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失衡的危害:电影《告白》的启示

2012-04-09 00:25:13林韶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爱美母爱悲剧

林韶南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 外语系,福建 福清350300)

母爱失衡的危害:电影《告白》的启示

林韶南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 外语系,福建 福清350300)

日本导演中岛哲也的2010年的新作《告白》,改编自日本女作家凑佳苗的同名小说。影片讲述的是女教师森口悠子四岁的女儿被自己的两个学生谋杀,因为学生未成年而法律不制裁,森口悠子便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复仇。家庭环境不健康所造成的片中人物的孤独、猜忌、暴戾和自我等扭曲的情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充满了对人性负面性的不安和谴责。论文仅从电影中出现的人物,三对母子(女)的亲子角度阐述、剖析出三个悲剧产生的根源在于母爱失衡,即:母爱的缺失、母爱的过剩、母亲的疏忽。

母爱;失衡;缺失;过剩;母亲的疏忽

一 引 言

日本视觉系导演中岛哲也执导的影片《告白》,是导演一次在逛书店时,无意中看到日本推理小说家凑佳苗的畅销 小说时,被这本书所震撼而拍成电影。《告白》一书的发行量在日本本土高达284.5万部,其中文版也先后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出版。影片和原著一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在思考的纵深度和广阔度方面,也和原著结合得较紧密,以不露声色的残酷与血腥、直指人心的大段内心独白与凌厉独行的影像风格而著称,反映了当下日本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潜伏的大量的日本青少年犯罪社会问题。

出场人物中有三对母子(女):女教师森口悠子和她的女儿爱美、中学生A及他的母亲、中学生B及他的母亲。其中,电影里发生的悲剧有:爱美被中学生A和B杀害;中学生B弑母;中学生A最后引爆了母亲实验室里的炸弹。悲剧的发生与这出场人物、三对母子(女)之间的亲子情感的状态不无关系。一言蔽之,母爱失衡是悲剧发生的根源。本文仅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剖析出三个悲剧产生的根源:母爱的缺失、母爱的过剩、母亲的疏忽。

母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但是,母爱是有分寸、有尺度的,过多过少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条件下,在强调个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教育环境中,母爱与现实教育的要求是有矛盾的,与孩子追求自立的愿望也是有冲突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缺乏母爱的儿童是有缺陷的儿童;完全没有母爱或缺乏母爱,会使孩子心理上没有稳定感,产生情绪上、人格上的障碍。这类孩子易孤僻、冷淡、粗暴、内向等。但是,没有父亲的存在,会使母爱向溺爱型发展,并失去家庭的稳定和减弱家庭的教育职能。一语中的,中学生A和B的家庭结构正是马卡连柯论述到的状况。

他们的成长环境都不健康,一个极度欠缺母爱,一个极度欠缺尊重;一个自我严重过剩,一个溺爱严重过剩。而森口老师丧失爱女的悲剧发生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对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看管疏忽。单亲妈妈森口老师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妈妈,给女儿倾注了相应的母爱,但是将孩子带到工作的地方,并且忽视了对孩子的看管,给两个图谋不轨的学生以可乘之机,为悲剧的产生创造了客观环境的因素,笔者认为这是一位合格母亲的“渎职”之处。

二 母爱的缺失引发悲剧

中学生A从小在极具才能的母亲教育下成长,被给予厚望,却得不到母亲的承认。最后却因母亲为实现自己的事业,将儿时的他像累赘一样抛弃。有多少母亲跟自己的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你是我的孩子……所以你一定要……!”还未成熟的思维,被这样一遍遍的暗示,一遍遍的重复,形成了心理上无法克服的强迫症。他不过是要母亲的肯定。父亲再婚,无法融入新家庭的他,独自住在河边小屋,陪伴他的只有母亲给他留下的几本书。内心时刻感到孤寂落寞,急需认同感和成就感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他的学习很好,在物理方面堪称天才,可他在心理上孤僻又阴暗,没有朋友,只幻想着某天能获得巨大的成就让早不联系的母亲注意到他,重新给他爱。中学生A,亟需母爱和关心,不惜以杀人来博取母亲的关注。他计划在学校演讲的时候用自制炸弹和全校师生同归于尽,最后森口老师却用计将炸弹转移,最后炸死了中学生A最深爱的母亲,以此来宣泄对方杀死自己女儿的仇恨,让他尝尝失去亲人时那种哀大莫过于心死的滋味。森口老师为什么会选择中学生A的母亲?因为她认为中学生A的母亲是造成自己丧女的悲剧源头,在中学生A很小的时候,母亲出于自私的想法离开了儿子,这给最需要母爱的童年留下了非常严重的阴影,同时也造成了心理扭曲。

