南婚宴只有六菜一汤,但烤乳猪是必不可少的一道。

在美拖,很多当地的妇女挑着水果和蔬菜在沿街卖,她们都穿长衣长裤,戴斗笠,还是比较传统的打扮。乘船登上了湄公河中的一个小洲——泰山岛。湄公河在越南入南海,这里离入海口已经不远,水域很宽,水呈浑浊的黄色,来往船只非常多,有运沙石等建筑材料的,有从岛上运出椰子的,还有一部分是我乘坐的这种游船,发动机用柴油做燃料,还没出发我就被旁边的一条游船喷出的黑色烟雾熏得直咳嗽。

岛上水果树极多,最常见的是龙眼树和椰子树。岛上的龙眼树一整年都结果,摘完果子后施肥,很快就会再开花,结出新的果子。但是这里的龙眼水分特别多,核也比较大,直接吃口感不是很好,大都做成了桂圆干,以前主要是广东人收购加工,现在越南也能加工,作为当地的特产。在岛上见到了一位老太太,年纪很大,她一直躺在吊床上,撑着拐杖,时不时地晃荡几下。吊床在这里很常见,几乎可以代替椅子,来美拖途中,见到几家咖啡厅都用吊床,没有椅子。我们在她的家喝了蜂蜜茶,还品尝了他们自制的果脯,类似中国现在比较时兴的农家乐。岛上当地人传统的房子是用木头搭建,用水椰子树的叶子盖房顶,也有的房子全部用水椰子树搭建。

从小岛回岸上坐的是小木船,划船的是岛上渔村的村民,船头船尾各一个,在忙完农活后来运送游客,政府会每天支付他们40000越南盾,游客也会给小费,但划船的人远远多于坐船的人,所以他们每天最多只能运送一两趟,收入不多。划船的多数是中年妇女,也见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条水道据说是当年越共走过的,水道很窄,船上坐了四个人,旁边不时有船来去,撞得船直晃,我一路坐着动都不敢动。两岸遍生水椰子树,在里面觉得十分憋热,蚊子尤其多。

回胡志明市的途中下起大雨,汽车行驶一段路后,雨便停了。这边的雨都是阵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有时能见到公路一边天晴一边下雨。下雨经常是在下午和晚上,上午通常阳光灿烂。回到市区时正值傍晚,被胡志明市的摩托车大军惊讶到了。每个十字路口在红灯时都是成堆的摩托车,绿灯一到,呼啦啦全都飞快地散去,仅有的几台汽车总是处于包围之中。这里比较大的停车场很少,一般的停车场都停满摩托车,汽车不能停在路边,不然就要罚款了。

昨天吃完晚餐时,导游就告诉大家不要提着包出门,这里的摩托车很多,而且速度非常快,不排除被抢包的可能。后来留意了一下,这里确实很少有人提着包上街,十分好奇他们的随身物品放在哪里。摩托车不会主动避人,它们走到你面前时也不会放慢速度,所以导游一再提醒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胡志明市的道路很窄,所有的车共用一条路,但竟然也没有觉得乱,倒是很有秩序的样子,而且直到第二天离开也没见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或许是当地的人们都注意安全、守秩序的原因。这里的人们满十八岁便可以骑摩托车,但必须带头盔,路边摊就有不少专门卖头盔的。骑车的人大都穿长衣长裤,因为尾气太多,全部都带口罩。也许是为方便骑车,在这边很少见到女士穿裙装。

23日,上午从胡志明市乘飞机回广州,仍是越南的航班,也是有始有终了。在这两个国家待了四天,除去休息,几乎一半时间在路上度过,走马观花,许多当地的细节并不了解。《皇清职贡图》说安南“冠带朝服多仍唐制……贵家妇人披发不笄,耳戴金环,内服绣襦,外披氅衣”,“附山耕稼树桑,滨海捕鱼煮盐。男子戴大白草帽,形如覆镬,长领大衣,手持蕉扇,曳履而行。贫者则短衣赤足,勤于耕作。妇女以帕蒙首,长衣长裙,纳履露踵,相见以槟榔为礼,善纺绩烹饪之事”。中国历史上都曾有对她们相关风俗的记载,虽然现在变化已经很大,也有部分流传下来了。

(责任编校:张京华)

G04

A

1673-2219(2012)09-0205-04

2012-08-29

彭丹华(1989-),女,湖南岳阳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胡志明市吴哥导游
寻找火星导游
军事文摘(2023年14期)2023-08-06 15:39:52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奇妙博物馆(2021年2期)2021-03-18 03:29:57
扶贫工作中的一段“插曲”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胡志明市中央公园
现代装饰(2019年10期)2019-10-17 02:04:02
骑转湄公河平原越南胡志明市
中国自行车(2018年8期)2018-09-26 06:53:36
胡志明市“帝国之城”
现代装饰(2018年2期)2018-05-22 02:50:26
张辉版画作品
艺术评论(2018年4期)2018-05-09 09:21:19
胡志明市网球运动对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影响
运动(2016年6期)2016-12-01 06: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