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很多都是因为童年时期遭遇过不幸的事件。在面对孩子时,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就要有悠闲的生活,你的理想和愿望,不能强加在脆弱的生命上,使之负担你那沉重的夙愿,母亲的职责就是要让孩子快乐地生活。显然中学生A的母亲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她被困在自己为了孩子的自我牺牲情节中无法自拔,“我为了你放弃了……所以你必须……”为了孩子的放弃,不代表有权利剥夺他的生活轨迹。中学生A的生活中,没有生命意义的痕迹,只有无边的深不见底的压抑,仿佛从母亲的世界中消失了,必须要让自己出现。因为自己得不到重视,自然也不看重别人的生命。自我毁灭是他做的最后的选择。这个选择不仅是渴望得到关注,而且,对于彻底消失于母亲世界里的自我放逐,最终却一无所获。他所做的一切不过只是为了追求一个眼神,一种关注。可惜,没人在乎他。他的才能与天赋都只能让他更寂寞、更空虚,母亲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可母亲对他来说总只是一种漂浮的存在,始终无法牢牢抓住。

三 母爱的过剩引发悲剧

中学生B家境很好,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一起生活。他的母亲极为溺爱他,可这种溺爱却养成少年B幼稚又懦弱的个性。他做什么都不行,被同学老师瞧不起,他极度渴望朋友,但没有人理睬他。一方面,在家里,他要什么有什么;另一方面,在学校,他甚至连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直到天才少年A向他伸出友谊之手,那时他感到无比快乐,并不知道一切只是阴谋。被A利用,但是却活在被认可的欣喜里。为此,要取悦同伴,什么都可以,别的都无所谓,罪恶也没关系,同A完成恶作剧的时候,被否定的中学生B震惊了。当老师的幼女睁眼的时候,随之跃入脑海的立刻是A轻视自己的话语和表情,羞耻和愤怒再次掩盖一切,你做不到的,我做到了,那么,我比你强了,不是你眼中的废物。将苏醒的小女孩扔进游泳池的时候,他就已经不正常了。幽禁自己,清洗强迫症等等情况说明,他活在对自身死亡和可能连累家人的强烈罪恶感中。最后崩溃,在精神错乱的情况下弑母。

他这样的行为,在影片中也可以窥见一些原因。母亲一直强调着,“直树这样乖的好孩子,直树想做的都能做到。”这样的话,与其说是鼓励,不如说也是压力。在学校受尽轻视和欺负,却必须在母亲面前表现得很优秀,因为母亲认为我是好孩子,不能让母亲失望。溺爱他的母亲的超负荷的爱却造成了他懦弱和乖戾的双重人格。

在面对森口老师的时候,中学生 B的母亲一直是绝对地站在自己孩子的这一边的,包庇 B的罪恶,同情他,没有对逝去的小女孩的怜悯,没有身为母亲的自责。不但不责怪自己的儿子,反而责怪别人对她儿子的不公平对待。在这样过度的赤裸裸的溺爱下成长的孩子,自我中心,自负。母爱的包容,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就是纵容;不顾一切,丝毫不含逻辑。他的母亲对他的袒护已经到了令人厌烦的程度。她忽视了一切客观因素,全然称赞自己的儿子,把所有原因以及因素都推卸到了旁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我儿子最好了”式的教育,只能把孩子的气焰一天天的助涨起来,他对母亲会同时具备依赖和厌恶两种情感。而母亲不合实际的夸耀与自己实力不足在外被打压形成的鲜明对比让他心智变得越来越极端,也越来越不正常。

四 母亲的疏忽引发悲剧

森口老师的女儿叫爱美。在凑加苗的书中的第一章《神职者》中写道:爱美满一岁之后我把她送到托儿所,自己回学校教书。城市里的托儿所可以拖到深夜,但在半乡下地方就算延长时间也只能到六点为止。我娘家很远,于是只好委托银发族人才派遣中心找保姆。他们介绍来的就是住在学校游泳池后面的竹中太太。没错,就是养了一只叫做毛毛的大黑狗的那家。……爱美也很疼爱毛毛,说自己负责“喂毛毛吃饭”。就这样麻烦了竹中太太快三年,今年年初她生病住院了一阵子。……在竹中太太康复前我就自己去接爱美。……每星期三的教职员会议说不准什么时候结束,所以那天四点就先去接她,让她在保健室待到会开完为止。……那天教职员会议在六点前就结束了。……我去接她时却不见人影。……有几个学生是在游泳池附近看见过爱美。原来爱美每个星期都会到游泳池那里去,应该是去喂毛毛吃面包。……要是让我知道她溜出保健室的话一定会挨骂,所以她总是一个人偷偷跑去,大概十分钟就回来。我完全没察觉。每次我问妈妈不在的时候她都做什么呢?爱美总是用淘气的眼神望着我说,跟姐姐们一起玩啊。那分明是隐瞒着什么秘密的神情,要是我多追问一下就好了。那样爱美或许就不会自己跑到游泳池附近了。爱美是因为我身为家长保护不周而死的。”

以上的部分可以看出,虽然森口老师的爱女事实上并非死于意外,但是由于母亲的疏忽,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为中学生A和B害人计划的实行创造了可乘之机。

五 小 结

《告白》以相关当事人告白的形式介绍了发生在一所中学的凶杀案,阐述了凶杀案是如何发生的,剖析了相关人关于该起凶杀案的心路,从而使读者意识到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由于主题太过阴暗,同时涉及到敏感的校园暴力题材,《告白》在教育界也引发了不少热议和反思。轰动一时的佛州枪击案凶手赵承熙虽然他不是出身离异家庭,但是小时候他父母忙于赚钱,忽视了和儿子的沟通交流,这导致赵承熙成年后性格孤僻、举止异常,最终枪杀了32人后自杀,从某种程度讲,这个疯狂的人就是现实版的中学生A。从心理学因素来讲,这种实施极端恶性暴力犯罪的犯罪人的心理上或多或少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其中人格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母爱,是塑造优秀人格的人生教科书,是激发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养心灵的情感雨露,对人的一生具有重大影响。

母爱的缺失使中学生A的人格变得残缺不全,中学生B被过分溺爱,他们是日本社会中不幸的家庭教育下的牺牲品。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大的关系,它使个人社会化,从而抑制犯罪心理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现代家庭观念的变化,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处于破碎、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他们缺少母爱或是父爱,较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脾气暴躁,非常敏感和叛逆。不论国内外的调查均发现:暴力青少年属于破碎家庭的比例较一般家庭为高。有的家长过于严厉,有的过于溺爱,棍棒教育、溺爱教育扭曲了学生心灵,使他们产生暴力倾向,寻找发泄对象,进而引发暴力行为。在冷漠、拒绝的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疏离,子女情感的疏解与进化、处理情绪问题的行为模式,将受到不良影响。

[1]陈辉.电影《告白》的几个主题的解读[J].电影文学,2011, (14).

[2]段袆.《告白》:生命的寓言与残缺[J].电影评介,2011,(5).

[3]田玲玲.中学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4]郭广一.中学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9).

[5]李百珍,张晶.心理健康与青少年成长[J].法制与社会, 2011,(1).

[6]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3.

[7]凑佳苗.告白[M].丁世佳,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责任编校:王晚霞)

C913.11

A

1673-2219(2012)09-0185-03

2012-04-19

林韶南(1981-),女,福建福清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日语翻译。

猜你喜欢
爱美母爱悲剧
伟大的悲剧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10 07:19:56
爱美也需适度而为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08-24 02:59:52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母爱大于天
青年歌声(2020年1期)2020-01-14 05:20:38
母爱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24
母爱的另一面
读者(2017年22期)2017-10-28 20:12:0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猫的悲剧
学生天地(2016年17期)2016-05-17 05:46:31
近视的悲剧
特殊的母爱
人生十六七(2015年7期)2015-02-28 13:08:50